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二章 大赦

天苍黄 第二章 大赦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44 来源:笔趣阁

“爱卿此言极佳,就这样办吧,”皇帝起身站起来,略微思索:“让赵王回来吧,嗯,再加一个怀王吧。,最新章节访问: 。”

怀王是泰定帝最小的叔父,当今皇帝的叔爷,今年已经六十多,不过他的藩国倒是距离帝都很近,就在司隶州的南面,快马一天便到。

潘链等人告辞出来,皇帝将蓬柱留下,又吩咐人去将穆公公找来,然后靠在书案上,神情很是疲倦。蓬柱见状迟疑下要告辞出去,皇帝微微摇头。

“爱卿还记得当年我们在香山相遇时所谈吗?”

“臣无时敢忘。”蓬柱‘精’神一振,上前一步说道:“当今天下之弊,首在土地兼并,而土地兼并之源在于士族特权,士族占有天下过半的土地却不纳税,国库空空,养兵无钱,赈灾无钱,天下百姓贫无立锥之地,却还要养天下之兵,养天下之官,陛下,一年辛苦,却养不活老婆孩子!灾年荒年,士族从不减免租,百姓无路可活,不得不逃亡成为流民,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必须改制!否则过不了百年,我大晋天下将发生臣不敢言之事。”

皇帝腾地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神情渐渐严峻,这口气他也憋得太久。

数年之前,他也是监国,那时他便立志要改这天下之弊,可他刚刚作了一点,皇帝便立刻制止了他,皇帝告诉他,说什么,动了士族,天下就要动‘乱’,好像天下就离不开他们似的!

岂有此礼!

那时他无法与皇帝对抗,只能偃旗息鼓,跟随他的官员,被贬的被贬,被流放的流放,好在还不像邵阳郡王的属官那样,被抄家灭族,可从此便有了什么兄终弟及,太子之位差点动摇。

他无法忍受,可蓬柱告诉他,要忍,忍到他登上大位,忍到他成为皇帝,那时他们便有足够的权力来动这天下之大弊!

现在他等到了,他是皇帝!

谁也不能阻拦他,谁也没有能力阻拦他!

他要为天下百姓改改这规矩!

“姚果,王猛他们现在那里?”

蓬柱先是怔了下,随即大喜,这姚蓬张猛都是皇帝潜邸时的干将,追随太子革除弊端,可惜他们的运气没那么好,太子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保住,现在俩人还被流放,一人去了凉州,另一人去了粤州,到今天生死不知。

“我这就让人去查!”蓬柱高兴的转身要走,这时从‘门’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老奴应诏而来,恳请陛下赐见。”

“进来吧!”皇帝冲蓬柱作个手势,示意他留下。

穆公公掀帘进来,先恭恭敬敬的皇帝磕头行礼,皇帝温和的让他起来。

“穆公公,你知道姚果张猛他们在那吗?”

穆公公微微迟疑,皇帝神情不悦的说:“当年他们的案子是内卫主办,不会这么快便忘记了吧。”

穆公公慌忙跪下磕首道:“回皇上,张猛在凉州,已经解除羁押,只是不准离开凉州,姚果在粤州,因水土不服,前年病故了。”

蓬柱闻言神情惨然,皇帝重重叹口气,喃喃自语:“都是忠臣啊!”

穆公公犹豫片刻,偷偷打量下皇帝,正好遇上皇帝的目光,他慌忙低下头,皇帝冷言道:“怎么啦?有什么话就直说,朕是你看着长大的,先帝对你信任有加,你对先帝也是赤胆忠心,先帝相信你,朕也相信你。”

“老奴谢陛下,”穆公公汗叩首,虽然是初冬,背心上一股股汗浆直冒,他调整下呼吸才接着说:“皇上这样径直宣召张猛,易予人口实,老奴以为,当先除其罪名,再征辟入朝。”

“予人口实?什么予人口实?”皇帝警觉的问道,穆公公在心里叹口气,解释道:“这俩人是先帝定的罪,皇上初继大宝,即宣召先帝定罪之人入朝,老奴恐有人借题发挥,倒不如先赦其罪,再行征召。”

“这不一样吗?”蓬柱有些不耐,毫不客气的打断他。

“当然不一样,但凡新君继位,均要大赦天下,这张猛之罪便可赦免,再征辟,先给小官,如此谁也不能说什么。”

蓬柱愣了下,以他的才智,当然清楚,穆公公此策极佳,新君继位,大赦天下乃古之惯例,张猛的罪免,再给他个小官,以后再逐步提起来。

蓬柱正要点头称是,抬眼却看见皇帝的脸‘色’‘阴’沉,心念一转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思。他在心里轻轻叹息,皇帝依旧还没拿到全部权力,先皇对他不放心,所以才设立辅政大臣,而兄终弟及的传言还若隐若现。

