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474章 人才涌动

风花醉 第474章 人才涌动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1:20 来源:笔趣阁

第474章人才涌动

十月初七,赋闲在家钓鱼河边的李纲得到了朝廷的御旨,让李老先生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朝廷竟然让他继续为官了,还一下知任凤翔府。李老先生表示很高兴,不过一些老朋友以及家人们却争相劝告,总之那关中之地乃是龙潭虎穴,是秦王殿下的老窝,别说凤翔府府尹了,那就是给个两路宣抚使都不能当的,去关中,摆明了是送命嘛。朝廷就是找不到人选,让李老先生去关中当替死鬼呢。

亲朋好友正想劝告,奈何李老先生不听,脖子一梗,吼了一句话,“吾等博览群书,受圣人教诲,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岂可因前方凶险,而避身不前?”

李老先生怒声一吼,颇有种当年范仲淹岳阳楼上饮酒高歌的风采。尽忠报国,死而后已,靠,迂腐,真是太迂腐了,许多老友被气得摔门而去,更有甚者,气得直跺脚,就知道报效国家,人家朝廷稀罕你么?

总之,李老先生是大宋朝少有的名臣,自打接到赴任书后,他让仆人们套了马车,领着一大家子慢悠悠的去关中上任了。

十月二十一,历经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梁溪先生李伯纪终于从邵武老家赶到了黄沙遍地的关中,函谷关前,牛皋和高宠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李纲对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很不感冒,还说了些噎人的话,牛皋和高宠浑当没听见,反正来的时候殿下就吩咐过了。不管李伯纪说多难听的话,都当笑话听了,只要大家摆着笑脸就成。

李伯纪是什么人,那就是茅坑里的臭石头,当年艮岳园里当着官家的面大骂完颜宗望。甚至连赵佶的面子都不给,他赵有恭又算个屁?别的人入关中,那肯定得去长安秦王府拜会一下的,毕竟在秦王治下混饭吃,不去拜会下,怎么成?李纲就不是常人。这位老先生让仆人赶着马车从长安城南边走过,一点进长安的意思都没有。长安城头,赵有恭脸色有点黑,方启梁的脸更黑,以后他方大公子就跟这块臭石头一起共事了?

好在李纲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要是也如潘仁美那样利益熏心,那可就让人不放心了,抹了把脸,看看天上的太阳,赵有恭无奈的甩了甩手,“克林,你赶紧去凤翔府赴任吧,瞧这老家伙较真的很。别到时候把你告到汴梁城去。”

方启梁站在城头上想笑不敢笑,到汴梁告他,能有用?不过一想道李纲的臭脾气。方启梁就觉得头大,和这位老先生相处,可不容易啊。

不管怎样,赵有恭调李纲入关中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一些,如今大宋给赵有恭叫好的可不光那些商人百姓了,一些文人才子也开始为赵小郡王叫好了。秦王殿下要是乱臣贼子。梁溪先生还会去关中赴任?以梁溪先生的性子,会怕贼子的屠刀么?梁溪先生肯定是不怕的。老先生不怕死,还依旧赴任关中。那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秦王殿下并非传言中谋反作乱。恰巧在十月末十一月初,关中长安开了招贤榜文,这道榜文开了历史先河,只要自觉地有能力的,全都可以来关中应聘当官。

榜文一开,大宋炸了锅,尤其是江南一带,这里可是文人聚集地,再加上苏杭一带匪患严重朝廷又无力剿灭方腊,现在关中求贤若渴,何不去试试?而且秦王殿下发下的榜文也是很有意思,只要有能力的,就能来应聘当官,这是什么意思?

在汴梁南市,一个身材粗壮,个头不高的中年男子招呼着妻儿,一共两辆大车,前边拉人,后边那辆拉的都是些铁玩意儿。这位大汉是谁?他就是汴梁南城第一铁匠王锤头,这王锤头世家铁匠为生,那打造铁器的本事自不用提的,世局汴梁的王铁匠要搬家,简直是耸人听闻啊,有邻居上来问道,“锤头啊,你这是干嘛去,好好地铁匠铺子不开了?”

“胡娘,俺这铺子不开了,去关中当官去,你不知道吧,关中秦王殿下下了招贤榜,只要有一技之长的,都能当官勒!”

铁匠能当官?你忽悠鬼呢,还是忽悠人呢,听说过母猪飞上天的,还没听说过铁匠能当官的。胡娘顿时急眼了,拿出长辈的威势再三劝阻,奈何王锤头铁了心要去关中了。

汴梁城都闹成这个样子,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江南一带更有一批才子匠人成群结队的往关中进发,一时间穷困的关中竟然成了香饽饽。如果铁匠要去当官还能说得过去,可这裁缝去干嘛?难道秦王殿下还能让裁缝当官不成?

朱家大院里,芷兰捧着热茶,小嘴撅得老高,最近关中求贤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就连裁缝都要去关中当官,而这事的始作俑者就是眼前笑若春风的大娘子。

“娘子,你怎地还笑得出来?殿下只是让咱们想办法将才学之士送到关中而已,你怎地...怎地让婢子那般说嘛,以后殿下怪罪起来,婢子可担当不起!”

