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天苍黄 > 第二百九十章 殿内议盐

天苍黄 第二百九十章 殿内议盐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2-09-26 01:50:44 来源:笔趣阁

太清殿内,气氛十分压抑,皇帝面沉似水,六个辅政大臣来了三个,潘链甘棠和左辰,三人也同样沉默,一份奏疏放在皇帝面前的书案上,三人都看过这份奏疏的内容。

第四个人则是延平郡王,则是被招到太清殿的,他是刚看到这份奏疏。

这是来自扬州的奏疏,是句誕和顾玮联名上的疏。

他们四人今天被召到太清殿,便是因为这道疏。

“都说说吧,句誕和顾玮说可以略作让步。”皇帝的神情冷漠,语气更冷。

还没等潘链开口,左辰便上前一步大声说道:“绝对不可!皇上,盐政革新,已经是让利于民了,如此退让,让利于民便成了让利于商,民何所得!!!”

皇帝依旧面无表情,左辰随即转向潘链和甘棠:“二位大人!句誕顾玮此举决不可行,扬州盐商不过是挟持朝廷,如果朝廷就此低头,不久将来,百姓势必将承受高价盐之苦!”

“左老此言未免危言耸听,”潘链缓缓开口说道:“按照句誕和顾玮,两位大人的奏疏,盐政革新无法推行的最大原因便是无人参加拍卖,扬州官田破损严重,朝廷无力修复,商人掌控的盐田产量不足,朝廷要想增加盐税,必须先投入大量银子修复盐田,可朝廷没这个钱,皇上,臣以为先让一步,待盐田修复,产量上来之后,再作修整。”

“这如何使得!”左辰张目瞪视,几乎要跳起来:“朝廷行事,当光明正大!岂可言而无信!潘大人!你想置皇上于何地!”

“甘丞相,你怎么看!”皇帝不想让俩人争吵起来,转头问甘棠。

甘棠重重叹口气,这扬州盐政革新本该由丞相府主持推行,可皇帝却将此事放在尚书台下,所以,他一直刻意避开,今天要不是皇帝征询,他还是不愿管这事。

“皇上,臣这段时间一直在打理春入之事,另外,还有督促并州雍州小麦入库之事,对扬州盐政所知不多,”甘棠缓缓的说:“今天看到句大人和顾大人的奏疏才知道,盐政革新竟然困难重重,皇上,如果真难以推行,倒不如暂时停下,待时机成熟,再缓缓行之。”

皇帝的鼻孔悄无声喷出股粗气,没等他开口斥责,左辰已经不满的驳斥道:“甘丞相此言荒谬!扬州盐政革新,朝廷已经诏告天下,为天下观瞻所系,岂能轻易停下!万万不行!”

皇帝忍口气,扭头又问:“老十一,你算算看,如果按照句誕顾玮的法子,朝廷大约能收多少税银?”

延平郡王在皇家这一辈排行中名列十一,他在到太清殿之前便见过这封奏疏,刚才不过是重新看一遍,因此他早有准备,此刻皇帝征询,他已经早有准备,因而毫不迟疑的答道:“回皇上,臣没有细算,不过,刚才臣在心里大致估计了下,大约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两银子之间,皇上若要详细数字,得等句大人和顾大人将扬州盐田数目和大致产量报上来才行。”

“三十万到四十万,去年,扬州盐税是多少?”皇帝追问道。

“七十八万两!”延平郡王立刻答道,这是度支曹账册上有记载的。

“也就是说要减少一半,”皇帝呵呵笑起来:“这样改,可改得真好,句誕顾玮,办得好事!办得好啊!”

“皇上,句誕顾玮在扬州辛苦几月,查清了扬州盐田的实情,提出此法,也是不得已。”潘链连忙为俩人分辩道。

“辛苦了几个月!”皇帝冷冷的瞪着潘链,嘲讽道:“他们真辛苦啊,扬州盐田的实情真是重大!真的很难查!要朕从帝都派出两个重臣才查得清,扬州刺史,扬州太守,各级地方官,郡国兵,数万人,居然查不清扬州的盐田,是他们无能呢,还是扬州的盐田比兄弟会还难查!”

甘棠低着头,心中默念道典,左辰怒气冲冲,延平郡王神情平和,看不出他的想法,潘链的眉宇间满是忧虑。

“几个月了,他们真把盐田查清了吗!”皇帝怒喝道,左辰愣了下,延平郡王奇怪的看着皇帝,甘棠依旧低着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皇上何出此言?!”潘链纳闷的问道。

皇帝哼了声,从边上的奏疏中抽出一张密奏,扔到潘链面前:“你好好看看吧!”

