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642章 十香词冤案

风花醉 第642章 十香词冤案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1:20 来源:笔趣阁

第642章十香词冤案

看着秦红棉那副恼怒的样子,赵有恭心下好笑,你老就不能装一裝,怎么说也在感业寺呢。撇撇嘴,低声问道,“你真的要出家?可要想好了,这事儿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你不要再劝了,以后好生对待婉儿就行”秦红棉也是不想多说,挥着手赶赵有恭走,赵殿下也没强求,耸耸肩竟真的走了。秦红棉也是一愣,怎地这家伙说走就走,不过走了也好,省的扰她清修。来到外边,木婉清就追了上来,见赵有恭没把秦红棉带出来,眉头一锁,就要进偏堂找人,赵有恭挑着眉头将木婉清拽了回来,“好了,婉儿,你就别去了。”

“恶贼,你说什么呢,再怎样也不能让娘亲在感业寺里呆着啊”木婉清哪里晓得秦红棉心中所想,赵有恭也不好点破,只能苦笑道,“婉儿,你要相信我,她啊,当不了尼姑,就她那性子,你真觉得她可以长久的在感业寺待下去?”

赵有恭从来不觉得秦红棉是当尼姑的料,出家人四大皆空,可秦红棉呢,杀人、吃肉、嗔怒,简直与出家人格格不入,要她戒掉?如果能戒掉这些毛病,那还是秦红棉么?木婉清想了想,也觉得赵有恭说的有几分道理,便不再强求,只是她没往深处想过,如果秦红棉真的待不下去了,又会去哪儿?

宣和五年,五月末,咸阳一段的运河终于挖好,这对关中百姓来说,无异于一阵强心剂了,毕竟之前还是有不少人对关中大运河保佑怀疑态度的。大家都觉得挖这条大河是劳民伤财的事情,搞不好会累的关中百姓无法承担的。但大运河挖下来,百姓并没有增加多少负担。只不过会时常帮忙运送下物资罢了。关中百姓确实每增加多少负担,可京兆府和秦王宫的负担可就大了。关中运河并不是一起挖的,限于人力财力的问题,眼下只挖了咸阳、华州一段,可就是这一段,就耗费巨广,折合黄金足有十万两黄金。十万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秦王府和京兆府一半的存款被取了出去。开运河可不仅仅挖河那么简单,要弄相应的石料加筑河堤。这些不都是花费?好在赵有恭想起了弄水泥的办法,否则浪费的资金还会更多。

仅仅半年时间,赵有恭就体验到了当年隋炀帝挖大运河的苦处,这可真是一片好心办了坏事啊,最近朱大娘子也开始叨叨起来了,让赵殿下想办法去弄钱,要是弄不来足够的材料和钱,这大运河的事就得停一停,理由很简单,朱娘子手上的钱不能乱花。关中养了近二十万大军。其中十余万是精锐兵马,尤其是最近还要组建两万骑兵,这两万骑兵那可是吃钱大户。要是真把所有的钱砸到河工上,用于建军以及流通于商事的钱就少了。反正朱娘子的意思很简单,只用空余的钱去做河工之事,其他不够了,你赵殿下自己想办法,抢也好,收税也好,都行。

赵有恭躺在长椅上,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阿九乖巧的帮忙揉着太阳穴,还小声神秘兮兮的笑道。“公子,小九知道王妃把钱藏哪了。要不帮你偷出来?”

偷?赵有恭听得直咧嘴,阿九这个死丫头,还真是什么都敢想,偷大娘子的钱,不就是偷他赵某人的钱,亏阿九能想得出来。

阿九甜滋滋的笑着,确实不知身后已经多了一个人,朱娘子忙了半天,也想来长椅上躺一会儿,顺便喝点粥,没成想刚来到院子里,就听那死丫头又开始胡说八道了。对阿九,自然不会真的生气,要是生阿九的气,没病也得气出大病来,伸手弹了弹阿九的小歪冒,没好气的佯怒道,“臭丫头,又皮痒了,你刚说偷谁的钱?”

“呀”阿九也没想到会被抓个现行,本来脸皮奇厚的人儿,也红着小脸,把肩上的毛巾往赵殿下脸上一扣,猫着腰就往外跑,“王妃稍待,婢子去看看粥熬好了么!”

