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706章 靖康元年

风花醉 第706章 靖康元年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52 来源:笔趣阁

readx;赵有恭领着人向前走去,琼苏赞却站在后边长舒了口气,他知道自己刚刚真的很险,这赵某人喜怒不形于色,刚刚看似流露出杀意,可实际上是在试探罢了,如果自己刚刚没说那些袒护吐蕃勇士的话,估计以后也不会受到重用了吧。赵某人说的很清楚,没有良心的人是不敢用的。为什么姓赵的年纪不大,就有如此深的心机呢,相比之下,吐蕃英杰卓玛一赞差的太远了,如此也能解释为何每一步都要败于定**了。

接下来的招降任务则交给了吴玠,被困在峡谷内的吐蕃人已经没了斗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吐蕃人会心甘情愿的放下武器,投降定**。总有那么一批人有着傲气,不可放弃,宗赞是不想反抗的,卓玛一赞也形同一个活死人,可这二人的部下却有很多人不想就这么降了定**。多少年来,吐蕃勇士何时如此窝囊过?临近傍晚,几个千夫长聚拢在一个魁梧壮汉旁边,这位壮汉就是宗赞手下头号大将铁仑,“兄弟们,小王子和大赞普是无心再战了,可是咱们不能就这么认命了,明日汉人定要招降,到时候咱们就跟着小王投降,等一离开峡谷出口,就立刻制造骚乱,定能打汉人一个措手不及。”

听了铁仑的安排,众人大点其头,没有人反对。第二天,一切如铁仑所说,定**≤↘,..放开了布泽亚山口南端,铁仑等人走在最前头,他们低着头,看上去颓丧的很。而宗赞和卓玛一赞反而走在最后。吴玠注视着长长的人流。神情严肃。突然间眉头挑了下,指着那走在最前头的铁仑,低声对旁边的副将道,“喊话,告诉他们所有人将双手举起来。”

那副将不明白吴玠的意思,不过还是按照命令用吐蕃话喊道,“下边的吐蕃人听好了,所有人将双手举起。否则格杀勿论。”

命令下达,有的人举起了双手,有的人却犹豫了,其中就有铁仑。此时铁仑低沉着脑袋,心里一阵暗骂,他现在手里可藏着一把短刀呢,如果举起手来,岂不是露馅了?铁仑犹豫不决,山巅上的吴玠握紧千里镜,嘴角划过一丝冷意。这些吐蕃人可真是不简单呢,到这个时候了还有这么多心思。看来必须给他们足够的教训了。随着一连串的命令传下去,原本开放的南端出口立刻被封死,厚重的盾牌手堵住路口,长弓手在后,看到这种情况,铁仑等人哪里还撑得住,现在不动是死,倒不如拼死一个汉人。只听一声怒吼,铁仑右臂一甩,多了一把明亮的短刀,“兄弟们,汉狗欺人太甚,跟他们拼了,杀一个不亏,杀两个是赚!”

铁仑这一招呼,场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前边铁仑和几个千夫长领着人去冲击南端的出口,而居于后方的宗赞小王子一颗心却沉到了谷底,这个铁仑到底想干嘛,难道想把所有人都害死么?卓玛一赞也不赞同这种拼法的,明显汉人占据绝对的优势,吐蕃勇士几乎毫无胜算,这样拼,除了徒增伤亡有什么用?所以,宗赞和卓玛一赞第一次达成了共识,他们约束着那些还没有产生骚乱的部下,慢慢朝后退去。

铁仑不可谓不英勇,可面对厚重的盾牌阵,那份英勇又有什么用呢?在弓矢绞杀下,一群群吐蕃人躺下了,随后盾牌手向前,长弓手退去,一队队长枪手随着盾牌手开始对残余的吐蕃进行清剿。这是不公平的决斗,因为吐蕃人伤亡惨重,而定**却毫发无损,面对凶悍的定**,随着伤亡越来越多,许多吐蕃人崩溃了,他们扑通跪在地上,可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死亡。打扫完战场,吴玠让人将近三千吐蕃残兵押到了布泽亚山口中央,扫视那些注视当场的吐蕃人,吴玠神情肃穆,高声呵道,“看来本将有必要跟你们说一下,以后,但凡有反抗者,所有随从者全部格杀,你们都记住了,以后要是还有反抗者,你们最好自己把这些人解决了,你们不动手,本将就亲自动手,不过那时候,死的可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目光扫光,那些观望的吐蕃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汉人可真凶残。接下来似乎是印证自己的话一般,吴玠亲口下令,将那些参与闹事的降兵斩杀。就这样因为铁仑的暴动,一万多吐蕃士兵死在了南部端口。卓玛一赞心里除了骂铁仑愚蠢,还能做什么?

