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743章 这里太冷太冷

风花醉 第743章 这里太冷太冷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30 20:43:23 来源:笔趣阁

第743章这里太冷太冷

也许快乐,也许痛苦,当真正的报复铺垫盖地倾泻,内心里又得到多少痛快?不,一点都没有,赵有恭只觉得悲哀,为什么堂堂大宋,会让这个人主宰了那么久?如果先帝未去,励精图治,大宋会变成什么样?原来,自己想要的从来不是那个皇位,要的只是属于大宋的荣耀,要的是属于皇室的尊严,要的是继承先帝遗志,让大宋变得富饶强大,不再饱受欺凌。

可惜,赵佶感受不到赵有恭的雄心壮志,在他的内心里,只有哀伤,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小丑一样。怪不得之前总觉得那个女人怪怪的,以前总是希望自己留宿暖香阁,后来竟然变得无欲无求了,自从陈美人进宫后,她更是洗尽铅华,将自己锁进暖香阁中,一时间变得无欲无求。还以为是有了身孕后变了性子,呵呵,这性子哪里改了,竟然跟赵凌搞在了一起,还生了一个孩子,最可笑的是,他赵佶还将这个孽子视为己出,宠爱有加。天啊,为什么会这样,现在那个孽子要皇位了。从没有像今天这么绝望过,哪怕赵有恭再勇猛睿智,他终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他是哲宗后人,也是楚王世子,可偏偏不是他赵佶的儿子。这个天下是讲究正统的,他赵佶有那么多儿子,怎么轮也轮不到赵有恭这个外人头上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赵有恭和小刘妃有了孩子,而天下人都以为这个孩子是他赵佶的。好好好。这个黄侄儿真是厉害啊。多年前就开始谋划这一刻了。

一阵脚步声响起,赵佶以为是赵有恭去而复返,抬头时看到却是杨莲以及一身戎装的杨再兴。看到此处,赵佶有些凄惨的笑了起来,“杨莲,你也是赵凌的人?”

“嗯,小人从关中回京的时候,就已经入了殿下府邸。只是你从未发现罢了”杨莲带着些趾高气昂的笑,曾几何时,赵佶让万人敬仰,但现在,他杨莲都可以踩着赵佶狂笑三声。手中握着一卷黄色金帛,往案子上一放,冷声道,“赵官家,之前多蒙你看顾,现在还要麻烦你把诏书写了吧。小人蒙你恩惠。也不想伤害你,所以。请动笔吧。”

赵佶轻轻颤抖,一对眸子紧紧锁着杨莲,他难道真的老了,身边这么多人背叛了他,却一点没发觉。杨莲盯得很紧,赵佶却没有动笔的意思,杨再兴冷哼一声,右手握紧剑柄,杀气腾腾道,“怎么,赵官家还要劳烦杨某动手不成?”

对于赵佶,杨再兴曾经尊敬过,当年初来东京,他怀着报效国家,效忠帝王的心思,哪怕跟随殿下之后,以后不改初衷,想着早日离开楚王府,踏上战场,抵御外侮。可是,京中那段日子,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的是浑浊不堪的朝廷,看到的是歌舞升平,欢声笑语,看到的是那条买卖街,以及无数染着黎民鲜血的嶙峋怪石。所以死,彻底醒悟了,只要赵佶还掌控大宋,大宋朝就没有希望,那么,还是请赵佶挪个位置吧。

杨再兴不是杨莲,在他眼里,什么赵佶,什么官家,只要敢拦着秦王殿下的路,就要毫不犹豫的抹去。他的剑下一刻就会拔出来,到时候,赵佶的血定然会洒在这清冷的宫殿内。杨莲眉头一皱,伸手按了下杨再兴的胳膊,“杨将军,还请莫急,容小人再劝劝。”

杨莲脸上表情倒不似作假,这让杨再兴小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太监还有几分良心,他要真的对以前的主人不管不顾,还真要小心点了,因为那种对往日情分一点不在乎的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杨再兴点点头,低声道,“杨总管抓紧点时间吧,误了秦王殿下的大事,你我都担待不起。”

