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1273章 实话最伤人

风花醉 第1273章 实话最伤人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20:43:23 来源:笔趣阁

罗伟德诺夫是个聪明人,按照他原来的想法,等弗拉基米尔的事情结束后就隐退回家,做个富足的农场主,但眼下发生的事情,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了。拒绝还是答应?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实际上很难做出决断,萧芷韵笑吟吟的看着罗伟德诺夫,右手**着一把青铜短剑,好像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这把精致的古铜器上边。罗伟德诺夫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眼前这个女人看似笑眯眯,人畜无害,但根本看不透她心中在想些什么。她看上去很平和大度,但这样的人能指挥几万大军,让无数男儿心服口服么?

萧芷韵不慌不忙,仔细观察着古铜器上精美的花纹,这把青铜短剑是从一名贵族家里搜出来的,剑身不仅楼刻着精美的花纹,剑柄用上好的松木包裹,镶嵌着两枚名贵的猫绿宝石。当时只是看了一眼,便喜欢上了这把短剑,每个女人都喜欢精美的装饰品,萧芷韵也不例外。不过她的心思从没有离开罗伟德诺夫,对罗伟德这个人,她是心生佩服的,但佩服归佩服,具体该怎么做,心中还是有数的。罗伟德诺夫在基普罗斯威望甚高,加之允文允武。如今刚刚占领基普罗斯,以后重建基普罗斯,将斯拉夫人融入到大宋体系中,将是一个繁杂庞大的工程,如果有罗伟德诺夫帮忙,肯定能减少许多麻烦。将罗伟德诺夫留在身边,一方面能发挥其才能,另一方面也能监督他,一举两得。总之,像罗伟德诺夫这样的人,能用就用,不能用也绝对不能让他离开视野范围,超出掌控,必要的时候,必须除掉。

以萧芷韵的人生经历,深知罗伟德诺夫这样的人有多大能力,当年大辽耶律余睹与耶律大石,挺起了大辽半边天,耶律大石更是坐镇西京,稳若磐石。哪怕没有赵有恭的交待,萧芷韵依旧会将罗伟德诺夫控制在手中。如果罗伟德诺夫拒绝提议,虽然有些可惜,但不介意现在就杀了他。客厅里非常安静,两名侍卫站在门口内侧,只有呼吸声可闻,罗伟德诺夫久久没有回话,萧芷韵放下那柄青铜剑,笑言道,“罗伟德大人,不知你考虑好了么?如果你答应下来,对无数斯拉夫百姓也是都有好处。”

这一句话威胁的成分占了多数,无异于摆明了自己的态度,罗伟德诺夫可以拒绝,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许多斯拉夫百姓的生死存亡。这一刻,罗伟德诺夫面露苦笑,紧绷的身子瞬间松了些,真不愧是摄政王的女人,柔和中不缺少铁血手腕,“摄政王与王妃如此看重下臣,下臣荣幸之至,岂敢不从。王妃放心,下臣当竭尽所能,帮助摄政王梳理好基普罗斯事务。”

罗伟德诺夫能够答应下来,萧芷韵也着实松了口气,像罗伟德诺夫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我所用,总是可惜的,“如此甚好,本妃代表摄政王欢迎你的加入,从今往后,罗伟德大人将是我大宋基普罗斯地区的肱骨之臣。明日本妃将于红神教堂宴请城中贵族,到时将为众人介绍下罗伟德大人。”

萧芷韵话中一环扣一环,罗伟德诺夫除了苦笑还是苦笑,等着明日宴会之后,他罗伟德就变成基普罗斯最大的“奸贼”了。东方人这是要把他罗伟德树立成榜样啊,人生总是如此无奈,面对眼前局势,想死都不能死。第二天红神教堂,临近酉时,教堂四周聚满了人,不光贵族到场,许多普通百姓也聚集在这里,经过粥棚事件后,斯拉夫人对定**也没有那么疏远了,多了几分亲切,大家都想看看那位东方王妃的绝世风采。

