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投机者 >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二节 战略转向(二)

幸好刘湘也意识到这点,他看到庄继华已经向门边走去,连忙说了句:“有请,有请。”

庄继华闻言放慢脚步,刘湘趁机走到他前面,满脸堆笑的迎出门去,庄继华也就放慢脚步跟在他身后。门外E来和邓演达正在一起有些悠闲的交谈,旁边站着的是留着平头黝黑的朱D。

看到刘湘等人迎出来,周E来和邓演达终止谈话,也快步过来,隔着老远,周E来就伸出手来:“甫公。”

“周先生,邓先生,玉阶兄,快请,快请!”刘湘满面笑容的握住周E来的收,跌不声的请他们进屋。

“文革,你也在。”周E来随后又向庄继华伸出手,恐怕只有在毛Z东身边,周E来才不会成为众人属目的中心,庄继华看着风度翩翩的周E来心里却在想,他握住周E来的手,这个握手与以往不同,当年广州还有伙伴的味道,透着亲切,鼓励,今天则是平静,虽然还有些温和,却隔着一层薄薄的纱。

“周主任,”庄继华心里暗叹却也堆上笑容,松开手后说:“我这个学生不尊师道,不尊师道,没去拜见两位老师,请两位老师原谅。”

“呵呵,文革,你这不是废话吗,我知道你没时间,你现在是委员长的好学生,”邓演达揶揄道:“不过我们今天是见你的,我们是来拜访甫不是甫公的地方吗,学生地地方在旁边呢,不过,”庄继华语气一转苦着脸说:“邓主任。就算学生是自作多情,你也留点面子嘛,学生没面子。老师脸上也不好看,您说是吧。”

“哈哈!”周E来和邓演达、刘湘等人同时大笑起来,周E来笑着说:“文革,你还是那样。一点没变。”

“我们四川人有句话,三岁看老,文革的这个性子恐怕改不了。”朱德脸膛黑中透红。笑容十分憨厚,若脱下军装。再戴上顶草帽,那就是观音桥街头卖菜的老农。全然不像前世那威武的元帅。

“文革,这是我们红军总司令朱德将军。”E来见庄继华在打量朱德。连忙向他介绍。

“认识,认识。”庄继华连连点头:“除了会上以外,报上和悬赏告示上见过,其实照片更英俊。”

庄继华的这句玩笑让众人一楞,随即爆出一阵狂笑,笑声中众人都有恍然如梦地感觉,十年征战,五次围剿,湘江血战,川西喋血,雪山草地,陕北黄土;暗室密谋,沙场苦斗,到今天都化作一笑。

进到屋里,众人又开了几句玩笑,庄继华成了众人当然,一来是他的性格,二来是他地辈分(矮一辈,没办法),三来这里面中除了何健和朱德,谁都与他熟。

“文革,你们这是谈什么事,可以说说吗?”邓演达终于把话题拉到正事上了

“哦,当然可以。”

于是庄继华就把李宗仁他们的担心告诉了邓演达和周E来,邓演达皱眉思索着会说:“这个担心我回国以前也有,不过,我认真想过,蒋介石这次是真要抗日了,不是作假。为什么呢?简单的说,是大势所然。丢掉东北热河已经让国民情绪难定了,再丢掉五朝古都北平,他这个委员长再不作出反应,恐怕连黄埔系也要起来反对他了。所以不管从国家还是军队还是他自己的权力来看,他都必须起来抗

“择生说得对,”邓演达地话刚说完,周恩来就站起来了:“不管蒋介石是真抗日还是假抗日,我们都要推动他真抗日,推动他实行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胜利。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外面推,你们在里面劝,蒋委员长就一定能真抗日。”

高明,高明的演说,虽然只有几句话。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蒋介石划进假抗日一类人里了,为以后留下无限遐想空间,同时还拉拢李宗仁和何健。庄继华心里很不舒服,五年以前就开始了,五年以前你们在作什么呢?把什么责任都推给蒋介石,这未免有些不公平。

“我说两句,”庄继华忍不住说道:“实际上校长五年以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抗战了,西南开就是这个目的,这一点我可以作证。当时校长就对我说如果打起来,我们肯定挡不住日军地进攻,东部恐怕要丢得一干二净,军工企业只能建在西南,所以才有了资源委员会,才有了西南开。五年下来,我这个学生没做好,西南开还没完全建成,至少还需要五年时间。不过现在西南地区的军工厂能够生产汽车、重型火炮、机枪、步枪,能够满足五十万人地装备,再过一两年,还能生产飞机、坦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这次到京以后,校长数次召见,我们谈地都是战争,所以我认为校长这次是下决心要抗战了,绝非消灭异

