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民国投机者 > 第七节 误判

民国投机者 第七节 误判

作者:有时糊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9:34 来源:笔趣阁

单上的第一位赫然列着胡汉民,其他孙科、伍朝枢、崇智、梁鸿楷、邹鲁、林森等不是中央委员就是军方大将。良久,贺衷寒才苦涩的说:“不行,没有校长的同意,我们决不能这样干。”

庄继华冷冷的说:“不能让校长知道。”

面对愕然的贺衷寒,庄继华进一步解释道:“正因为这事犯忌讳,所以要瞒着校长;一旦曝光,可以说是我们擅自行动,与校长无关。简单的说,这事成,则校长收攻,败,则我们担责任。”

贺衷寒大震,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庄继华,他突然明白,庄继华这是把他抛到了一个危险关口,成则罢了,败呢?庄继华不会担什么责任,他正在清新整编川军,情报科是他贺衷寒在主管,他不当替罪羊谁当。

想通这点,贺衷寒心中充满苦涩,他没想到庄继华会牺牲他。可他不知道的是,庄继华之所以敢这样,是因为他知道蒋介石垮不了,这事即便败了,最多也就是贬斥几个月,以后蒋介石位置稳了,回报之丰厚,无法想象。这也是看在贺衷寒这个真正的黄埔俊才一直对他言听计从,送给他的礼物。

不过贺衷寒毕竟也是才思敏捷之辈,他很快找到应对之法。

“文革,这个计划虽然很好,可是真要执行恐怕很难。”贺衷寒字斟字酌的说,他不敢直接拒绝,否则一旦传到蒋介石的耳中,必被看作不忠,至少也是个不敢担当的评价,为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这些都是我党元老,他们有长期斗争经验。身边的人无一不是经过考察的,一时之间我们很难进入他们身边。不过我倒有个想法,你先看看这个。”

说完贺衷寒回到桌边,把庄继华进来时自己在看地那卷宗拿给庄继华。庄继华感到贺衷寒说得有些道理,短期内不可能打入到这些人的身边。

翻开卷宗,庄继华看这事一份关于文华堂俱乐部的情报,这份情报介绍了文华堂俱乐部的政治目的,成员,经常举办的活动场所,主要刊物等等。

“文华堂俱乐部公开声称**!”庄继华感到这个俱乐部有些不同寻常。俱乐部成员包括孙科、伍朝枢、邹鲁等被称为右派的国民党中央委员,成员名单中庄继华甚至没找到一个左派或者中间派。

“你的意思是…?”庄继华问贺衷寒。

“把人派到他们身边很难,不过派到他们经常去的俱乐部就要容易多了,而且就算曝光也可以推托。”贺衷寒坦白了他的计划。

“如果有下一次暗杀,他们会在俱乐部这样地地方商议吗?”庄继华反问道,他感到不稳妥。

贺衷寒被问住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谁会把暗杀计划拿到俱乐部这种公众场合讨论,除非他疯了。

“至少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良久贺衷寒才争辩道:“况且,我们不是一时半会无法打进他们身边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权益之计。”

“嗯。也行,两手抓,一方面派人进俱乐部,一方面设法进入他们的家庭。仆人,厨师,花匠,都行。我就不信他们家里天衣无缝,最好是收买现成的也行。”庄继华恨恨的说,他有种急迫感。

“好。就这样办。”贺衷寒点头答应。不过心里却惶恐不安。

庄继华走后。贺衷寒在屋里来回踱步,他实在拿不定主意。干,肯定有风险;不干,校长和党代表万一…。左右为难,最后他决定去探探蒋介石的口风。

想清楚后,贺衷寒整理了一下关于文华堂俱乐部的资料,然后拨通了蒋介石的电话。

“报告校长,有些东西我想向您单独汇报。”

“是什么?”蒋介石在电话里问。

“关于情报科工作的一些设想。”贺衷寒不敢在电话里透露半个字,电话不保密,庄继华曾经再三强调,情报科地保密手册里也禁止在电话里谈论任何工作。

电话那边蒋介石明显在犹豫,过了好一会,蒋介石才有些勉强的说:“好吧,你过来吧。”

听完贺衷寒关于文华堂俱乐部的汇报后,蒋介石皱眉问道:“这个俱乐部忧色特别的吗?”