酉时到来,夕阳沉落,落日的余晖笼罩着红神教堂,如火的色彩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萧芷韵一身藕色盛装,举止高贵优雅,由于是盛大的宴会,所以她脱去一身戎装,打扮的如同一名王室贵妇。将宴会设在红神教堂,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以前教堂是圣洁不可侵犯的,萧芷韵就要借宴会一事,将教堂踩在脚下,进一步打击教会在民众中的影响力。随着萧芷韵的到来,周围的斯拉夫百姓慢慢跪下一片,那些贵族们无奈之下也只能跟着跪下,罗伟德诺夫就伴在萧芷韵身边,看到无数人跪倒在地,他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儿。萧芷韵嘴角翘起,微微一笑,颇有深意的说道,“罗伟德大人,现在你还不明白么?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他们想要的只是过上好日子,至于生活的地方叫基普罗斯还是叫大宋,根本没什么区别。”

罗伟德诺夫不得不承认萧芷韵说的很有道理,因为事实就在眼前。由于萧芷韵让众人刻意做出亲善的姿态,所以宴会慢慢变得热闹起来,东方将军们态度和善,贵族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害怕,胆子大的人已经开始攀起了交情,如此一来,翻译就成了最忙碌的人群。高宠神态古怪,不咸不淡的应付着那些斯拉夫贵族们,他倒不是讨厌这些斯拉夫人,实在是不喜欢这种宴会场合,如果不是萧妃事先做过交待,他早就走人了。

宴会进行到一半,萧芷韵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步履轻盈地走到高台之上,“今天本妃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经过摄政王殿下的考虑,特封罗伟德大人为大宋户部侍郎,代理基普罗斯财物”。此言一出,众人皆惊,高宠等人全都翻白眼,罗伟德诺夫一个外来户,竟然一跃成为户部侍郎,负责财务问题,那岂不是说以后粮草辎重还得看罗伟德的脸色了?自殿下当政之后,朝廷权力逐渐回归内阁,但具体施行内阁决策的却是六部。大宋六部,首推吏部和户部,一个负责官员升迁,一个负责钱粮财物,相比之下,兵部一群大老粗反而逊色了些。史文恭更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服气,想他史文恭东征西讨,积功到今天,竟然要向罗伟德行礼,这不是打脸么?

斯拉夫贵族们同样惊讶,那个户部侍郎是什么职位,他们不明白,可是基普罗斯财务官还是弄得清楚的,这可是要命的职位啊,东方人真够有魄力的。一时间,贵族们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呢羡慕罗伟德诺夫强大的气运,佩服东方摄政王的魄力,另一派则比试罗伟德诺夫,觉得罗伟德乃是基普罗斯最大的奸贼。

不管怎样,有萧芷韵站在这里,所有人都全都献上了祝贺,罗伟德诺夫只能疲于应对。就在这个时候,红神教堂突然爆发出一阵凄厉的叫声。大约十几个斯拉夫人朝着罗伟德诺夫扑去,其中一人更是高声怒骂,“罗伟德,你这奸贼,今天老子宰了你。”

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将这场宴会搞得人心惶惶的,看着教堂内乱哄哄的场景,萧芷韵显得很镇定。这么一闹,罗伟德诺夫就再也回不了头了。有人来破坏宴会,一点都不奇怪,总有那么些顽固分子,认不清形势,借宴会的机会,把这些乱党全部剿灭也好。随着有人在教堂内作乱,外边街道上的百姓人群中也发生了变故,一些人开始持着各种武器围攻红神教堂。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夺下红神教堂,将里边的人一股脑的全部灭掉。陡变突发,东方瑾就来到了萧芷韵身旁,他眯着眼,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啧啧,这些蠢货,还真冒出头了,鱼饵虽好,但要是胃口不够大,容易把肚子撑破了啊。”