朱琏捏着兰花指,伸手弹了弹芷兰青色的纱衫,“好了,愁眉苦脸的做给谁看?他啊,要是怪,也怪不到你身上。不过,你放心好了,这会儿啊,殿下高兴还来不及呢,别人也许看不上这些裁缝、铁匠、木匠的,但咱家殿下就喜欢这些人!”

朱娘子算是说对了,赵小郡王真的是太高兴了,高兴的都快哭了,尼玛,自十月末,一群一群的人涌入长安城,招贤馆更是人满为患,长安城里装不下了,就只好往同州府送,赵小郡王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李老先生能起到这么大效果。那些夸夸其谈的才子们还能敷衍下,可那些铁匠木匠可都是大大的人才啊,赵小郡王下了死命令,但有技艺非凡的。立刻记录在册,就是送走那些江南才子,也不能冷落了这些匠人。

长安城里,有一些才子仰天长叹,曾几何时。武夫不如狗,匠人满街走,现在倒好,文人才子比不上那些干粗活的匠人了,最让人可气的是京兆府竟然将那些农夫奉若上宾。才子们哪里晓得章亿的心思,那些住在京兆府的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农夫。那可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农业学家,对关中耕地以及沟渠建设,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短短半个月时间,长安城里来了许多人,当然也不乏一些趁乱混饭吃的混子。不过这些人很快就被京兆府兵丁清理出了长安城。不过即使如此,留下来的人还是太多了,尤其是那些文人才子,全部入关中当官,也不可能,不过赵有恭也不会轻易放着帮才子们离开的,反正这些人不光是来求官的,有的人还是为求名求利而来。既然给不了官,那就给名利呗。十一月十五,京兆府又发下了公告。将在长安北城建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类似于太学,学堂依大明宫改建而成,设儒学、法学、农学、工学、礼学、商学、医学。众才学之士除了取任官场者,其他大部可安排到大学堂教学,并由秦王府颁授大学堂祭酒一职。位列从四品,每月享受十贯钱薪资。

京师大学堂的消息传出后。大宋举国震惊,好多闹着要回家的才子文人们不走了。他们看中的不是那十贯钱,想能博览群书的才子们,又有哪家是穷的?他们看中的是大学堂祭酒一职,位列从四品,这可是**裸的诱惑啊,就算入朝当官,当一辈子,都很少能做到四品官的。有名又有利,傻子才走呢,这当不了国子监祭酒,当不了太学院教授,当大学堂的官不是更爽?于是乎,没人走了,还有更多的人来应聘,一时间京师大学堂要开法学、农学、商学等事倒没多少人在乎了。

有道是打铁要趁热,赵有恭趁着大学堂热浪未消之时,于宣政殿进行了第一次大朝会,这一次,也彻底建立了秦王府六部。官制延续隋唐,以六部为主,六部之上建内阁,辅助赵有恭商讨大事。其中户部由长安富商韩熙领尚书兼内阁大臣,韩世忠为兵部尚书兼内阁大臣,章亿为吏部尚书,兼京兆府尹和内阁大臣,弘农人匡鑫任工部尚书,范增为刑部尚书兼内阁大臣,礼部尚书则留给了李伯纪,兼任凤翔府府尹。

赵有恭想的很简单,管你李纲来不来当礼部尚书的,反正秦王府制令就是这么发下去的,反正天下人都知道你李伯纪是秦王府的官,你老头子还能不认账?

此时凤翔府内,李纲看着王府制令,气的双眉倒数,跳脚大骂,没人敢惹这位愤怒的老先生,就连通判方启梁都躲得远远地。

“其贼赵有恭,老夫与你势不两立,哇呀呀,气死老夫了,李某人不稀罕你这礼部尚书,来人啊.....来人啊.....”

李纲叫了半天没人敢来,敢情是老先生上次发火,把所有人都震撼到了。

当观众人才涌动的时候,宫梻才发现在即干了一件多蠢的事情,这下秦王府可真是从道义上和朝廷分庭抗礼了。其实这也怪不得宫梻,宫梻的出身,注定他看不到李纲的作用。不过宫梻自有妙法,与赵佶建议一番后,在汴梁方面就有国子监祭酒张雷行文大骂秦王。

这篇文章被许多文人才子正想传述,不多时就传遍了汴梁城,其实通篇行文很简单,就是大骂秦王赵有恭开工商杂学,有辱祖宗,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秦王倒好,不仅让农夫工商入朝做官,还要建京师大学堂,开工商杂学,简直辱祖宗教诲,灭大宋朝纲,其心可诛。总之,张雷骂了许多难听的话,通篇批判秦王乃当世乱臣贼子。

不过张雷这篇行文发出没多久,就遭到了一片骂声,其中尤以得月楼的胡锦平胡大公子骂的最响亮,“他娘了个巴子的,他张某人写的什么狗东西,凭什么工商农夫就要低人一等了,还低贱人,娘的,以后他张某人别买东西了,别吃五谷杂粮了,也别玩女人了,省的被这些俗物糟蹋了。”

胡大公子一通胡咧咧,赢得了得月楼一群姑娘们的叫好声,可不是嘛,那张某人一个月里七天歇在得月楼,现在倒好了,转脸写了这么一篇狗屁不通的行文,真要高高在上的神人,干脆飞上天好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