杨莲自然是懂得的,等着杨再兴往后退了几步后,他半跪在书案前,轻声劝解道,“我的官家,都这个时候了,还撑着做什么,你应该知道,有没有你的诏书,德王殿下都会登基的,秦王殿下要的只是你这个人而已,只要你活着,秦王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而你,可以”

说着话,杨莲点了点头,赵佶可以选择自杀,可你有那份勇气么?你要是敢自杀,端王一脉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了,正是因为知道赵佶自杀都不敢,所以秦王殿下才放心让这种废物活着。秦王殿下发现了,让一个废物活着,远比杀了这个废物有用。

“你到底怎样才肯写诏书?”杨莲到底是了解赵佶的,这位官家强撑着,肯定打着什么主意,而不是真的就不写诏书了,他要是真打死都不写,还真要佩服他呢。果然听了杨莲的话,赵佶叹口气,有些颓然道,“我要见见四姐儿,只要见了四姐儿,我自然会写诏书,你们让怎么写就怎么写。”

听赵佶提出要求,杨莲回头望了望杨再兴,待杨再兴点头同意后,方才起了身离开莫寒宫。杨莲找到了赵有恭,此时赵有恭正与萧芷韵对弈于御花园,旁边小刘妃抱着牙牙学语德王赵析,躬身行了一礼,恭敬道,“殿下,赵佶想要见见帝姬。”

诚然,不见帝姬,依旧有办法让赵佶写诏书,可杨莲还是愿意走这一趟,他想还了赵佶对他的恩情。赵有恭努努嘴,一字落下,并不是太在意道,“无妨,帝姬一会儿就会去莫寒宫,你们也不必太过为难,时至今日,赵佶还能企盼着奇迹么?”

赵有恭很鄙夷赵佶,他猜得出赵佶打什么主意,无非是学汉献帝,让四姐儿带一件密诏而已,也好让天下人明白德王身份非正统,给定**掌控大宋制造麻烦罢了。可惜,赵佶当了一辈子皇帝,最终还是不了解自己的儿女。他将最不想当皇帝的儿子推上了皇位。让最关心赵氏族人的四姐儿变得心如死灰。女真人南下前。赵佶说些话,四姐儿会听,可现在,四姐儿还会放在心上么,在她的内心里,争斗越久,也只是让赵氏死伤更多人而已。

凉亭里,琴瑟和鸣。曲音绕梁,几只蝴蝶在花丛中追逐嬉戏,花儿开的烂漫多彩,就像春日的阳光,朝气蓬勃。帝姬一身洁白纱裙,若白雪融化出的仙子,与世无争,不食人间烟火。感受到身后有人,听了手,回过头看到一个淡然的笑容。“凌哥儿,你怎么来了?”

“没什么大事。他想见见你!”口中那个他,自然是赵佶了,赵福金微微有些错愕,随后摇了摇头,“兄长请回吧,小妹不见,永远都不见。”

在去往北方的路上,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她忘不了陈美人临死时的眼神,也忘不了父亲无情的冷漠。那些年,她不知道自己在争什么,拦着这个,拦着那个,保护这个,保护那个,可到头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笑。见到陈美人尸体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往日大宋无可救药,陈美人到死都没有闭上眼睛,而自己的父兄什么都没做。也许该庆幸,如果凌哥儿没有带走自己,那代替陈美人死去的也许就是自己了。

“去见见他吧,他终究是你的父皇,而且,你也想见见他,何必忍着呢?四姐儿,你何必想那么多,为兄既然答应你不杀赵佶,就不会食言!”赵有恭笑了笑,转身慢悠悠的去别处浏览风景了,他相信四姐儿一定会去的,因为四姐儿一直都没有变,她一直都是那么的善良纯真,可以拒绝所有人,又怎么能拒绝自己的父亲?当然,说过的话也未必全是真,不杀赵佶因为它毫无威胁,反而大有用处,若是有半点威胁,那对不起了,请去见阎王吧。至于往日保证,呵呵。

莫寒宫里,清冷无光,烛火摇曳,尽显苍凉,赵福金看着眼前的父皇,不知为何,她觉得很悲哀。大宋历经国难,定**浴血奋战,方才挽狂澜于不倒。人人都带着侥幸,带着憔悴,哪怕那战无不胜的兄长,也仿佛在这一战中苍老了许多,可是父皇呢,什么都没变,他还是原来那个他。

“父皇,你要见孩儿,有事么?”赵福金语气有些淡淡的,赵佶并不觉得意外,他双手撑着书案,觉得殿内没有旁人后,方才低声道,“德王是赵凌和那个见女人的儿子,现在赵凌要扶德王上位,你知道么?”