阿九灰溜溜的跑了,可把赵有恭气得够呛,这丫头长大是长大了,可信性却没多少变化,做事还是毛手毛脚的,跑就跑嘛,还把毛巾扣他脸上。让朱娘子坐在旁边,揽着美人的柳腰,开心道,“汋雅,水泥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

“还成,按你的法子还真弄成了,抹在墙角试了试,真的结实的很呢,不怕火不怕水的。官人,你跟奴家说句实话,你是从何得知这水泥一物的,以前奴家可是听都没听说过呢!”

“咳咳,这个嘛,天机不可泄露”赵有恭摆正脸色,一脸的高深莫测。他可不想解释,要怎么解释,难道告诉朱娘子,他赵某人来自八百年以后?

“故作玄虚,八成又是从哪琢磨出来的馊主意吧,没想到还真成了。官人,这石料的事可以缓一缓,但钱财的事你得上心一下才行,不过眼下,增税是不成的,关中刚安稳了几年,百姓稍有富裕,,这个时候增税恐怕会适得其反。”

“...好娘子,你说了这么多话,就是要本王去抢喽,抢就抢嘛,直接说出来便是”赵有恭坐起身,揉着朱娘子的手,眉头一跳一跳的,这会儿真有点生气了,要是当初把藏在洛阳的财富保住就好了,平白的便宜了听雨阁。为什么是听雨阁?除了听雨阁,还有谁有那么的能力让那么多钱财短时间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确实如朱娘子所说,眼下的时节增税不是好事,要是明年还好,可接下来还有大约八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开通大运河的钱从哪来?想来想去,就只剩抢钱这一条路了,问题是抢哪里呢?

赵有恭为了钱财发愁,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很快就出现了一个敛财的机会。宣和五年六月初,上京临潢府已经变得有些炎热,上京地处北方,干燥异常。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有一场阴谋正在酝酿着,而这场阴谋矛头直指皇后萧观音。而此时萧观音还在与赵惟一练习琴艺。对此浑然不知。萧奉先、耶律乙辛、张琳等人一心要置萧观音于死地,到底是为何。是因为这个女人太可怕么?不,当然不是这个原因,萧观音虽然贵为河洛神女,乃大辽第一美人,可她有的也只是高雅脱俗的美丽,她的美不是罪过,只是她不该总是说些让人生气的话。

自从萧昱死后,耶律乙辛就渐渐占据了优势。没了萧昱从中支持,耶律余睹也是独木难支,好几次耶律乙辛暗中指示手下攻讦耶律余睹,眼看着就要成功的时候,都被萧观音毁了。萧观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陛下耳边吹吹风就可以,天下间又有几个男人能拒绝萧观音的话呢?连续几次谋划都毁为一旦,渐渐地耶律乙辛就下了决心,要灭耶律余睹,先除了萧观音。可是要打垮萧观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整垮庞赫,可以用谋反罪名,可萧观音呢?她是个女人。还是个与世无争的女人,她贵为遥辇公主,却不问族中之事,到最后将担子交给了之女萧芷蕴,她如此心性,说她造反,有人信么?受贿?中饱私囊?干涉政务?这些事都没有用,以陛下宠爱萧观音的态度,估计就是这些是真的。也不会怪罪萧观音的。

要让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死心,该怎么做?萧奉先没什么大智慧。可他有足够的小聪明,早年间混迹市井。浪荡上京,他太明白男人的心思了。要打击萧观音,就得先让陛下对萧观音失去信心。很快萧奉先就琢磨出一个美妙的主意,萧观音不是醉于音律么,那就让她死在音律上,哼哼,听说那个赵惟一长得可是不赖呢。赵惟一哪是长相不赖,那是典型的小白脸份子。琢磨了一会儿,萧奉先跟下人交代几句,换了身便装乘着马车去了耶律乙辛府上。

契丹人以弓马立国,所以大辽男子只要还能走道绝不会坐马车,但萧奉先不一样,他认为只有粗鄙的马夫才会骑马,真正有修养的人都是乘马车的。很快,萧奉先就被请进了府中,耶律乙辛虽然一直在较好萧奉先兄弟几个,但还真没瞧得起过这几个货,不过表面上的礼数还是要的,“不知萧枢密此来,所为何事?”

