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投机者 >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十节 虎啸(六)

民诚出门之后没有离开,而是一直待在旁边董B武的董必武年岁比较大,是党内有名的五老中最年轻的一位,参加过大革命和长征,目前他是与谈判的代表之一,同时也是长江局的秘书长。(读者吧 )

董必武对黄民诚的重庆之行如此顺利很是有些好奇,便与黄民诚聊起西南开发队,没聊多久,门外说说笑笑的进来两个人,这两人手里都拿着几本书,黄民诚一看连忙站起来与他们招呼。

“王明同志,博古同志,你们好。”

王明是去年底回国的,此前一直是驻共产国际代表,抗战爆发后,共产国际为了加强的力量,陆续将在苏俄的党员派回国,王明与康生也在12月底回国。

对黄民诚,王明不是很熟悉,他随意的冲黄民诚点点头,然后就走向自己的办公桌。博古却与黄民诚比较熟悉,在他主持中央时,黄民诚是在地方工作,曾经受到他的严厉批评,差点就被打成右倾分子。

“民诚同志,这次可立了大功,不但拉回来药品,而且还募集了一百万大洋,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博古很是热情,自从在遵义会议上失去党的领导权,他就一直游离在核心领导层之外,不过这段经历也让他明白了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没有共产国际的支持,他们这些留洋归来的,是斗不过毛Z东这类土生土长的领导人。

而且中央苏区的失陷,让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他自认对马克思列宁理论的理解远远超过毛Z东,可他就不明白,为什么按照苏俄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会失败,长期的反思他得出一条因为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因此在王明回来之后,立刻在他那里得到支持。他也随王明到了长江局,延安的气氛对他来说实在太闷。

黄民诚向博回报了一个笑脸,很是谦虚的说:“那里,这算什么功劳。主要还是我党影响在日益扩大,没有组织在后面,我什么也干不了。”

“说得对们都是革命的一员,现两党合作,我回国以前,斯大林同志指示我,抗日统一战线要以为主党要帮助和推动抗战到底,在抗日统一战线旗帜下发展我党,这个决定可谓高瞻远瞩充分证明了斯大林同志的英明。”王明接口说,他现在想起来了,这个黄民诚在重庆弄到了一百万大洋,当时这个消息曾经在长江局内部引起了轰动事他们至今为止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这笔钱大部分送到延安去了,剩下一部分用在新四军的开支上了。

王明想起这些就极其奋,这是他领导长江局有方的有力证据,同时也证明了,他主张的一切通过统一战线的正确性。

看着王明兴致勃勃地大肆挥必武心里却涌起一丝不安。目前党内对抗战地战略和战术有很大地分歧Z东主张自主地山地游击战。王明主张以运动为主、配合以阵地战以游击战地战略。王明地战略主张得到了部分军事将领地支持毛z东对军队地影响更大。除了战略以外。两人对党在国共关系和统一战线中地作用也有严重分歧。毛Z东要求坚持党地性。王明虽然没有反对。但实际上他执行地是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将党置于领导下地方针;在毛王争执中。两人势均力敌。毛Z东在党内特别是军内有巨大影响力。王明地背后却站着共产国际。现在王明要借这一百万和药品证明他地主张是正确地。这让董必武产生了很大地忧虑。党内地路线斗争又要起来了。

“王书记。你对提出地《民众高级组织办法》怎么看。我党应该如何应对?”董必武不想听王明那滔滔不绝地理论。这些白面书生光有理论。严重缺少实际斗争经验。

“我看可以。民众团体也需要管理。况且。维护统一战线是我党地政策。可以支持他们。”这个问题在今天与陈诚会谈时。他就答应下来了。陈诚说得很对。民众团体也需要管理。不能脱离统一战线行动。

董必武眉头紧锁。心里感到不妥。他试探地问了句:“中央同意了吗?”

