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风花醉 > 第640章 往事如烟

风花醉 第640章 往事如烟

作者:少穿的内裤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52 来源:笔趣阁

让人扶起黑袍人,潘龙城使个眼色,众听雨阁人手慢慢退去。{我们不写小说,我们只是网络文字搬运工。-黑袍人一直留意着赵有恭,在他想来,赵有恭可不是那种慈善家,会这么安心放听雨阁的人离开么?而且黑袍人一直在纠结,赵有恭的兵马就驻扎在颖阳附近,为何没有派人上少室山呢?

金台有意放潘龙城等人离开,赵有恭也不会不给恩师面子,瞧着潘龙城朝山道走去,赵有恭眉头一挑,冷哼一声,“潘先生,你倒是潇洒,不知道还记得阿祖否?”

听到阿祖的名字,潘龙城就像被钉住了一般,苍老的脸上阴晴不定,藏在长袖中的手紧紧地攥着,潘龙城这辈子做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伤了那个女人。当年误入雍仲圣地,完全是为了保命才与阿祖结合的,犹记得那晚,他要离开,可阿祖死活不允,没有办法,才伤了阿祖。回过头,潘龙城那双眼睛就像毒蛇一般,“你果然到过雍中山。”

“是的,本王去过,你不也一样么?人家饶你性命,你却恩将仇报,闫武明等人也是你派去的吧?哼,临老了,还不干点好事儿,伤了自己的女人,还害得自己女儿找不到家门。”

“你在说什么,玲儿怎么了?”潘龙城没有否认自己派人寻找雍中山,做过的事情,没必要隐瞒,可当听说女儿找不到家门后,他却是一脸的讶然之色。

赵有恭闻言一愣,随后也就释然了,看样子潘龙城确实不知童姥的事情,“呵呵,好让你知道,灵鹫宫天山童姥便是你老的女儿,这些年,她可一直没放弃过寻找你呢。”

嘶,赵有恭话音落下,不仅潘龙城脸色大惊。就连玄慈等人也是露出一脸骇然之色,谁能想到名动江湖的老魔头天山童姥会是潘龙城的女儿,如此一来潘龙城岂不是已经年过百岁了?今天发生的事情真的太多了,先是慕容博死而复生。萧远山悬崖下留了条性命,接着就是潘龙城技压群雄,最后是金台入少林寺当了扫地僧。这些消息,哪一个不是震惊武林的事情,偏偏都赶在了一天。现在,又听说天山童姥是潘龙城的女儿,可真让人难以相信。

赵有恭给潘龙城说这些话,可没存什么好心思,潘龙城不是厉害么,你老人家以后就提心吊胆的等着童姥来报复吧。如果阿祖没有死,也许童姥不会与潘龙城死拼,可惜阿祖已经死了,对这个没有丝毫情谊的爹,童姥会有半点仁慈之心么?

“谢谢殿下告知了。老夫要给殿下留句话,做人莫要太自傲,否则会吃大亏的!”潘龙城眯着眼,语气森冷,这次是争不过赵有恭了,金台的出现打乱了所有的计划,不过要成大事不必急于一时,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可知。

“不劳你老人家操心了”赵有恭淡淡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你老人家赶紧滚蛋吧。

其实赵有恭也很好奇,为什么潘龙城这样的人会甘愿为黑袍人效命,凭他的本事,完全可以自称一派的。赵有恭自然无法理解的。潘龙城是个非常另类的人,他不喜欢受到约束,同样还野心勃勃,他的野心不是称王,而是拜相,他要做诸葛孔明那样的人物。他沉迷于那种一切尽在掌中的感觉。

话分两头,阿九得了三娘的吩咐去山下找人,本就不情愿下去,这一路上提着马鞭甩来甩去的。阿九知道少室山通西侧山下还有一条小路,为了赶时间,她便在半山腰转到了小路上。知道这条路的人并不多,阿九神情轻松,毫无防备,可快走到尽头时,就听传来一阵噪杂声,阿九灵机一动,赶紧躲藏到了一块巨石后边,没过多久,就看到一行黑衣人打前方走过。看到这些人,阿九就开始担忧起来,因为她能分辨出来,这些人一定是听雨阁暗中布下的人手。等着那些黑衣人走后,阿九飞快的跑下了山,呼延庆也生怕赵有恭出事,待阿九说完之后,当即点了五百兵马奔赴少室山西侧路口,也是巧了,等呼延庆赶到时,正好碰上了潘龙城等人下山。

