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510章 君议定策(上)

天苍黄 第510章 君议定策(上)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44 来源:笔趣阁

大晋朝廷数十年里,朝廷的体制变了数次,大晋的官制严格的说分内朝和外朝,内朝分中书监和尚书台,外朝则为丞相府,中书监和尚书台的角色很微妙,有时中书监的权力大,有时尚书台的权力大,当今的权力结构是中书监几乎就是个起草诏书的机构,尚书台才是权力最大的决策机构,而代表外朝的丞相府,则负责处理这政务,权力受到极大削弱。

尚书台位高权重,秋云乃泰定帝的托孤重臣,潘链就算不满,一时半会拿他也没办法。

秋云不赞成的原因是因为他觉着此事透着蹊跷,他与齐王世子并不熟,数年之前回朝述职,曾经见过齐王世子,不过那时世子还只有十一二岁,但世子无论在齐地还是在帝都,风评都很好,可为何发生这样的事?秋云觉着这是齐王避祸之举。

既然如此,秋云觉着可以帮他一把,削爵就太重了,减少藩地,可以削弱他的实力,也就可以减轻皇帝的怀疑。

秋云对朝局有自己的判断,皇上登基后,频频作出重大决策,明面上看,是因为朝廷府库空虚,可实际上是皇帝要对朝廷上下进行变革,这种变革在皇帝还是太子时便尝试去作过,但遭到门阀士族的强烈反对,因而被泰定帝强行打断。

对皇帝的举措,秋云感到左右为难,清理度支曹,他是赞成的,但清查土地和盐政革新,他觉着有点操之过急,特别是清查土地,触动了整个士族阶层,他本能的感觉到,陈国的事还没结束。

“皇上请诸位大人到御书房。”

门口传来小黄门的声音,三人跟着小黄门出来,三人都没开口,在这个场合没有向小黄门打探消息的,三人沉默的跟着,领路的小黄门很识趣,走得并不快,潘链和左辰都还跟得上。

尚书台是皇帝的决策机构,从尚书台到御书房并不远,没多一会便到了,小黄门站在门口,三人走进御书房内才看到太尉潘冀已经到了。

见过礼后,潘冀便偷瞧下潘冀,潘冀眉头微皱,似乎有什么事很为难,再看皇帝的神情,同样眉头紧皱,还隐隐带着怒色。

“皇上,这是”潘链试探着问道。

皇帝稍稍迟疑,便轻轻叹口气,看着房间里的四人缓缓说道:“你们都是父皇留给朕的辅政大臣,自登基以来,国事艰难,全赖诸卿鼎力相助,才勉强维持,可朕没想到,太尉今天向朕求去,朕不知道在那有失德之处。”

潘链闻言不由大惊,连忙上前:“皇上言重,皇上登基以来,宵衣旰食,勤政爱民,万民皆知,岂有失德之处,皇上,臣不知太尉为何请辞,但臣可以保证,太尉对皇上忠心不二。”

皇上神情依旧冷峻,秋云没有说话,心里叹息,他看了潘冀一眼,潘冀也不分辩低头站在那。

左辰皱眉,潘冀请辞也出乎他的意料,他看着潘冀沉声问道:“太尉大人,你这是为何?”

潘冀抬头,看看左辰又看看秋云,轻轻叹口气:“臣本驽马,先帝用臣,本就权宜之计,皇上登基之后,信臣用臣,臣深感皇上的恩德,可驽马是拉不了大车的,太尉,位高职重,臣,德才皆不配,实在难担此重任。”

皇帝轻轻叹口气,正要开口说话,潘冀撩袍跪下叩首,抬头看着皇帝说:“皇上,当年臣向先帝言道,我潘家已经富贵之极,女为太后,兄为太师,掌尚书台,臣又掌太尉,此不合体制,皇上,先帝当初用臣,是为稳妥,今天下安宁,臣再掌太尉府,实为不当。”

说道这里,潘冀重重叹口气,眼中含泪:“皇上,此乃臣肺腑之言,还请皇上准臣所请。”

秋云闻言大为佩服,就凭这眼光,潘冀就比潘链强多了。

左辰也没刚才的激动,微微叹口气,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潘链心里大为愤怒,他一直指望潘冀的支持,潘冀是辅政大臣,参赞尚书台,他早已将其视为自己最大的支持,可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

可该说什么呢?潘冀居然把什么都说了,潘链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皇帝神情稍缓,但眉头却皱起来,略微沉思便说:“你起来吧,潘爱卿,你不要忧谗畏讥,先帝信任你,朕也信任你,太尉府,你还是给朕好好掌控着。”

“皇上!”潘冀抬起头来,泪流满面。

“起来吧。”皇帝说着过去将潘冀扶起来,安慰了一下,然后转身拿起一本奏疏问道:“御史弹劾齐王,潘爱卿,尚书台的意见不合,咱们就议议,看该如何处置?”

