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国士无双 > 第十六章 战争开始了

国士无双 第十六章 战争开始了

作者:悟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6:44 来源:笔趣阁

张学良最终还是没拿出那枚银元,他默默回到公馆,凝视窗外萧条的景色,西北的冬天,和家乡不太一样,似乎更加寂寥,雪已经化了,树杈光秃秃的,到处一片灰蒙蒙.

此刻他心乱如麻,何去何从全无主意,摆在面前的全是死路,但是不发动兵谏,那就是一潭死水,死路至少还可以硬闯过去,死水投进去连个声响都不会有。

忽然楼下传来嘈杂之声,高粱秆蹬蹬上楼来:“报告,57军,67军的一些弟兄想参见副座。”

张学良急忙下楼,站在楼梯口就看见大厅里站满了东北军的少壮派军官,一个个气势汹汹,剑拔弩张。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张学良强打精神,居高临下扫视众人,自打东北军入关以来,他这个少帅的威信就一天不如一天。

一个少校说道:“副座,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弄到?”

“不签字,坚决不放蒋介石走!”一帮青年军官附和道。

“你们不懂,这叫君子协定,逼蒋签字,只能适得其反。”张学良耐心解释,可军官们根本不买账,东北汉子认死理,大事都做下了,要么签字画押大功告成,要么轰轰烈烈的战死,哪有不明不白就认输的道理。

他们强硬,张学良也强硬,还是于凤至出来劝解了半天,才把这帮军官劝了回去。

张学良疲惫不堪,倒在沙发上闭起了眼睛,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小时候的一幕,父亲骑着马带着自己在雪原上驰骋,毛茸茸的狗皮帽子下是父亲年轻刚毅的面孔,纵马扬鞭,快意恩仇,父亲这辈子活的不窝囊。

想到这里,张学良突然觉得心里宁静无比,他知道该怎么做了,好汉做事好汉当,发动兵谏的主谋是自己,那么就让自己一肩承担这个后果吧。

他匆匆上楼进了书房,写了一封短信,交给夫人道:“我走后,把这个给杨虎城。”

于凤至惊问:“你要做什么去。”

“我不会有事的。”张学良答非所问,戴上军帽,整整仪容,出门登车:“去高公馆。”

蒋介石等人正在吃午饭,张学良径直进来道:“夫人,委员长,学良这就送你们回南京。”

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众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宋美龄站起来道:“汉卿,你……”

张学良微笑道:“你们吃,吃完饭再说。”

蒋介石一抹嘴:“吃好了。”

宋子文也道:“吃好了,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动身吧。”

两辆汽车载着众人直奔机场,陈子锟的dc-3已经加满油停在跑道上了,张学良亲自将蒋介石夫妇送上飞机,拉起了舷梯,对下面的副官高粱秆道:“我陪委座去南京,你自己回去吧。”

高粱秆大惊:“副座,万万不可!”

张学良关上了舱门,飞机引擎已经转动起来,他回转身,坦然面对蒋介石和宋美龄,找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

于凤至放心不下,拿着张学良的信去了西北绥靖公署,杨虎城看了信之后大呼不好:“汉卿这是自投罗网!”

众皆大惊,杨虎城沉着脸道:“给我接**代表团,快!”

周恩来接到电话后非常震惊,当即驱车前往机场,抵达之后就看见杨虎城望天兴叹,一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想必是张学良在向大家告别。

“还是没能留住汉卿。”杨虎城黯然道,深深叹了口气,“他临行前留下一封信,把东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我,看样子是不打算回来了。”

周恩来久久不语,怅然若失,蒋介石一走,如放虎归山,西安危矣,陕北危矣,***危矣。

飞机消失在茫茫天际,周恩来最后叹了一句:“汉卿,意气用事……”无奈的登车离去,机场恢复了平静,唯有野草在风中狂摇。

dc-3驾驶舱里,陈子锟问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张学良:“汉卿,你考虑清楚了?现在飞回去还来得紈ww.!?

