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三百三十章 微澜

天苍黄 第三百三十章 微澜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5 来源:笔趣阁

六大辅政大臣退出去后,皇帝叫住丁轩,皇帝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最后在丁轩面前站住。

“现在他们都出去了,你给朕说句实话,少府现在还有多少银子?”

丁轩躬身答道:“回皇上,少府现存银子二十二万两,另外在汇通钱庄存有一千两百万两银子,每年可收息十二万两。”

皇帝轻轻松口气,随即纳闷的问:“将银子存在汇通钱庄合适吗?”

“皇上,银子放在汇通钱庄,每年有一分的利息,放在库房,银子就只能是银子。”丁轩解释道。

“一年十二万,这不少啊。”皇帝喃喃自语,还在当太子时,便知道在汇通钱庄存钱有利钱,但却一直不清楚汇通钱庄利钱的多少,今天才知道,居然有一分的利。

“皇上不知,咱们这是存得多,才有一分利,低于千万两,五百万两以上的都是七厘,一百万到五百万的是五厘,以下逐级递减,十万两以下的,就没有利钱了。”丁轩解释说。

“那这汇通钱庄又从那生银子呢?”皇帝很好奇,丁轩笑道:“皇上不知,那汇通钱庄也不是白拿银子,他们将银子也借给别人,主要是那些生意人,那些生意人借钱也要利钱的,好像不管多少,都是三分。”

“三分!!!”皇帝忍不住叫出声来。

丁轩点点头:“这三分比起在他们那存钱是要多些,可比起城里的那些高利贷来说,那就便宜多了。”

“干嘛那些不自己作呢?”皇帝十分好奇:“就说你吧,朕还是太子时就知道,你是帝都最有钱的人,你在汇通钱庄存了多少?”

“臣那是最富的人,帝都最富的人是皇上。”丁轩恭恭敬敬的答道,不敢有丝毫逾越,皇帝在丁轩面前站住,依旧看着他,丁轩笑了下说:“臣在汇通钱庄也不过存了三十万两银子。”

“嗯,不少了,三十万,你在度支曹借钱了吗?”皇帝又问道,丁轩点点头:“臣前几年手头紧,便在度支曹借了点银子,臣这就去还了。”

“嗯,还了好,没债一身轻嘛。”皇帝点头说道,丁轩也连连点头:“是,皇上说的是,臣这就去还。”

皇帝没再说什么,丁轩小心的看看皇帝,慢慢的退出书房外。

等丁轩出去,皇帝才叹口气,国库如此空虚,少府有钱,可这钱不能轻易动,这是皇家的私房钱,是先帝十多年才积攒出来的,只有江山到了紧要关头才能动。

呆呆望着房外,皇帝忽然感到厌倦,底下的臣子各有机心,陈国的事渐渐平静,可弹劾蓬柱的奏疏势头没那么猛了,可依旧还是没停,现在又多了弹劾句誕和顾玮的奏疏,说俩人在扬州怠慢政事,整天流连青楼,视朝廷盐政革新之大事如无物,要请皇帝治俩人之罪,另行委派贤能主持盐务革新。

皇帝看到这奏疏就气得差点大骂,他非常怀疑这些人的心思,句誕顾玮在扬州的每一步都是按照朝廷拟定的方略推行的,俩人就是太软,才导致盐政革新推行不力,要换蓬柱,早已推行开来,唉,朕就是少了几个蓬柱。

穆公公悄无声的进来,他没有打搅皇帝,静悄悄的站在一边,黄公公用眼色示意,是不是要提醒皇帝,穆公公微微摇头,黄公公于是也不作声。

轻轻叹口气,皇帝自嘲的笑了笑:“父皇说当皇帝就是孤家寡人,朕现在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毋庸担心,”穆公公轻声说道,皇帝似乎已经知道他进来了,没有转身,穆公公小心的说:“皇上上次说的那张猛,臣已经查到了,他发配到凉州,服苦役三年后,按律不得返回中原,他便留在姑臧了,皇上登基,大赦天下,他也没离开,依旧在姑臧。”

“看来,他是不肯原谅朕啊!”皇帝叹口气,穆公公摇头说:“皇上切莫自责,当年的事,怪不得皇上。”

皇帝深深叹口气,穆公公建议道:“皇上不用担心,人才总会有的。”

“当年是朕负了他,”皇帝声音低沉,深深的叹口气:“派个人去,就说朕请他回帝都,告诉他,朕需要他回来。”

张猛是当年太子侍从,名义上为伴读,实际上掌控了太子府的主要权力,当年太子监国时,他是政策策划和推动的主要官员,所以在太子被冷落后,张猛被朝中大臣弹劾,泰定帝将其发配到凉州服苦役三年。

在张猛主掌太子府时,蓬柱刚入太子府不久,他获罪时,太子没敢出手保护,导致他最后被发配,为此,皇帝一直耿耿于怀。

“老奴遵旨。”穆公公应道。

皇帝轻轻嗯了声,依旧没有回头,静静的看着窗户外,今天的天气不算好,外面的天色有点阴,看上去春雨欲来。

沉默了一会,皇帝转身在案几边坐下,案几上堆着高高的奏疏,皇帝取过一本奏疏翻开,忽然抬头问道:

“那事怎么样了?”