萧奉先俩眼一挑,淡淡一笑,心说你个老狐狸会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了,萧奉先表面上还得毕恭毕敬的,毕竟以后混得如何,还得看耶律乙辛的脸色呢。

“耶律大人,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听说大人与西城的清子很熟悉?”萧观音纯属是在问废话,耶律乙辛与清子何等是熟悉那么简单,二人正是一对奸情火热的情人,清子是有夫君的,不过她那位夫君实在不争气的很,偏偏清子长得又谣言,到最后只能给自个夫君戴了顶绿帽子,这段时间,耶律乙辛正琢磨着什么时候把清子接到家中呢。当然,清子还有另一个身份,她还是宫女单登的妹妹,那单登嫉妒赵惟一和萧观音,早就是牢骚不断了,要是清子在从中挑唆一下,给萧观音和赵惟一扣一顶帽子还不是轻而易举?

耶律乙辛可不知道萧奉先脑瓜子里在琢磨什么鬼主意,只好追问道,“萧枢密,你打听这个作甚,难道对这种事也有兴趣?”耶律乙辛眯着眼,不阴不阳的,这可把萧奉先吓得不轻,当即低着头,讨好几句。

“耶律大人误会了,只是听说清子与单登是亲姐妹,萧某又知大人为皇后一事困惑不已,为何不借清子,想办法除掉皇后呢?如今皇后时常召见赵惟一,正是动手的好机会呢。”

耶律乙辛本身就是个阴险之人,一听萧奉先这话,就明白这人打的什么主意了,想方设法让陛下相信皇后与赵惟一有奸情,只要陛下认定了这一点,任凭皇后再如何倾国倾城,还有什么用?呵呵,好主意啊,不过这主意也很阴损,恐怕只有龌龊小人才能想得出来吧,眼睛盯了萧奉先一眼,耶律乙辛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萧枢密果然国之大才。若能送了皇后性命,本官当重谢萧枢密。”

六月初五,平常的一天。萧观音再次派太监将伶人赵惟一请到了宫中,向他讨教琴艺的问题。每次赵惟一前来。萧观音都会让教坊处艺人高长命在一旁待着,虽是记录曲谱,今日高长命也在,赵惟一今日穿了一件蓝色长衫,颇有点江南才子的味道,萧观音虽是契丹女子,却特向往江南的生活,见赵惟一这身打扮。不由得多看了两眼。落座之后,赵惟一弹了一曲刚刚做的《猛虎啸》,这曲《猛虎啸》取自当年的武州城大战,就是那一战,大辽伤筋动骨,导致赵有恭崛起西北,一头猛虎沉落,一头猛虎啸傲世间。整个曲子婉转激昂,突然又风格一转,变得低沉哀伤。就如落败后的战场,夕阳沉落,烽烟四起。到处是伤者的哀嚎。

一曲终了,萧观音忍不住鼓了鼓掌,“赵先生的琴艺越来越出众了,今日一曲,让人倾慕不已呢,来啊,让下边准备点好酒,今日要留赵先生吃上些酒。”

高兴之下,赏赐一下外臣。这在大辽实属正常,哪怕是大宋。这种事也经常见,可萧观音做梦也想不到。只是留赵惟一吃顿饭而已,却会要了自己的性命。当赵惟一进入回心院落座,单登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萧观音啊萧观音,从今天之后,你就是个废人了。

高长命本来该陪着的,但是有太监来报,说教坊处那边有事,他只能先暂时离开一下。如此一来,房间里就只剩下萧观音和赵惟一两人了,二人说着些话,大部分都是关于琴艺技巧的,不过这些话只有他二人知道,别人是听不见的,没过多久,宫女给开了门,一些人端着酒菜放到了矮桌上。契丹男女,想找出一个不会喝酒的真的是太难了,哪怕萧观音这样的女子,也对烈酒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她喝酒只是为了品尝一下那种浓烈香醇而已,几杯酒下肚,有一丝异样从小腹扬起,萧观音迷迷糊糊地,手抚额头,使劲晃了晃,今日这是怎么了,才喝了多少,就撑不住了,想发句话喊一声外边的人,可嘴张了张,就躺在了毯子上。

萧观音昏迷了过去,赵惟一却没有昏迷,他只觉得全身火热火热的,脑袋里嗡嗡作响,就像炸开了一般,开始还能坐得住,可渐渐地就没了理智,他只想凉快一点,清爽一点,于是用力扯开了长袍,流出了瘦削的肩头。