莫看呼延庆一把年纪,可性子却急的很,一瞅见这些听雨阁逆贼,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士卒对着那些听雨阁部下放起了箭,事出突然,好多听雨阁好手遭了秧。黑袍人气的冷声大骂,就知道赵有恭没这么好心,没想到这王八蛋竟然早已经让人埋伏在了少室山下。

山路地势复杂,虽然呼延庆率兵占据了地利优势,但山道两旁巨石林立,容易躲避,黑袍人一时间也无危险,潘龙城功力强横更不需要担心,他只是有些气,那个赵有恭果然阴险的很,当着金台的面不好意思大开杀戒,却让人堵在少室山下边。其实早在上山之前就让人检查过少室山附近的情况了,可不知为何,竟没发现这支定**兵马。

纠缠一番,最终黑袍人和潘龙城丢下十几具尸体落荒而逃,他们可没胆子往山上跑,这时候跑到山上,不是送到赵有恭嘴边么?

少室山下一场厮杀,而在山上也不平静,送走了听雨阁的人马,就轮到慕容博和萧远山了,面对这个生死仇敌,萧远山哪里放得下心中的仇恨。此时大家倒不怎么关心武林盟主了,经过这么一闹,盟主之位非项诸燕莫属了,倒是萧远山和慕容博,到底会如何做呢?

“慕容老贼,你设计杀我全家十余口,这仇,萧某人一定要报”萧远山说罢,攥紧拳头,朝着慕容博轰去。慕容博自然不会束手待毙,想要躲开。在场有许多人,但没有几个人愿意帮助慕容博,因为当年慕容博所做的事害了太多人,玄慈不说,那智光大师更是为所犯的罪孽深深自责,一直行走于广南路沿海一带苦修,靠着救济灾民来减轻心中的罪过。玄慈算得上一代高僧了,当然除去他与叶二娘苟合,生了虚竹,单论为人还是敦厚的,只是这次,他也没有替慕容博说话。

鸠摩智可不想慕容博死在这里。最近修习易筋经的问题越来越大,练到深处有时候还会引起气海穴隐隐作痛,这些问题可都要靠慕容博解答了。眼见萧远山下手,鸠摩智大吼一声。上前两步便于萧远山斗在了一起,那慕容复自然不会放松,与鸠摩智合力对抗萧远山。看到此处,萧峰大骂一声无耻,于是乎。场地上有五个人厮斗在了一起。赵有恭看的大皱眉头,刚想说些什么,却见恩师金台慢步走过去,神色一往如常。

鸠摩智、慕容博、萧远山都可称得上当世武学大家,他们出手,劲力非凡,可这些对金台仿佛一点影响都没有。只见他长袖一挥,五个人感觉到一股巨力袭来,无奈之下,只能各自往后退了一丈。慕容博气的很,站稳身形后,厉声喝道,“你这老和尚,难道连我等私事也要管?”

慕容博语气不恭,当即惹怒了一旁掠阵的赵有恭,双目一眯,在慕容博身上盯了一眼,冷声道,“慕容博。你信不信本王现在就派人灭了你的燕子坞?”

“你...”慕容博倒吸一口凉气,这会儿才反应过来,这老和尚可是赵有恭的师尊呢,不给老和尚面子。总要给赵有恭面子的。

金台站如青松,双手合什,高宣道,“阿弥陀佛,老和尚不问红尘,自然管不了慕容施主的私事的。只是,慕容施主杀掉了萧施主么?你若是杀了萧施主,又有什么用,除了让萧施主的儿子更加恨你,可有其他好处?”

金台言罢,就见慕容博有些凝重的沉思起来,其实慕容博也不想跟萧远山打下去了,再争下去,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就如金台所言,除了增加仇恨,又能给慕容家带来什么?顷刻间,慕容博突然有些顿悟了,儿子已经长大了,完全可以继承慕容家的事业,他又何必跟萧远山斗下去呢,那样惹得萧远山父子不快,最后也会害了自己的儿子慕容复。当年本想借雁门关一事挑起宋辽之战,待大宋内乱之际,趁势而起,只可惜没能成功。想到此处,慕容博双手合什回了一礼,“谢大师点化,只是某家愿意放弃,但萧远山却不愿意。”

“萧施主确实不愿意,因为是你制造了雁门关惨案”金台缓缓转过身,低声道,“萧施主,你又是如何觉得呢,要怎样才肯放弃这份仇恨?”

