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二百一十章 粮案新局

天苍黄 第二百一十章 粮案新局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5 来源:笔趣阁

粮库案获得重大进展,贺坚连夜进宫,皇帝下令调来几十个太监,连夜算账,结果让皇帝大为震惊,原来估计的贪污总额在三百多万两,可现在算下来,足有五百多万两。

度支曹掌控朝廷收支,田凝掌控度支曹有十多年,上下其手,不但盗卖了粮食,还盗卖了丝绸棉布。

朝廷收税都是收实物,粮食,丝绸,棉布,茶叶等等,除了商家交银子外,其他的都是收实物,这些多收在各地仓库。

田凝等人胆大包天,将丝绸棉布茶叶转卖,十余年下来,贪污了近两百万两银子。

账目查清后,皇帝气得说不出话来,穆公公轻轻叹口气。

“老奴失职,”穆公公跪下叩首:“先帝将内卫交给老奴,十多年了,内卫居然没有丝毫察觉,是老奴失职,请皇上降罪。”

“这事与你无关,”皇帝冷着脸:“我只是感叹,我大晋怎么就养了这样一帮城狐社鼠!居然就把我大晋吃空了!”

“皇上,亡羊补牢,现在尚来得及。”张猛劝道,说完也叹口气:“现在最要紧的是追赃。”

“皇上!”没等皇帝开口,穆公公便急忙抢先说道:“这沉疴已久,涉及的人事太多,若一体处置,势必引起朝野动荡,老奴认为,当缓缓行之。”

“缓缓行之!”皇帝冷哼道,满脸红光:“还要缓到什么时候!等他们把朕的金銮殿给拆了!卖了!”

穆公公一头磕在地上,不敢再开口,蓬柱点头:“皇上说得对,国事糜烂,贪官污吏横行,必须以重拳惩治,以廓清朝政。”

“贺坚!”

贺坚躬身低头,皇帝厉声说道:“彻查此案,凡涉案者,无论是谁,一律不得姑息枉纵!否则,朕绝不宽恕!”

“臣领旨。”贺坚躬身道,抬头又道:“可陛下,廷尉府可以调动的人手有限,牢房里已经装满了,抓来的人不知...”

“这事,你和穆公公商议下。”

“臣还要请旨,”贺坚再度施礼:“此案涉及的官员众多,扬州,荆州,冀州,青州,各路转运使,廷尉府实在抽不出人手。”

“要抓那些人,你和穆公公拟个名单,朕批了。”皇帝说道。

“臣领旨。”

“老奴领旨。”

贺坚与穆公公退下,俩人到了边上,名单没什么问题,账本上早就有,俩人没费什么口舌便拟定了。

穆公公看着那份名单,足有上百人,他轻轻叹口气,手指敲着名单,沉凝半响,摇摇头。

“公公,怎么啦?”贺坚看出穆公公神情阴霾,不解的问道。

“唉,算了。”穆公公摇头道:“由他们去吧。把名单按地区分出来。”

“是,老祖宗。”旁边的小太监应道,很快按照地区将名单分好,名单上的人分布很广,各地都有。

“这些人你打算怎么处理?”穆公公问道。

“押到...,公公您的意思是?”贺坚说了一半,便改口问道。

穆公公叹口气,望着窗外的浓墨重色,贺坚看到他眼中的担忧。

“你看看,这名单,背后还不知牵扯到多少人,哎,贺大人,要谨慎小心。”

贺坚点头:“公公放心吧。”

穆公公看了他一眼,心说我还不知道你,你贺坚贺大人心狠手毒,只要能升官,啥事不敢干。

穆公公想了会,觉着还不能放任这贺坚将这事无限扩大,便说:“这样吧,其他地方的人,就押到廷尉府审,扬州正在搞新税制,这地方不能乱,正好,句誕顾玮在扬州,扬州的案犯就交给他们审。”

贺坚连忙点头:“公公想得周全。”

俩人将名单和处置方案交给皇帝,皇帝看到皱眉问为何扬州的案犯留在扬州审?

穆公公连忙解释,扬州正在搞新税制,句誕顾玮两位大人正在扬州,可以就近审理。

张猛立刻就明白穆公公的意思,连忙开口支持:“穆公公说的是,扬州的案犯可以就近审理,就交给...,”

“句誕生病,顾玮忙着新税制,他们哪来时间办案!”皇帝不悦的摇头。

穆公公和贺坚没有说话,张猛笑了下说:“扬州在推行新税制,这是大局,扬州不能乱,另外,在扬州就地审理,句大人身体不好,顾大人要负责新税制,不是还有柳寒柳大家吗,就让这位诗文满天下的柳大家来审,穆公公,您认为如何?”