张学良道:“你前日和我说,委座不签字只有两个结局,我想过了,其实还有第三个结局,此事因我而起,就让我一人来结束吧,委座不签字,是怕丢了面子,我亲自陪他回南京,任他发落,给足领袖的面子,哪怕千刀万剐我张学良也无所谓。”

陈子锟沉默良久,才道:“汉卿,你是一个英雄。”

张学良自嘲的笑笑:“九一八之前,我是个纨绔公子,九一八之后,我是不抵抗将军,英雄这个称号我真的不敢当,我去南京认罪,这一切就有圆满解决的可能,我留在西安,也未必会有好结果,我走这条路,完全是逼得。”

机舱内,蒋介石和宋美龄十指紧扣坐在一起,宋子文时不时看看舷窗,惟恐有驱逐机追来。

一直飞到洛阳上空,中央军的战斗机前来接应,蒋介石这才放心下来,dc-3降落在洛阳军用机场,加油检修,逗留一夜,期间蒋介石和南京电报频频联系,次日一早,直飞南京。

终于抵达南京大校场机场,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在京外国记者和中央大员,ff8社会贤达都到机场迎接,跑道上还铺了红地毯,排场不像是肉票归家,反倒像英雄凯旋。

机舱门打开,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容光焕发从里面出来,面带笑容,从容不迫,顿时镁光灯亮成一片,若不是宪兵们拦着,记者们早扑上去问长问短了。

蒋介石下了飞机,步履并不象往常那样矫健,手里也多了根手帐,从华清池行辕跳窗逃命时摔伤了后背,直不起腰来,不过没人注意这个细节,文武大员们一字排开,和委员长握手。

“敬之,这些天你辛苦了。”蒋介石亲切和何应钦握手,脸上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神色,做贼心虚的何应钦松了一口气,看来老蒋并不打算和自己算账。

最后下机的竟然是西安事变的罪魁祸首张学良,这立刻引起了现场轰动,记者们围了上去,张学良口称自己是送委座回京的,具体细节,会在记者招待会上解释。

……

陈子锟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出风头,而是悄悄乘车离开机场,回到自己南京的宅子里,刘婷已经等候多时了,见他回来,上前接过大衣,道:“早上报纸就说你们要回来,没想到这么快。”

“消息还挺灵通的嘛,得知委员长脱险,社会各界什么反应?”陈子锟问道。

“不管左右,似乎都松了一口气,看来在民族大义面前,大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看来汉卿的选择是正确的,再拖下去舆论和军事压力对他都不利。”

“张学良就算释放蒋介石,也必须承担他所造成的恶果,咱们这位委座虽然称不上睚眦必报,但是对触犯领袖尊严的人,向来不手软,比如史量才……”刘婷冷笑道。

陈子锟将自己陷在沙发里,点上一支烟,悠悠道:“汉卿跟我们一起回来的。”

刘婷有些惊愕,随即反应过来:“这似乎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牺牲他一个人,换取蒋介石的领袖尊严和东北军的安全,没想到张学良竟然是个如此有担当,有胆识的汉子。”

陈子锟苦笑道:“汉卿已经当够了缩头乌龟,这辈子除了玩女人抽大烟糟蹋祖业,他还干过什么漂亮事儿?也该爷们一回了。”

刘婷道:“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接下来的几天会很热闹。”

陈子锟奇道:“怎么个热闹法?”

刘婷笑而不语。

不日,蒋介石召开记者招待会,说张学良杨虎城被自己的伟大人格感召,潘然悔悟痛心疾首,西安事变已经圆满解决,对其他诸如是否兑现承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问题,委座均不回答。

同时,陕北红军领袖**发表声明,言蒋介石能够安全离开西安,***的调停起了很大作用,并敦促蒋介石实现诺言。

**北方局发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宣言》,澄清事变和**毫无关系,请求全国人民要求南京当局停止剿共。

西安方面连发电报,催促张学良归来,可此时张学良已经被押上了军事法庭,仅仅审理了两日,就仓促判决“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褫夺公权5年。”

消息一出,西北震动,东北军将士无不激愤莫名,少帅舍命赴京,居然换来这样一个结果,蒋介石当真不仁不义!

陕北红军已经开始备战。

又过了四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张学良被法外开恩,赦免十年徒刑,交军委会严加管束。

西安方面又有了希望,翘首以盼,可是没盼来张学良,却盼来了中央军,群龙无首的东北军毫无抵抗能力,正在存亡之际,南京方面却发了一纸电令: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

这是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终于迈出了停止内战的第一步。

 e39;陈子锟和宋子文前去探望了张学良,拿报纸给他看,宋子文拍着他的肩膀道:“汉卿,力挽狂澜者非你莫属,你是大大的英雄,过两天我就陪你回西安。”

“算我一份,我驾机送你回去。”陈子锟笑道。

第十六章战争开始了

第十六章战争开始了,到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