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投机者 > 第十节 风云 二十五

民国投机者 第十节 风云 二十五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6:28 来源:笔趣阁

 “我们没有刺激谁,我们只是在争取我们的权利,文革你对我们有偏见。全//本小//说网”周EN来虽然已经察觉庄继华有示好的意思,但依旧没有丝毫不留话柄。

庄继华轻轻摇头,不过却没有反驳:“为了实现战后和平,我有个设想,我已经向委员长提出取消冀察战区,估计您回重庆后,委员长便会与您商议,我建议您同意。

在以前,我曾经与陈G达成协议,冀南地区归贵党,条件是贵党不得插手冀中,现在我做到了,冀南大部分地区已经在贵党控制下,可据我所得到的情报,八路军依旧在冀中活动。”

庄继华说到这里停顿下:“为什么我不希望贵党插手冀中呢?因为冀中关系平津地区,平津地区是委员长绝不会放手的地区,贵党一旦插手此地区,将来无论作何努力,委员长也绝不会让步,内战危险将大增。”

“文革,这是你的一厢情愿,”周EN来摇头反驳道:“如果蒋介石决意挑起内战,不管我们占没占冀中,他都会挑起内战。防止内战的最终力量,还是在我们力量的增长。”

“这点我同意,”庄继华点头表示承认:“可是,周主任,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说委员长**,可据我这么多年观察,委员长在党内没有绝对权威,受到很多制约,实际上他比mZD先生在贵党的绝对权威还小,他需要一些东西来说服党内反对派。”

“所以,你又让我们作出牺牲。”周恩来的语气中含有一股讽刺。

“你们也不完全牺牲,”庄继华说:“我会补偿你们。”

“你?你补偿我们?”周EN来狐疑的望着他,神情很是不解。庄继华肯定的点点头,周EN来又看看邓演达,邓演达的眼神同样坚定。

“你打算怎样补偿我们?”

“如果,你们做到这一点,战后,委员长依然要向你们使用武力,我和邓主任会和你们站在一起。”

此言一出,犹如在周EN来耳边炸响一个霹雳,他和邓演达会合他们占在一起,第三党现在是他们政治上的盟友,可他们除了政治上,军队只有很少一部分,也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一旦内战爆发,除了道义上、政治上的支持,其他可以说一无是处。

“邓主任控制下的军队,现在已经有三十万人,装备精良,久经战阵,我能控制的军队也有三十万,未来几年可以发展到五十万,如此算下来,我们三方联手,总兵力可以达到两百万左右,完全可以制衡委员长。”

庄继华的语气平缓,可周EN来却如遭雷击,以他的稳重,处变不惊,也禁不住惊讶起来。他看了眼邓演达,邓演达点点头,这三十万是庄继华指挥下的第三党部队主力,第三党部队在江南战区、江淮战区和第八战区还有部分部队,不过这些部队分散,最大规模也就师一级,不过合起来也有七八万。

周EN来现在可以确定,庄继华与邓演达私下里肯定有协议,不过,他没有加入第三党,否则不会将第三党和他的部队分开说。不过,周EN来还是想问一下。

“择生,文革加入了民革?”

“没有,他和我们是合作关系。”邓演达答道。

周EN来点点头,他想了下说:“这个情况太突然,我必须想想才能答复你们。”

庄继华和邓演达也没催周EN来,他们坐下喝茶,周EN来抱臂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蒙蒙细雨,脑中不住翻滚。

庄继华与第三党秘密合作,这个情况他瞒得好死,刀锋离他这么近,却一点消息都没有,邓演达也不简单,第三党高层恐怕就他、李济深、陈铭枢、严重几个人知道,连章伯钧都瞒住了;难怪这几年,邓演达陈铭枢他们频频进入五战区,干部频繁调往五战区,那时候他们便和庄继华达成合作协议。

周EN来很快又思考起,这个重大转变对党的影响。中国政治舞台上多了两股力量,这两股力量可不能小瞧,加起来拥有的军队达到百万;周EN来可以肯定,庄继华有保留,没有完全透露他和第三党的武装力量;这股力量在战后将举足轻重,与蒋介石合作,对GCD便有压倒优势;与GCD合作便能对抗蒋介石。