穆公公没有问什么事,立刻答道:“已经开始了,昨天,柳寒已经召集了所有人开会,今天甄娘启程去扬州。”

“此去到扬州大约需要十天左右吧。”皇帝沉凝道,穆公公干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皇上太着急了,此去扬州,怎么也要十五天,等甄娘一到扬州,事情便会有结果了。”

“十五天。”皇帝轻轻叹道,穆公公解释说:“十五天已经很快的了,这黄河才刚解冻,而且黄河还不夜渡的古训,晚上不行船,总要走段时间的。”

“十五天,再加上银子回程,这就一个月过去了,”皇帝微微摇头:“朕是担心来不及。”

“皇上不用担心,塞外的胡人要打就让他们打,反正死的不是我晋人,等他们杀得差不多了,也到夏末了,那时咱们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大军出动,一举荡平。”

穆公公的安慰起了点作用,皇帝微微点头,正要低头看奏疏,忽然又想起:“上次你说那柳寒,这个人看上去是个人才,三篇震帝都,也是他吧。”

“皇上说得没错,是他,”穆公公说道:“这人是个人才,不过,江湖味太浓,商人气息重,在凉州结交秋戈,到帝都后又结交了延平郡王和小赵王爷,长袖善舞,老奴觉着这人不适合待在朝堂上,相反留在内卫则是很好的,故而老奴将他吸收到内卫中了。”

“内卫?”皇帝先是愣了下,才点点头:“这样也好,勿使野有遗贤,反之为君王之误,先这样吧。”

穆公公没有说话,沉默的站在边上,皇帝开始批阅奏疏,穆公公满满退下,到黄公公身边,伸手将一堆批好的奏疏抱起来,黄公公连忙过来,穆公公冲他摇摇头,黄公公便没再动,看着穆公公抱着奏疏出去。

皇帝批了几本奏疏后,将笔放下,扭头看见黄公公,黄公公正在擦拭花瓶,他擦得很专心,没有注意到皇帝的动静。

“朕听说太后那边最近有点不高兴?”

黄公公闻言转身,看看皇帝的神情才答道:“最近潘太师常去太后那,太师似乎多有抱怨,太后大慨是听了太师的话,有点不高兴是有的。”

皇帝听后,忍不住轻轻嘿了一声,大晋以孝治天下,太后是可以干政的,但这里有个潜规则,若皇帝年幼,太后可以垂帘听政,可若皇帝成年,太后便只能退居后宫,新君在辅政大臣辅佐下治理朝政,除非皇帝有重大失误,太后便不得干涉。

但这个重大失误的界定,却是说不清的,所以,大晋历史上有多次太后干政的事,太后是朝廷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

“太师乃太后的叔父,太后心里有所照顾,也是应有之举。”黄公公斟酌着措词:“太后对皇上也是放心的,上次陈国的事,太后不也是支持了皇上的吗。”

皇帝依旧没说话,黄公公不敢再多说,转过身继续****的清洁,说实话,他心里对潘链此举颇不以为然,居然想找太后来压制皇帝,此乃宫中大忌,这潘链是不是活糊涂了!

将花瓶擦干净,黄公公取过边上的云竹,皇帝不喜欢花,却喜欢这细细的云竹,这书房内便养了几盆云竹和细竹。

穆公公抱着奏疏来到偏房,薛泌和舒成都在,俩人正埋头写批语,听见门响,俩人都抬起头,看见穆公公,薛泌抢先起身迎上来。

“这些家伙怎么这么懒,劳动您老,该收拾收拾了。”薛泌说着伸手从穆公公手里接过奏疏,穆公公身后的小太监委屈的分辩道:“薛大人冤枉小的了,不是小的不动,是老祖宗不让。”

“公公你这是为何。”薛泌将奏疏放在面前,顺手分成两半,舒成过来取走一半,穆公公在椅子上坐下,小太监忙给他泡上茶。

“就几步路,唉,老了,老了。”穆公公气息微微有些喘,小太监忙给他捶背,却不敢开口。

薛泌将事情规整完,然后坐在穆公公对面,他心里清楚,穆公公绝不会平白无故到这里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