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710章 靖康乱

风花醉 第710章 靖康乱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1:20 来源:笔趣阁

readx;看着阿九模糊的背影,朱琏有些呆呆的,这么多年了,这丫头还没从当年的事情里走出来么?

当岁月朦胧了双眼,我将双眼交给了大地,日子飞逝,该长大的人长大了,该老去的人也老了。风不停,云还动,还有多少梦想能停留在此地。河北一片混乱,关中依旧繁华,大殿里,听章亿说着最近河北发生的事情,哎,不出所料,女真人占据了大名府后,直接攻占了西边的安阳县,至此时,女真人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要积蓄实力,等待时间渡过黄河,兵锋直指黄河南岸的开封汴梁城。古老的东京汴梁,大宋最为繁华的地方,终于迎来了兵灾。

对许多人来说,兵灾是可怕的,尤其是汴梁百姓,已经有多少年不知道兵灾是什么了,更遑论那高高在上的官家赵佶?

皇宫里,一处大殿之中,供着三清道尊,殿中燃着袅袅青烟,赵佶一身青袍,跪坐在软垫上,神情庄重而严肃。如果之前还有些犹豫,那么现在,他已经下定了决心,皇位和性命相比,还是性命更重要。说起来也是可笑,每一个帝王都会有着浓重的傲气,那就是宁死不从,可在赵佶身上看不到这一点傲气,看到的只有胆小怕事,赵桓是懦弱,可赵桓的懦弱人畜无害,而赵佶的懦弱会害死无数的人。蔡攸的话还在耳边,女真人按兵不动,可随时都有可能打过黄河,逃命要紧啊。

恰在此时,杨莲小跑着走进了殿中,附耳道,“官家,刚得到消息,梁世杰舍了大名府,去关中投靠秦王投靠赵有恭了!”

一句话,就点燃了赵佶心中的怒火。梁世杰去哪里都行,就不该去关中投靠赵有恭。一想到深受皇恩的梁世杰投靠了自家侄儿,就像吃了一只死老鼠般恶心,“好你个梁世杰。朕待你不薄,你竟做出这种事来。还有那蔡京,到底是怎么管家人的,管出这么个白眼狼来?”

赵佶怒火冲天,梁世杰和蔡京是什么关系。不可避免的迁怒于蔡京,思索一番,赵佶下达了自己禅位之前最后一道圣旨,“杨莲,拟旨,跟蔡京说,朕念他年迈,这就回家养老去吧。至于朝中的事情,就给蔡攸吧,蔡鞗年纪轻轻。如何服众?”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代表着蔡京的仕途就此完结,当圣旨抵达相府,蔡京显得很沉静,倒是蔡鞗还很激动,尤其是权力尽数落入大哥之手,更是窝囊。蔡京及时阻止了想要闹事的蔡鞗,还恭敬的谢了皇恩。蔡京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离开汴梁。也是好事一件吧,一方面年老了也该享享清福了,另一方面女真人什么时候打过黄河也不知道,还是离开避避的好。

一日之间。以前最为风光的蔡相倒台了,可汴梁百姓们并没有太过高兴,因为他们面临的可不仅仅是蔡老虎,还有女真蛮子。不过王黼和李邦彦二人还是非常高兴的,蔡京告老还乡,这宰相的位子该轮到他们了吧。可是呢,高兴没多久,就听说官家让蔡攸暂时代理蔡京所负责的政务,这下子二人差点没背过气去。

年前这两天,汴梁城特别的不安宁,先是蔡京倒台,女真人南下,接着又有一个爆炸性的消息传出,当今天子赵佶自感身体不适将禅位于太子赵桓,腊月二十九继位,改年号为靖康。

禅位,多么伟大的壮举,可听到这个消息,人人都是苦笑,这也太草率了。赵官家春秋鼎盛,会身子不适?哎,官家这是要把皇位暂时性丢给太子,让太子领着汴梁百姓抵御随时可能到来的女真人呢,至于官家自己么,找个理由离开汴梁呗。

圣旨下达,赵桓的脸上看不到半点高兴,当杨莲和群臣走后,他才露出一点奸笑,嘴上喃喃自语道,“父皇啊父皇,你如此看得起海尔,孩儿总不能让你失望了啊。”

腊月二十九登基大典,赵桓来到了大殿之中,整个仪式并不隆重,也许是时间仓促,也许是赵佶故意为之。不过这对赵桓来说没什么,只要能登上那张宝座,以后的事情就不是别人能控制得了的了。朝中文武,又有多少人真把赵桓当回事呢?

