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静明酒会(上)

天苍黄 第二百七十四章 静明酒会(上)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44 来源:笔趣阁

马车轻轻晃动,薛泌摇晃下脑袋,将窗帘打开,夜风吹拂,酒意略微消散,脑子清醒少些。

慢慢想着今晚的事情,细细思量自己所言,觉着自己已经将情况放出去了,不过,他们能领会吗?

薛泌还是拿不稳,王奋,小赵王爷,陆峤,太原王世子,薛泌忽然有了疑问,他们怎么会在一起?

王奋到帝都已经三年了,最初看是为了与柳寒的争夺,可往深里想,未必不是为王家重返帝都作准备。

进一步想,王家那位老祖宗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小赵王爷这混世主怎么也裹进来了?

薛泌隐隐觉着这事没这么简单。

朝局就是这样,看着简单,顺理成章的事,可往深里想,恐怕就没那么简单。

薛泌想了一会,觉着脑仁疼,想不明白,过了会,便沉沉的睡了,等被叫醒时,已经到家了。

第二天,到尚书台,依旧是众多的弹劾,潘链很有耐心,一封封的看,一封封的转,很显然,这是皇上添堵,薛泌有脚趾头想都知道,皇上压根不会看,会全部留中,堆在某个角落吃灰。

倒是另一封奏疏,秦王上疏,请求调整雍凉两州兵力部署,要从雍州抽调三万边军入凉州,以备吐蕃再次犯边。

但要调兵入凉州,需要粮草,需要军饷,太尉府还要拟定行军路线。

薛泌思索片刻,认为秦王的顾虑有道理,便批转皇上,建议同意秦王所请,同时请太尉府给出行军路线。

太尉潘冀,在塞外大捷后,便向皇上请求辞去太尉之职,潘链坚决反对,这段时间,秋云和曹晃都在太尉府,协助潘冀。

从这个动作看,皇帝有意同意潘冀辞职,让秋云或曹晃取代,可不管是秋云还是曹晃,尚书台恐怕又有一番变化。

照惯例,这样重大的军事行动,要交给尚书令潘链看,可薛泌犹豫片刻便自己作主了,交给小太监,送漱芳斋。

潘链连续看了十几封弹劾张猛,要求废除新税制的奏疏后,觉着疲倦了,揉揉太阳穴,抬头看看薛泌。

清清嗓子,潘链问起皇上对秦王奏疏的看法,薛泌扫了眼延平郡王和左辰,俩人都很抬头看着他。

尚书台现在比较冷清,蓬柱在主持上计,非必要不会来尚书台,秋云和曹晃在太尉府,协助潘冀。

在场的四人中,只有薛泌知道皇上如何处置秦王奏疏的。

“应该留中了。”薛泌笑道,神情不变:“皇上很生气,可秦王的顾虑有道理,雍州的情况与扬州不一样。”

说完拿起一本奏疏,这是扬州的,居然是柳寒上的疏。

薛泌有些好奇,柳寒到扬州后,很少上疏,上次上疏是谈查抄的赃银的事,这次又是为何事呢?

“唉,皇上是越来越固执了,也不是张猛灌了什么**汤!”潘链嘀咕道。

延平郡王看着薛泌,似乎要从他的神情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半响才试探道:“张猛和蓬丞相也同意?”

“他们是不同意,可没办法,西边离不开秦王,”薛泌随口道:“再说了,皇上只是留中,并非不处理,估计还没想好吧。”

这话说得通,秦王不是普通的藩王,对他的建议或担忧,皇上还是必须考虑的。

薛泌回答时,潘链和左辰都在凝神细听,延平郡王叹口气:“想来,秦王这些年在西边也够为难的,雍北年年旱灾,凉州本就苦寒,边患又重,真是难为他了。”

说起这点,尚书台内立时响起同情的叹息。

“是啊,这些年,朝廷对西边的支持比起先帝时,少了很多,秦王也够为难的,唉。”

“先帝时,雍北开榷场,后来又在北地郡开榷场,这两处榷场收税不知多少?”左辰皱眉问道。

延平郡王想了下:“嗯,雍州方面有报,北地郡的榷场每年大约能收入十万左右的税金,雍北的榷场要少些,八万左右。”

“十八万!”潘链有些惊讶,这十八万在江南或冀州,看上去不起眼,可在雍州却是不少的,朝廷每年给雍凉两州的补贴也不过百万左右,这两个榷场的税收便接近朝廷补贴的两成。

“王爷太实诚了。”薛泌笑道:“我估计超过二十万,一般下面上报都层层减少,秦王估计也不知道真实的到底多少。”

“是这个理,”延平郡王也笑了,思索着问:“既然雍州可以开榷场,凉州行不行呢?能不能在凉州开个榷场?”