“文革,恐怕你只看到表面现象,”周E来敏锐察觉庄继华的情绪,他平静地看着庄继华:“庐山上他刚提出解决卢沟桥事变的四点原则,宣布这就是最后时刻;可随后孔祥熙和何应钦就公开宣称,中日实力差距过大,战则必亡,这就表示蒋委员长心里还在犹豫,还是想以退让求平安。正如你所说,西南开还需要五年时间,若不是全国上下高情绪,国民党内外一致要求抗日,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让步。更何况,你们国民党内还有一股潮流,宣称抗战必败的潮流,这些人活跃在他周围。影响着他,这是十分危险地,别看他现在比较坚决,可有这些人在他的想法随时有可能转变。”

“周主任,我承认我党内有些人是很悲观。认为中国打不赢。”庄继华郑重的说:“我想这不单单是他们的想法,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领导必须考虑这个因素。不能像街上地青年学生那样,仅凭热情决定,必须衡量全局。就说现在开战吧,我认为我们能打赢。但代价很大,如果能拖上五年,我们可能要少死几百万人。当然拖的前提条件是平津必须是我们的。华北不能自治。”

“哦,文革。你认为拖五年时间,少死几百万人地依据是什么?”邓演达皱眉问道。

“很简单。五年以后我们的实力更强,按照我的估计。三年以后我们可以组建独立坦克兵团,可以拥有与日军在华北平原正面对抗的实力。如此我们可以保住山东,河南,战火可能打不到江南;但现在呢?我们没有,华北绝对保不住,山东山西也保不住。不要说我们军队人数众多,在座地都是军人,应当争不是靠人多就能打赢的。”庄继华说。

“那你的意思是把平津交给日本人?”邓演达努力压抑自己地怒火,沉声问道。

“当然不是,”庄继华毫不畏惧:“我的意思是准备时间越长越好,如果实在避不开,才应该选择抗战,校长有所犹豫是自然地,也是每个负责的领导人都会有地,绝非什么投降。孙子兵法开篇明义就说,兵,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一旦全面战争,”庄继华用脚剁剁地板:“这座南京城能不能保住都还未定,这样的决策,不能慎重。”

邓演达真生气了,他唰地站起来:“文革,我真没想到,这才几年,你怎么就变得这样懦弱胆怯了,当年守牛行地勇气那去了!”

“择生,别动怒,别动怒,有话好好说,文革只是就事论事。”李宗仁连忙拉住邓演达,把他摁到沙上:“他并没有说不打,他只是替他的校长辩解,是这样吧,文革。”

“嗯,”庄继华低低地回应一声:“老师,我的意思是,你们不能用有色眼镜看校长,好像就希望国家沦丧似的,其实校长是想打的,淞沪抗战,长城抗战,校长不是打了吗,中央最精锐的几个师都拉上去了。”

“可他最后求和了。”说这次他不会这样干?”

“这一点我有信心,校长定会坚持到底的。”

看着庄继华的样子,李宗仁倒有些奇怪了:“文革,你的依据是什么?”

“很简单呀,邓主任不是说了,大势所趋。”庄继华说:“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说什么的都有,你不能不让人说话,否则那不就是独裁了吗?您说是不是邓主任,周主任,您不能说他们认为应该和谈,就说人家是卖国贼,你们反对,反对不自由不民主,不就是要让人说话吗?如果今天不准人家说和谈,那么明天是不是就该不准人家说其他什么东西了,是不是。”

“可他们谈的是让步,妥协,投降。”邓演达严肃的说。

“我知道,邓老师,您别激动,讨论问题就是讨论问题,您看周主任就很平静。”庄继华这样说让刘湘和李宗仁何健朱德都有些意外,可周E来却毫不在意,他们两人与庄继华实在太熟悉了,知道庄继华又使出了化解对立的招:“我从来没说打不赢,这点甫公可以为我作

邓演达看看刘湘,刘湘平静的点点头:“他是从来没说过,不过他老以抗战为接口,要求我配合他,先是把重庆让给他,然后又要我在全川建立预备役,然后就是推行减租减年我就围着他转了。”

刘湘的话还没说完,庄继华就不满的嚷嚷道:“甫公,我听着怎么您满腹怨气似的,难道…”

真说着,伍子牛快步进来:“长官,委员长电话,让你立刻去憩庐,有要事。”

庄继华站起来还要说,伍子牛却又加了一句:“委员长要你马上去。”

这时屋里人的神色不对了,庄继华沉声问:“是什么事,这样急?华北吗?”

“不是,是上海。”伍子牛答道:“好像是日军在上海又搞出什么名堂了。”

求月票

求月票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