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返战场

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返战场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2:55 来源:笔趣阁

第一百二十九章 重返战场

对晋升为少校中队长的晏鹰搏来说,能够重返作战部队,座进j-11b的机舱,驾驶战斗机升空作战,已经非常满足了。

被牧浩洋从韩国救回来后,晏鹰搏离开了一线部队。

最初几天,他没有任何事情可做。即便书写与f-22a对抗的作战报告,也由司令部派来的参谋代劳,他只需口述战斗经过。打了几次报告,要求返回作战部队后,晏鹰搏终于如愿以偿。只是新的岗位不在战斗机部队,而是在预警机上,协助贾定康师长指挥空七师执行作战任务。

换成其他人,也许会非常高兴。

离开战斗机部队,意味着不再拿生命冒险。留在预警机上,将以指挥人员身份参与作战行动,战功一点都不少,还能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说不定能在贾定康高就之后出任空七师的指挥官。

可是晏鹰搏并不满足,他一直不认为自己是指挥人才。

作为一名纯正的战斗机飞行员,晏鹰搏始终认为,只有驾驶战斗机升空作战,才能挥他的所有价值。

一个多月下来,晏鹰搏获得了不少嘉奖,却一点都不满足。

他没有放弃,仍然以每周三次的频率,向空七师、沈阳军区与志愿军司令部递jiao返回战斗机部队的调动申请。

如果不是与贾定康的关系非常好,而且荣立了个人特等功,恐怕早就让人反感了。

努力没有白费,三天前,晏鹰搏的申请获得批准。

前来接他的参谋没有把他送回空七师的作战部队,而是把他带到内蒙古东北的某座空军基地。

万幸的是,这里也有一批j-11b战斗机,而且即将编入志愿军。

到这个时候,晏鹰搏才知道,他飞的是一架双座型j-11b,搭档的是一名只有两年飞行经验,在航校里呆了五年的“技术军官”。

最初的时候,晏鹰搏对关云山中校的印象并不好。

像晏鹰搏这样的飞行员都知道,从航校毕业的飞行员中,有关系、怕吃苦的都会想方设法留在学校里,有的甚至会放弃上天的机会,心甘情愿的当文职军官。虽然这些人中,不少会成为飞行教官,教基础课程,但是与战斗机飞行员比起来,他们根本算不上货真价实的飞行员。

在晏鹰搏眼里,关云山就是这种人。

深入了解后,晏鹰搏才改变了看法。

关云山确实是从航校毕业的,只是学的不是飞行,而是电子技术。毕业后,他没有留在航校,而是去了成都军区,三年后考上航空电子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航校,在担任教员的时候考了飞行执照。

虽然不是主要成员,但是关云山参与了j-11b双座型的研制工作。

他做的,就是双座型的领航电子系统。

作为领航员,不需要多么高的飞行技术。即便遇到极端情况,比如飞行员受伤,也只需要懂得如何让战斗机降落到跑道上。

关云山的飞行技术确实不怎么样,肯定无法跟晏鹰搏相提并论。

只是在其他方面,晏鹰搏就差远了。

此时,晏鹰搏已经知道,他的任务是引导机群作战,即作为十二架j-11b的长机,在空中指挥其他战斗机。

按照志愿军安排的作战任务,他们将是反击行动的中坚力量。

因为需要一名优秀的飞行员,还得非常了解对抗f-22a的战术,最好具有基本的战术指挥能力,所以晏鹰搏脱颖而出,获得了再次驾驶战斗机升空的机会,也让他回到了作战部队。

三天里,晏鹰搏与关云山只做了一件事:熟悉j-11b上的指挥控制系统。

大部分时候,都是晏鹰搏驾驶战斗机升空,到达指定空域之后,由关云山向一同训练的战斗机号施令。

晏鹰搏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战斗机,不要做过于剧烈的机动。

结果是,在这架战斗机上,关云山才是主角,晏鹰搏只是他的“驾驶员”。

这让晏鹰搏很不爽,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在后方训练是一回事,到了战场上是另外一回事。即便在新战术中,中队长机呆在机群后方,可是谁能保证不会遇到敌机?只要进入空战状态,就得由晏鹰搏说了算,关云山只能当配角。