宣和七年腊月二十三,逻些城布达拉宫,赵有恭亲自接受了宗赞和卓玛一赞的归降,当天封宗赞为新的大赞普,原来的大赞普卓玛一赞送归长安,而那些吐蕃降兵,则被整合,将在今后半年内逐步改编入纳木错和迦马丹萨城担任仆从军。也就是说,宗赞这个大赞普已经没了兵权,他只有治理吐蕃的权利,却没有兵权,宗赞会不会不满,奋起反抗?也许会,可赵有恭也不怕,因为手里还攥着卓玛一赞呢,宗赞不听话,不要紧,不说他手里的兵马能有多少,单单到时候把卓玛一赞这条疯狗放出来,就能咬的宗赞遍体鳞伤的。

看着王座上的赵有恭,琼苏赞心中暗叹,真不愧是枭雄之姿,举手投足,轻而易举的就将未来吐蕃的路子定下了。所有人都以为卓玛一赞会死,可赵某人偏偏不杀,就是要给宗赞小王子一个警告,只要他赵某人想,随时能拿下宗赞头上的大赞普之位。吐蕃之战后,赵有恭决定重修纳木错以及安多城,并以刘錡为将驻守纳木错,另外调方启梁离开凤翔府,改镇迦马丹萨城,并该迦马丹萨城为青藏府,所辖白玉城、匹播城、纳雪城。可以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早先就想好了的,为了让方启梁没有后顾之忧,赵有恭还刻意把史文恭留在了青藏府。协助方启梁处理军务。如此一来。可以说整个吐蕃已经被一分为二。而王都逻些城则直接暴露在定**铁蹄之下,只要逻些城有点风吹草动,定**转眼间就能杀到。安排好一切事宜后,赵有恭就领着木娘子等人快马赶回长安,而东方瑾则留在逻些城主持大局,至少要等到局面彻底稳下来,才能从吐蕃抽身的。

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年关了。这个年对赵有恭来说,并不是太美妙,因为刚回长安,就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大金国二王子完颜宗望于永定河河畔大破童贯十几万大军,一战之下,大军惨败,不仅丢了南京析津府,就连白沟河一线也在乱兵冲击下土崩瓦解。童贯怎么也有十几万大军,无论如何也该撑上些时日吧。这事啊还得从十几天前说起。

腊月十九,三万金国铁骑在完颜宗翰的带领下直扑沧州北部小南河。按照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为了保住南部沧州,定要发兵攻打大金国后方的,可完颜宗翰在打下小南河后,等了足有一天时间,依旧没等来南京方面的援兵。南京城里,童贯压着手下部将,就是不出兵,他非常清楚所部兵马的极限在哪里,守城绰绰有余,出城阵地交锋,自寻死路。河北之地,平原广阔,这地方简直就是骑兵的天堂,而恰恰大宋缺的就是骑兵。当年与西夏人交手的时候,就曾经吃过教训,所以如没有必要,决不能随意出兵与金国铁骑硬碰硬的。

童贯这边按兵不动,底下的人却炸了锅,要知道,官家的圣谕早已经下达了,你童枢密还不发病,这不是抗旨不遵么?

沧州府方面请求援兵的信雪花般飞到汴梁城里,赵佶看了除了愤怒还是愤怒,坐在龙椅之上,他手拍扶手大怒道,“反了,反了,这童贯竟然置沧州百姓于不顾,任由女真蛮子南下,当真是可恶,当真是该杀。”

赵官家大为光火,殿中文武也是大气都不敢喘,王黼面上带着点笑容,他可不管童贯的处境,只要童贯惹得官家不高兴就是好事。这童贯与蔡京老匹夫走的太近了,如果能借此机会,一举拿下童贯,那绝对是好事一件。等着赵佶火气小了,王黼出列拱手道,“陛下,童贯拒不发兵,累我大宋百姓罹难,其人难辞其咎,臣建议撤童贯枢密使一职,捉拿回京,以正国法。”

如今蔡京退居幕后,虽然有蔡鞗担当大任,可蔡鞗年纪小,为人阴鸷,这朝中影响力自然是越来越小,而王黼呢,长袖善舞,善于结交,这威望自然是越来越足,大有盖过蔡鞗的势头,如今王相出列指责童贯,户部、吏部不少官员纷纷出列附和,一时间童贯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也就是童贯不在京中,要是让他看到这种场景,还不知道会做何感想呢。自己在前边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抵挡女真人,后方的人却想着法的搞内斗。

