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士无双 > 第二十一章 校场上的队列

国士无双 第二十一章 校场上的队列

作者:悟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20:37:20 来源:笔趣阁

?是,太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军心民心了,淞沪会战连惨胜都谈不,战略总体是对的,但指挥错乱,矛盾百出,组织不力,效率低下,中**队从到下都没有进行海陆空立体作战的经验和手段,只能拿人命往填。

这也难怪,连统帅蒋介石也不过是日本振武士官学校的学生,黄埔军校只是速成学堂,政治课为主,军事课科目还停留在欧战水平,统帅无能,累死三军,好不容易练出的德械师就这样毫无意义的成了炮灰。

“模范十七师已经伤亡超过三分之一了,小勇在前线也挂了彩,要不要把他调回来?”陈子锟问道。

刘婷摇摇头:“这个要问他自己,我不能替他做主。”

陈子锟看着窗外,细雨霏霏,入秋了。

江东省城大校场,第一批补充兵整装待发,模范十七师打了一个月损兵折将,陈寿不得不从省内各部队调派精兵补充增援,这批士兵有三千人,穿戴打扮不如第一批,戴的是早年进口的美式托尼钢盔,背的是7式步枪。

没有阅兵式,没有豪言壮语,补充兵默默出发,冒雨行进在中央大街,秋日的街道有些萧瑟,不少人家已经接到阵亡通知,全城处处缟素哭声。

淞沪前线,连长刘骁勇迎来了他的第一批补充兵,一共五十人,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老家伙们拽得很,对年轻的连长爱搭不理的,动不动就是:俺们战海的时候你小子不知道哪里玩泥巴呢。

真正的战场,是不讲资历和军衔的,服人要靠真本事。

刘骁勇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当日本人再次发动进攻的时候,他左手握枪,右手持刀,大喝一声:“弟兄们,狭路相逢!”

“勇者胜!”残存的步兵们挺起刺刀冲出了战壕,利器入肉的噗噗声此起彼伏。

新来的补充兵们傻了眼,这帮娃娃兵当真不要命,他们呸呸吐了两口唾沫在手心,操起步枪也杀了出去。

又击退了日寇的进攻,刘骁勇满身是血,疲惫的坐在战壕里,刚才他砍死了三个小鬼子,自己也挨了一刺刀,幸亏他闪的快,只擦破了油皮。

伸手摸烟,烟盒是瘪的。

“连长,抽这个。”新来的老兵递了烟袋锅子。

刘骁勇淡淡一笑,他们终于承认自己这个连长了。

……

随着战事的扩大,日军增兵二十万,中**队增兵五十万,桂军、川军、粤军、湘军和中央军轮番阵,牺牲无数,血肉之躯终究挡不住日军炮火,十月下旬,主要阵地失陷,部队被迫退往沪西,只留下中央军八十八师524团一营据守苏州河北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

四行仓库是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的联合仓库,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无比,可抵抗日军的中型山炮轰击,524团团长谢晋元带领部下在此阻击日军,死守不退,毙敌无数。

海报纸纷纷报道524团的英勇事迹,各界群众从早到晚聚集在苏州河南岸,不顾流弹危险为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呐喊助威。

这天清晨,慕易辰夫妇来到苏州河岸边翘首以盼,只见一名穿着童子军制服的少女下了苏州河,向对岸游去,围观群众都为她叫好,就连日军也停止了射击,纳闷的看着这一幕。

这名女童军爬北岸,进了四行仓库,不久,一面崭新的青天白日旗在四行仓库升起,在初生的阳光下猎猎飘扬,北岸满目疮痍,一片焦土,唯有这面旗帜如此鲜艳,如此耀眼。

南岸的市民无不热泪盈眶,激昂的歌声响起: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飘荡!飘荡!飘荡!飘荡!