“无他,只有看着慕容博死在我眼前,萧某才甘心”萧远山毫不掩饰自己对慕容博的恨意。

金台微微一笑,高宣一声佛号,随后抬起头来,道了一声,“那老衲便让慕容施主死吧”,最后一个字还未落下,金台左手未抬,袖袍鼓动,一股劲流席卷慕容博,那慕容博一直戒备着的,可他哪里想得到一直仁慈和善的世外高僧会突然下杀手。慕容博厉声大喝,慕容复也大为光火,“休伤我爹爹!”

金台突然下手,鸠摩智也是大惊,他与慕容复左右夹击,却见金台神色不动,双臂平伸,那猛攻过来的鸠摩智二人就像碰上一堵墙,竟一寸也进不得,与此同时,慕容博也软软的跪倒在地。慕容复心下大骇,也顾不得金台,踉踉跄跄的跑到慕容博身旁,一探鼻息,顿时瘫坐在地,随后哭道,“爹...爹....臭和尚,你为什么杀了我爹,老子杀了你....”

暴怒下的慕容复招式走形,却疯了般朝金台扑去,那包不同、风波恶见老主公殒命,哪里还忍得住,跳进场中,与慕容复同时冲向金台。面对这三个狂夫,金台枉若未闻,清风吹拂,两条白眉飘起,仿佛不属于这个世间一般。金台修行几十载,早已到了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可赵有恭却不能,既然有人要伤恩师,如何能忍。身形暴起,单手一拖,就听砰地一声,慕容复狼狈不堪的摔倒在地,紧接着左右手混元功发出,包不同和风波恶同时栽倒在地。看着躺在地上的三人,赵有恭丝毫不理会慕容复仇恨的目光,“慕容复,你是不是他没把本王放在眼里了。”

赵有恭觉得慕容复太容易动怒了,这种人遇事无法冷静,如何能成大事,他也不想想,以金台的身份何须突然下杀手杀了慕容博,又有什么必要杀慕容博?只要他能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定能想通其中关节的。

金台弹了弹赵有恭的肩头,淡淡的说道,“九郎,让开....慕容公子。你要找老衲报仇,自是应该,可慕容先生杀萧施主全家,萧施主找他报仇也是应该。这世间冤冤相报何时了,既然如此。那这所有的罪过就归于老衲之身吧。”

报仇,呵呵,慕容复呆呆的看着眼前的金台,他不懂,这老僧明明是世外高人,为何还要理会世间俗事?至于报仇,如何报仇,能杀得了金台么,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好徒儿,莫说杀。就是伤了金台,估计赵有恭就会抹平慕容山庄。这会儿,慕容复已经慢慢冷静了下来,他能读懂赵有恭冷厉的目光,而且他从来都知道赵有恭是一个怎样的狠人,恐怕现在听雨阁的人马已经被赵有恭的兵马绞杀殆尽了吧,如果不是赵有恭念着自己的恩师,不愿在少林寺多造杀戮,恐怕现在少林寺内早已经被听雨阁的鲜血染红了。

“大师,你是得道高僧。为何还要杀我爹爹,告诉我...”

“桀桀,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堂堂少林高僧。竟然如普通江湖人士那般造下杀孽,如此,岂不可笑?”鸠摩智适时地出言讽刺,惹得玄慈等人无言以对,只能高宣佛号,因为金台确实杀人了。而且还是当着众多武林豪杰的面亲手杀了慕容博,不管慕容博有何过错,都不该由少林僧人动手的。

金台并未受激,转头看向鸠摩智,合什道,“法王也不是第一次来我少林寺了吧,上次来我少林寺藏经阁,该有四个年头了吧,你与慕容施主要走了《易筋经》,不知练得如何了?是否经常感觉到胸闷,运功时间久了,任督二脉会隐隐作痛,气海穴会发胀?”