穆公公面无表情:“柳寒始终有个来历不明的问题,老奴也不知道这事交给他办,能不能办好。”

皇帝听出来了,穆公公实际是不希望将这案子交给柳寒审理,蓬柱想了想建议道:“要不让莫齐审吧。”

穆公公低头顺目,也不说话,黄公公在边上更是小心,面无表情。

“我看交给柳寒挺好,莫齐要协助顾玮,”张猛说道:“新税制事物繁杂,仅靠顾玮一人,难以应付,还是交给柳寒比较妥当。”

“好吧,就按张先生的意思办。”皇帝立刻下了决断,穆公公身体微颤,很快便平静下来,除了黄公公以外,谁都没注意到。

“臣领旨。”贺坚和蓬柱都躬身领命,蓬柱很快起草了圣旨,皇帝盖上玉玺,吩咐道八百里加急。

贺坚连夜出宫,黎明十分,廷尉府衙役班头在禁军配合下,抄了帝都十多家商户和七家官员,同时八百里加急,分送各地。

帝都震动!

各衙门议论纷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小道消息满天飞。

潘链在宫门口被众多官员拦住,纷纷向他打听,究竟出了什么事。

“诸位,不要着急,也别去打听,以我看,还是粮库一案,贺坚贺大人辛劳一天,估计找到新线索了,呵呵,过两天就知道,呵呵,不用着急,不用着急。”

潘链打着哈哈进宫了,又一辆马车在宫门前停下,薛泌打着哈欠从车上下来,他在廷尉府衙门关了一夜,今天是直接从廷尉衙门过来的。

没有例外,薛泌也被官员围住了,纷纷向他打听,薛泌自然也只是打哈哈,一句话都不留,摇摇摆摆的进了尚书台。

“薛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招呼都不打,你看看,现在外面议论纷纷。”潘链立刻问道。

薛泌苦笑,连连叫苦:“潘大人,老太师,这我那知道,我也在太尉府住了一宿,连家都不能回。”

左辰大怒,拍案而起:“贺坚大胆!无旨,岂能扣留大臣!”

“唉,也不是他成心扣留,而是怕走漏消息,”薛泌摇头叹息着将昨天廷尉大堂上发生的事说了一遍:“为了不走漏消息,麦公公建议,凡是知道消息的,都不准出去,贺大人连夜进宫,所有账本全数送到宫里,嘿嘿,这下事情大发了。”薛泌一脸幸灾乐祸,唯恐事情不大。

潘链脸色大变,左辰大为震惊:“在廷尉府大堂上行刺!匪夷所思!匪夷所思!真是胆大妄为!胆大妄为!”

潘链好一会才压下心中的惊慌,转身刚坐下,秋云也进来,他却一言不发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尚书台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潘链看着秋云,嘴唇略微动动,没有开口。

延平郡王和曹晃同时到的,延平郡王很自觉的走在后面,曹晃进来也没说话,便径直到自己的座位上。

“昨天没有军报吗?”曹晃只看了一眼书案上的文书便问道。

并州和雍州的军报都是他和秋云在处理,这次出塞作战,太原王每三天就八百里快报送到帝都。

“回大人,今儿没有。”负责分发奏疏的小吏恭敬的回答道,这些小吏能在尚书台工作,相比其他衙门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若能获得某位大人物的赏识,那无疑是仕途捷径。

“王爷,这粮库一案,现在是越来越热闹了。”薛泌开启了闲聊模式,每天到尚书台后,众人都要闲聊一会,时间长短,视话题有趣与否。

延平郡王似乎一点不意外,笑了笑说:“宫门口有这么人,今儿一大早,便听说了,贺大人好气魄。”

“昨儿并州没什么大事,帝都倒真出了大事,这账本找到了,按照账本抓人即可。”左辰低头,拿着本奏疏,目光留在奏疏上。

“这事要这样简单那就好了,”薛泌的语气依旧满是幸灾乐祸,这柳寒去了扬州快一年了,自己每每遇上难事,便飞鸟求助,柳寒给出的方略,总能让他茅塞顿开。

到现在,他还很庆幸网络到柳寒,简简单单几个策略,便改变了皇帝对他的印象,为自己进入尚书台打下基础,随后,又出奇招,终于让他进入尚书台,进入这个大晋的权力中心。

秋云抬头看了薛泌一眼便又低下头,曹晃不为所动,延平郡王神情微变,眉头微皱,左辰却没有明白,依旧说道:“有账本,自然有名册,按名拿人,还能怎样。”