这些所谓的乱党,自然是罗伟德诺夫诱杀那些千夫长以及强硬派贵族留下的祸患,当初罗伟德诺夫杀了那些拒绝投降的强硬派代表,但那些人麾下的兵马却留了下来。定**入城,这些人碍于压力不敢做什么,但红神教堂举行的宴会让他们看到了机会。他们觉得东方人的主要人物全都聚集在教堂里,如果安排得当,就能将这些人一举干掉。不错,这确实是个好机会,但萧芷韵不是蠢人,她能看不到其中的危险么?红神教堂,是一座炼狱刑场,至于会成为什么人的刑场,就要各凭手段了。

随着暴乱发生,罗伟德诺夫脸色阴沉,眼神中透着不忍与悲凉,他们不可能成功的,红神教堂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啊。事实如罗伟德预料的那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冲击红神教堂,城中警钟大作,同时教堂内也响起了隆隆的脚步声,许多锐锋营士兵顺着走廊阶梯冲下来,护卫在萧芷韵四周。原来萧芷韵早有准备,为了预防万一,早早地就将伏兵置于教堂之中,他们藏在屋子里,一直等到异变发生,才一股脑的冲出来。这下子内外夹击,那些叛乱者全都成了瓮中之鳖。接下来的事情就没什么意外了,叛乱者根本挡不住定**的绞杀,更何况许多愤怒的斯拉夫百姓也帮忙,一场叛乱很快就会被镇压下去。对这些叛乱者,萧芷韵没有丝毫怜悯,直接将高宠叫到身前,“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全部斩杀,发出命令,从现在开始,谁要还敢身从逆党,诛灭全家。”

“喏”高宠本身就是一名嗜血狂暴的人,让他干起这种事来,简直是得心应手,一共一千多名叛党,成批的死在红神教堂前的广场上。人头滚滚而落,鲜血刺激着每个人的眼球,这是一个悲伤的夜晚,弗拉基米尔城的斯拉夫人再次看到了东方人的血腥手段。东方人不光仁慈,同样也很残暴,萧芷韵这一手胡萝卜加大棒才,彻底震慑住了弗拉基米尔城里的人。

太康五年八月中旬,处理好弗拉基米尔城的事务后,萧芷韵、罗伟德诺夫等人便动身来到基辅城。再回到基辅城,明显的感觉到了不一样,街道更加整洁明亮,给人的感觉宽阔了许多,行人络绎不绝,却很有秩序。捷吉涅茨庄园里,赵有恭笑如春风,神态悠然,罗伟德诺夫看到沃弗雷的时候,神情变得无比复杂。沃弗雷同样有些尴尬,二人可都是维雅切最忠诚的属下,结果倒好,一个头像东方人,献出了弗拉基米尔城,另一个干脆要了维雅切的命,事实真的很讽刺。

赵有恭真怕罗伟德诺夫脾气上来,直接把沃弗雷弄死,所以一上来就做了下和事老,“罗伟德大人,现在沃弗雷大人坐镇高加索,以后那里的事情还多要靠沃弗雷管着。所以啊,不管以前有什么过节,今天一笔勾销,以后也不准再提了。当然,维雅切大公爵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雄杰,本王会下令以亲王之礼厚葬之。”

罗伟德诺夫和沃弗雷对望一眼,都看到一种不忿,但赵有恭的话说在前头,他们也不得不认命。接下来,在翻译的帮忙下,罗伟德诺夫和定**众人认识了一下,酒过三巡,赵有恭将罗伟德诺夫为首的几名斯拉夫文武臣属叫来,大厅里聚集了不少人,赵有恭不是喜欢啰嗦的人,所以开门见山道,“日前本王便决定修建一条官道,这条官道将穿越丛林,连接西伯利亚与基普罗斯,取名帝国大道。帝国大道工程庞大,今后还赖诸位多多费心才是。”

赵有恭此话一出,不仅罗伟德诺夫,就连东方瑾也直冒冷气。基普罗斯到西伯利亚城,这是多么长的距离,耗费根本无法计算,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罗伟德诺夫第一次参加这种议事,就被吓个半死,如果不是了解摄政王的为人,他就要认为这个东方人疯了。基普罗斯经历战乱以及大瘟疫之后,虚弱不堪,拿什么去修帝国大道?