随着金台一字一句说下去,鸠摩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因为金台所言句句属实,他也是因为这些才执意要找到慕容博的,“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敢叫法王知晓,其实《易筋经》早已被老衲藏起,慕容施主得去的只是副本,本来也是无事的,奈何慕容施主擅自改了一部分口诀,若那样练下去,开始只是不适,时间久了,经脉逆行,气血倒流,恐有走火入魔,血脉爆裂之厄。还望法王尽快停止修炼,如此还能有解救之法。”

赵有恭诧异的很,没想到恩师一副得道高僧的样子,做事也光棍的很,他哪里是藏起来了,根本就是借少林寺《易筋经》,肥了自己的徒儿嘛。不过赵有恭还不会蠢到说出来,恩师为了他赵某人,估计没少破戒呢。

鸠摩智满脸恐惧之色,他倒不认为金台在说谎,因为金台没有必要说谎,渐渐地,一双眸子转向慕容博,咬着牙关,气道,“慕容博,你害我,都是你害了贫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慕容施主有错,法王亦有错,天下武学殊途同归,掌也好,拳也罢,都乃武功二字。以恒心念佛,佛心念人,自可天地为武,人人为功。法王一心执念,痴迷武学,却终究堪不破武学二字,世上本无绝世一次,只有绝世之人,悟道是修行,也是修功,功法到,散拳亦可无人能敌。”

金台慢步走向慕容博,他步履沉稳,声音不大,却传入众人耳中,那一字一句,放佛天外梵音,像是对鸠摩智说,又像是对所有人说。也许金台所言乃至高无上的武学感悟,可真正能悟出的又有几人,大多数人听得浑浑噩噩罢了。

“我佛念心,我心念佛,心佛念人,青天伊始,耀古至今。功为弦上,法为总根,仇恨何来,恩赐何去,行善除恶,恶亦有声。一心执念,执念在身,目如长河,念在脚边。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随着一声佛号,自玄慈到玄苦,所有少林僧众全都双手合什,高宣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佛慈悲,渡我世人!”

金台刚刚一些话,饱含了许多佛理,什么善。什么恶,终有缘法,少林本就是僧众,时间善恶本就不该掺合。善也好。恶也好,总在修行的路上,佛念人,人念佛,佛与人又有何不同。善恶分家,美丑在一身,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就像有的人一味的追求天下至高武学,但哪有真正的至高武学?

鸠摩智本就是佛家之人,虽然这些年不修佛法,为人多了些许戾气,可向佛的心依旧没有断绝,对佛理的演习更没有断,听了金台一番话。他似有愧疚,又有感悟,向前两步,双手合什,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大师,小僧愚钝,愿大师收留,救小僧一条命。”

没了那口枯井,鸠摩智还是顿悟了。因为金台一席话,让他知晓什么叫做天下无敌,准确的说世间根本不存在天下无敌,无敌的只有人。人死了,一切归为尘土。一直在执着的追求功法,却忘了修行自己,到最后方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还落得经脉逆行之苦,他错了。大错特错。

“法王愿意修行,天下都是修行之地,我佛慈悲,生灵当有存活之念!”说罢金台长袖一撩,提起已经没有声息的慕容博踏空而去,慕容博百十斤的身子,在他手中就像一根枯柴。金台轻功优雅,竟与童姥的轻功有几分相似,转眼间,金台提着慕容博的尸体消失在林中,鸠摩智有些呆呆的,但慕容复不知老和尚要做什么,领着家仆飞快追了上去。

赵有恭好不容易逼恩师现了身,又岂会如此草草离开,当即展开身法,追着金台而去。身后玄慈等人,自然也是急忙跟着走去。

萧远山站在原处一动未动,他本该高兴的,因为慕容博死了,可不知为什么他感觉不到一点高兴,总以为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报仇,可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一直执着于报仇,也许只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吧。慕容博死了,仇也报了,他该去哪里?该去找公主了,早就该去了,可惜他躲在少林寺浑浑噩噩迷茫了几十年。

少室山上有一处龙门古佛,古佛前方是一片幽静的小河,在这个春夏交替的时节里,清风吹过山林,在水中荡起一片片波纹,林中鸟语花香,四周山峦起伏,郁郁葱葱,行走在这片少有人至的地方,宛如到了人间仙境。到赶到古佛下,所有人都吃惊的看着古佛下边的两个人,早已死去的慕容博又活了,他跪在金台面前,似乎说着些什么。

“慕容博罪孽深重,自愿出身为僧,了却满身罪孽,还望大师收留!”