可随后他便发现,庄继华将在这里面的地位非常奇妙,首先,第三党部队是他一手发展起来的,受到他的深刻影响,其次,庄继华肯定不会让第三党部队发展超过他的实力;也就是说,他一旦与蒋介石合作,他们的实力将远超GCD和第三党的联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庄继华在战后将发挥更大影响。

从目前来看,第三党和庄继华都还没有自己稳固的地盘,可周EN来毫不怀疑,庄继华能在未来给自己找到一块地盘,他猜想这块地盘便是东北,想到这里,他不由又叹口气,在争夺东北上,庄继华的优势实在太明显了。

庄继华和邓演达喝着茶,邓演达心中有种强烈不解,他认为庄继华的部署对**是非常有利的,国民党经过整军和社会改革,特别是社会改革,无形中将国民党实力增强了几倍,只有几家联手才能对抗。

可转念一想,邓演达又有些理解周EN来,陕北、绥远、晋北、察哈尔都是苦寒之地,从前清到现在,都需要从外面调入粮食,一旦粮食供给被切断,**势必陷入困境。

“文革,”邓演达开口打破平静:“绥远乃苦寒之地,土地贫瘠,是不是可以每年提供资金或粮食的补充。”

庄继华微微一笑:“老师错了,绥远不是什么贫瘠之地,绥远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如果不是考虑委员长的想法,我宁可将冀中交给他们,留下绥远。”

老天几十年后,鄂尔多斯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之都,百万富翁在这算是穷人,这里还是贫瘠之地?

“老师,您是在拿农业经济观点在看,实际上,在工业经济时代,绥远不但不是贫瘠之地,而是富饶之地,这个地区矿产品极其丰富,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这里的储量是全国之最,表面的贫瘠掩盖着地下丰富的宝藏。”庄继华慨叹道:“当年我在西南开矿,西南矿藏的富裕远不如绥远,而且开采困难,绥远的矿开采方便,投资小,见效快。此外,就是石油,现在都说中国是贫油国,没有石油,可西南开发队的专家告诉我,中国有石油,最有可能的是东北,那里很可能存在一个超大型油田。”

“真的?”邓演达睁大眼睛,非常惊讶。自从满清被西方打开国门,西方各国一拨一拨的跑到中国来找资源,其他东西都找到了,就没有石油,延边地区找到几口小油井,可大的油田从未发现,庄继华现在居然便很肯定的告诉他,中国不缺油,东北就有大油田,这让他有些震惊。

庄继华点点头,关于石油的问题,他曾经与李四光、黄汲清等人讨论过,其中黄汲清还率队在西北进行过石油考察,李四光和黄汲清根据他们各自的地质理论,均认为在东北很可能存在大型油田,特别是黄汲清,李四光更认为四川应该存在一个超大型油田,这几年在四川一直在找这个油田,可让他失望的是,找到的大都是气矿。

不过庄继华不想谈这个问题,关于东北存在大油田的消息被他下令封锁,东北还在日本人手中,只有夺回来后,才能大规模找油,不过,在这事上,庄继华也在后悔,当年知道有个大庆市,可他却从未去过,也不知道具体位置,所以到时候还得靠地质队到处去找。

“抗战结束后,国内若实现和平,就会进入大发展阶段,”庄继华站起来,走到船窗前,双手撑在窗户上:“医治战争创伤,加快工业建设,老师,只要有十年和平时间,我们便能进入繁荣期,因为中国人是最勤劳的,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便能创造任何奇迹。”

邓演达苦笑下,认识庄继华十几年了,他对国家民族的信心从来就是这样强。不过,邓演达相信他的话,至少他在西南实践了,成效显著。

“文革,”周EN来现在有些想清楚了,庄继华的计划总的来说对**是利大于弊,一旦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阎锡山傅作义的部队便会被调出山西,大同危机立解,交换冀中,中央也有这个意向,说明中央也是看到这个,此外刚才庄继华所说,绥远是中国矿藏最丰富的地区,这话有些打动他,虽然不知道真假,但周EN来认为这十有**是真的。

“你的建议,我要向中央报告,如果中央同意,我会在重庆与委员长谈判。”

“好,周主任,”庄继华转身望着周EN来,正色说道:“不过,不要去重庆,我会向委员长建议,就在济南谈,这涉及到华北抗战前景,我有权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委员长不会拒绝。”

最新全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