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来自宫里的目光(下)

天苍黄 第三百七十六章 来自宫里的目光(下)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44 来源:笔趣阁

曹晃,颍川曹阀,颍川一向文采荟萃,很多著名的文豪都出自颍川,颍川门阀向来以诗书传家自豪,家族中只有习文不成才转而习武,但曹家是例外。

曹家是军人世家,曹家并非那种千年世家,太祖起兵时,曹家不过一下品门阀,而且还是在前朝之下作战,在桃林会战中投降太祖,之后随太祖征战天下,一路下来功勋卓著,天下定鼎后,曹家没有象其他开国功勋那样弃武从文,依旧留在军队中,曹家子孙每日习武,成人之后,必须进入军队,或是边军或是禁军或是邙山大营,大晋立国八百年,每一场战争都有曹家子弟的身影,每一场战争,曹家子弟都血染疆场。

十多年前,那场壮阔与悲壮共存的反击鲜卑之战中,曹家子弟战死疆场者不下十人,这场战争中,涌现出秋云方回段昌等四大名将总督,涌现出齐王这样名闻天下的贤王,曹家反而默默无闻,可实际上,朝廷核心中人都清楚,这场战争中,曹晃才是军中核心,他默默无闻的站在泰定帝身后,让所有的光芒都落在泰定帝身上,而他却制定整个对鲜卑的战略,整个战争都是在他的战略中规划中进行,他是大晋军方真正的核心。

但奇怪的是,曹晃只获封车骑将军之职,在大晋,军人职务最高为大将军,大晋在百年前废除了大将军之位,百年里最无异议的,可以登上军方最高职位的,就是曹晃!

大将军之后,便是骠骑将军,也就是秋云现在的官衔,骠骑将军之后便是车骑将军,曹晃只获得从小儿车骑将军之职,在当时,军中便有很多人不满,认为皇帝薄待功臣,可曹晃却很平静。

随着鲜卑俯首称臣,大晋进入和平发展阶段,曹晃则主持了军队的调整,他成功的削减了军队的数量,平衡了军队将领的关系,可在朝廷中,曹晃的权力逐步减少,六年以前,曹晃致仕,泰定皇帝却没让他返回原籍,而是请他继续留在帝都,治安内城和城外都赏赐了庄园。

曹晃致仕后,很少在公众中露面,没有皇帝宣召,他并不进城,城里的宅子多是其孙子,禁军都尉曹勇在使用,曹家武将世家,长期以军法治家,家里家丁家将和私兵全是军中骁勇之士,而且,只要曹家老爷子一声号令,军中江湖上无数勇士愿为他赴汤蹈火。

这个人居然牵扯到内城暗杀案中,能不让柏公公震惊吗!

“这,这曹家怎么和王家牵扯到一起了?”

好半天,柏公公才平静下来,随即涌起一丝疑虑,纳闷的看着小麦子和林公公,林公公依旧背对他,没有说话,小麦子却苦笑下摇头,内卫监控诸王和门阀世家,而军中将领则更是重中之重。但诸王门阀世家和军中将领对内卫也是严防死守,在内卫档案中,有无数内卫人员被诸王门阀世家和军中将领发现,被悄悄冷遇,被悄悄派去执行必死的任务,内卫损失的人员名单可以堆满这个房间。

所以,能渗透到诸王门阀世家和军中将领家族核心的内卫,都是珍宝,绝不会为这样的事启动。

柏公公叹口气,神情变幻不定,林公公神情平静,他当然知道,曹家与王家这些年没有联系,但数年之前,曹晃与王家那位老祖宗联手,逼得泰定帝不得不杀掉邵阳郡王,事后,王家老祖宗和这位车骑将军先后致仕,泰定帝只是作了场面上的挽留便答应了,只是将曹晃留在了帝都。

在大多数朝臣看来,此举是泰定帝对曹晃的恩宠,可林公公知道,不是这样的。

泰定帝虽然不如大晋前期的一些英主,可最近两百年中,绝对算得上一代中兴之主,曹晃和王家老祖宗联手,犯了泰定帝的大忌,能留俩人一命,已经算是恩典了,不放曹晃回原籍,主要留在身边好控制。

但这些话是不能说的,这样的事,只有泰定帝身边极亲近的人才知道,简单的说,只有老祖宗才知道,而他是老祖宗的心腹,这才知道一点点。

“我们在曹家有人没有?”柏公公小心的问,小麦子迟疑下,见林公公没有反应,便低声答道:“有,但没进核心,了解不到多少事。”

“曹晃最近在做什么?”林公公问道。

“回祖宗,还是老样子,在城外的涤心园,每天种地。”小麦子立刻答道:“很少见外客,几乎不见军中将领,曹家的私兵在涤心园有一百多人,城内,曹勇在禁军中也是老样子,家里的几个客卿,也没有异常。”

柏公公心里一震,随即有些兴奋,他连忙压制这种兴奋,看着林公公,林公公沉凝半响,轻轻叹口气:“抄报老祖宗吧,让老祖宗决定。”

“是,祖宗。”小麦子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平静的应下来,林公公掌控内卫十多年,没有一次越权举动,凡是有所行动,都要先报老祖宗,老祖宗同意才会行动。

柏公公微微皱眉,试探的问道:“林公公,这样报上去,妥当吗?”