看到众人的反应,萧芷韵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些什么,于是将详细计划说了一遍。

赵有恭修建帝国大道的想法看似惊人,实际上只要操作得当,方法没有出错,完全可以实现的。以如今大宋朝的国力,修建这条帝国大道也完全不是问题,虽然西伯利亚远征军征战西方,夺下基普罗斯不代表战争结束,很可能后边还会有不少战事,但完全可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大宋国内,柴氏的势力大损,被死死地压制在巴蜀一带,基普罗斯一带,定**也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准确的来说,忧患并不是太多,这个时候修建帝国大道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了这条帝国大道,可以进一步加强东西方的联系,更好地控制西方领土。

看着众人脸上的震惊之色,萧芷韵将一份材料拿出来,慢慢说道,“帝国大道是必须修的,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从西伯利亚到基普罗斯,最大的问题就是道路崎岖,由于道路难走,整个车队从西伯利亚出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才能穿过秋苏明丛林。若是有了这条宽阔平坦的官道,至少能缩短一半时间,若是改用马车的话,再加上沿途驿站,四十天抵达绝对不是神话。有了这条官道,不光物资,兵力运输也会大大改善,到时候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就能及时得到援兵。总之,有了这条官道,好处多多。”

有了萧芷韵的解释,厅中众人神色不同,以罗伟德诺夫为首的斯拉夫臣属脸色很差,高宠等人脸上却露出兴奋的神情。之前罗伟德诺夫并没有想太远,之所以反对,也是觉得这个时候修建帝国大道,劳民伤财,没有半点好处。如今的基普罗斯千仓百孔,处处都需要重建,哪有资本去修帝国大道?现在停了萧芷韵的话,他才发现这条帝国大道后面隐藏着如此多的事情,这简直就是一条生命血脉啊,一旦帝国大道修建完成,东方人的资源就会源源不断的流进基普罗斯,久而久之,就会融为一体。眼前的摄政王真正可怕的地方,不是他掌握了一支强兵,而是他的视野比旁人不知深远了多少倍,“摄政王,基普罗斯各公国百废待兴,短时间内恐怕无法修建帝国大道啊。”

“罗伟德大人说的是,本王早有应对,帝国大道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一旦完成,光货物流通带来的税收就是无法估量的,相信会有很多贵族心动的。半月之前本王已经着人返回汴梁,递交帝国大道修建纲要,不久之后就会组建北方拓荒团,朝廷和民间商会一起出力,所以这些事情罗伟德大人就不必担心了”赵有恭心中暗笑,罗伟德不同意修建帝国大道,那是肯定的,罗伟德诺夫虽然已经投降定**,但他还没有从固有的西方理念中脱离出来,还老是以斯拉夫人自居。不过也不需要太担心,只要建成帝国大道,经过几十年的流通,这种民族隔阂就会慢慢消失。文明的腐蚀是潜移默化的,低级文明会不由自主的向高级文明靠拢,毕竟人们追求的是更好的生活,“北方拓荒团的事情已经基本定了下来,前去拓荒的人不仅有吃有住,还会分配到土地,相信会有很多人动心的。我们现在要担心的不是帝国大道,而是日耳曼人以及丹麦人,两天前叶琳堡附近的驻军传来消息,有一支丹麦骑兵正在靠近波罗的海。”