皇帝的话太快,无论潘链还是秋云左辰都没作好准备,皇帝看看三人,又拿起两张纸片:“太师和左老师的意见是削爵,秋爱卿的意见是削地,太尉,爱卿的意见是什么?”

潘冀擦干泪水,接过两张纸片,看后想了想说:“臣赞同秋将军的意见,此不过风雅之事,若非齐王在居丧期间,也没什么不妥。”

皇上点点头,扭头看着潘链问道:“太师和老师的意思却是削爵,太师,说说你的理由。”

“我大晋以孝治天下,齐王在居丧期间,作出此等有伤风化之事,不重处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臣以为必须削爵重处!”潘链肃然说道。

皇帝看看左辰,左辰也大声叫道:“皇上,当今天下,门阀世家,士林学子,**奢靡之风盛行,重处齐王,意在纠正此风气,起到拨乱反正之效。”

皇帝心里明白,左辰对当今士林崇尚的那种空谈荒唐之风,极其不满,每每提及,都要严词批判,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秋爱卿还是那个意见?”

秋云点点头:“皇上,齐王此举并没有违例,在女人身上作画,以前也曾听说过,他并没有违反守丧之律,而削藩,这个处罚已经很重了,齐国的藩地已经缩减到郡国的范围,此举可以向天下表明皇上的仁厚。”

皇帝没有说话,呆呆的看着窗外,说实话,他很想彻底解决齐王问题,可秋云和潘冀都反对,特别是秋云最后一句话,向天下人宣示自己的宽仁,这话很有吸引力。

皇帝很清楚,陈国清查土地和度支曹查账,已经震动门阀世家,这些门阀世家人心浮动,暗地里,不知在策划什么,他心里不由冷笑一下,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较量较量。

半响,皇帝拿定主意,转身看着秋云微微摇头:“秋卿说的是,齐王此举是很不妥,不过荒唐之举,朕看也不必重处,下旨严词斥责,另,罚俸半年。”

“皇上!”潘链不解的叫道,左辰也不满的叫道:“皇上,如此轻纵,贻害无穷,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仁德!”秋云沉稳的躬身施礼,左辰再度不满的叫道:“秋将军!”

“左大人,”秋云平静的答道:“皇上如此处置是妥当的,齐王并没有真正近女色,只是在女人身上画画,这与近女色是两回事。”

“臣也如此认为,”潘冀也赞同道:“皇上,如此处置甚好,”

皇帝打断他,挥手笑道:“好了,此事就这样吧,潘太尉,秋大人建议派两万人出塞,你怎么看?”

“两万人?”潘冀不解的看着秋云,于是秋云将自己的设想解释了一遍,最后说:“这个方案的缺陷是,方达统兵可以,可要调解草原上各部落矛盾,就不行了,朝廷需要另外派一个大员去。”

潘冀想了下,缓缓的说:“皇上,臣以为,秋将军此策可行,不过,军队不用派两万,臣的建议是一万,另外,一万在边境集结,同时下令,并州方面也在边境也要集结,另外,雍州和并州都要大举向边境集结兵力。”

“等等,等等,”潘链打断他的话:“我们那来这么多兵力?朝廷也没有这么多钱粮。”

“所以,我们要施诈,”潘冀说道:“朝廷没有钱粮支持出塞作战,而且,不管一万还是两万,兵力都不足,那倒不如施之以诈,我们不断向边境增兵,但这并不是真的增兵,而是假增兵,白天增兵,晚上撤兵,营盘越建越大,粮草越集越多,如此造成一种声势,雍州要出兵十万,并州出兵十万,造成一种声势,逼胡族就范。”

皇帝越听神色越凝重,这个策略十分冒险,比秋云之策更加冒险,万一被胡族识破,那一万兵力和朝廷重臣都会处于危险之中。

“另外,臣举荐秦王或太原王为使,秦王长居雍州,太原王统帅并州边军,对大漠有威慑力。”

潘冀又补充一点,秋云同样神色凝重,但他想的与皇帝不同,他觉着此策可行,只要小心操作,有七成的把握骗过胡族,但就是让秦王和太原王为使,这

没等他想好,皇帝已经看着他:“秋爱卿,你觉着太尉此策如何?”

秋云已经来不及细想,思索着答道:“臣,以为,可行,不过,这人选还需斟酌。”

“秋爱卿可另有人选?”皇帝问道,秋云摇摇头:“臣,没有更好的人选,不过,皇上,秦王身份尊贵,长期镇守雍州,他若去了大漠,雍州怎么办?还有,太尉此策,也需要有人来实施,皇上要委托何人?”

皇帝本来很高兴,这时,也沉默了,本来他属意秦王,可秋云这样一问,顿时感踌躇,想了想,还是拿不定主意,目光一转,看见穆公公,便问道。

“穆公公,你是怎么想的?秦王出使,可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