知道,没人瞧得起他赵桓,看看这些人眼中的鄙夷就知道了,等着吧,这里的人一个个都得滚,赵佶的人一个都不留。皇位,人人渴望,当看到赵桓一步步走向龙椅时,赵楷心中五味杂陈,他不服气,一点都不服,凭什么父皇要把皇位让给皇兄呢。大哥这个人太无能了,让他当皇帝不是把大好江山拱手让人么?

随着山呼海啸的声音,赵佶走下了宝座,另一个年轻人坐了上去。靖康年来了,可靖康二字不是荣耀,而是屈辱,谁这个时候当皇帝,靖康耻就会戴在谁的头上。

繁琐的仪式结束,赵桓回到了后宫,见了当今新的天子,柴可言不起身不行礼,反倒是当今天子亲手倒了杯茶,端到了柴可言身前,“可言,你说对了,这些人可都盼着某家下台呢,当真是其心可诛。”

柴可言撇撇赵桓,今日赵桓语气兴奋了不少呢,“太子殿下,你现在是官家了,要称朕,懂了么?放心吧,这些人如何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怎么做!”

柴可言没有半点恭敬,皇帝又如何,只要她柴可言愿意,赵桓这个皇位随时都会被赵楷代替,没有她柴可言和恒王府撑着,赵桓哪来的权力?赵桓根本不知道怎么当好这个皇帝的,而她柴可言要做的就是借赵桓的手,来打造她想要的局面。让赵桓坐下,小声道,“你现在要做的,首先就是立威,让所有人知道你的存在,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现在是皇帝。另外,官家不能离开京城,官家要是离开了,汴梁城也就完了。”

“啊”前边的话赵桓还能理解,先立威控制朝廷官员很有必要。可怎么立威呢,还有不让父皇离京,这好像也不太可能吧。再说了,把父皇留在京里。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可言,这作何道理?那父皇要是不离开,朕如何当这个皇帝?”赵桓有些阴测测的看着柴可言,心中总觉得柴可言似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柴可言微笑了下,也不与赵桓一般计较。“愚蠢,当朝天子逃出京城,还指望谁来守护汴梁,士气没了,什么都没了,难道你想当个亡国天子?”

“你好,算你有道理,可要怎么阻止他离开,朕总不能强留吧?”赵桓没好气的哼了哼,他是真懒得想了。都当了皇帝了,还要面对父皇那张脸,如何能好受?

柴可言美目中光彩四溢,满是从容,不就是阻止赵佶离开么?真的太简单了,当天,市井中就流传出许许多多的谣言,有的说官家为了逃命,才放弃皇位,这会儿已经领着宫里嫔妃还有财物离开皇宫了。还有的说。官家早已经投降了女真人,这次离开,不过是为了引女真人入京罢了。

谣言有多荒诞,但终究还是有人信。百姓是不管那么多的,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官家离开汴梁,就不会有好事。于是乎,在某些有些人的挑唆下,汴梁百姓堵住汴梁八门。吵吵闹闹的要官家赵佶留下来。汴梁百姓群起闹事,是赵佶和蔡攸没想到的,面对这种局面,所有人都是一筹莫展。就在这时,新任皇帝赵桓来到了汴河街,当着无数百姓的面,这位新天子义正言辞的吼道,“市井谣言多为误传,身为大宋天子,岂能做那种逃亡之事,我皇族子弟,当与汴梁共存亡!谁要是敢逃,我大宋百姓可分而食之。”

赵桓这话够狠,一下子就拿住了赵佶,没奈何,赵佶吃了个哑巴亏,再怎样,难道跟十几万怒火冲天汴梁军民作对么?

皇位,突然间赵佶有点后悔了,他发现自从赵桓登上宝座后,整个人都变了。

赵桓这辈子做的最解气的事情就是绑架了自己的老爹,想轻轻松松的离开汴梁城,门都没有,凭什么他赵桓就是贱胚子,就得陪着汴梁城共存亡?赵桓更庆幸自己听了柴可言的话,这一步算是走对了,不仅用汴梁百姓困住老爹赵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大肆收揽了军心。汴梁军民,尤其是东京禁军,可是有不少人对当今官家怀有怨言的,大宋士兵对外屡战屡败,其中少不了赵官家的功劳,一个个士卒被百姓骂成是没软蛋的绵羊,是个男人都受不了。当兵的都知道为什么怎么打都不行,可谁敢说呢?这次好了,官家禅位给太子殿下,好事一件,可他还想着离开汴梁,跑江南过快活日子,当真是过分了,你一个大宋天子都不守着国都,让谁守?