赵有恭来到基普罗斯的日子不算短了,但对波罗的海还是缺少足够的了解,更何况是丹麦王国?对于丹麦王国的情况,可以说一无所知,随着沃弗雷向定**靠拢,也意味着高加索不再是问题,那么日耳曼人以及东罗马人又会是什么反应?多尔勒以及施魏因都不是省油的灯,那个萨克森老公爵洛泰尔更让人头疼,他们要是不找点麻烦,就是傻子了。丹麦人出兵波罗的海,恐怕和日耳曼人脱不了干系。高宠等人脸上全是茫然之色,他们对波罗的海甚至是丹麦人,一点概念都没有,鬼知道丹麦是个什么东西?罗伟德诺夫自然是最了解丹麦人的,以前基普鲁斯十八公国互相内讧的时候,丹麦人没少越过波罗的海,掠夺基普罗斯北部公国,所以他对丹麦人的印象不是太好,“摄政王殿下,眼看着又是秋收季节了,估计丹麦人这次出征是冲着粮食来的。之前的大瘟疫肆虐各国,想来丹麦人的日子也不好过,粮食是肯定不能放弃的,所以这场争斗是不可避免的。”

“恐怕不光粮食的问题,不过丹麦人打不打波罗的海,都不重要,反正早晚都要对丹麦人动手的”赵有恭嘴角含笑,他这个时候抛出丹麦人的问题,自然是怕了丹麦人,而是要光明正大的推行另一件事,“由于丹麦人威胁在即,所以军队改制迫在眉睫,本王决定,两天后,基普罗斯各处仆从军打散,定**本部兵马也要打散,重新进行整编。另外,本王定下一条规矩,不管是谁,都将一视同仁,军中不得有歧视现象,如果出现歧视,导致出乱子,惹事的人定斩不饶。军中置汉话教习班,所有基层军官全部拉到教习班学汉话,都听懂了么?”

赵有恭这番话就像血粼粼的刀子狠狠地刺在罗伟德诺夫的心头,虽然早就知道军队改制的事情,但真正提上日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心头发颤,一旦改制完成,将再无斯拉夫兵团。汉话教习班,更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如此一来,十年之后,谁还记得斯拉夫兵团是个什么东西?高宠等人面露不屑之色,按照他们的意思,那些斯拉夫士兵,直接扔到秋苏明丛林开荒就行了,什么军队改制,简直是多此一举。东方瑾表现得还算沉着冷静,军队改制势必会引起一场动乱,发生许多不可预料的事情,但这一步必须走,再多的风险也必须担着,不迈出这一步,基普罗斯就成不了大宋的地盘。人失地存,人地皆失,不能掌控人,基普罗斯终究不稳,看到麾下人反应不一,东方瑾恢复往常的精明,慢慢站起身来,“某家再提醒大家一句,军队改制关系到今后百年之稳固,必须照章做事,谁也不能违抗。殿下刚才也已经说了,军法面前,一视同仁,谁要敢惹事,定斩不饶,都听明白了么?此次军队改制将由我和罗伟德大人共同主导,一切以大局为重,断不可有半点疏漏,扈妃会亲自统领军法处,敢作乱的,全部送到军法处。”

众人心头一凛,尤其是高宠、史文恭等人,全都摆正了脸色,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这其中并没有半点开玩笑的意思。高宠这些人对罗伟德诺夫那些斯拉夫降将是有些看不上眼的,总觉得这些人不该受到重视,一群降将而已,不杀了他们就够好的了,还他娘的担任军职。若是东方瑾没说那番话,史文恭还会站起来争辩几句,可是现在,史文恭没这个胆子了,真要这个时候站出来挑刺,不是往枪口上撞么,东方瑾真要借机立威,便是殿下也说不出什么来。高宠等人的脸色有些难看,罗伟德诺夫为首的斯拉夫降将却面露喜色。投降东方大军后,这些人一直过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被拉出去砍掉,一群降将而已,能活着就不错了,也不敢奢求太多。以前公国征战,也与日耳曼人以及丹麦人厮杀过,兵败之后全都被充作奴隶,如今这个待遇,简直是让人喜出望外了。也直到这一刻,斯拉夫千夫长们才真正的感觉到东方人的不同,他们并不是一味的暴虐。赵有恭和萧芷韵拿出了诚意,作为基普罗斯最有威望的领袖,罗伟德诺夫也不能不表示一下,站起身来,朝着东方瑾笑着点头表示感谢后,朗声道,“军队改制对基普罗斯有百利而无一害,只要能公平对待,下臣向殿下发誓,一定竭尽所能,帮东方先生完成这次改制。斯拉夫子弟当誓死效忠,绝不背叛。”

