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112章 盛事阴霾

天苍黄 第112章 盛事阴霾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5 来源:笔趣阁

石船之上的讨论平和简单,还有几分感慨,几分幸灾乐祸,小亭内的郑恺却有些暴怒,他无法否定三篇诗赋,所以他很生气,以他的见识自然深知,这三篇诗赋将很快传遍帝都,传遍天下,柳寒之名亦将天下皆知。

所以,他很生气,这样一个从事贱业之人,嚣张!狂妄!小人!

他感到自己的威权受到挑战,他必须做出反应。

“文字虽为上品,却透着虚假!”

此言一出,亭内众人皆惊,王沛疑惑不解的看着面前的三篇诗赋,他没有看出那点虚假。

白衣顾公子秀美的面容蒙上一层忧虑,若有所思的望着郑恺,目光闪烁不定。

“文为心声,这柳寒身为商人,何来高处不胜寒!不过搔首弄姿!造作尔!”

郑恺声音冰冷,神情严厉:“其人不正!其心作伪!其文自然虚伪!倒是这洛神赋,好色之徒!”

王沛倒吸口凉气,这三篇诗赋经郑恺这一品鉴,立时成了欺世盗名之文,这柳寒自然也成了欺世盗名之人,他有些傻了。

扭头撞见顾公子,白衣顾公子的神情同样困惑不解。

“郑公说得好,”边上另一人点头赞叹道:“圣人言,立心,正意,方能达成大道,这柳某伪托文字,希图幸进,说到底,不过欺世盗名罢了。”

王沛在心里苦笑下,这郑恺掌控国子监数十年,隐为文坛领袖之一,皇上对其向来敬重,他这一定论,这柳寒这三篇不但没带来名声,倒种下祸端来。

王沛想替柳寒说几句,可又不想得罪郑恺,于是他想到白衣顾公子,没成想,顾公子却已经开口:“郑公之言有理,可晚生想今日品文品诗,倒不是品鉴人才,更不是征辟,郑公主持今日盛会,能有此三篇,倒是能为盛会锦上添花,至于其人,若其参加品鉴,到时再作品鉴不迟。”

王沛心中暗赞,到底是白衣公子顾玮,心思灵动,这话说得,既为柳寒说情,又顾全了郑恺的面子,还暗地里点醒郑恺,这三篇文章给你主持的盛事添彩。

果然此言一出,郑恺的神情稍变,显然他听懂了顾玮的意思,王沛决定再加一把火,他呵呵一笑:“顾公子说得对,今天诗会,只论诗不论人。从文上看,这三篇是近几年少有的好文,这数百士子争相抄录,便是证明,再说了,今天延平郡王和甘老也在,以郡王的喜好,多半要谱成曲,让府里歌姬演唱,下次我等上王府去,多半能听到。”

说着露出向往之态,这延平郡王乃当今皇帝同父异母幼弟,擅长音律,虽然只是郡王,可向受当今皇上喜爱。

“此人与秋家二公子和鲁家三公子相伴,想来三人交好,”顾玮又补充道:“看来多半是因文相识。”

说完,顾玮和王沛交换个眼色,彼此心知肚明。

郑恺心里有些烦躁,几十年文海浮沉,掌控国子监,见过太多的年青富有才气的俊杰,被他毁了前程的不少,可同样也有不少让他无可奈何的,比如边上这白衣公子顾玮。

王沛和顾玮说得不错,这三篇诗赋文采极佳,总会有人将文章传出去,如果那时这三篇诗赋火了,他就更加尴尬了。

王沛还在等郑恺,可郑恺迟迟不开口,正在纳闷,忽然看见顾玮正冲他使眼色,略微想想便恍然大悟,这郑恺正下不来台,心里忍不住暗笑,有点高兴,正想着要不要给郑恺搭个台阶,耳边传来顾玮的轻咳。

“单看这三篇诗赋,都极其出色,品个上上品该没有问题,”王沛边说边注意亭内众人的神情,特别是顾玮,说道上上品时,顾玮稍稍皱眉,郑恺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他微微一笑又补充道:“不过,此人不过僻陋商人,兼有伪心,当下调一品,定个上中品,诸位意下如何?”

虽然象是在问亭内众人,可目光却盯着郑恺,郑恺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点头,亭内诸人顿时松口气,要知道,帝都皆知,今日诗会,品鉴的便是他们,这三篇诗赋若被品为下品,传将出去,丢人的可不仅仅是郑恺,亭内众人个个跑不了。

所以,虽然多数人不愿让一个商人抢了风头,可也不敢完全灭杀此三篇。

“上中品!!”

品鉴的结果很快传到石船内,延平郡王燕亮有些诧异,忍不住皱起眉头,这三篇诗赋篇篇华美,他不用看其他数百士子的诗文,便可以断定,无人可以超越,可居然才得了个上中品!!!