“学生认为,他们与东坡楼事件有关。”贺衷寒严肃地答道:“理由有二,文华堂俱乐部以**为号召,而校长支持容共政策;其二,文华堂中粤军军官很多,他们反对校长提出的整军整顿财政。他们中很多人都曾搞过民军,这些人擅长以暗杀对付政敌。”

蒋介石沉凝片刻后又问:“那么你打算怎么作?”

“学生打算把他们监视起来。”贺衷寒说。

“你要怎么监视?”蒋介石警觉起来,他嗅出一丝异样味道。

“监视他们的活动场所,另外…”贺衷寒有些结巴。

“另外什么?”蒋介石平静的问。

“监视其家庭,这是文革地建议。”贺衷寒没有信心,把庄继华拿来充实底气。

听到这里,蒋介石冷峻的目光上下打量他:“庄继华胆子好大,连中央委员也敢擅自监视,简直胆大妄为。”说着,蒋介石一掌拍在桌上,满面怒容的站起来:“无法无天,胆大包天,目无王法,我要处分他!我要重重地处分他。…。”

面对愤怒地蒋介石,贺衷寒不敢插话,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此时他感到庆幸,幸亏自己多了个心眼。

自认为拿到蒋介石的真实想法地贺衷寒心情轻松的回到情报科,开始布置如何潜入俱乐部;他没告诉庄继华,因为他感到庄继华不太可能再回情报科了。可他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在他走后却重重的坐在椅子上,人才呀,象庄继华这样的人才何其稀缺。

此后以后的岁月里,每当贺衷寒回想起今天的事。都在痛骂自己是头猪。

与此同时,汪精卫、廖仲恺和陈友仁来到国民政府总顾问鲍罗廷地官邸,先后到达的还有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和罢工总指挥苏兆征、顾问邓中夏。

在听完汪精卫关于公司代替海关的构想后,鲍罗廷沉默良久才感叹道:“不可思议,你们东方人真是让人不可思议,这是个绝妙的主意。”

本以为鲍罗廷会反对的廖仲恺

松了口气,陈友仁却明显有些诧异,他没想到鲍罗廷此评价这样的伎俩,苏兆征和邓中夏却有些不理解,因为罢工委员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方式就是禁绝洋货。如此一来,禁绝洋货不就落空了。

“达瓦力西苏,达瓦力西邓,反对帝国主义也要讲究策略,要有灵活的,智慧地策略,特别是帝国主义力量还很强大时。”鲍罗廷向苏兆征和邓中夏解释道:“分化瓦解敌人就能把强大的敌人变得弱小,区别对待西方列强就能分化帝国主义者,孤立英国,这种策略将使我们的胜利增加几分保障。”

鲍罗廷一锤定音。国共两党迅速达成共识。几天后抗议海关停关的风潮迅速在广东蔓延,广州、潮、东莞等地海关楼外出现接二连三的游行示威者,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中不时夹杂一些砖头飞进海关大楼,海关官员的住所外也被贴满标语。英籍海关官长迅速带着家眷住进沙面租界,于是更多的外籍海关人员迅速跟上,三四天里,广东海关外籍人员一跑而光。声明对他们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在抗议风潮中一家进出口服务公司悄悄成立。这家公司迅速在广东各地成立了办事机构,无巧不巧的是,这家公司的办事机构一般都在海关地附近。有家甚至就在海关对面。