没人能弄白这是怎么回事,当死的那一刻,慕容博发现自己留恋的不是天下霸业,而是家人和愧疚,他害了萧远山全家,搅得武林不得安宁,他满心以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却又束缚了自己的儿子。天下霸业,听起来美妙,可不是死前的顿悟,又如何能理解?他不会劝解儿子慕容复,因为没有经历过,说了也不会听,就像金台永远不会劝诫赵有恭放下屠刀一样。有的人生下来就要成为魔,有的人生下来就要成为佛,潜心修佛,消弭罪业,也是为家人最大的贡献了吧。

金台坐于巨石之上,双眼看着前方,他目光仁慈,超然物外,“慕容施主,可真的放下了?那红尘往事,可真的无缘了?”

“大师,弟子放下了,尘世中纷纷争争,再与弟子没有半点关系,弟子只愿潜心修佛,消弭罪业,还望大师收留!”

“慕容施主错了,大错特错矣,修行,不是修佛,而是修心,修行自我,佛....遥遥不可及,人是人,佛是佛。罪业,人人都有,放下了就是好,放不下,修行也无用!”

身为佛门子弟,却说自己修的不是佛,乍听上去,离经叛道,可仔细一想,有大有道理,玄慈等人心下惭愧,他们熟读佛法,理解却不如金台深刻。尤其是玄慈,金台那一句人人都有罪业,恰是说到了玄慈内心里,玄慈忘不记自己做下的孽。身为佛门子弟,却犯了色戒,还让儿子落得不知所踪。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玄慈将袈裟解下,叠好之后放到了玄苦手中,没人知道玄慈为什么这么做,但有一点已经非常明了,他不想到方丈了。对旁人来说,方丈是一种荣誉,可对玄慈来说。方丈是一道枷锁,这些年为了维护方丈的权威,为了维护少林寺的声誉,他不敢找那个女人。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有一个儿子,现在他放下了,人人都有罪业,认了就过去了,不认。罪业会缠绕百年。

“大师,玄慈犯有大戒....大戒....”说到此处,玄慈已经匍匐在地上痛哭起来,今日他不是少林方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当玄慈一点点将自己的罪业说出,多少人惊呆了,这位少林方丈竟然犯了色戒,还有一个儿子。当然,他的儿子就是虚竹。

赵有恭透过人群,去寻找叶二娘。叶二娘早就没了踪影,虚竹也同样没了踪影,看来让阿朱做的事已经做到了。

玄慈认罪,这个方丈自然做不下去了,但玄慈自己却得到了解脱,最终,慕容博成了一个和尚,鸠摩智迟来片刻,央求着金台收他为徒,金台却摇了摇头。“法王是因修行才要参拜,还是因为生命垂危?若法王放不下尘世纷扰,修行也是无用,敢问法王可是想好了?”

“想好了。多年来小僧争强好胜,万事图个厉害,到头来害人害己,倒把本身修行忘得一干二净,求大师点化小僧,小僧只求解脱。”

“若是要法王放弃这一身武学呢?”金台声音幽幽。传到鸠摩智耳中,却如尖刀一般,练了几十年武功,却要一日消去,如何洒脱得了?可良久之后,鸠摩智跪地一拜,长声道,“弟子愿去满身功法,只求大师点化。”

太惊人了,那个武痴鸠摩智竟然真的放弃了一身武学,金台轻轻点了点头,朝赵有恭招了招手。赵有恭为之一愣,走到近前,小声道,“恩师,何事?”

“你来帮一帮法王吧,可还记得北冥神功的口诀?手太阴肺经任脉,乃北冥神功根基,其中拇指之少商穴、及两乳间之膻中穴,尤为要中之要,前者取,后者贮。人有四海:胃者水谷之海,冲脉者十二经之海,膻中者气之海,脑者髓之海是也。食水谷而贮于胃,婴儿生而即能,不待练也。以少商取人内力而贮之于我气海,惟逍遥派正宗北冥神功能之。人食水谷,不过一日,尽泄诸外。我取人内力,则取一分,贮一分,不泄无尽,愈积愈厚,犹北冥天池之巨浸,可浮千里之鲲。”

赵有恭心下骇然,俩眼瞄着自己恩师,脑袋嗡嗡作响,这不正是童姥当初所说的《北冥神功》总纲吗,怎么恩师也了解的这么清楚?既然要吸去鸠摩智功法,恩师自己来不就成了,何须他赵某人用半吊子的北冥神功呢,万一把握不好,再把鸠摩智吸死怎么办?