林公公转身看着他,笑了下说:“柏公公,太祖设立内卫后,便对内卫有明确的规定,内卫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内卫的功效是监察防范,先文宗时,更是下诏,内卫不得有行动,后来,武宗陛下觉着紧靠禁军不行,这才组建了虎贲卫,武宗之后,仁宗皇帝下诏,将虎贲卫之权收归内廷,直到宣宗皇帝继位,虎贲卫的权力才又移交内卫,为什么这样呢?就是担心内卫以权犯禁,内卫的权力很大,可以监控诸王,朝中大臣,军中诸将,这个权力很大,无论是谁掌控了这个权力,都要十分小心,所以,历代陛下对内卫要求严格,如果没有得到批准就采取行动,就算有利,皇上也不会准许。”

柏公公这下明白了,连忙起身:“多谢公公指点。”

林公公深深的看着他,半响才点点头,他破例说这么多,是为了让柏公公明白他的善意,同时提醒他,内卫的权力很大,但责任也很大。

小麦子很快起草了报告,交给林公公签字,然后拿着报告对林公公报告:“祖宗,没有别的事,小的就去了。”

林公公点点头,小麦子这才离开,最后这下压根就没理会柏公公。

皇帝今天心情很好,破例没有在御书房内,而是由德妃陪着在怡心园内赏花,皇帝并不好女色,身边的妃子并不多,除了皇后外只有三个妃子,淑妃、德妃、丽妃;另外还有几个昭仪婕妤美人四人,这个数目无论在太子还是皇帝中都是少的。

每个皇帝登基后都要选美,但选美只会在先帝梓宫入陵三年后才进行,以填补后宫。但看皇帝的样子,并没有要选美的意思。

前段时间,皇帝子嗣稀少,除了淑妃前段时间生了个女儿,其他,无论皇后还是妃子昭仪美人,都无所出,淑妃生了女儿后,太后很是着急,说了皇帝数次,让他注意,没有后嗣,对皇帝来说是件非常严重的事。

皇帝坐在小亭内,这一后四妃都是泰定帝给他挑的,才干家世都很好,德妃姓林,出自荆州林家,喜好书画,人也淡雅如菊,行止优雅有礼。皇帝其实很喜欢德妃,每次与她在一起,都让他感到轻松。

穆公公就像以往一样,守在园子外面,在园子里伺候的是黄公公和德妃淑清宫太监和宫女。

看到小麦子进来,穆公公便知道有事了,看了小麦子的报告,穆公公眉头微皱,小麦子恭恭敬敬的守在边上,等着他的指令。

“你先回去吧,这事不急,让柳寒自己处理,如果有什么情报就提供给他,嗯,至于车骑将军,不能动。”

小麦子躬身领命,他很明白,曹晃不能动的含义。

穆公公看着园子,旁边的小太监悄悄过,低声说:“老祖宗,休息下吧。”

穆公公没有开口,小太监一挥手,两个太监抬了把椅子过来,穆公公坐下,很快一把茶壶送来,这是一把精致的紫砂茶壶,上面雕着一朵梅花,穆公公端在手上,就着壶嘴喝了口。

摇椅轻轻晃动,园子里传来女人轻轻的笑声,穆公公露出了一丝,可看看怀里的报告,心里又禁不住思绪连篇。

内城发生的事在第一时间便报到宫里,穆公公并没将这事看得多重,只是让林公公加强皇宫的守御,在过去数十年里,比这更危险的事都经历过,不过,穆公公更看重这事背后的含义。

可内卫查到的事让他有点意外,那几个人是什么口音不重要,那怕是江南口音也没什么,只要他相信,什么口音都没用,但这事将小赵王爷和曹晃牵扯进来了,这就有些蹊跷了。

穆公公压根就不相信曹晃会对柳寒出手,在他看来,曹晃是比王家老祖宗更聪明的人,柳寒与他没有任何牵连,曹晃为什么要出手?背后主使之人在欲盖弥彰!

穆公公很快便下了这个判断。

--------------------------------

帝都城外,一个绿树掩映的庄园的后院开了块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挑了担水在田放下,老者穿着很简单,麻衣制的便装,足下蹬着草鞋,老者从水桶里拿起水瓢,小心的给青青的菜苗浇水,浇了一半后,老者站直腰,用颈间的麻布毛巾擦了把汗,抬头看看涨势良好的菜苗,满意的点点头。

一个穿着青白色棉布便袍的中年人缓步进来,到了田边站住,静静的看着老者,老者擦了汗后,又开始浇水,这次一直浇完,然后将水瓢放进水桶里,水桶这时还剩下小半捅水。

老者提起水桶,也没回去,走到花架下,花架上爬满青青的藤条,藤条上长满开着黄色小花,春风吹来,黄色小花在风里轻轻摆动。

老者在石凳上坐下,将麻布毛巾放进水桶里,拧干后擦洗了,然后眯着眼看看天色,才轻轻叹口气:“又出什么事了?”(未完待续。)、作者为您推荐一款免费手机客户端,大量好看的下载离线阅读,大量免费任您看,切换字体,夜间模式功能齐全!下载方式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leishidushi(按住三秒复制)安装客户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