“这个...”薛泌没想过,潘链想了想:“或许吧,要不给秦王去信说一下。”

“我看不必了,”薛泌这下反应过来:“现在西边不太平,吐蕃明年会不会再度犯边,凉州要开榷场,恐怕还要等吐蕃安分后再说。”

“是这个理。”延平郡王反应很快,立刻明白了,凉州主要是西域商道和吐蕃,如果吐蕃不安分,无论西域商道还是吐蕃,那么这个榷场就没必要。

几个人从秦王说到榷场,又说到吐蕃,吐蕃果然如朝廷判断那样,在六月突袭西域,一举拿下高昌,西域震慑,但这时,西域各国陷入内乱,各国互相开战,已经无法形成合力,对抗吐蕃。

“西域估计一到两年内,就会落入吐蕃之手。”潘链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左辰三人也赞同的点头。

三人都没有多想,反倒有种轻松感,吐蕃将主要力量投向西域,凉州就安全了。

至少朝廷不会花银子了,可以喘口气了。

房间里再度陷入沉默,今天薛泌换了本奏疏,居然是柳寒来的,柳寒报告最后一批赃款的处理经过,同时正式建议在吴郡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薛泌心里暗笑,这柳寒还真是个商人,什么都能想到生财的方式,想了想,提笔批了,自然是支持。

房间里安静下来,薛泌连看了数封奏疏,都没什么意思,进尚书台后,薛泌慢慢知道了,尚书台看上去位高权重,其实很多时候都在批这些无聊的奏疏,大多数时候都挺无聊的。

一天下来,薛泌双手展开,舒展下身体,估摸下,时间差不多了,皇上今天没有招尚书台去,估计没什么大事。

今儿轮值的是延平郡王,薛泌到时辰便离开了皇宫,马车晃晃悠悠的向静明公主别院来了。

静明公主府并不在内城,别院更是在城外,出了新开门,香味渐渐浓,薛泌看着远处的花海,这片花海被一个神秘人买下了,谁也没见过主人。

别院在伊水边上,靠着水边,庄园内同样栽种着各种草木,时值花期,百花盛开,绿叶与鲜花中,亭台楼宇间映。

“大家都到齐了,就等你了,薛大人,入座吧。”

静明公主看到薛泌,笑面如花,也没起身,很随意的招呼他入座。

薛泌向四周抱拳,也借机看看参加聚会的都是些什么人,这一眼下来,看到几个熟人,有秋戈,有王奋陆峤,还有一个是太学的教习,应该叫另外还有几个不认识的士子,而且还有两个女人,其中一个认识,嘉泰公主;而另一个女人则不认识。

“薛大人!”

“薛世兄!”

众人纷纷起立向薛泌抱拳问好,薛泌随意的点头,然后才在自己的位置坐下,这个位置很显眼,就在静明公主下首,也是唯一一张空着的案几。

侍女很快送来酒菜,静明公主笑眯眯的说:“本来是请大家来参加茶会,可天色已晚,就改茶为酒。”

“好,这样好,”秋戈鼓掌:“茶那有酒带劲,改得好!改得好!酒呢!上酒!公主,啥酒!”

“当然是好酒,”静明公主抿嘴一笑:“今晚我准备了三种酒,扬州的女儿红,并州的杏花烧,最后一种是凉州的烧刀子!”

众人大笑,前两种都是名酒,最后一种最近名声鹊起,可实际上在凉州压根就是低层百姓的酒,没成想居然被静明公主拿到这个场合来了。

侍女们穿梭出来,每人面前摆了三坛酒,静明公主含笑提醒,酒喝完了,还可以再添。

琴声响起,一队歌姬翩翩而入,笑靥如花,长袖飘飞,腰肢轻盈,恍若彩蝶。

众人津津有味的看着,一曲舞毕,舞姬们飘然退下,静明公主拍拍手,琴声顿时消失。

静明看着大家,露出笑容:“诸君都是我大晋才子和重臣,有匡扶社稷之责,诸君,朝廷现在推行新税制,这新税制对我大晋,到底是好还是坏?为何这么多人反对?”

场中一时陷入沉默,随即,一个穿着绣花长服的士子起身,冲静明公主抱拳道:“公主殿下,这新税制对大晋来说,短期有效,可长期来看,是有害的。”

“这是为何?”静明公主不解的反问:“新税制,增加了朝廷税收,应当是对朝廷有利的?为何宋公子会认为有害?”

“天生万物,自有其序,上下尊卑,自有其规,新税制不分士庶,乱了尊卑,朝廷这是饮鸩止渴,长此下去,则天下危也!”

宋公子说完傲然扫了边上的士子一眼,然后才坐下。

没等静明公主开口,边上的一个穿着白色服装的士子起身道:“不然,道典有言,众生平等,士族占地广阔,却不纳税;平民田地少,却纳税多,此为不公,而平民田地少,所获甚少,交税之后,仅剩下糊口,一旦遇上灾祸,便只能卖地求生,若再有灾害,便只能成流民,此乃我大晋流民之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