“知道,他早对孩儿说过了”赵福军确实早已知晓,只是听到这些心里终究有些不舒服的,刘欣缘那个女人心机太深了,也怪父皇没能耐吧,没有降住这个女人。若是刘欣缘肯为父皇生一个孩子,也许现在格局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父皇说着些做什么,指望她这个做女儿的扭转局势么?

“你知道?怎么会知道?”赵佶甚是错愕地看着赵福金,这一刻,他感觉到了陌生,真的好陌生,仿佛不认识这个女儿了。叹息一声,赵佶哆嗦着手,从怀中取出一条锦帕,随后跪在了软垫上,“好女儿,算是父皇求你了,把这条锦帕带给三哥儿。”

得父亲一跪,哪个女儿能承受得起,赵福金慌了,她起了身往后退了两步,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那件锦帕,心里空落落的,“父皇,大哥已经死了,哎老九在临安呢,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锦帕交给三哥儿呢?”

“你三哥儿大小聪慧,皇位本就该是他的,锦帕交给他,定能复我江山”赵佶看上去有些激动,可他没有发现,赵福金的眼中满是失望,甚至是绝望。狠心的父皇啊,是谁害死了大哥,是你啊,哪怕你流露出意思后悔,一丝愧疚,心也不会彻底冰冷的。又是三哥儿,你看中三哥儿,为什么让大哥当皇帝,是让他当替死鬼么?你看中三哥儿,让他光复江山,老九呢?赵湘呢?赵氏族人能活下几个来?

罢了罢了,还关心这些做什么,赵福金伸手接过密诏,转身留下了一句话,“你好自为之吧,以后,这莫寒宫,孩儿是再也不来了,这里太冷太冷”

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赵福金说这里太冷,不是莫寒宫冷,而是心冷,可惜赵佶没听出赵福金话里的含义,还满怀欣慰的爬上的笑容。只要密诏送出去,天下都会大骂秦王,呵斥那个贱女人,狗男女,还有那个孽种,都去死吧。

莫寒宫外,赵福金刚刚离开就将那份锦帕丢到了赵有恭手中,赵有恭愕然,挑眉打趣道,“四姐儿,你不送给三哥儿了?”

“送给他又有何用,这份密诏除了徒增伤亡,什么也做不了,而且,你真的怕这份密诏么?”

可不,秦王殿下连赵佶都不怕,会怕一张纸?赵福金躬身行了一礼,赵有恭煞是惊讶,赶紧伸手扶住,“四姐儿,你这是做什么,若有什么事但说无妨,为兄还能打你骂你不成?”

那一份兄妹情谊,不仅仅赵福金珍惜,就连赵有恭也是格外珍惜。一步步走来,身份越来越尊贵,但真正的感情越来越少了,往日旧人,该珍惜就得珍惜。赵福金摇着头,目光里有泪光闪动,“兄长,小妹知道现在已经没人能阻拦你成就大业,可请你念在小妹的份上,留三哥儿、老九一条性命。”

“四姐儿,你可知道,三哥儿和老九不是赵佶,就算不死,他们”

“留一条命足矣,小妹别无他求”赵福金冰雪聪明,其中道理又岂能不懂?就算能活下来,也是长久的牢狱罢了,不可能像父皇那样软禁宫中的。唯一的结果就是孤老于某个阴暗的牢房里,人不人鬼不鬼,生不如死。可,她能做到的就这些了,她是一个女人,还能做多少事情?

风雨如霜,我来了,你走了。相爱相扶,我死了,你生了。错落的世间,悲情与喜剧一直同时上演。

靖康二年六月初七,延福宫宣政殿,文武集聚,将有大事发生。(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