耶律洪基心情不太好,亦或者说他最近的心情就没好过,西京那边耶律大石操练兵马,耗费巨资,可还是不能对定**形成有效的压制,反倒是定**不断增兵武州和麟府,那韩世忠更是派遣重兵守卫偏关和宁武关,可以说现在西京附近的情况已经不是大辽说了算了,只要定**愿意,随时都能兵出宁武关,夺下整个朔州。朔州要是丢掉,紧接着就是应州和雁门关。如此也就罢了,南京耶律淳越来越不服管束,辽东女真人势力发展迅猛,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就没过一条好消息。

今日得闲,听身边的太监高野提了一句赵惟一有新曲子,一时兴起,便想来放松下心情,顺便也跟萧观音说说话。来到回心院,只见宫女太监们都在外边等着,对此耶律洪基也不觉得稀奇,因为萧观音平时就不喜欢被人打扰,见耶律洪基前来,单登赶紧福了一礼,帮忙推开了门,当房门打开,可以清楚地看到单登的肩头颤了颤。当然,单登不是惊的,而是高兴地,呵呵,萧观音完了,现在萧芷蕴不在,萧昱也死了,谁还能保得住萧观音?

耶律洪基站在门口,双手打着哆嗦,一张脸铁青铁青的,嘴角也慢慢翘起来。嘿嘿,他耶律洪基堂堂大辽皇帝,没想到会遭遇如此屈辱,他的皇后双颊晕红的躺在毯子上,赵惟一赤着上身,一脸笑意。真没想到,就在这大辽皇宫里,有人给他耶律洪基一个响亮的耳光。

耶律洪基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了回心院,院里所有太监和宫女全都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一个字不敢说,谁都知道,皇后完蛋了,而此时,皇后萧观音还懵然不知大难来临。至于赵惟一早就瘫倒在地上。其实耶律洪基开门的时候他已经恢复了一点理智,可当时,吓得两腿发软。坐都坐不稳,整个人趴在地上。嘴巴张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很快便有皮室军军士闯入回心院带走了赵惟一,与此同时,回心院里的宫女太监也被严格控制起来。当朝皇后找男人,给皇帝陛下扣绿帽子,这可是天大的丑闻,不管怎样,这些宫女太监们都会死上一批的。因为必须用人头来警告其他人,从今往后装哑巴,谁要是敢乱说,那些死的人就是例子。

当天晚上,回心院一半的宫女太监死在了皮室军刀下,其他人则被关押分开审问起来。审问?还需要审问么?耶律洪基亲眼所见,别人说什么他也不会信的,说是分开审问,倒不如说分开警告来的实在。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警告,例如赵惟一。一进大牢,参知政事张孝杰就亲自监督,两个彪形大汉轮流伺候赵惟一。知道将瘦弱的赵惟一打的奄奄一息后,张孝杰才从椅子上站起来,沉眉问道,“说吧,告诉本官,你与皇后相好几次了?”

赵惟一被打的半条命都没了,无力地耷拉着脑袋,用微弱的声音回道,“没....没....大人开恩。小的与皇后娘娘什么事情都没有,我们是清白的....”

听到这话。张孝杰顿时大怒,摆手道。“继续打,只要别让他死了就好,什么时候他愿意认罪了,再来找本官!”张孝杰没想到赵惟一还如此硬气,不过他也不担心,入了皮室军大牢的人,就没一个能守住嘴巴的,皮室军可不仅仅是军队,其实就是陛下的私人卫兵,负有监督文武百官的职能。

辽朝皮室军,颇有些大明朝锦衣卫的意思在,皮室军大牢又被称地狱,进了那里的人想死都不行,从某些方面来说,想死比活着还难。皮室军大牢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酷刑,哪怕战场上的猛将进去了,没过半个月都被教训的服服帖帖,张口喊着“赐我一死”。赵惟一比那些沙场猛将又如何,他能抗的了多久?