就在外籍人员逃离广州后。国民政府宣布区别除英国货、英国船和在香港停靠过的船只不能来粤外。其他国家的船和货均可来粤。

第一批闻讯赶来的是前世地经济动物——日本。福田丸号货轮载着几千件棉布在广州靠岸,很快就有几个穿着西装的人到船上自称是广东进出口公司的职员。要帮助他们办理进出口事务,当然这个要求被船长远间和货主拒绝了,他们不需要这样的帮助,日之满株式会社地职员早已安排妥当了,可没想到气喘吁吁赶来的职员却很殷勤的接受了进出口公司地帮助,等这些人走后,职员才告诉船长,没有这家公司地帮助,公司地货在广州根本卖不出去,甚至连船都下不了,他们收费多少,商人关心的是成本,是费用,不多,原来海关收多少,他们收多少,职员苦笑着告诉他们。船长货主这才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地还有英国人,还有他们掌握的海关,于是粤海关关长向北京总关长报告了广东发生的事情,总关长向列强通报后,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议,指责中国政府强行收回海关是对辛丑条约的否认,是对各国在华利益的侵犯,是对国际法的践踏,是对世界文明的挑战,是道德的沦丧,是无耻的行径,是罪恶的行为……,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制止广东政府的卑劣行为,让世界回到文明法则之下。

北京总海关同时命令粤海关外籍人员全部回到广东准备复关,没想到这些外籍人员刚踏上广东的土地,就受到鸡蛋,西红柿的迎接,上万抗议群众围着他们高呼抗议口号,让他们寸步难行,最后广东政府出面保护他们再次回到沙面租界。

北京公使团向广东发出外交声明,指出广东政府强行收回海关的做法违背了辛丑条约的相关规定,要求广东政府尽快恢复海关的正常作业。

陈友仁代表国民政府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他以公开声明的方式回答了北京公使团的声明。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国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北京政府是非法的,他不能代表中国人民;其次此次停关事件是列强蓄意挑起的,海关在没有取得国民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宣布停关,并很快离开广东,回到沙面租界或者香港,其事前事后都没有通报国民政府,故国民政府不能对停关事件负责,同时国民政府对粤海关擅自停关提出抗议。”

“粤海关停关的目的是想从经济上打击我国,民众抗议理所当然,海关却擅离职守,这是海关内部之事,与国民政府无关,至于说到强行收回海关,诸位记者只要去看看海关大楼就知道了,海关依然停关,海关大楼依然紧闭。”

“我要正告某些帝国主义者,我们不怕没有海关,海关没有了,各国商人依然可以来华进行贸易,没有了关税,货物的价格还可以下跌不少,这对商人是有好处的,我要告诉各国商人,国民政府欢迎他们来华贸易。”

“同时我还要提醒诸位的是,由于粤海关擅自停关,给国民政府造成巨大损失,海关必须赔偿,否则我们宁为玉粹,不为瓦全,宁可永远停关。”

“有人说进出口公司,那是民间的商业活动,市场经济,政府不便干预,各国商人完全可以不接受他们的服务。”

当然不接受是不可能的,进出口公司继续收着他们的费用。很快市面上又出现两家进出口公司,中外商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他们收费是完一样的。当然也有人想申请成立一家这样的公司,可他们的申请根本没有下文。

公使团傻眼了,他们是绅士从来遇见过这种事情,当然有人暗暗高兴,比如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公使。对于英国要求共同干预广东的提议,就在公使团进行讨论时,国民政府宣布,国民政府重启粤汉铁路和广九铁路并轨工程,同时有宣布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经济振兴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国民政府将投资修建港口,公路,水电站,还将修建广州到南宁的铁路。

“他们那来这么多钱?”美国公使在接到美国公司要求他帮助夺标的代表时诧异的问。

“现在广东海关的关税全归他们,他们当然有钱了。”代表苦笑着说。

“狡诈的东方人,愚蠢的英国人。”公使明白了,低声咒骂道:“那点钱能修这么多工程么?”

“恐怕不能,不过他们说了这是计划,五年计划。大使先生,照这样发展下去,我看北京政府维持不了几年了。”代表弹弹手中的烟灰:“广东有一个新的中国正冉冉升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