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随身装着一口泉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梦想和希望

随身装着一口泉 第四百二十六章 梦想和希望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7:12 来源:笔趣阁

这猴儿酒喝起来醇香可口,而且不上头。两碗酒下肚,罗君阳彻底放开架子,在酒桌上高谈阔论起来。

刘军浩和张倩看的面面相觑,貌似看新闻联播中,那些大领导讲话说一句话能停顿半分钟,思前想后才说下一句,生怕错个字。这老爷子怎么成话唠?

其实他们多想了,罗君阳主要是陡然到自己以前插队的地方,心情比较激动,加上是在老友孙辈的家中,所以才完全放开。

四个人把半坛子猴儿酒分完,每人算下来喝有一斤多。刘军浩、赵教授和罗君阳三人神采奕奕,看上去一点问题也没有。倒是小陈脸上泛着桃红色,看样子应该有几分醉。

口胡,喝葡萄酒也能喝醉,连自家豆豆也不如人家不都说领导身边的秘书是酒缸吗?就这水平,怎么能当好贴身秘书,刘军浩在心中小小鄙视了一下。

老天爷很给面子,今天是个难得的晴天,而且一点风都没有。

吃过饭罗君阳提出要到后院参观,刘军浩自然相陪。本想让小陈回偏屋睡一会儿,哪知道这人硬要跟上来。

刘军浩看他走路还算稳健,只好点头答应。

一般的黄鳝到十一月份,水温降到15c左右时就开始钻入土层深处,进入冬眠状态,直到来年春天再苏醒过来。

刘军浩饲养的黄鳝适应性比较强,并没有完全陷入冬眠,天气好的时候它们还会钻出水面透透气。

正午的太阳暖洋洋的,那些黄鳝难得在洞中钻出来,黑压压的脑袋到处都是。罗老爷子两人看过水沟养殖黄鳝的模式后很有些惊讶,赶忙询问是否能够大面积推广。

刘军浩苦笑着摇头,这个模式是独此一家,其他人根本学不来。村里有人看自己养黄鳝靠谱,也曾经尝试过,可无一例外全失败了。

在院里来来回回转一圈,罗君阳倒能够猜出几分刘军浩拒绝他的原因:这人属于小富即安的那种,日子过得逍遥,自然不想到外边奔波。

他们来的急,根本没往村里去,车子在村前农田的土路上径直开到刘军浩家门口。

罗君阳参观完院子又打算去村里逛逛,刘军浩只能重新跟上去。

走进村子,三三两两的鸭子在水边踱步亮翅,搜寻食物。村里不少人家的房前屋后都堆着高高的玉米杆麦秸垛,房顶瓦坡上晒满柿饼、大枣,屋檐下悬挂着一串串金黄色的玉米棒子,院墙前面挂着红彤彤的辣椒,白花花的红薯干……此情此景为农家独有。整个村子到处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泥土气息。就这样吸入肺腑……用一个词形容――舒坦

陈自打进了村子,眼睛就开始不够用,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觉得相当新鲜。重回故地的罗老爷子更多了几分唏嘘,村里的环境和原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一切却又都不一样了。

房子盖高了,路面变整洁了……他甚至在路边看到几个城市才有的那种标准公共厕所。在刘军浩家感受还不明显,刚进村子不到十分钟,罗君阳就知道这村子不简单,扭头询问起刘军浩来。

“哦,党的政策亚克西呀……”刘军浩刚唱了句高调,老爷子眼睛一瞪,看样子要发飙。他赶忙介绍道,“主要是我们村乡村游搞得好,宣传得当……”

起来,这里边有自己不小的功劳呢。刘军浩详细讲了刘家沟每个季节举行的活动,像五一钓鱼比赛,十一唱大戏等等。

“嗯,不错,不错,你们现在的村支书是谁,看样子很有经济头脑。”罗君阳听的忍不住点头。

“哦,叫刘广聚,你估计认识。”刘军浩回了句。

“是他,我当然认识,还很熟悉呢。我们两个人当年打过架,看见我脑袋上这个疤没有,就是他拿弹弓给我绷的。”罗君阳一愣指着自己眉毛上的一小块说道。

汗一个……刘军浩不知道该说啥好。

“那是我们十几个知青穷的梆梆响,想吃顿肉都难,就琢磨着偷鸡。结果偷到刘广聚家,这小子的弹弓奇准,一弹弓绷在我脑门上。后来他爹上门给我道歉,还送了两只风干的山鸡,当时把几个人美得,直说这弹弓没白挨。”说起往事,罗君阳哈哈大笑起来。

“小浩,我正打算过去找你呢。把你家的鸡蛋再给我弄几十个,上次弄得快吃完了。”他们几个人正在堰塘边转悠,恰好碰到老牛头迎头走过来。

“好呀,早给你老留着。”现在天气冷,不少人家的鸡鸭都停止产蛋,唯独他院里养的那几十只仍然照常,村里人需要鸡蛋都提前打招呼。“大牛哥,你还认识我不?”罗君阳略显激动地走上去握住他的手。

“你是……”老牛头先眯着眼看了几分钟,接着才不确定的问道,“小骡子……”话刚出口,他就觉得不对味。人家都几十岁的人了,再叫小名好像不合适,“你大名叫……叫那啥的?”想了半天,愣是想不出来。

“对,我就是小……罗君阳。”罗老爷子都不知道回答啥好。几十年都没人叫外号了,现在听着很有些尴尬。

“你怎么会在这里……哦,对,上午广聚还说你们要回来其他人呢……这些年都过得还好吧?”几十年没见,老牛头见到熟人也有些兴奋。

“他们还在镇上,等下就过来……”

很快村里的几个老人闻讯赶来,刘广聚直接把人迎进家里。

刘军浩也跟过去,不过这种场合和小陈完全插不上嘴,只有当听众的份儿。

等那些知青全部到来的时候,刘家沟再次热闹起来。

一晃四十年过去,当年是热血青年,再回首却满头白发。有几个老人刚下车眼睛就开始湿润,显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感慨。

“邢燕子,好榜样/学习王国藩,学习铁姑娘/全家都在城,自己愿留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一切工作服从党。北大洼变成金银窝/燕子结成队,奋飞过黄河”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这些老人渐渐开始合唱起来,就连来刘家沟养老的那些老人们也不例外。这首歌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特有的声音,承载者梦想和希望……刘军浩赶忙举起相机留下这动人的一幕。

今天出门转了一圈,比较累,先章,我看看等下还能在写出一章不。大家不要等了……

b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