张孝杰如此费尽心机的让赵惟一说些没有的事情,也是为了钉死萧观音,这个女人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醉,现在陛下正在气头上,也许什么都听不进去,可冷静下来,再有人劝告一下,会不会对萧观音网开一面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此案做成一件铁案,直接弄死萧观音,否则等到萧干得到消息,领乙室军兵马威逼上京,事情可就不妙了。也许单一个萧观音,萧干不会威逼上京,可是乙室军背后还站着一个萧芷蕴呢,如果萧干坐看萧观音身死,那萧干这个乙室军都统制也做到头了,只需要萧芷蕴一句话,遥辇族人就可以将萧干赶下宝座。

张孝杰并没有离开皮室军大牢,他只是在皮室军大将军办事房内坐了一会儿,陪着大将军耶律奉喜聊聊天,也就是一个时辰不到,就听说赵惟一招了。从口供上看,赵惟一承认自己与皇后娘娘前后共有六次欢好,最后一次,还未开始,就被陛下抓了个现行。对于这一切,耶律奉喜也是将信将疑,他多少了解当今皇后的,皇后娘娘出身高贵,素有雅名,又是那样美丽脱俗的女人,性子也是高傲得很,虽说那赵惟一懂琴艺,长相不错,但皇后娘娘也不可能看得上他的。但事实就是事实,一切是陛下亲眼所见,就是怀疑又如何?此时耶律奉喜只是怀疑,可当萧奉先命皮室军将教坊处高长命逮捕后,他就断定此事有蹊跷了。萧奉先抓捕高长命的原因很简单,一个赵惟一是不足以钉死萧观音的,还需要一个人佐证才行,那个单登肯定是不行了,剩下的一个就是高长命了。

高长命被锁在牢中严刑拷打,萧奉先非要他承认以前赵惟一也于萧观音私通过,可高长命就是想编都编不出来。耶律奉喜敢断定事情有问题,就是基于一点,当时事发,高长命回到了教坊处,此事他可是亲眼所见,为了应对两个月后的祭祀,所以找高长命商量礼乐人手之事,高长命会分身术不成,能看到赵惟一和皇后娘娘偷情。不过耶律奉喜不动声色,他不会蠢到跑陛下面前胡言乱语的,此时陛下早已快疯了。如何听得进去,说不准还会迁怒他耶律奉喜,而且此事张孝杰和萧奉先如此尽心尽力。八成后边站着一个耶律乙辛呢,而这耶律乙辛又是跟耶律淳穿一条裤子的。要是贸然行动,恐怕还没接触高长命呢,自己先被碾死了。

如今能救皇后娘娘的,就只有两个人了,一个是国相耶律余睹,另一个是奚王萧干。但萧干远在中京,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耶律奉喜悄悄地找到了耶律余睹。可惜。耶律奉喜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不仅害了萧观音,还害了耶律余睹,也许这就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了吧。

赵惟一扛不住皮室军大牢里的酷刑,高长命照样也不能,更何况萧奉先以高长命全家人的性命做要挟,容不得高长命不低头。没过多久,关于回心院一案的折子就递到了耶律洪基面前,这道折子,将回心院一案描述的细微入至,尤其是回心院搜出的那副《十香词》。

“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妆;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芙蓉失新颜,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安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别有香。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合装。无非瞰沉水,生得满身香。”

因为词中有十种香,所以被称《十香词》,而且词的右下方还附着萧观音的七言怀古诗,“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君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宫中只数赵家妆,赵又是谁?飞燕入昭阳,大辽哪里有昭阳,倒是大宋有座昭阳殿。耶律洪基是个武人,可是他也知道汉唐长安城里有一座著名的昭阳殿,又称昭阳宫。看到这首七言诗,耶律洪基一颗心冰凉入谷底,一切的一切,再由不得他不信。

其实这道折子里有一个很大的破绽,就是这首《十香词》,如此露骨的诗词,说是艳词一点不为过,以萧观音的为人,又岂会书写这样的词?可惜,此时的耶律洪基早被怒火充满,根本留意不到这些显著的破绽。而事实上,这首《十香词》确实是萧奉先找人临摹的,至于那首七言怀古诗,倒是萧观音亲笔所写,当时本来是想配上一幅画的,可不知道该画些什么,所以空了下来,于是这空白之处被填上了《十香词》,萧观音何曾想到,就是这副没有画好的画卷,让她彻底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耶律洪基将《十香词》丢到了炭盆之中,随着火焰,燃尽了耶律洪基心中的屈辱,也同样毁去了萧观音找回清白的最后一点证据。六月初七,大辽皇后萧观音被送进浣衣宫,六月初八,教坊处高长命,伶人赵惟一暴病而亡。

