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投机者 > 第六节 攻略山东 三

民国投机者 第六节 攻略山东 三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16:28 来源:笔趣阁

 “现在播报最新战况,今天江北战区司令部正式宣布,**光复淮北,负隅顽抗的倭军全部被歼”

“**在鲁西北攻势如潮,宋希濂将军光复嘉,兵逼济宁,邱清泉将军指挥**强渡运河,突破倭军防线,登上运河东岸土地新八军军长和新编110师紧随邱清泉将军渡过运河,正向汶上挺进。//、QВ⑤、CoМ”

“杜聿明将军率部光复萧县,蓝运东将军光复睢宁,关麟征将军光复宿迁,华东战略重镇徐州,正在我英勇**刀锋之下**夺取徐州,指日可待”

“文革正一步一步按照他的设想取得胜利。”听着一连串好消息,梅老爷子露出欣慰的笑容,经过十二年不懈努力,尽管到东京的路还比较长,可终于可以说,我们要胜利了。

“是呀,可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掩盖国内**的危险,甚至可能加速这样的危险。”邓演达的神色严肃,目不转睛的看着老爷子和张静江。他忽然想起当年在云桥,他、蒋介石、张静江,三人遇上庄文革的情形,十九年过去了,他们也分道扬镳,张静江现在与庄文革牢牢站在一起,他与蒋介石反目成仇,而他们俩人与庄继华的关系却含糊不清。

“择生呀,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张静江的速度比较快,他很快看过邓演达的方案后,将方案合上放在小圆桌上,抬头问道。

“静江先生,”邓演达的神色平静:“我们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一个民主的中国,反对一党专政和**政府,我认为参政会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改革参政会就是这个目的,使之成为美国式的众议院或英国式的下院。”

张静江微微摇头,这就是邓演达他们与庄继华的不同,庄继华每走一步都有很清晰的目标,不会是那种空泛的说辞,虽然看上去很慢,实际却很踏实,每一步都在前进。

见张静江摇头,邓演达有些误会了,他没希望一次便说服张静江,以为张静江如此快的便拒绝了,失望之色禁不住溢于言表。

张静江却象没看见,端起茶杯轻轻抿了口茶,此刻梅老爷子也看完了,他摘下老花眼镜,揉了揉眼眶,然后才说:“这个方案我是赞成的,不过,择生,现在很多人在说,战后中国该走那条路,美国式的民主,苏俄式的集权,这是两条不同的路,现在看来好像美国式的民主得到更多支持,甚至连《新华日报》也在要求实现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可在我看来,美国式的民主不过是金钱游戏,并非真正的民主。”

“老爷子说得不错,这个论断我也和文革讨论过,”张静江没等邓演达开口,便接过话题:“不过,就目前来看,世界上成熟的政体只有这两个,我们要么选择美国式民主,要么选择苏俄式集权,在我看来,美国式民主虽然不很充分,但在现阶段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那么静江先生是赞成我的方案了?”邓演达眉毛一扬,又恢复了些许信心。

“方案,”张静江停顿下:“我是赞成的,不过,择生,你说的民主什么的,那是最终目的,这个方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蒋介石要不同意,你打算怎么办?”

这两个问题,邓演达认为自己已经有所思考,便毫不迟疑的答道:“我提出这个方案目的是让目前的参政会有一定的立法权,争取在战后成为中国的参议院。如果蒋介石不同意,那么他的**面目便暴露无疑,我们也就可以采取下一步举措,比如召开国民大会,各党派联合大会。”

张静江和梅老爷子同时沉默了,此举肯定会在后方政坛引起巨大*澜,政局由此动荡起来,这让他们很是为难,庄继华在发起徐州作战之前曾经来电,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保持重庆政局的稳定,万不可轻启纷争,影响前方战事。如此一来,邓演达与庄继华的想法便发生矛盾。

“我们的希望是政局保持稳定,现在战争形势刚刚好转,正是集合全国民心士气,进行战略反攻的大好时机,政治局面最好保持稳定。”张静江神情和缓,态度却比较坚决。

“静江老弟说得不错,有些事情不要太急,”梅老爷子赞同的点点头:“择生,不要急,慢慢来,这些事放在战后商议也来得及。”

看到连梅老爷子也不赞成,邓演达很是失望:“如果得到两位的支持,这二个议案通过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可是你忘了,参政会的议案对国民政府没有约束力,”张静江毫不含糊的点出邓演达的目的:“这个议案即便通过了,蒋介石也不会执行,不过却可以掀起政争,导致政治局面纷乱,影响民心士气,进而影响前方战事。择生,我还是劝你放一放,待战争局势进一步明僚之后再提。”

“我真想和文革当面谈谈。”邓演达失望之极,忍不住嘀咕道。

“文革不会同意。”张静江毫不含糊打断他:“择生,为什么不能等等呢?等光复山东后再谈,非要在这战事关键时刻提这样的议案?”