“他们都会死,是吗。”车秋凌泪水模糊了双眼,依偎在慕易辰怀里道。

慕易辰沉痛的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不一定,想想办法,让他们退入租界,日本人不敢怎么着的。”

在公共租界内的中国士绅名流的努力下,英美当局终于首肯,允许八百壮士撤入租界,但要求解除武装,不得参战。

……

日军两师团在杭州湾登陆,中**队全险撤退,淞沪鏖战,牺牲惨重,长江苏州江阴无锡防线不保,撤退变成了溃退,整个苏南,到处都是溃兵,天日本飞机呼啸,肆无忌惮的投弹扫射,中国空军已经丧失殆尽,无力反击。

华北战局也不妙,南口失守,张家口沦陷,大同沦陷,太原沦陷,日军沿平汉线南下,攻占保定、石家庄、安阳,另一路顺津浦路南下,攻占鲁北德州,兵锋直指济南。

十一月二十日,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大本营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率领十五万军队坚守首都。

江东子弟兵组建的模范十七师从海撤下来之后,一万人只剩下三千了,勉强编成一个旅,陈启麟师长变旅长,刘骁勇却从准尉副排长提拔为中尉连长,带着手底下五十多号弟兄防守中华门一线。

淞沪会战失败后,士气一落千丈,临时构建的前沿指挥部内,陈寿和陈启麟正在研究防御战术,忽然外面有人进来,竟然是许久不见的薛斌。

薛斌所部被改编为税警总团后撤到苏北整训,这次淞沪会战又了前线,连番鏖战,建制都打散了,老禁烟执法总队的弟兄们只剩下三百多人,薛斌干脆带着他们脱离税警总团,重回江东军怀抱。

老兄弟又在一起并肩战斗了,大家摆军用茶缸,开了两盒罐头,开环畅饮起来,喝道酣处,陈寿道:“仗打成这样,你们说南京能不能守住?”

陈启麟道:“南京虎踞龙盘,有长江天险,但是自古以来威胁都是从北来,这回日本人从南边过来,无险可守,失陷只是时间问题。”

陈寿道:“咱们怎么办,不能白白耗死在这儿。”

陈启麟道:“又能怎么办,南京是中国的首都,说啥都得保卫的,军人职责在此,马革裹尸在所不惜。”

陈寿道:“死了白死,有啥意思,咱们在海打了三个月,损失七千人,这个仇是肯定要报的,但是不一定在南京这儿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薛,你什么想法?”

薛斌喝了一口酒,拍桌子站起来:“打,寸土不让的打,就算死也得拉俩垫背的,想一口吃掉南京,崩掉***门牙!”

陈寿叹口气:,他知道薛斌的媳妇前年病故,留下两个孩子没人照顾,老薛都义无反顾,自己也没啥好说的:“既然你们坚持要打,我就舍命陪你们,不过最好给江东军留点种子,不能一锅烩了。”

陈启麟想了一下道:“我同意。”

次日,刘骁勇和一些青年军官接到命令,护送烈士遗骸回江东,大战之前让他们脱离战场,这些小伙子都很不理解,集体到师部请命,却遭到严厉训斥,陈启麟骂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们难道忘了么,护送烈士遗骸,是很重要的任务,谁敢抗命,我先枪毙他!”

一个尉不服气道:“即便重要,派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派这么多人一起。”

陈启麟道:“这是命令,你只管服从,不需要问为什么。”

“大敌当前,我们都是骨干军官,不能走!”尉当面顶撞起来。

“执法队,给我抓起来,枪毙!”陈启麟一声令下,如狼似虎的宪兵扑来将那尉扭住,其他军官见师长来真格的了,全都跪下了:“师座,请收回成命!”

陈启麟道:“留下九死一生,你们这是何苦。”

军官们齐声道:“马革裹尸,军人本分。”

陈启麟双目通红,动了感情:“弟兄们,和日本人还有很多年的仗要打,咱十七师已经伤亡过半,再打下去,种子都没了,我和司令挑选你们回去,就是为咱们师留下火种。”

众人都低下了头,师长的苦心,他们不是不知道,但这个节骨眼,谁也不忍心抛下袍泽独自偷生。

最终采取了折衷方案,通过抓阄的方式让一半人回去,刘骁勇抓到了回的纸条,奉命和二十名战一起,护送遗骸归乡。

十二月的省城,寒风凛冽,城外大校场,七千个陶罐整齐的排列着,如同出征的将士,这是模范十七师牺牲官兵的骨灰,战死的人太多,棺木不够用,遗体后送的运输压力太大,只能集体火化后装罐运回,其实罐子里的骨灰和名字未必对得,但每一罐,都是江东子弟的骨灰。

校场内外,哀声遍野个月前欢送子弟兵出征的父老们,此刻却在辨认着陶罐亲人的名字,鲜活壮实的小伙子,已经化为一杯黄土。

灰蒙蒙的天飘起了雪花,左胳膊缠了绷带的刘骁勇和几位战一起,缓缓抬起右臂敬礼,苍凉大地,似乎回荡着将士们的吼声:“狭路相逢勇者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