耶律余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萧观音被杀的,虽然陛下没有下达最后的命令,但进了浣衣宫,还不是随时都会死去?一定要保住萧观音,不仅仅因为她是大辽的国母,更因为她是遥辇氏的长公主,她是不管遥辇部众的事,可莫要忘了,她有一个了不得的侄女,要是杀了萧观音,萧芷蕴会善罢甘休么?萧芷蕴一怒,遥辇部众揭竿而起,乙室军无论北攻上京,还是西进朔州,于大辽都是灭顶之灾。因为女真人可一直盯着中京呢,中京一旦没了,上京与南京将被分隔开来,女真人会像一个钉子一样钉在大辽腹地。耶律余睹有些急了,如果萧昱还活着的话,一定会劝耶律余睹耐心一点的,至少也得先跟萧干通通气才行,有萧干从外起兵支持,说服陛下的希望才会大一些。可惜,萧昱早就死了,此时的耶律余睹一直记挂着大辽的局势,他不希望遥辇部众彻底离心。萧干之所以能控制中京,让乙室军子弟不去西边找萧芷蕴和萧岿,最大的缘由就是皇族耶律氏没对遥辇氏做什么,可萧观音一死,恐怕就是萧干也控制不住局面了。

耶律余睹匆匆赶到皇宫面见耶律洪基。只是说了两句话,耶律洪基就下令出去耶律余睹国相之位,并押入大牢。耶律余睹懵了。他怎么也想不通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他只是劝诫一下而已。不听也就罢了,怎么还被罢了官爵,丢进了大牢?耶律余睹现在想不明白,今后也一样想不明白,因为他太不懂耶律洪基的心思了。

萧观音入宫十余年,很少干预政事,唯一破例的时候,就是帮衬着耶律余睹说些话。如今萧观音事发。以前的种种都浮现在脑海中,耶律洪基要怎么想?你萧观音谁也不帮,就帮耶律余睹说好话,为什么,要说你们二人没有干系,谁信?至少耶律洪基是这么认为的,可他真的想错了,萧观音帮衬耶律余睹,只是钦佩耶律余睹这个老臣罢了,如今大辽朝。文友耶律余睹,武有耶律大石,这二人不保。保谁?

耶律洪基迁怒于耶律余睹,看似让人不可思议,但其中又透着许多的必然。耶律余睹入皮室军大牢,又会如何呢?至少耶律乙辛是高兴的,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你耶律余睹进了天牢,那就死在里边吧,想在天牢里弄死个人,实在太轻松了。耶律奉喜生怕耶律余睹出现意外。所以亲自带人守在牢房里,可即使如此。还是没能保住耶律余睹。

六月十三,星夜。一队皮室军入牢中巡视,结果却突然暴起发难,这些人有备而来,又都是江湖好手,耶律奉喜哪里抵挡得住,那些人冲破牢门,扣住了耶律余睹。

面对这些突然而来的刺客,耶律余睹并没有多少惧意,只是他心有不甘,直到此时,他才明白过来,这一切都是冲他耶律余睹来的啊。看着这些不速之客,耶律余睹沉眉笑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要这般置老夫于死地?”

“哼哼,想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国相还是下去问阎罗王吧”说罢,那领头之人握着一支铁笔刺透了耶律余睹的胸膛。

耶律余睹一点点瘫软下去,那双浑浊的双眼,迷茫的看着前方。他不甘心,好想哭出来,年轻时名动京城,曾经发过誓言,要让大辽马蹄南征,一统天下,那是何等的豪情壮志,可是,为什么自己一直再努力,可大辽的情况却一步步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呢?辽阳方面女真人势力做大,曾经被压制的抬不起头的秦晋王耶律淳也坐稳南京,本来就不好的局面,大宋西北之地又冒出一个赵有恭,这个赵有恭够狠啊,自他起兵以来,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靠着不断杀戮,直接杀出了整个关中。本来想着结好赵有恭这个强援,先吞了女真人,再联合赵有恭吞了西夏,到头来,计划还没实施,自己就死在这天牢之中。

宣和五年六月十三日亥时,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辽朝一代宗室雄杰耶律余睹被刺杀于天牢之中。这就是耶律洪基犯的最大的错,他把耶律余睹扔进了天牢,却没给他足够的保护,致使这位宗室雄杰不能一展抱负,窝窝囊囊的死去,死时,只有耶律奉喜看在眼中。这位宗室雄杰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死的也不轰轰烈烈,可他的死,却给大辽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因为他这一死,隐藏在上京城里的暗流就会涌出来,同时西京耶律大石又会如何想?

