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615章 隋炀帝的教训

风花醉 第615章 隋炀帝的教训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1:20 来源:笔趣阁

第615章隋炀帝的教训

木女侠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在讽刺杨婼然之前那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要赵殿下不惜代价的保护洛阳城,开玩笑?

杨婼然气急,小脸一阵羞红,她可记得这个凶巴巴的女人呢,“总好过某些人,整日里舞刀弄枪,如个男人婆。”

赵有恭可不希望木娘子跟杨家小娘子当场上演撕逼大战,只好咳嗽两声,木娘子到还听话,那杨婼然也有些怕赵有恭的,只好紧着小脸低下了头。杨孟氏可不知道乖女儿还与秦王殿下有过节,顿时吓得额头上见了汗,“还不向殿下和两位王妃行礼?”

“免了吧”赵有恭可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摆摆手,与萧芷蕴快步进了后院。

闺房里,有些地方已经积了灰尘,看样子这里已经好几天没人居住了,不过这也是好事一件。闺房正屋地面上还保留着箱子存放过的痕迹,由此可见杨孟氏并没有撒谎。赵有恭眉头深皱,脑海中努力将所知道的事情连贯起来,祠堂、闺房、离城、交战、兵败,到底对方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转移走财帛的呢?祠堂已经被填,当年府库通杨家的暗道也已经被东方大官人毁去,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到底有什么好办法能转移财帛。

临近午时,依旧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赵有恭便向杨孟氏拱手道,“打扰夫人,日后若想起什么,或者府上有什么异常。还请夫人告知河南府,本王定有重谢。”

“殿下客气,民妇不敢当,厨下已经在准备饭菜,快到午时。殿下若不嫌弃,就留在府上吃些如何?”

“罢了,本王还有要事,就不多叨扰了”拱拱手,便迈步离开了后院,赵有恭可不会留在杨家吃饭。杨孟氏嘴上说得好,可实际上估计盼着不速之客赶紧走呢。

打赵有恭离开后,杨孟氏就坐在榻上凝眉沉思起来,秦王殿下可真不简单,看似儒雅。实则目光如炬,果决刚毅,当真是成大事的人啊。不知何时,杨婼然进了屋,坐在杨孟氏身旁,小声嘟哝道,“娘,那秦王殿下太可恶了。那些箱子定是他藏于咱家祠堂下边的,引得贼兵上门,害了管家性命。”

“丫头。休得胡说八道,这事情是能乱说的么?哼,为娘还没问你呢,你和那木娘子之间是怎么回事,快说!”杨孟氏见了女儿的面,才想起之前月门前发生的一幕。

杨婼然有些语塞。又躲避不过,只能将以前伊水河北岸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她虽然尽量说得很简洁,可杨孟氏还是了解了个大概。拉住杨婼然的手,杨孟氏满脸苦笑,“婼然,以后别犯傻了,你以为那秦王殿下真是什么善男信女么?他统领十几万大军,南征北战,杀人无数,那可是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大豪杰,他一言,就可灭人全族,你指望他会像庙里的佛祖一般大发仁慈?之前的事啊,就算过去了,以后见了殿下,可要恭敬一些,再不可那般无礼了。”

“知道了,娘,你也别瞎操心了,孩儿并不在意婚事,你也别让阿公去找陈家人了,孩儿不想仅存的一点脸面也丢出去。”

“哎,这事都听你的,可咱们杨家也不是小门小户,任人欺凌,虽不愿争斗,可你阿公那脾气,总要给你争口气的!”杨孟氏见女儿神色,心中一声叹息,做为过来人,多少猜到了女儿的心思,“丫头,跟娘说句实话,之前不吃不喝的,可是因为殿下的事?”

“嗯,娘,你不知道,当时他有多冷血,就像天下第一大恶人,还说....好说要将孩儿卖到教坊司....”

杨孟氏噗嗤一乐,看来这女儿是真恨上殿下了,不过也是愁呢,这好像不是什么好事啊。杨孟氏琢磨着该如何给女儿尽快说一门亲事,也好断了这些不好的苗头。

腊月二十二,赵鼎就来到了西京洛阳,同时还带来了朝廷的委任状,见洛阳一切都安稳下来了,赵有恭着令牛皋、杨志、吴璘、石宝、呼延庆驻守洛阳后,便启程踏上了回长安的路。

腊月末的关中裹上了一层银装,都学瑞雪兆丰年,也许明年真的是好时节吧,回到长安的时候,已是腊月二十四,风尘仆仆归来,在宫里待了没多久,又去了一趟京师大学堂。年关将至,许多路远的都选择了留在关中,毕竟大宋朝不像后世,火车飞机乱窜,这年头要从关中赶回江南老家,就是骑快马也得十天左右。回长安第一天,就宴请京师大学堂留校学子,这就是赵殿下的聪明之处,这可是未来秦王府的根基,只要将他们的心紧密的笼络到秦王身边,还怕大业不成?