罗伟德诺夫是个聪明人,赵有恭笑眯眯的看了一眼,也没多说什么。既然想要将基普鲁斯置于大宋版图,公平公正是必须要恪守的,他赵有恭作为大宋实际上的掌权者,也必须以身作则,“罗伟德大人放心,从今往后基普罗斯子民也就是大宋子民,何分你我,自当公平公正。本王说过,军中一视同仁,自不会失信于人。”

随着这次盛大的议事结束,一场决定大宋王朝几百年的军队改制在基普罗斯轰轰烈烈的展开。此次改制,蒙古人、西伯利亚人、宋人、斯拉夫人被打散重新组建,汉话教习班也相继成立。进入八月份,基普罗斯一片忙碌景象,军队调动非常频繁,一开始许多斯拉夫人还怀着忐忑的心情,毕竟东方人是征服者,一旦改制成功,那斯拉夫子弟被全部打散,东方人要痛下杀手的话,那可就一点反抗的资本都没有了。当然,这样做,东方人也面临很大的风险,不过斯拉夫人觉得真要打起来,还是打不过东方人的。这种恐慌情绪蔓延开来,挡都挡不住,赵有恭也没有刻意去辩解什么,有道是,事实胜于雄辩,很多事情时间久了,也就了解了。伊斯特拉高地,以弗拉基米尔城为中心,组建了八处大营,这八个营地是专门用来整编伊斯特拉大军用的。如今伊斯特拉高地上,各方兵马合在一起,总数多达十四万,如此庞大的兵马,在基辅城附近整编显然不太合适,考虑到基辅城的安全性,才将整编所在地设在弗拉基米尔城。与此同时,杨再兴亲自领兵,在苏兹达尔河附近构筑了两道防线,目的就是防止乱兵冲击基辅城。

这次的军队改制,反应最大的不是斯拉夫人,而是蒙古人,当军队改制的公文下发后,许多蒙古贵族就心生不满了。准确的说,蒙古人和定**并不是铁板一块,蒙古贵族们来到基普罗斯,是为了掠夺利益的。现在要进行军队改制,这简直就是秃头上的虱子,再明白不过了,摄政王要收拢兵权,如此一来,战斗力是上去了,可是自己手中的兵权就没了。没有了兵权,所谓的蒙古贵族不就成了一群富翁了么。更要命的是,改制一旦成功,直接影响到蒙古高原的情况,以后蒙古高原就彻底成为大宋的地盘了。军队改制,可谓是一石多鸟,蒙古贵族不是傻子,哪能束手待毙?以滕谷尔为首的十几名蒙古贵族,于太康五年八月十四,突然率领八千多名蒙古仆从军途径科米,向秋苏明丛林方向而去。

蒙古人这边发生异动,作为蒙古仆从军实际掌权者的海东珠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叶琳娜、乌合力扎等人全部坐在两侧,海东珠的眸子里阴晴不定,紧紧地攥起了拳头。长远来看,军队改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虽然蒙古高原最后会成为大宋的领地,但蒙古子民会得到实质上的利益。可是这些事情没法解释,就算解释了,那些人也未必会听。人的眼光是不同的,有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这点利益,有的人却能看到十步之外的风景,对于这些目光短浅之人,只能下重手了。这里是基普罗斯,丹麦人以及日耳曼人从未放弃过分上一杯羹的机会,根本没有时间让那些蒙古贵族慢慢想。海东珠不是心肠冷硬之人,她天真柔顺,性情温和,但眼下的形势,让她没有别的选择了,“叶琳娜,你通知扬马尔南部驻军,迅速北上,直插秋苏明丛林边缘,乌合力扎,率领你的骑兵从科米公国东部杀过去,一定要将这些人拦住。”