就在耶律余睹被杀的第二天,上京临潢府西边的饶州城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这些人来自关中,领头人就是秦王赵有恭和西宫正妃萧芷蕴。当然这个时候的赵有恭还不知道耶律余睹已经殒命,如果知道耶律余睹已经被杀的话,他一定不会来上京。赶来上京,就是因为知道耶律余睹乃当世雄杰,懂得时局,势必会帮萧芷蕴保住萧观音的性命。本来赵有恭不希望萧芷蕴亲自前来的,只是萧芷蕴放不下自己的亲姑姑,无奈之下,赵有恭为了保证不出事,也只好跟着来了。

进了饶州南城的一家客栈,小厮打扮的阿娜就点起了饭菜,如今的辽朝仰慕汉家文明,事事都学大宋,所以生活起居已经与大宋没有太多差别。饭菜还没上来,就听楼下有人断断续续的唠叨着,“听说了么,耶律国相昨晚上被人刺死在大牢里了,哎,你说这天是不是要变了,连国相那样的人物都被刺死了。”

听到这话,赵有恭和萧芷蕴浑没当回事,因为耶律余睹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岂是那么容易被刺杀的?可是很快二人就反应了过来,不对,耶律余睹怎么回去大牢,如果是在大牢里的话,那里可是耶律乙辛的天下,要刺杀耶律余睹就轻松太多了。想到此处,萧芷蕴哪还有心情吃饭,赶紧让人去找上京方面的探子,很快那边就确认了消息,耶律余睹确实死了,至于被丢进大牢的原因更可笑,就因为他替皇后娘娘说好话,被陛下迁怒了。

确认耶律余睹的死讯后,赵有恭心下大惊,他紧皱着眉头,握着萧芷蕴的手,小声道,“绰绰,我们必须尽快离开上京,此地已经不安全了。”

“嗯!”萧芷蕴轻轻地点了点头,耶律余睹死了,谁还能压制得住耶律乙辛等人,而耶律余睹的族人也势必会怪罪耶律洪基,更不会起兵帮耶律洪基。哎,上京临潢府,大乱将起,辽朝不稳啊。

萧芷蕴不想多管,她也管不了那许多事,她只想救了姑母和表弟,就赶紧回到武州,如今的大辽早就变了样子。萧芷蕴知道上京危险,可她也料不到变故回来的那么的快,六月十五日午时,年仅十岁的皇太子耶律浚误事剧毒,不治身亡。一连几天,皇后被打入冷宫,国相耶律余睹被杀,太子被毒死在宫中,此时耶律洪基是傻子,也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可世上没有后悔药的,耶律洪基赶紧调上京兵马入京拱卫王都,可命令下达后,有三分之二的兵马不听调遣,这个说粮草不足,那个说身体有疾。这些人为什么这样,原因很简单,耶律国相为国操劳,最后落得个死在牢中的下场,别的人还干嘛为皇族拼命?

六月十六,太子耶律浚的尸体刚冷却下来,耶律乙辛就起兵造反,耶律乙辛高举大旗,称耶律洪基昏庸无道,擅杀功臣。随着耶律乙辛造反拥护耶律淳,一时间上京城里烽烟四起,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大罗金仙到了,也没法扭转时局了。

当下,赵有恭和萧芷蕴琢磨着如何潜进上京救出萧观音,而在同时,凤州一带也出现了一支骑兵,这支骑兵就是辽王完颜晟率领的女真铁骑苍鹰军。凤州位于临潢府东部,紧靠会宁府,如果能打下凤州,女真铁骑便可趁虚而入了。以前完颜晟早有从凤州突破的想法,可惜上京附近的防守跟个铁桶一般,完颜晟只能放弃这个想法,可现在不一样了,耶律洪基竟然还死了耶律余睹,也许会有机会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