“这郑恺也算煞费苦心了,”申侍郎笑道,燕亮询问的望着他,他叹口气:“王爷,以郑恺的心思,怎么可能让一商人居首,若为上上品,他那得意门生放在那?可若为下品,可挡得住天下人悠悠之口,放在这,也算合适,大家都有颜面。”

“原来如此,”甘老摇摇头,有些惋惜又有些不屑的说道:“老郑这些年将门第看得太重了,须知人才那都有。”

“甘老说得对,”燕亮点头道:“士庶有别,但士庶不能天隔,当年太祖麾下四大名臣,十二大将军,有士族亦有庶族,非士族才有人才。”

大晋开国,随太祖皇帝征战天下的谋臣猛将极多,可最出名却是这四大名臣十二大将军,太祖曾有名言,他之所以能击败群雄,登顶天下,不是他本身有高的才干,而是他有众多贤才,正是在这众多贤才辅佐下,他才能击败群众,建立大晋。

立国之后,太祖封赏群臣,功勋最著的四大名臣十二大将军,自然封赏最后,除了官爵之外,还绘图凌霄阁,死后配享太庙,荣耀无限。

燕亮很熟悉这段历史,宗室子弟每个人都熟读太祖实录,对跟随太祖征战的名臣勇将的来历身世都很熟悉,其中有近半出身庶族,还有两个出身为奴隶的。

“王爷这话太对了,若太祖有士庶之见,恐怕今天也没这大晋了。”甘老赞赏的看着燕亮,这话倒是不假,太祖征战天下,数次陷入危险中,冲锋陷阵的武将多为庶族将领,最危险的是一次混战中被包围,幸亏一个将领拼死杀开一个缺口,这个将领便是奴隶出身。

大晋立国之后,太祖颁发《大晋律》,规定了士族庶族,这十六名臣中有半数以上为非士族,因此朝中反对力量强大,最后太祖念诸臣功劳,特旨将他们全都升为下品士族,如此才使《大晋律》得以顺利通过。

燕亮看着竹林,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申侍郎没有看竹林,倒是注意道燕亮的表情,心中略微思索便笑道:“看来这郑恺还是气量小了些。”

甘老呵呵一笑,神情中略有轻蔑:“若非他这一毛病,皇上岂会让数十年一直待在国子监。”

申侍郎略感诧异,很快便醒悟,原来如此,郑恺年青时便名满天下,加之家世也好,早早被征辟,按理经过几十年,怎么也能做到尚书台,最差也能主掌一曹,可没成想,一直在国子监教书,从教授一直干到祭酒,就没挪过窝,原来早在几十年前,皇上就已经看透了这个人,国子监祭酒是他最好的位置。

想明白后,正要顺势嘲讽两句,竹林那边忽然响起一阵嘈杂声,声音越来越大,可过了一会,声音又消失了。

甘老微微叹息,心知恐怕是竹林内的士子们对品鉴的不满吧,今天参与盛会的士子不仅仅来自士族,也有大量来自庶族家庭的,士庶矛盾本就很深,士族出生便几乎有官职,庶族奋斗一生恐怕也当不了高官,故而在士庶士子之间也同样有深厚矛盾。

柳寒三篇仅得上中品,恐怕引起了庶族士子的不满,因而喧哗起来。

果然,下人很快来报,士子们对品鉴不满,国子监有三人品鉴为上上品,太学有俩人被品鉴为上上品,国子监三人皆为郑恺的入室弟子,太学俩人也来自上品士族。士子们认为,三人的诗文不如柳寒,被品鉴为上上品,而柳文才上中品,明显不公,故而喧嚣起来,不过后来被柳寒说服了。

“哦,他怎么说服这些士子的?”甘老很是好奇,要知道大晋重文,特别是太学国子监,国子监多为士族子弟,太学则有大量下品士族和庶族子弟,两校之间也常有矛盾,国朝重文,待这些士子厚重,也造成了士子的骄狂,有不平之事,则鸣鼓击之。

所以,要想平息士子闹事,非常不易,这柳寒不过一商人,怎么三言两语便将他们平息下来?

不但甘老好奇,燕亮和申侍郎也同样好奇。

“那位柳先生说,他无意出仕为官,参加诗会只是见识下帝都俊杰,今日能见到这么多帝都俊杰已经非常满意了,至于品鉴,无论诗词还是歌赋,都是作品,有作品便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这很正常,况且,读书之目的并非让人品鉴,读书之目的在明理,在修德,若有机会为国效力,则为国效力;若没有机会,逍遥山林也是很好。”

“就这几句话?!”申侍郎很是惊讶,有些不敢相信,下人肯定的说:“是,老爷,秋二公子也说了几句,士子就没说什么了。”

甘老轻轻叹口气:“这郑恺啊,君失贤才,国之不幸。”

燕亮沉默了会才说:“这柳寒倒有些意思,若有机会,倒可以见见。”

申侍郎轻轻点头,甘老什么也没说,过了会,也轻轻点了下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