完成适应xìng训练之后,晏鹰搏率领十二架j-11b返回辽宁。

反击开始前半个小时,晏鹰搏才收到作战命令。除了他指挥的j-11b中队,还有空九师与空十一师的三个j-1o中队参战。

数量不是很多,只有四十八架。

这让晏鹰搏有点担心,因为在他们对面,至少有六十架联军的制空战斗机。

遇到f-22a,如果没有数量优势,胜算几乎为零。

担心归担心,作为战斗机飞行员,绝对不会胆怯畏战。

起飞前,晏鹰搏一改以往的习惯,亲自跟随地勤人员,对座机进行了全面检测。

虽然这架j-11b是在七年前下线的,已经飞行了近两千小时,但是在jiao付给志愿军之前进行了全面维护,状态非常不错。

外挂方面,也是典型的空优配备。六枚p1-12与两枚p1-11,足以应付绝大部分作战情况。不同的是,在两侧机翼的内挂架上不是副油箱,而是两具电子吊舱。在翼尖挂点上,也不是格斗导弹,而是干扰吊舱与you饵吊舱。

后者还好说,打到这个时候,大部分j-11b都会在翼尖挂上电子战吊舱。

关键是翼根挂架上的那两具电子吊舱。

其中一具,晏鹰搏之前见过,是专mén为海航开的攻击吊舱,里面安装了用来远程反舰导弹作战的探测与引导系统。只是晏鹰搏知道,他们的任务不是对海攻击,所以这具电子吊舱内部的设备肯定不一样。另外一具晏鹰搏没有见过,但是听说过,是空军为防空压制战斗机开的电磁干扰吊舱。

使用电磁干扰吊舱干嘛?

晏鹰搏不清楚,在这架战斗机上,由关云山负责所有电子设备。

升空后,十二架j-11b没有爬高,把高度保持在五百米以下,到鸭绿江北面五十公里处会合。

十多分钟后,三个j-1o中队陆续赶到。

晏鹰搏有点惊讶,因为三个j-1o中队都是单座型,没有双座型。

j-1o也有双座型,而且在j-11b之前就已研制成功,空军订购了一批,为每个航空师都配备了几架。因为j-1o的主要用于防空作战,所以在志愿军中,j-1o双座xìng并不多见,少有的几架也用来训练飞行员。

惊讶归惊讶,晏鹰搏随即想到,过小的机身,限制了j-1o双座xìng的使用范围。

如果需要携带大量电子设备,承担空中指挥任务,j-1o就无法携带太多的弹yao,也就无法执行作战任务。

在战斗机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专mén安排几架指挥机,显然不大现实。

这下,晏鹰搏的j-11b成了四个中队的长机,相当于大队长机。

机群会合后,从低空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上空。

此时,南面的战斗已经打响。

在j-7与j-6无人驾驶战斗机群从晏鹰搏头顶上空飞过时,联军的防空网已被突破,志愿军的反击行动进入高netbsp;与晏鹰搏同时进入战场的,还有两个中队的f-22a。

虽然f-22a没有双座型,但是依靠先进的电子设备,即便是单座型,也能担负起作战引导任务。

美军采用的战术与志愿军的战术大致一样。

两个f-22a中队中,各有两架启动了火控雷达,以广角搜索方式,探测前方空域,寻找敌机。按照美军的战术,现敌机后,领队的f-22a将用高带宽的战术数据链,把作战信息给其他战斗机。如果敌机数量有限,由领队战斗机使用火控雷达锁定目标,引导所有战斗机shè的空对空导弹。如果敌机数量众多,其他战斗机也将启动火控雷达,一同起攻击。

这套战术的主要针对敌机的被动探测系统。

只要编队里的其他战斗机没有启动火控系统,敌机就很难在较远的距离上搞清楚编队的规模。

用对付两架f-22a的战术去对付十二架f-22a,显然行不通。

处置得当的话,比如在较远处现敌机,有足够的迂回时间,f-22a机群还能绕到敌机侧面,突然起进攻。

只是,两架f-22a启动火控雷达,也足以暴露f-22a机群的行踪。

在志愿军的对抗战术中,根本不用搞清楚f-22a机群的规模,只需要知道f-22a机群的大致方位。

f-22a启动火控雷达后不久,就现了跟在无人驾驶战斗机后放的j-11b与j-1o机群。

只是距离实在太远了,两支f-22a机群都无法起进攻。

此时,晏鹰搏驾驶的j-11b已经用携带的电子战吊舱截获了f-22a火控雷达出的电磁信号,并且由关云山送给了后方的电子战机。

东北与西北方向上,两架跟在预警机身后的电子战机开始工作。

这两架电子战机都是在y-8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一架的机鼻处拥有像战斗机那样尖锐的整流罩,另外一架的机头下面有一具圆盘装的整流罩。严格说来,这两架飞机都不在空军的编制之内,而是属于飞机制造公司的测试平台。前者主要用来测试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后者则来测试对海搜索雷达。

现在,这两架飞机上也装了雷达,只不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雷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