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二百八十一章 竹岛论财

天苍黄 第二百八十一章 竹岛论财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5 来源:笔趣阁

和解,是双方的,只有一方的和解,那不叫和解。

今天的酒宴,当然没那么简单。

虞文也劝道:“虎贲卫,呵,入了虎贲卫便是皇上的人,算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况且,这柳寒本身还是天下少有的上品宗师,王家与他斗了这么久,竟丝毫没占到便宜,现在不得不龟缩在冀州。”

虎贲卫,皇上的亲兵,只听皇上的命令,其他任何机构管不了,所以,官场上的手段便用不上,这也是为何王家在与柳寒的争夺中,没有采用官场手段,而这种手段才是门阀世家最强有力的武器,没了这个武器,就等于废了一半以上的武力。

没了官场手段,就只有用江湖手段了,暗杀,公开决斗,这些都是江湖常用手段,可柳寒本身是上品宗师,瀚海商社实力不俗,用江湖手段不一定讨得了好。

王家过往的经历便是教训,他们不得不以江湖手段对付柳寒,结果是损兵折将,没讨到一点好处。

陆峤心里叹口气,虞文接着又说:“吴郡的事,现在刚刚开始,咱们还没在吴郡站稳脚跟,还有,走海的事,我们都需要柳寒,需要瀚海商社。”

“虞兄这话在理,陆兄,万不可因小失大,”张荥也劝道:“再说了,你家这位二公子,这些年确实不像话,令尊怎么会看上他,陆家真要交给他,你能放心吗!”

在下一代中,张家比陆家稍好,两个嫡子,一个出仕,在青州为官,一个在帝都读书,过两年便可以参加品鉴。

陆峤本就动心了,见张荥也这样劝,便叹口气:“不是我想,是家父咽不下这口气,唉,年级大了,有时候就看不开,这柳寒没那么容易对付,也罢,我再回去劝劝家父。”

虞文张荥顿时松口气,他们也怕陆峤不顾一切,坚持与柳寒作对,江南的形势对他们前所未有的好,吴郡拿下来,这颗在背的芒刺被拔下来,正好趁热打铁,巩固吴郡,现在见陆峤已经点头,俩人终于放下心来。

“北边的信,咱们该怎么回答?”张荥问道。

“不是说了吗,这次咱们不参与,告诉朝中咱们的人,对新税制不表态。”虞文神情坚决,江南士族的最大问题便是朝中无人,仅有的几个出身江南的官员也在四五品去了,距离尚书台还远着呢。

但江南士族最大的问题便是不团结,缺少领军人物,吴郡便是典型的例子,吴郡士族压根不理会扬州士族,双方矛盾甚深,扬州士族压根无法踏足吴郡,这一次,好不容易借助卫振案,将吴郡囊括,不趁此机会好好巩固,彻底免除后顾之忧,还要等什么时候。

三人很快达成共识,草拟了给北方的回信,然后叫过几个女人,坐在小亭里,没一会,便欢声笑语。

柳寒转悠了一圈,小岛的确不大,转悠一圈也没花多少时间,可即便这样,俩女也有些乏了,柳寒不得不一手挽一个,雨蝶趁机钻进他怀里,让他半搂半抱,看得紫烟两眼冒火。

小岛不大,竹林内外,只有五六间茅草屋,就象夏牧描述的那样,柳寒没有看到一个孩子,也没看到一个女人,静悄悄的,那个老者是岛上唯一见到的活人。

慢慢的,柳寒也放浪起来,在竹林后面,狠狠的亲吻了俩女,两女钗群散乱,面红耳赤,被他搂着出了竹林。

紫烟雨蝶都不是普通的名妓,是扬州青楼的顶级名妓,这样的名妓可不是随便什么场合就能瞎来的,得讲究点情调,弹个琴,写几句诗词,至少也要喝两杯茶,然后才能有进一步接触。

但这是柳寒柳大家,三篇震帝都,文名传天下的柳大家,以他的名气和权势,自然可以为所欲为。

“美人在怀,柳老弟,这风景若何?”

陆峤看着钗裙有些散乱的紫烟雨蝶打趣道,俩女羞涩的低下头,柳寒却爽快的笑道:“自然是无限美好。”

两女更加羞涩,面红耳赤的不敢抬头,陆峤三人和众女哈哈大笑,柳寒在笑声中走进小亭。

“怎么样,商量好了吗?”柳寒倒了杯水,随意的问道。

陆峤笑了笑:“还要多谢柳大人,帮我们下了决心,关于新税制,这次我们就坐钓鱼台,让他们自己去争。”

柳寒看看虞文和张荥,两人都点头,柳寒露出笑容,竖起大拇指:“陆先生,明智,现在,朝廷和北方的那些家伙,咱们都惹不起,惹不起,咱们就躲,好好经营江南,这才是根本。”

“这,还请教柳先生。”虞文迟疑下,拱手问道。

柳寒起身走到亭边:“江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稻谷一年两熟,有鱼米之乡之称,苏绸秀美,甲于天下,封山漆器,畅销天下,雾山的云雾,小寒山的明前,鄱阳的瓷器,无不名扬天下,这样好的地方,为何不能好好经营,若是经营好了,仅江南便可养活大晋数万里江山,数千万臣民。”