“恩师,徒儿的北冥神功只是皮毛,不如恩师....”说着赵有恭盯着鸠摩智看了两眼,把这位吐蕃大和尚看的心里毛毛的,心道你赵殿下要是功夫不到家,就别他娘的乱来,贫僧好不容易要一心修行了,别还没修行呢,就先死在你赵殿下手上。

赵有恭还郁闷呢,谁愿意没事帮鸠摩智啊,真以为北冥神功好玩呢,这玩意吸死人要比不吸死人容易多了。眼见赵有恭犹豫,金台双眼一眯,说出一句让人绝倒的话。

“为师,也不精通”,金台说话一点不脸红,赵有恭眨着眼,一脸无辜,真不知道恩师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还能把北冥神功总纲背的滚瓜烂熟。

既然恩师有要求,赵有恭也不推辞了,道一声得罪,直接点了鸠摩智的随身几处大穴。如果人人觉得北冥神功乃是什么好功夫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门功夫用好了壮大自己,用不好害死自己,纯正的北冥神功要吸别人内力化为北冥真气,这就要发功之人具有强大的功力化解对方内力才行,否则内力错乱,爆体而亡的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当年斗垮韩永明,也正是一下子把自己内力全送出去,倒是韩永明经脉爆裂而亡。前有韩永明的例子在,赵有恭不得不小心。

要不怎么说北冥神功对付功力差许多的最方便,一旦对上功力相当的,那可就要多加小心喽。

回忆着童姥之前所说的要领,赵有恭一点点吸着鸠摩智的内力,整整一个时辰,才化去鸠摩智一身功力。最后为了感谢鸠摩智献出这么多内力,赵有恭还好心的送了点九阳真气给鸠摩智。事情做完了,赵殿下坐在地上满头大汗喘粗气,吐蕃大和尚却身轻如燕。只觉得困扰多年的疼痛都没了。

我靠,谁他娘的说北冥神功好了,在赵殿下看来还不如丁老怪改版的化功**强呢,至少那门功夫坑人不坑己。赵有恭赶紧盘坐运功,消化从鸠摩智身上得来的内力。时间匆匆而过,不知过了多久,睁开眼,周围空旷旷的,只有三娘等人守在身边,萧远山父子则和呼延庆说着些什么。

“三娘,恩师呢,他老人家在哪?”赵有恭急了,因为他最想看望的恩师金台不见了,三娘扶起他。小声道,“官人,大师离开了,他走的时候留下了话,让你尽早下山,不要去扰他修行了。还有....丁春秋被羁押在罗汉堂....大师不想你在少林寺多造杀戮。”

“恩师怎么可以如此?”推开三娘,赵有恭踉踉跄跄的朝山上奔去,过了寺门,一直来到藏经阁门前,此时天近傍晚。钟声响起,赵有恭想去推藏经阁的门,却听一阵声音幽幽传来,那声音苍老而沙哑。饱含了一份关爱和慈悲。

“九郎,离开吧,为师说过的,不要见了!”

“不,弟子不走,恩师。求你了”赵有恭目光坚定,看着藏经阁三个大字,随后退后两步,撩起长袍重重的跪在了阁楼石阶上,“恩师不见,弟子长跪不起!”

酉时初,赵有恭跪在藏经阁门前,三娘等人来劝解,却无效果,亥时,少世上上的风有些凉了,紧闭的藏经阁大门也缓缓打开,金台从里边走出,无奈的摇了摇头,“九郎,你一生执着,从不肯放手,可你知道,今日这一见,要误为师多少年修行?”

赵有恭却听不得这些的,他呵呵一笑,站起身轻声道,“弟子才不管呢,就是要见见恩师,这些年,有好多话要与恩师说呢!”

就着微弱的月光,一老一少并排朝寺外走去,行走在山林之中,闻听一声声虫鸣,不知不觉中,二人又来到了那条小河旁边,金台盘坐在石头上,摸着赵有恭的额头,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九郎,你眼下已是我大宋关中之主,也许有一日,你还会入主东京。有些事,为师管不了,为师只求一样,善待天下百姓,强我大宋体魄,莫再让被人铁蹄肆虐了。”

“恩师放心,这一切徒儿都会记得,只是徒儿也有些问题想问问恩师呢!”