群臣声讨童贯,高俅却是大皱眉头。高俅虽无大财,可是任太尉多年,多少懂得些基本的军事理念,这临阵换帅可是兵家大忌啊,更何况是南京这样重要的地方。出于保守,高俅出列道,“还请官家暂歇雷霆之怒,童贯此举虽有不妥之处,但也情有可原,南京方面时局复杂,想必是出于什么考虑,才没有发兵。官家无需动怒,只要再发军令,陈述厉害,童贯定会遵命行事的。”

高俅发言,早已等候的多时的蔡攸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他拱手言道,“启禀官家,高太尉所言甚是,如今大敌当年,当以稳妥为主,如何能先斩大将?王相所言,实在是居心叵测。”

说完话蔡攸阴测测的扫了王黼一眼,哼哼,姓王的太心急了,蔡京还没挂呢,就想着争权了,就算蔡京死了,也轮不到他王黼呢,至于蔡鞗,一个无能纨绔,心思狭隘,又能成得了什么大事?蔡攸帮童贯说话,那绝对不是为了童贯,而是为了自己,总之王黼支持的,他一概反对,以前二人站在一条战线上,那是因为蔡京的存在,现在蔡京行将入土,合作关系也该到此结束了。

高俅和蔡攸为官多年,都有自己的一帮子亲信。于是这些人出列附和。一时间竟盖过了王黼。如此情景。王黼恨得牙根直痒痒,蔡大郎当真是够狠,竟然要保住童贯,“蔡枢密,你倒是说说,本官到底如何居心叵测了?”

“哼哼,临阵换将兵家大忌,你王相博览群书。如此浅显的道理还不懂么?如今关键时刻,你不劝诸臣顾全大局,反倒要杀童贯,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哼哼,蔡某人实在是怀疑你,是不是收了完颜宗望什么好处,否则为什么处处向着女真蛮子?”

蔡攸言辞锋利,句句威逼王黼。一时间王黼被气的够呛,可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临阵换将兵家大忌是个人都知道。所以他建议杀童贯被人指责也是无可厚非。可被人说作跟女真人勾结,着实吓得够呛。之所以如此害怕,那也是因为之前确实受过完颜宗望的好处,当时完颜宗望来京商讨结盟,可是给了他不少金银财宝,现在女真人悍然南下,攻伐大宋,这事情就成了一大污点,别人不计较就算了,如果真的想整他王黼,这事就能直接将他打得无翻身之地。

王黼也是聪明,感受到了赵佶目光里的疑虑和不善,他往前两步,直接跪了下来,手持笏板,悲声道,“官家,臣有罪,臣之前是受过完颜宗望的好处,可那是完颜宗望为了结盟才送的,当时收了完颜宗望好处的可不光臣一人,蔡相、蔡枢密、李大人、宫学士等人都受过,要说这样就判臣勾结女真蛮子,臣不服!”

王黼此话一出,殿中几乎一大半的官员全都变了脸色,因为没受过金国人好处的少之又少,随着赵佶望过去,殿中哗啦啦跪下一大片。好家伙,竟然没一个站着的了,就连刚才还威风凛凛的指责王黼的蔡攸也趴地上了。看了好一会儿,赵佶笑了,不过笑的那叫一个苦,官员收受贿赂,稀松平常,也不会太在意,只是这满朝文武没一个廉洁清明的,也太让人无语了,难道他赵佶真不是一个好皇帝?

其实吧,赵官家真不是好皇帝,不过这话没人敢说啊,赵官家想想还行,要是别人敢说出来,那绝对是死路一条。大殿之中非常压抑,赵佶不发话,一帮子文武也不敢起身,良久之后,才听一声长叹,“都起身吧,之前的事情朕就不追究了,可从天开始,谁要是还昧着良心给女真蛮子说好话,朕就让他去天牢里呆呆。”

“谢陛下隆恩,陛下圣明”群臣大拍马屁,赵佶神色难看的很,他也不是不想追究,可是这么多人,怎么追究?