陆峤三人听着,神情凝重的点头,江南秀美,物产丰富,乃大晋最大的粮仓,被称为天下财富之地。

“江南好啊,外无外患,内则富庶,诸公,拥有如此富庶之地,还有什么不满,何必去趟朝廷那滩浑水。”

“诸公,江南与北方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柳寒回头看着众人问道。

“南人行船,北人骑马;”陆峤答道,陆峤摇头:“你那是从地理环境上看,在我看来,江南与北方最大的差别是,江南的收入不仅仅是土地带来的,北方,冀青并雍四洲,土地带来的收入占七成,可江南呢,丝绸,棉布,茶叶,瓷器,漆器,盐,这些东西带来的收入与土地粮食的相比,大约是六四开,而且,将来走海若走通了,这些东西销往海外,土地带来的收入占比将更低。”

陆峤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柳寒微微摇头,这个时代没有工业这个概念,讲究的耕读传家,耕读立国,那懂什么工业。

柳寒觉着自己说得太多,太超前了,略微想想便解释说:“这个,一两句话说不明白,等有空了,我写篇文章,给天下人解释下,财富是怎么来的,税收是怎么回事。”

陆峤苦笑下,这柳寒口气也忒大了,好像天下人都不明白,只有他知道似的。

“那好,老朽就等着看柳先生的大作。”虞文笑眯眯的,神情也颇不以为然,显然有敷衍之态。

“说得那样复杂,先贤不是早有解释,《钱论》,《盐铁论》,《道典》,都有论述,柳大家难道还有什么新见解?”张荥毫不掩饰自己的不信任,直愣愣的质问道。

柳寒略微沉凝,抬头看着他:“那就简单点,以张先生的张家为例吧,张先生还莫怪。”

“成。”张荥随意的点头,心说我要看看你倒底能说出些什么来。

“张家财产构成,土地,作坊,酒楼,客店,”柳寒说道:“土地,种出粮食,作坊,生产出丝绸棉布瓷器,酒楼贩卖,客店住宿,都会收入银子,所有这些银子构成了张家的总收入。”

“那么我们把这总收入分成两份,一部分为土地,一部分为非土地;为何这样分,因为土地带来的收入稳定但有限,好年景多少,坏年景多少,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固定的;而作坊酒楼客店等,带来的收入是不固定的,是可变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土地也是固定的,张家拥有的土地是固定,但作坊酒楼客店,却不是固定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开设作坊酒楼客店。

从人力上说,耕作土地的农夫,是固定的,一个年青的壮汉,一天下来,能耕作多少亩土地,也是差不多固定的;可一个店小二,一天能接待多少客人,那就是不固定的。

.....”

柳寒以很简单的方式将商品社会的分工作了解释,很简单,很清晰,不但陆峤三人明白,就连边上的紫烟雨蝶等名妓也都听明白了。

“所以,土地能承受的人口是有限的,从张家扩大到大晋,咱大晋的土地是有限的,但人口却是无限的,太祖之时,咱们大晋有多少人口,现在有多少人口,承平时间越久,人口便越多,有限的产出,被无限的人口摊薄....。”

“照你这样说,战争天灾,造成人口减少,是有利的?”陆峤不住摇头,难以接受这个结论。

“我看有道理,道典上不是说过,天地不仁,义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张荥反倒很坦然,虽然被柳寒举例,他倒没有被针对的感觉:“人口增加必然导致财富被分摊,太祖时,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减少,官府统计,太祖十年,全国户口不过七百多万户,现在仅一个扬州便有三百多万户,扬州的土地有增加吗?没有,粮食产出,有增加吗?还是没有。”

陆峤想了想,迟疑下,点头称是,柳寒微微一笑,现代社会分工明确,社会经济研究,随便拿出点,在这个时代都是爆炸性新概念。

可以现在的条件,要解决人口增长后的问题,或者说发展工业,让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中,能行吗?

绝对办不到!

婴儿要出生,需要在母亲体内孕育十个月,才能成熟,才能落地,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中孕育的,现在,他还远没成熟,还不到落地的时刻。

“江南的土地,能开发的差不多都开发了,要想增加财富,就只能从瓷器棉布绸缎上想办法,然后销往海外。”

“这海外市场,可不止是东瀛,这东瀛在我大晋东北,可若是向南部呢?我在西域遇见过从西边来的客商,他们告诉过我,大晋南方可以走海路到更西边,哪里很多国家,那些人很喜欢我大晋的瓷器丝绸和棉布,价格是我们这边的七到八倍,若我们能找出这条海路,你们说我们能挣多少银子?”

陆峤三人不由大为兴奋,张荥开始后悔了,连忙开口,要入股一成,柳寒毫不迟疑的便答应了。

看看天色渐晚,众人回到船上,画舫慢慢离开竹岛,柳寒站在船头,看着渐渐远去的小岛,神情有几分凝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