“什么事?”

“恩师和皇祖母到底是何关系,为何要对弟子这般好?”这个疑问已经困扰了他许多年,今日有了机会,那一定要问上一问的。

金台闻言一愣,那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伤感,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知道的人并不多,既然这徒儿问起,那就说说吧。随着金台的叙述,赵有恭听到了一个让他瞠目结舌的秘密。

几十年前,二十四岁的金台客居少林寺中,当年他习武成痴,梦想着成为天下武学第一人。那一年春天,少林寺来了一个妙龄少女,这个少女持一把长剑,斗败了少林十四名高僧,差点让少林寺百年声誉毁为一旦,那一次,金台出手了,他打败了那个少女,并追逐那个少女而去。

金台一生见过的女人数不胜数,他出身名门,看上他的女人不在少数,可入他眼的却一个没有,直到碰上这个女人。一路追寻,后来才知道她叫李沧海。

李沧海是上天派到世间的仙子,她武学惊人,偏偏又温尔文雅、恬静淡薄,她因研习武学,找上了少林寺,偏偏又是个与世无争的女子。她一身洁白纱衫,就像一个未被尘世沾染的睡莲。仅仅一眼,就再也不能忘却,那份美丽,如洛水之神,长袖飞舞,翩若惊鸿,她的美如天宫嫦娥,大地诗章。

金台迷上了这个女人,本来一个美如水莲,一个英俊潇洒,他们完全可以成为一对神仙眷侣的。可金台做梦也没想到,在他最有希望得到李沧海的时候,另一个男人出现了。

这个男人叫赵仲铖,濮王赵允让之孙,那一年金台保护李沧海来到了濮阳卫河河畔,当时正值秋季,在河畔凉亭里,二人见到了正在研磨作画的赵仲铖。赵仲铖贵为皇族子弟,一身锦衣,濮王赵允让更是自小就为其孙找名师教导,所以赵仲铖不仅生的相貌不凡,举止更是优雅脱俗,自见了李沧海,如金台一般,赵仲铖也被这个人间仙子深深打动了,那一天他画了一幅画,画中正是沿着河边追逐水鸟的李沧海。当时的李沧海纯洁无暇,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动人。

李沧海留在了濮阳,金台也同样留了下来,在卫河河畔,赵仲铖与金台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天下武学第一人金台败得一塌糊涂,没有半点反抗之力。金台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败的,他不明白为什么武学天赋高觉得李沧海会选择赵仲铖。

当时,仁宗皇帝无子嗣,无奈之下,让濮王赵允让将自己的儿子过继过去,随后赵允让之子赵宗实改名赵曙,仁宗皇帝死后,赵曙继位,也就是英宗皇帝。赵曙继位,自己唯一的儿子自然被立为皇太子的,于是按照规矩,赵仲铖改名赵顼,连同家人搬到汴梁,继任皇太子,而李沧海也成了太子侧妃。李沧海知道自己的身份多敏感,所以她改了姓名,唤作朱婂儿,自此深居后宫,直到赵曙继任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宋神宗。

神宗宠爱朱妃,人所共知,不出意料,神宗皇帝晚年立了朱妃的长子赵煦为太子。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即使几位年长皇子就算不早亡,这太子之位也落不到别人手中。

神宗死后,朱妃看着幼子登基,心下也是欣慰的,长子赵煦也争气,主政后励精图治,继神宗变法,对外不再是软弱可欺,在他主政时期,打的西夏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可惜好景不长,这个儿子英年早逝,当时李沧海想尽了所有办法,依旧没能保住他。哲宗去世,李沧海又没了神宗支撑,只能看着端王继位,如果仅仅这些,也就罢了,可那向太后和端王并不满意,他们深怕简王夺了皇权,千方百计害他性命。

李沧海一直暗中保护着赵似,可那个时候的李沧海因为神宗父子亡故,身子早就垮了,任她武学惊人,依旧治不了心病。弥留之际,她找来了金台,希望金台能保住赵似和唯一的孙子赵有恭,金台没有理由不答应,也是在那个夜晚,金台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输给赵仲铖。

【对不住大家了,今个出门前忘记定时更新了,现在才更,请你们继续爱偶啊!】(未完待续。)xh11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