“这其中有差别吗?”邓演达反问道。

“当然,”双方都直来直去,张静江毫不含糊:“光复山东后,战局会有段平静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支持你们,但,现在不是时候,而且很容易授人以柄。”

“授人以柄?”邓演达又有些激动了,他腾地站起来大声说:“怎么授人以柄了?光复山东,固然可以赢得一段暂时的安稳,可蒋介石也就更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改革建议了”

“其实,说穿了,你是担心蒋介石威望上升,所以你们要抓住时机,是这样吗?”张静江很冷静,语气也很平淡,可目光却充满惋惜和叹息。

邓演达一愣,张静江心中叹息同时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该建议文革重新考虑与第三党的关系,他还是习惯将邓演达他们称为第三党。

“对,”沉默良久,邓演达点头承认:“我们必须趁蒋介石羽翼未丰的时候,进行制约。”

“民国十六年时候,你们就是这样想的。”张静江的话越来越尖刻,心中的遗憾也越来越强。庄继华从前线回到到四川后,他们之间的交流更多了,也曾经谈起过当年那些事情,庄继华就详细分析了当年的各方势力,他们的想法,目的,以及策略。张静江这才如梦初醒,那次长谈,也让张静江在政治上更成熟了。

邓演达一下愣住了,当年北伐关键时刻,由于政治上的分歧,北伐最终失败,从此国民党分裂,国内陷入新的内战中,直到现在。

“教训”张静江见邓演达有些动摇,便接着说:“你们想要制衡他,可你们必须要有制衡他的力量,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魏征有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亲手创造的历史,我们更应该反思。”

“当年的错误便是没有早点对他形成制约。”邓演达辩解道,提起当年的事,邓演达最后悔的是在中山舰事件时,没有采取断然措施,解除蒋介石的兵权,以致到最后无法制约他。

“看来你没有从当年吸取教训,”张静江摇摇头冷冷的说:“文革比你强的就在这里,他从来正视自己,正视别人,从不低估别人。”

梅老爷子见他们像是就要吵起来,便连忙插话缓和气氛:“静江,择生,改革现在的政治体制是我们的共识,现在我们的差别就在,我们希望延缓一段时间后再提,你们希望马上就提,我想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商量,用不着激动。”

张静江冷笑下,似乎没有听见老爷子的话,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你们怎么还这样理想主义?你与介石作对这么多年,对他的了解还不如文革。说实话,文革要和你们合作,我虽然不赞同,但还是没反对,因为他说得有道理,可现在……”

说着叹口气,毫不掩饰他的遗憾。邓演达有些惊讶了,他完全没想到情况居然是这样,张静江的惋惜居然是因为他们让他失望了?

失望?邓演达整整心情,清理下思路,他很想知道,张静江到底因为什么失望。梅老爷子也有些奇怪望着张静江,他不太清楚庄继华最后目的是什么,不过,庄继华既然与邓演达他们合作,肯定有他的理由,他是基于对庄继华的信任才支持他的。

“文革到底是怎么想的?”老爷子禁不住问道。

张静江苦笑下:“他的想法并不是只要打败日本人,光复失地就行,他的目的落在战后的国内和平,你以为他为什么会如此不遗余力的帮你们,帮GCD,蒋委员长信的不是政治,是实力。你要没有实力,他宁肯牺牲现在的局面,也绝不会向你们让步,民国十六年的教训都没有吸取,择生,你们太让我失望了。”

这话如霹雳重重的打在邓演达心中,他有些恍然大悟。在他们看来,庄继华之所以支持他们,是因为与蒋介石有了隔阂,可这个判断居然完全错了,按照张静江刚才的话,庄继华根本不是因为与蒋介石有了隔阂才与他们合作,实际上,庄继华早就要与他们合作,目的就是在战后制约蒋介石。

更让他大悟的是,张静江,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庄继华对蒋介石的认识,是如此入骨三分。以蒋介石的性格,他是宁予外贼不于家奴,当年就是这样,武汉要限制他的权力,他就敢制北伐大局不顾,断然分党,最终导致北伐失败。今天他会不会采取同样举措呢?邓演达几乎不用思索便可以回答,绝对

反过来看,庄继华对蒋介石的了解绝对超过他们所有人,所以他才一再告诫他们,政治局面要保持稳定,稳定压到一切。

再细想,邓演达禁不住冷汗直流,他们这时提出的这个蒋介石绝不会接受的议案,不正是想让现在的局面激荡起来吗?这同样是基于党派意识,而至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庄继华把他们都看透了???

最新全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