潘链接过来,只看了抬头便知道这是内卫密奏,他很快看完,忍不住倒吸口凉气,这封密奏将扬州盐政革新的实情摸得清清楚楚,不错,扬州最好的盐田是掌控在几家盐商手中,可这几家盐商的背后却是扬州地方门阀,其实压根就不是盐商的,现在句誕和顾玮之所以步步艰难,最大的原因还是扬州门阀的暗中阻挠。

潘链看后长叹一声,顺手将密奏递给甘棠,甘棠一目十行,很快便看完递给左辰。

“皇上,既然是这样,扬州盐政革新的推进,就更难了,”潘链缓缓说道:“陈国清查土地,扬州盐政革新,结果都与当地门阀纠葛在一起,皇上,士族乃国之基石,我朝初定,太祖皇帝便立言,与士族共治天下。”

“朕何尝不想与士族共治天下!”皇帝毫不客气的打断道:“可,他们为了一家之利,不顾天下安危!朕就不能答应!”

“皇上此言甚是!潘大人荒谬!”左辰看过密奏后,气得须发皆张,大声叫道:“太祖是有过与士族共治天下之言!但不是与这种蛀虫!趁朝廷之难,不顾天下安危!只为一己之利,此等门阀,于国何利!不过是一蛀虫而已!皇上,为天下,当除此蛀虫!”

“左大人,不用太激动,当心殿前失仪。”潘链苦笑下,轻轻叹口气,转头对皇帝说:“皇上,以句誕和顾玮之能,岂能不知事从何来,他们岂不知欺君之罪,皇上,臣不认为如此。

皇上,朝廷现在内有流民之难,外有胡族之患,府库空空,朝廷不得已在陈国清查土地,在扬州推行盐政革新。可,”

潘链重重叹口气:“陈国清查土地,结果闹出一场谋逆大案,此案牵连数千人,余波至今尚未平息,若在扬州再兴大案,皇上,朝局势必震动,臣以为句誕和顾玮正是有此顾虑,才不得已提出这样的方案。”

皇帝沉默了,陈国谋逆岸,至今余波未熄,士林议论纷纷,虽然不敢公开翻案,可也指责蓬柱处置不当,弹劾蓬柱的奏疏在尚书台已经堆了半个房间。

在接到句誕顾玮的奏疏时,皇帝很生气,接到内卫的密奏后,皇帝很愤怒,所以才将尚书台三人召来,他很想依法炮制,将阻碍扬州盐政革新的门阀彻底拔出,可经潘链这一讲,他不由又犹豫起来。

“皇上,这里面牵扯到扬州陆家虞家张家,这三家都是扬州头等门阀,特别是陆家,深植扬州江南,乃扬州江南诸门阀之首,与陈国大不相同。”

皇帝听出来了,潘链这是在警告他,在陈国用的手段不能在扬州用,更不能用在陆家虞家身上,否则有可能逼反陆家,导致整个江南糜烂。

“潘大人此言不妥,”延平郡王忽然开口道,皇帝转身,有点意外的看着他,延平郡王稳稳的说:“陆家乃扬州首要门阀,历来对朝廷忠心耿耿,小王不相信,他们会趁朝廷之难,趁机要挟,有没有可能是下人或外人的擅自主张,臣建议皇上下诏询问句誕顾玮二位大人。”

“王爷此话有理!”左辰立刻表示支持。

甘棠也点点头:“皇上,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句誕顾玮在疏中也并没有完全放弃,臣猜测,他们到扬州已经数月,盐田情形都摸得差不多了,盐商的意思也了解了,他们恐怕知道若是退让,朝廷将蒙受巨大损失,可他们依旧上了这道疏,这是为什么?臣在心里猜测,他们其实并不希望朝廷批准他们的方案,他们之所以上这道疏,一方面是告诉朝廷,扬州的事很复杂,另一方面也是推卸点责任,为什么呢?他们在扬州几个月了,拍卖迟迟没能进行,朝廷会怎么想。”

说到这里,他停顿下才接着说:“对这份奏疏,皇上当严厉批驳,明确告诉他们,不能让步,但皇帝不要催他们,要给他们时间,此事当缓缓行之。”

皇帝先是点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潘链叹道:“秦王上疏,今春塞外鲜卑匈奴不稳,今春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极高,秦王已经在备战了,长安府库的军资已经送到五关,正催促朝廷拨款,以补充长安武库,朝廷这是等米下锅啊。甘大人,这要缓行,要缓到什么时候?”

秦王催促钱粮的奏疏早已到了尚书台,尚书台一直没批,原因很简单,府库没钱,延平郡王整天就盼着春入赶快入库。

朝廷税收分两季,分别为春入和秋入,春天收小麦,秋天收水稻,可这春天还有几天才到,小麦还有大半个月才收,延平郡王就算将脖子伸长两尺,春入也到不了。

“要不,增加点商税。”左辰提议道,延平郡王很坚决的摇头:“万万不可。”

朝廷名义上的商税是十税一,可商税是活的,各级官吏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所以,商税在朝廷看来不多,可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收到五税一了,商户已经苦不堪言,再增加,恐怕商户就破产,变成流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