叶琳娜知道海东珠狠不下心来,但她也没有过于逼迫,领了命令便出了城堡大厅。八月十六,滕谷尔率领的蒙古仆从军已经抵达秋苏明丛林外围,只要进入丛林,便是鱼入大海,逃出升天了。滕谷尔一直提留着心,他表面上镇定,实际上却担心的要死,海东珠可是摄政王的女人,岂会坐视不理。乌合力扎手底下还有一部分西伯利亚骑兵,这些西伯利亚骑兵虽然不如古镇骑兵那般精锐,但也是弓马娴熟,一旦追上来,以自己手底下这八千多人,想要逃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可汗,我部已距离秋苏明丛林二十里,目前还没有发现敌踪”探子的回报,不仅没能安滕谷尔的心,反而让他更担心了。最为部落可汗,参加过无数次讨伐之战的人,一些军事常识还是懂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啊,越是平静,越是不对劲,“通知各部兵马,原地休整,苏木和,把你的骑兵散出去,本汗一定要知道敌人的踪迹,海东珠那个女人不会眼睁睁放咱们离开的。”

苏木和手底下握着千余名部落骑兵,深受滕谷尔的看重,由于滕谷尔的可以结交,所以二人关系非常不错。看到滕谷尔神色反常,苏木和也感觉到一丝不对劲儿,赶紧将兵马分散出去。上千骑兵听上去不少,但分散在秋苏明丛林附近,还是显得不够用。叶琳娜一直埋伏在丛林边缘,却听到滕谷尔按兵不动的消息,不由得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这个滕谷尔还不傻,知道会有人拦着嘛,既然如此,那咱们也别藏着了。”

叶琳娜率领伏兵于丛林边缘走出,共计五千多各部联军组成了两个方阵,彻底封死了科米进入秋苏明丛林的道路。滕谷尔也可以绕道,但那样做,势必会拖延一两天的时间,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叶琳娜的兵马光明正大的挡在前边,滕谷尔气的浓眉紧皱,双眼喷着火,幸亏足够谨慎,如果不是原地休整的话,估计这会儿就一头栽到叶琳娜的埋伏圈了。滕谷尔很头疼,虽然手底下握有八千多人,还大部分都是骑兵,但叶琳娜的联军也不是吃素的,长枪厚盾组成的方阵,是专门为骑兵准备的,“苏木和,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叶琳娜既然已经到了,乌合力扎估计也差不多了,一旦被两面夹击,咱们必败无疑啊。”

“可汗,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么,必须速战速决才行,我们大部分都是骑兵,如果在外围袭扰牵制的话,应该可以绕过对方的防线,进入丛林的”苏木和并不是什么兵法大家,想了半天,能想出这个主意也算不容易了。滕谷尔同样不是什么战术大师,搞搞阴谋诡计还行,真的指挥打仗,有些赶鸭子上架的味道。琢磨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能同意了苏木和的建议。

午时刚过,滕谷尔所部以四个锥形阵,分的很开,迅速朝秋苏明丛林方向突进。滕谷尔的兵马故意绕开正面防御,只从侧翼牵制,叶琳娜暗骂一声无耻,好在早有准备,否则真让滕谷尔取巧成功了,“让人把准备好的木料扔在路中间,铁蒺藜散在高坡上。”

轰隆隆的声音响起,许多滚木被扔在路上,四周还撒了许多铁蒺藜,许多滚木彼此用铁链相连,上边带着倒刺,战马趟上去,立马遭殃。苏木和的骑兵被折腾的够呛,讨不到半点好处,最后一气之下,只能返过身来正面硬冲。面对苏木和所部骑兵的冲击,叶琳娜边退边打,将牛皮糖战术发蝴蝶淋漓尽致。滕谷尔气的哇哇大叫,举着钢刀放声狂骂,“叶琳娜,你有本事别撤,本汗不杀你,誓不为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合力扎的骑兵终于出现在丛林附近,面对两面夹击,滕谷尔所部士气瓦解,没能坚持过半个时辰。大家都是蒙古子弟,以前还并肩作战过,哪里会真的死磕下去,乌合力扎只是率兵冲杀一阵,许多蒙古乱兵就下马投降,除了滕谷尔那些死党,谁愿意稀里糊涂的死在自己人手上?