接下来,还是童贯的事情,生气归生气,赵佶也不得不承认蔡攸和高俅说的很有道理,不管如何不满,眼下还得指望着童贯呢。于是,一道令箭从汴梁城飞出,从腊月十九,一直到腊月二十五,六天之内,竟然有十道金牌飞到南京析津府,其中二十五那天,直接来了四块金牌。说起来也是可笑,六日十道金牌,简直相媲美于后世赵构送给岳飞的十二道金牌了,只不过不同的是赵佶要童贯发兵,而赵构要岳飞退兵罢了。

面对官家不断催促,城中将是一直请战,童贯终究还是压不住了,已经十道金牌了,再拖下去,接下来送来的可能就不是金牌,而是三尺白绫或者鸩酒了。无奈之下,童贯还是决定发兵,不过他不会向南发兵,而是向东,完颜宗翰打沧州府,他就打蓟州,只要把完颜宗望围起来猛打,就不怕完颜宗翰不回来。

童贯所用围魏救赵之计也算是最稳妥的方法了吧,可真的能入预想中那样顺利么?

离途漫漫,红云满天,似乎在预示着一个结局。

古老的南京城外,白雪茫茫,腊月里刚刚下了一场大雪,不少宋兵已经有些不太适应了,尤其是那些来自两京和江南的兵马,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冰雪?可反观金国士兵,他们本就生活在白山黑水间,那里的环境远比冰雪天气差太多了,一场大雪,对女真人似乎没什么影响。童贯选择这个时候出城攻打蓟州,并非莽撞,他有着充分考虑的,除了围困蓟州,逼着完颜宗翰回援外,还有着另外一个想法,那就是打个漂亮的大胜仗。这些年大宋屡败屡战,败得连尊严都没有了,倒是有些大胜仗,那都是定**打得,官家又多嫉恨定**可想而知,要是能打个大胜仗给官家长长脸,对自己的未来大有裨益。听说定**顺利打进了吐蕃,又是一场胜仗呢,官家可是急需一场胜利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童贯选择这个时候出兵除了这朝廷方面的考虑外,也是觉得这时候打蓟州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腊月份一场大雪,现在蓟州附近很多地方已经形成了厚厚的冰层,这种环境下是极不利于骑兵行进的,只要女真人失去骑兵之锋利,还怕打不赢人数战劣势的金国兵么?这一战,童贯还是有着八成把握的,完颜宗翰去沧州带走了三万多人,如今顺州、蓟州一带的金国兵马加起来也就四万多,以十二万大军对阵四万大军,这是何等的人数优势,如果这样还打不赢,真该回家抱孩子了。

童贯不去南边堵完颜宗翰的后路,反倒往东进攻蓟州,还真把完颜宗望吓了一跳。毕竟现在拱卫蓟州城的只有两万多人,如果宋兵真的倾尽全力强攻蓟州城,谁能保证就打不下来呢?所以,面对眼前的局面,完颜宗望煞是头疼,这个童太监,真不愧是领兵多年的主。完颜宗望贵为金国兵法大家,自然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之所以能屡屡野战打败大量的宋军,那是因为手底下骑兵锋利,这和当年契丹人总能对大宋形成压制优势一个道理。可现在冰雪天气,地上打滑,骑兵的优势荡然无存。强行排出骑兵,一旦冲起来,可就刹不住了,猛地停马,结果就是人马一起摔倒在滑不溜湫的冰面上。

完颜杲那双充满智慧的眸子里闪现着几分色彩,他到底年纪大了些,不会像完颜宗望这般沉不住气,思索片刻,缓声道,“斡离不,先下令让粘罕(完颜宗翰的名)领人退到永定河一带,务必能随时支援我们。如果实在不行,就命令粘罕和老四强攻析津府,我就不信汉人能眼睁睁看着南京陷落。”

完颜杲这一招围魏救赵可真有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意思了,不过不到万不得已,完颜杲和完颜宗望还不想用这招,因为大宋兵马出城一次不容易,如果这次不尽量找机会取得绝对优势,想等到宋军下次出城,可就不容易了。骑兵,无法使用,可要是能使用骑兵呢?

当完颜杲提出这个问题后,完颜宗望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到底如何让骑兵摆脱冰天雪地的困扰呢?这可不容易啊!”

完颜宗望苦思冥想了半天,也没琢磨出什么主意,不过他脑子活络,自己想不到,不代表别人想不到,当天便让人到城中贴告示,只要谁能相出让马蹄不打滑的主意,赏钱百贯。告示贴出去后,在蓟州城内反响很不错,一百贯的赏钱,代价只是想到一个好主意,这买卖谁不愿意做?很快就有人登门了,陆陆续续的来了许多人,还别说,真有一些百姓提出了歪点子,有的提议用厚布包裹马蹄,有的提议缠上稻草,最后经过测验,完颜宗望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一些兽皮裹在马蹄子上,因为摩擦力的关系,竟然一点也不滑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