兄终弟及,蓬柱坚定的认为这是士族的‘阴’谋,他们害怕皇帝登基后对士族利益极其不利的改制,所以,他们躲在暗处兴风作‘浪’,威胁皇帝。

蓬柱跟随皇帝多年,也是皇帝竭尽全力才保下来的少数亲信之一。

“陛下,新君登基,当大赦天下,以示皇帝恩泽,穆公公此言甚是。”

蓬柱的‘插’话及时阻止了皇帝的怒火,皇帝盯着穆公公,穆公公低着头一言不发,过了会,皇帝的神情才渐渐和缓。

“好吧,蓬柱,立刻草拟一个大赦天下的诏书,‘交’给尚书台。”皇帝停顿下,略微沉凝又补充道:“五年前谋逆案中的反贼不赦!”

穆公公心中微微一颤,五年前的谋逆案正是太子监国期间发生的,太子一举抄灭了十几家士族,其中首犯兴阳杜家则被灭族。其实这个案子穆公公心里非常清楚,甚至连怎么发生的都清楚。

所谓的谋逆其实根本不存在,当时的太子现在的皇帝监国,姚果提出平田疏,要求整理天下田亩,然后根据太祖制定的均田令,彻查‘门’阀士族的荫户奴婢,其目的是为下一步征收士族‘门’阀的租税提供依据。

姚果的目的被士族察觉,士族拼命反对,朝堂上争执不下,太子于是强行在兴阳试行,兴阳士族以杜家为核心,抱团反对,法令推行困难重重,在此期间,负责推行的县令忽然暴毙,太子派人调查,执行调查的便是姚果,姚果很快拿出结果,县令死于谋杀,凶手没有抓住,但有证据证明是杜家指使的。

于是,兴阳谋逆大案爆发。

可穆公公却知道,那证据是伪造的,姚果为了排除平田障碍,收买了杜家的下人,出面指证杜家,而这个下人其实便是内卫,穆公公请示皇帝后,暗中配合。

兴阳杜家被灭‘门’,可结果却让太子,甚至皇帝非常意外,士族们的抵抗更加强烈,朝堂上的政争更加血腥,杜家逃脱的家将‘私’兵展开疯狂报复,而士族阶层则为他们提供掩护。

风暴的中心,兴阳士族,他们的反应则更加强烈,很短时间里,姚果受到六次暗杀,太子愤怒之余,采取强硬措施,于是又有十几家士族被牵连进去,兴阳高平任城,人头滚滚,鲜血染红了兴阳河。

血腥却没有压住士族,士族的反抗更加强烈,兴阳发生叛‘乱’,姚果被包围在县城里,求救的信使不断派到州城,可驻军就是不动,士族更是暗中为叛军提供粮食军械等物资。

叛‘乱’渐渐向高平任城蔓延,眼见着又是一场内‘乱’,泰定皇帝才果断出手,终止了改制,撤了姚果,可对叛‘乱’的兴阳叛军则没有手软,坚决平定了。

皇帝还记得兴阳杜家,这个罪魁祸首,即便大赦天下,却没有赦免他们。

“穆公公,各地内卫全数动员起来,密切注意各地驻军,还有藩王,特别是齐王秦王他们,给朕将他们盯死。”

“老奴领旨。”

穆公公忧心忡忡的退下去了,皇帝眉头深皱,蓬柱低声提醒道:“这些年朝廷上下对内卫的非议越来越多。”

皇帝沉默了会才说道:“我知道,现在不急,看看再说。”

蓬柱沉默的点点头。

皇帝还记得先帝在病榻上的话,以内卫监控群臣,内卫是皇家的耳目,也是皇帝的利刃,即便不喜欢,也不要轻易动。

可,这柄利刃要掌握在信任的人手里。

穆公公出了房间才将‘胸’口的那口气叹出来,皇帝年青,还是‘性’急了,朝政那有那么容易的,他没有忘记兴阳谋逆案,士族何尝又忘了,他们正看着新君的动作。

大赦天下,顺便赦免了兴阳案中牵连的‘门’阀士族,这等于向士族阶层释放一个信号,让士族安心,可皇帝却偏偏没有领会他的心思,这也同样释放了个信号,士族都知道皇帝要做什么了。

捏捏袖中的辞职信,穆公公再度叹口气,掌控内卫,权力很大,没有在这个位置上待过的人不知道,这个权力超乎想象的大,但又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务,占据这个位置的人必须要有皇帝的绝对信任。

先帝对他绝对信任,可新君呢?没有,不是他的忠诚有问题,而是皇帝不会相信他。

就像先帝当年为太子时,他便在先帝身边伺候,太子身边也同样有太‘子’宫的首领太监。当年他想将自己的徒弟派到太‘子’宫中,可这个安排被当时的皇太后给破坏了。

现在,他要想全身而退,居然是这样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