“老大人说的是。”薛泌没有与他争辩,只是笑了笑,便偃旗息鼓。

延平郡王却明白,薛泌是对的,左辰老学究,象飞在天上的神仙,飘飘然,不食人间烟火,哪知道这里面的玄机。

正想着要不要给左辰挑明,门帘掀开,一个小太监进来,怀里抱着厚厚的奏疏,进来后便放在桌上,然后拿出几本来,对潘链说:“太师,这几本是今天必须盖的八百里加急,皇上请老太师尽快盖印。”

潘链下意识的点头,小太监也没再说什么,便抱起一叠奏疏,转身走了。

潘链看着那几本奏疏,无声的叹口气,拿起最上面一本,看了一眼便忍不住皱起眉头。

“怎么啦?”延平郡王注意到,便过来拿起第二本,翻开看,却是命令捉拿冀州的几个商家和官员到帝都受审,看来这是贺坚昨天的成绩。

“真是异想天开!”潘链不悦的咕哝道,延平郡王微怔,凑过去看,却是下令将扬州涉及粮库一案的相关人等,一律交给柳寒审理。

这又是出人意料。

“让柳大家来审,有意思,嘿嘿,有意思。”延平郡王笑着摇头。

薛泌竖起耳朵听着,听到此言,连忙放下茶杯,过来,眉头不由皱起来,这一两年中,他对朝中之事大有长进,也对阴谋诡计有了更深的了解,一看到这个圣谕,直觉判断,有阴谋。

参与审理粮库一案,深知此案诡秘,背后还有不少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象蒙着层面纱,让人琢磨不透。

这个时候,让柳寒来审理此案,那怕仅仅是扬州的案犯,也让柳寒卷入此案,究竟是谁干的,想要作什么?

薛泌立刻就想到中书监去,问问到底是谁出的主意,这不是把他的一条胳膊弄到火堆中烤吗!

“让柳寒去审?能行吗?”

没等薛泌开口,秋云已经发出疑问,潘链更加郁闷了,粮库一案,朝野瞩目,居然让一个商人出身的人去审,这样重大的人事任命,居然压根没和尚书台商议便决定了。

倍感失落。

“皇上身边有小人!”曹晃不阴不阳的应了句。

薛泌有点害怕这位军中老将,此刻却皱眉:“老将军此言差矣,柳大家的才干,王爷和秋老将军都知道,审理此案,当不会有问题。”

延平郡王点头:“柳寒此人,做事圆滑,不是那种愣头青,秋将军,您认为呢?”

没等秋云回答,曹晃冷冷说道:“这柳寒,一个来历不明,锱铢必较的商人,却在几年间,居然一再升迁,今天,掌控了扬州军权不说,还要审理朝廷大案,这让皓首穷经的士子,该作何感想,皇上这是在开幸进之门,我担心,从此坏了朝廷制度。”

“曹车骑此言甚是,此风不可长,我等当向陛下进言,对这种希图幸进之徒,当短起念想。”左辰也有几分激奋。

薛泌顿时怔住了,他没想到居然引出这么大一篇议论,他很想为柳寒辩解,可一想到柳寒的话,便没有开口,而是默默回去。

“不拘一格用人才,”秋云却摇头:“太祖登台拜朱然,太宗拔赖珉于野,武宗一年五升丁武,千载佳话,何曾有错。”

朱然赖珉丁武,都是名臣,死后配享太庙,然后在太祖太宗武宗提拔他们之前,他们都是籍籍无名,丁武甚至还是奴隶之身,可武宗去在一年之内,五次提拔,最后,丁武辅佐武宗成就万世令名。

曹晃却没有与他争辩,只是嗨了声,延平郡王微微点头,却又摇摇头,左辰眉头紧皱,显然不服气,有多少成功的,就有多少失败的,大晋八百年历史中,幸进之徒,每每扰乱朝政,导致天下纷乱。

可没等他反驳,潘链已经拿起印章,盖在圣旨上。

“皇上既然已经定了,那就这样吧,这案子已经拖了这么久,早点结案也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