傍晚时分,滕谷尔等贵族大部分被捕,苏木和由于领兵冲杀,被叶琳娜一箭射杀。第二天,大军回到科米,海东珠一声令下,以滕谷尔为首的蒙古乱党被尽数斩杀。军队改制以来,最大的一场动乱被顺利镇压。自此之后,基普罗斯境内再没发生大的叛乱事件,军队改制算是有惊无险的进行下去。改制完成之后,问题还是不少,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操练问题。

定**步兵操典中,队列、跑圈是必须科目,可是对斯拉夫以及蒙古人来说,这些训练科目简直是儿戏。弗拉基米尔第四军营,其中一处操练场上,一名都统手里拿着鞭子,气喘吁吁的骂着,“你们都是一群猪么?老子不管你们之前是干嘛的,既然到了老子手底下,就得听老子的命令。要是不服,事后可以向上边反应,但是现在,都听我的,向右转....你,又是你,向右转,你知道什么是左右么?”

一个斯拉夫壮汉眼神无辜的看着四周,嘴角不断抽动,这什么向右转向左转的有什么用,要练也是练长枪钢刀啊。那名都统终于忍不住了,甩手一鞭子狠狠地抽在壮汉身上。此时八月中旬,天气炎热,穿得非常少,这一边子上去,背后立马多了一条醒目的鞭痕,莫说抽上去了,光看上去就能感受到火辣辣的疼。一鞭子下去,算是没人敢当刺头了。这种情况只是其中微小的一幕,在弗拉基米尔各处军营都碰到了这种情况。

在新下达的军规中,有一条就是必须互爱互助,不得有歧视,欺压战友的情况。这一条军规被上边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但是终归是死命令,还是有人不信邪。哪怕上边再怎么强调军规,可是让定**正视那些斯拉夫降兵,终究是有些不服的,这些斯拉夫蛮子,凭什么要平起平坐啊。有这种想法的不乏一些军营高官,张伯成隶属弗拉基米尔第七军营,任职指挥使,归高宠管辖。或许是受高宠的影响吧,张伯成一直眼高于顶,对斯拉夫人颇有微词。这一天训练刚刚结束,军营中就起了乱子,原来是为了抢饭,两方士兵打起来了。抢饭,在军营中一点都不稀罕,排在前边的吃肉,最后边的喝汤,所以为了争位置,营中士兵经常争个高下,有时候这种争斗也是一种良性竞争,所以上边的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但是今天的事情有点不同,打群架的两拨人一边是以原定**士兵为首的宋兵、蒙古兵,另一方是斯拉夫人和西伯利亚人。一开始还是一部分人争执不下,慢慢一场抢位置的破事演变成军营大乱斗,简单的抢饭被上升到了立场之争,负责巡视军营的都统哪里控制得住局面,慌慌张张的找到了张伯成,“张指挥使,你赶紧去看看吧,外边打成一锅粥了。”

都统将事情详细的复述了一遍,张伯成不以为意,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次哄乱事件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抢饭,而是立场之争。不慌不忙的召集亲兵,前后用了一个时辰,才将军营哄乱事件镇压下来,看着营中一片狼藉,士兵们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张伯成的心情就有些差劲了,“你们这些不开眼的,抢什么抢,难道不知道尊重前辈么?都头以上的,全都站到前边来,监督不力,导致营中斗殴,按律杖责二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