赵桓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拿汴梁百姓困住官家赵佶,这可是让军民百姓大快人心,东京禁军几乎有一半的人马站到了赵桓一边。毕竟大宋朝还是尊重正统的,如今赵桓是皇帝,那大部分人还是认可赵桓的,至于赵佶,虽然算不上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但想再像以前那样颐指气使也是不可能了。赵桓做完这些事情后,还在谋划着一件大事,那就是整顿之前的官场,如今蔡京离开京城,剩下的就该是王黼了。之所以选择王黼下手,那也是柴可言的安排,王黼这人朝中势力很大,影响力不小,如果能拿下王黼,对巩固新帝威信大有裨益。不过要动王黼,还必须得到一个人的帮忙才行,这人便是楚王府的李师师。

如今李师师可是秦王府在京城的代言人,如果能取得楚王府的支持,想要搬到王黼,那就少许多阻力了。大宋官场都默认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别跟楚王府作对,得罪了官家,顶多丢官罢职,可要是得罪了楚王府的人,那只有死路一条。秦王殿下让李大家留在京城,摆明了就是传递关中声音的,所以京城官员每碰到大事都会留意楚王府的动作,很多人都和楚王府保持一致,这也是免得做错决定,得罪了楚王府,到头来坑了自己。

赵桓是铁定不能去楚王府的,首先他现在是当今官家了,总要摆点架子才行,其次楚王府是女人做主。他这个男人去了也不方便。宫里商议一番,最后还是柴可言出马去了楚王府。自从赵有恭离开汴梁后,再也没来过楚王府了,甚至连北大街西段都很少来。年已经来了,耳畔回响着隆隆的竹炮声,楚王府门前挂着大大的灯笼。裹着一件白色氅子,寒风吹来,带着点微弱的湿气。阳光照在那张清秀冷艳的玉容上,不知怎地,那寒梅般的娇艳绽放出一点笑容来,不管有多恨赵有恭,但与他往日点点滴滴总是会浮上心头,有过争斗,有过谐趣,有过风风雨雨。大浪淘沙,淘尽多少英雄,潮水退去。留在岸边的人仰望四方。

楚王府的下人没有不认识柴郡主的,对这位郡主,大家也是尊敬的很,开玩笑,傻子都知道殿下与郡主是什么关系。门子跑进去通传,却听说李大家领着芷兰去了偏院。以前赵有恭就说过大棚的事情,他没当回事,李师师却记在了心里,今年秋末就在偏院中弄了一座小的花棚,花棚由白纸罩着。木架子撑着,虽然比后世塑料大棚差远了,但至少能起到点作用。每当他天气不错时,花棚上边的窗口就会打开。本来不抱希望的,没想到还真养成了冬天的花。芷兰陪着师师修理着那些花草,这两年跟着师师日子久了,相处融洽了许多,刚开始的时候,总觉得李大家性格有点冷。难以亲近,但慢慢地,才发现其实李大家是个很好的人。

“娘子,最近官家要离京,太子殿下把他留下了呢!”芷兰随意的说着,师师抚着额头细汗,略有所思的笑道,“管那个作甚,赵桓能这样做,八成也是郡主的功劳。一开始啊,就觉得赵佶不可能离开,他要是能走,宫里那位早就急吼吼的跑出来了。”

听师师这么一说,芷兰恍然大悟,可不嘛,怎么就把那位给忘了呢?刘欣缘可是个不简单的女人,她为殿下生了个孩儿,正满心想着如何过好日子呢,又岂会随着赵佶去江南?所以啊,赵佶要真的能走,刘欣缘早就匆匆忙忙的跑来商量对策了。看来刘欣缘早就晓得赵佶走不了啊,这宫里的女人,一个个都鬼精鬼精的。

闲聊一会儿,便有家仆来报,说是柴郡主来访。多长时间了,楚王府可是很少与柴郡主走动的,现在柴郡主突然前来,着实有点让人没想到。擦拭下,师师挥挥手,轻声道,“先带郡主去前厅,我一会儿就过去!”

仆人下去后,芷兰蹙着秀眉颇为发愁,“娘子,柴郡主对咱们楚王府可没什么好心思,她现在前来,为了何事?”