去河北和江南的时候,赵有恭就有很深的感悟,手底下真正能做官做事的人还是太少了,而这些学子就是他未来的资本。

宣和四年,是一个独特的年份,这一年里,祸乱大宋多年的匪患被清除,天下一片承平,可天下承平,大宋朝就一定会歌舞升平,傲立世间么?

会昌寺里隆隆的钟声响起,预示着宣和五年的到来,长安城里竹炮飞天,烟花绽放,如今长安,已有人口五十三万,异族商客占了两万多。也许不久的将来,长安将再现汉唐盛景,万邦来朝。

长安秦王宫里,众女环绕四周,阿娜一曲剑舞,萧公主手抚胡琴,优美的乐声不绝于耳,如天上星辰,让人沉醉。

汴梁皇宫,赵佶端着酒杯,脸上尽是愁苦之色,大宋贼寇被灭,可他的压力却越来越大了,那个侄儿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晃,甚至有时梦里都会梦到他。以前,那个侄儿只是孩童般,可现在却已经长成了一座高山,赵佶不甘心,他才是大宋帝王,为什么那些百姓却去拥护那个侄儿?就因为他能打胜仗?不,他赵佶也可以的。

今日之赵有恭不是反贼,即使他要当皇帝,估计也会有许多人支持,就算那些百姓也不会有多少抵触情绪,因为他姓赵,身上流着皇族血脉。

暖香阁里,小刘妃侧躺在榻上,屋中燃着一个火炉,朱太喜跪在榻前,恭恭敬敬的施礼道,“刘妃放心,胎儿一切安好,只是最近天寒风大,还望刘妃能注意身体,莫要染上风寒。”

“嗯,谢朱医正了,本妃乏了,你下去吧!”

“是!”

朱太喜背着药箱,躬着身匆匆离去,小刘妃抚着隆起的小腹,嘴角翘起,满是笑意,又哪有半点睡意?不知为何,自从肚子越来越大后,她的心思就有些变了,以前总是机关算尽,要这要那,可现在,她什么都不想要了,甚至有了赶紧离开皇宫的想法,以后就做个相夫教子的小女人,该多好?不过小刘妃也清楚,有些事情也只能想想罢了,这个孩子注定不能平静的,因为他是秦王的儿子,注定要卷入这朝堂风波中来。

宣和五年正月十七,刚刚过了上元节,赵有恭就恢复到了忙碌状态,由于唐末年间关中开发过度,后京师重地东移,又导致关中许多地方缺少治理。如今赵有恭要再现长安汉唐盛景,要做的东西太多了,其中一条就是要植树造林,虽然关中之地沙化严重,可要比后世好了许多,至少渭水河东北大片地方还有这密林和草场。宣和五年正月十九,秦王府发出制令,但凡关中百姓,每家每户要种上十棵白杨树。赵殿下搞什么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还跟着杨邦乂领着一帮大学堂学子们考察黄河,说是要想办法引黄河之水,灌溉关中。

不得不说赵殿下做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可谓不可思议,植树造林也就罢了,虽然不可思议,但耗费不大,可那个什么引黄河之水如关中,简直是太疯狂了。黄河水自然可以饮,但人工、耗费财帛将无法估算,当年隋炀帝开大运河逼反了多少百姓,难道赵殿下也要当隋炀帝?

洛阳城里,黑袍人看着关中方面送来的情报,身子一颤,像是在笑,又像是在哭,反正他带着面具又有兜里挡着,也没人能看清他的表情。

“这个赵有恭,到底想做什么?开关中大河,引黄河水,疯了么,难道不知隋炀帝如何亡的?”

谁都知道开关中大河的耗费有多大,也许会耗尽关中一半的人力,甚至会拖垮整个秦王府,可赵有恭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关中土地沙化没那么严重,开通河道,将大大的改善关中的环境,更适于人类居住,可要再过上几百年,等到沙化侵蚀,那时候土质松软,你就是开了河道,估计没个几年,又被黄沙掩埋了。钱财,总会有办法的,至于最短缺的人力,就有些让人头疼了。让关中百姓服劳役,一旦发生意外,真有可能发生隋炀帝开大运河的惨剧,但要是不用关中百姓呢?

在人力方面,赵有恭听从了大官人和庞赫的建议,既然文的解决不了,就玩野蛮点的,按照庞赫大将军的说法,有时候汉人啊就该学学契丹勇士,缺什么东西就去抢嘛。

没错,就是抢,至于往哪里抢人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