王明毫不在意地一挥手。气势磅礴地说:“我是中央代表。长江局书记。完全可以做主。”

董必武不再说什么了。他知道这是王明地又一次自作主张。自从他到了武汉之后。数次自作主张以中央地名义答应地条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最严重地是居然以长江局干涉中央权力。他不知道毛东

多久,不过他知道一旦毛z东开始反击,党内的路线了,所以现在说得越少越好。

“大多数人对抗日还是非常积极的,南京歼敌十万,现在徐州战场又转入全面反攻,一场大捷就在眼前,我党要想取得发展,军事上必须配合,没有一场说得过去的胜利是不行的。”王明接着说:“我打算给中央起草一份电报,要求前方打一场大规模胜利,至少要歼一万以上,不如此,在宣传上我党就无法打开局面。”

董必武这次表示同意,南京大捷之后,民众的胃口被调起来了,以往那种几十几百的胜利已经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津浦路战役打响后,开始时军连连后退,这确实给了我党机会,可现在徐州战场转入反攻,一下就吸引了全国民众的目光,武汉街头的大喇叭每天都在播放徐州传来的战报,喇叭下面总是聚集着大群市民。昨天青年救国会和民族解放先锋队等几个我党外围团体组织游行,正当游行队伍走到武汉大学附近时,大喇叭忽然传出,六十军光复邹城,日军一零九师团师团长山冈重厚仅仅率领不到两千人逃往济宁,随后播音员兴奋的宣布,自从临反击开始以来,我军总计已经消灭日军四万人,游行队伍当即爆发整整欢呼,原定反对投降等口号,随即就被自发的改为,国民政府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了,把在场指挥的青救会会长气得要死。

想到这些,董必武就有些头痛,从心里说他支持毛Z东的主张,红军没有多少人,象南京徐州那样的战斗,一仗就消耗完了;可现在国统区的政治要求取得一场上规模的胜利,后者前期好容易形成的有利局面就有可能彻底失去,从青救会等外围组织传来的消息,一些本来支持我党的学生已经动摇,原本要去延安的同学,却转而加入了三青团,考进了中央军校。

黄民诚对高层的分歧不是很清楚,可他能感觉到,长江局与中央在步子上有些不合拍,这种情况下他本能的选择了沉默,当年肃反就已经给了他很深的教训。

“王书记说得对,在宣传上对我们很不利,就算谈判桌上也是一样,今天我们与陈诚谈八路军扩编问题,陈诚就说,不打仗的部队不扩编,八路军已经有大半年没打什么仗了,这样的部队不符合扩编要求。”博古很是气恼的说。

“胡说!”董必武忍不住拍案起:“我们八路军怎么没打仗?前段时间响堂铺、神头岭这些胜利是那来的?”

“陈诚说,这样灭几百人的战斗用不着扩编五个师,现有军队数目已经够了。”博古忍不住叹口气,毛Z东窝在陕北那个山沟沟里瞎指挥,游击、游击,游击怎么可能打出大胜仗;山沟沟里怎么可能出马列主义。

“我看,把这里的情况向中央说明下,我想中央会作出决定的。”黄民诚连忙说到,他很清楚无论王明还是博古都不懂军事,他们也无法插手军队,最好还是交给中央决定。

“民诚同志说的对,把我的困难向中央说明,中央知道该怎么办。”周恩来这时进来了,他身后还有个年轻人,他看着大家都盯着身后的年轻人,侧身把他拉到前面。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到的我们办事处的联络科科长,宣侠父同志。”

在抗日同盟军失败之后,宣侠父了上海,在左联工作了一段时间,随后又返回北方作军运,吉鸿昌事败被杀后,他又一次返回上海,不过这次他很快被调到香港,主持华南地区的统战工作,推动李济深邓演达李宗仁陈济棠等抗日反蒋,参加了两广事变;西安事变后,又奉调到红军西安联络处,这次是周恩来亲自点名将他要到武汉长江局。

这个调动改变了宣侠父的命运,前世中,他在七月底被军统暗杀,这一世他在六月底离开西安,经过一个月的行程赶到武汉。

“剑魂,中央有什么指示没有?”宣侠父刚坐下,董必武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走之前,毛Z东专门抽时间与我谈了两个小时,他明确说明,我们在大后方的工作是发动群众,宣传我党主张,扩大我党影响;在统一战线中要确保我党的性,争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另外,一切都要按照中央指示办,服从中央领导。”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