“怕什么,这里是楚王府,还怕她乱来不成?”师师倒是镇定得很,她并不怕柴可言做什么事情,怕就怕柴可言什么都不做。很快就来到了前厅,典雅的客厅里,柴可言怡然自得的抿着香茗,听到脚步声,只是淡淡的抬起了头。看着眼前端庄华贵的李师师,柴可言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赵某人的眼光真是毒辣,秦王府多少女人,他唯独选择将师师留在京中,当初多少人笑话赵某人被美色迷昏了头脑。不过现在,那些笑话李师师的人,都已经不知去了哪里。

是的,李师师出身风尘,身份低贱,除了美色与才华,实在看不出她有什么能耐能经营好楚王府的事情。所有人都怀疑,可李师师就是做到了,这两年楚王府在东京的影响力不仅没有降,反而不断抬高,到如今,楚王府已经成了汴梁官场的风向标。

师师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礼,提裙坐在了另一张椅子上,如果是以前,她会有点自卑,会坐在客座上,可现在,长时间管着楚王府大小事宜,早已经开拓了许多。

“郡主,不知你百忙之中,来楚王府做什么?可是碰上了什么事情?”师师开门见山,没有半点啰嗦,现在殿下不在京中,所以跟柴可言谈话还是尽可能的简单点的好。

柴可言也没想到李大家会微微一愣,也不掩饰,“敢让娘子知道,这次来,是为了王黼一事来的。那王黼贪赃枉法,残害百姓,吞没良田,所犯罪过罄竹难书,如今官家想要顶王黼的罪过,但苦于王黼朝中势力过大,所以希望娘子能以楚王府的名誉声援一下。”

师师让柴可言有话直说,没想到柴可言也着实够直接,这一番话已经非常清楚了,就是要借楚王府的影响力,避免更多的阻力。要整治王黼,倒没什么,不过师师想了想,神色平淡道,“郡主,王黼官场上的影响力不小,要拿下他可不容易呢,按说呢,以郡主和我家官人的关系,郡主出言相求了,自然不能拒绝的,只是帮了郡主,我楚王府又有什么好处?”

柴可言眯着眼瞥了瞥李师师,心里一阵暗骂,以前的李大家多好一个人,现在跟了赵某人,也变得这般无耻了。楚王府声援一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却张口要好处。不过,柴可言又不能不给,寻思了一下,苦笑道,“所查财帛,楚王府占一半。”

“如此,多谢郡主了!”师师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谈完了正事,倒显得有些尴尬了,柴可言可是一刻也不想面对赵有恭的女人,因为她心里有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师师倒是好心想留柴可言吃顿便饭,但柴可言找个理由还是走了,踏着冬日余光,一点点来到府门前,临走了,柴可言回头问道,“他怎么样了?”

“郡主操心了,官人好得很呢,过不了多久就该回京了!”师师这句可是一语双关,就是要告诉柴可言,赵殿下事业顺利,别看眼下赵桓和柴可言不错,但这东京汴梁城早晚有一天还是要回到楚王府手中的。师师暗里的意思,柴可言也听懂了,不过她也不着恼,只是翘着嘴冷笑道,“提醒他一句,刀枪无眼,雷鸣闪电的,说不准哪天就出事了。”

“谢郡主关心了!”面对柴可言的挑衅,师师看上去很镇定,一直等到柴可言走的没影了,方才苦笑着摇了摇头。

柴可言到底有多怨恨赵有恭,只有她自己知道。回到宫里,将所谈结果说了一下,就见赵桓高兴地喜笑颜开的,只要楚王府出面支持,王黼倒台那就是板上钉钉了。看着有点忘乎所以的赵桓,柴可言秀眉紧蹙,忍不住打击道,“我的太子殿下,你是不是高兴得太早了?莫忘了,你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王黼,不是楚王府,而是北边的女真人,你觉得就靠眼下的汴梁城能守住么?”

话音落下,赵桓的笑容戛然而止,他有点恨恨的看了柴可言一眼,这女人一定是故意的。可不得不说,这些话很有道理的,仅靠东京兵马如何拱卫汴梁城?赵桓能有什么主意,最终还是看着柴可言问道,“郡主,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办,要不迁都?”

“蠢货”柴可言有些厌恶的撇过了脸,毫不客气的骂了一句,赵桓还是那个赵桓,本质上跟赵佶没什么区别。竟然想到了迁都的主意,这得有多蠢?迁都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岂是说迁就能迁的。再者,如果放弃汴梁,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一点威望也就完蛋了。长呼口气,不得不细细说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力,借定**之力!”(未完待续。)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清晰、、更新速度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