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三章 形势

文帝本纪 第三章 形势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元晗对杨素素,刚开始是为了杨崇任她试探,后来被她的直爽仗义打动,真心相交。

她这几年为了逃避童生试,找的借口越来越离奇,难为杨素素一直相信她,还为她思虑。

“母亲传信来,近些时日要归家一趟。我会秉明母亲我的心意,必不委屈了崇儿。”

杨素素故意板起脸:“你且归你的家,关崇儿什么事?”

元晗也不恼,从书箱里摸出一只彩陶玩偶,递给她:“麻烦替我转交给崇儿。”

杨素素接过玩偶,是一只长耳朵小兔子,但是着实有点丑。两边耳朵一高一低并不对称,本该圆润的身子摸上去也不光滑。

“这也太丑了,不会是你做的吧。”杨素素毫不客气地嘲笑。

“丑是丑了点,但是这是我做的最好看的一个了。”

嘴上说着嫌弃的话,手上还是珍重地把这只丑兮兮的小兔子收好。元晗的学问品性皆是上乘,更难得的是能耐下性子逗崇儿开心。除了运气实在有点差,可以说是无一不好。

她会是个好妻主的吧。杨素素心里想着,又问道:“你方才说要归家一趟,几时动身?”

“待这次的旬考结束吧,免得崔夫子觉得我是为了逃避考试。”

每次旬考,元晗总能名列前茅,连严厉的崔夫子,脸上的赞赏之色都压不住。

这样的人,怎么能到现在连个童生都不是呢?杨素素在心里第无数次替她惋惜。

书院里夫子只讲半天的课,下午的时间留给学生们温书做文章。与杨素素分别后,元晗回到了城里租的小院子。

家里人口很简单,一个侍卫,一个婢女,还有一个在本地招来做工的厨娘。

杨素素来过这里,对于她孤身在外求学,身边不仅没有乱七八糟的通房,连个小厮都没有的情况非常满意。

元晗拍了拍门,“吱呀”一声,大门应声而开。侍卫丁影接过元晗的书箱,扬声叫道:“墨儿,主子回来了。”

婢女墨儿听到声音,忙从耳房里迎出来,一边帮元晗掸落斗篷上的雪花,一边说着:“主子前两天叮嘱留心京里的消息,早晨和主子的信就送到了。”

元晗把斗篷脱下来交给墨儿,又从她手里接过暖炉放在手心里捂着:“父君的信呢?”

墨儿把元晗的斗篷在架子上挂好,熏上暖香,从书桌上拿起来一个信封,交到元晗手中。

和君名义上是她的父君,但是关系并不亲密,甚至不如薛皇后。所以元晗在外五年,与和君的书信往来并不多。

拆开信封,和君先是回应她上封信的问候,再问她在外好不好。然后话题一转,南朝已经覆灭,亲征在外的皇帝很快就要回朝,让她尽快动身回京。今年她就要年满十六岁,该出宫建府,在朝中担任职务,为皇帝分忧了。

薄薄的两页纸,上面写着的内容却让元晗心情沉重。朝中任职,为国分忧,她何尝不想呢?在这里跟着崔致和李秋爽日夜苦读,学了满腹治国之策,真的有用武之地吗?

泰初帝多子多女,元晗排行十五,算上成年的,也有**个之多。太女至今未立,夺嫡的势头越来越明显。

前朝与后宫名义上分开,可皇帝无家事,后宫的君侍们,哪个不是卯足了劲儿给女儿增加筹码?

泰初帝的后宫之中,薛皇后之下,是荣宠多年的惠皇贵君,膝下三女二子,可见其盛宠。皇三女穆亲王元昊,皇七女豫亲王元昀,还有皇十四女元旸,都是颇得泰初帝喜爱的女儿。

此次御驾亲征,朝中的事务都交给元昊和元昀处理。元旸和元晗一般年纪,比不得姐姐们经营多年,不算是太女之位的竞争人选。

除此之外,还有贤君膝下的皇九女康郡王元昕有问鼎皇位的能力。

惠皇贵君徐氏,是当朝左相徐晶的嫡幼子。徐氏一门平民出身,但徐晶颇受皇帝重用,一路提拔,后宫之中的徐氏也水涨船高。

贤君王氏,出身青州王氏一脉。

这就不得不提大周朝的士族们了。

周朝顶尖的士族门阀,青州王氏,扬州崔氏,建阳卫氏和桐山张氏。这四大家族,在前朝可谓是风光无二,连皇族都不放在眼中。

后来,南北朝分裂,青州和建阳地处北方,自然是北朝阵营。扬州和桐山,位置比较尴尬,刚好在南北交界的春江附近。

春江作为南北交界线,也是南北朝划江而治的界限,常年有小规模战乱,并不太平。虽然士族安土重迁,可是这样长达百年的不安定,依旧是对家族的打击。

北迁还是南迁?

扬州崔氏和南朝的李氏,都是多出帝师的家族,一山不容二虎,崔氏果断北迁,进入了北朝的管辖。直到北朝收复江南,才又全族迁回原籍。

而桐山张氏比较特殊。张氏的女子,多声名不显,没有什么突出的建树。但张氏的男子多貌美,知书达礼擅持家,是百家求娶的对象。

光前朝一朝,张氏就出了五位皇后,无数王君、诰命。可以说,张氏和各大家族都有姻亲关系。也正是如此,桐山张氏仿佛一块净土,在战火纷飞的交界处,安稳度过了百年。

南朝覆灭之后,李氏一朝倾覆,五大家族变为四家,崔氏凭借帝师的身份,一跃成为四大家族之首。

桐山被朝廷收复后,张氏一族一如既往地和各大家族联姻,因为在北朝的贡献最小,四大家族之末的位置岌岌可危。

说回贤君王氏。王氏家族底蕴深厚,族人门生遍及全国,颇有些前朝李氏的架势。王氏一族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也知道皇帝对“李半朝”这样的家族的忌惮,家主一支,除了身在后宫的贤君王氏,其余人全都留在青州,开办乡学,教化民众。

这才使得贤君王氏稳坐后宫,王氏一族的名望也颇高,仅次于帝师频出的崔氏。

因此,即使王氏在朝中并无权势,贤君所出的皇九女元昕,也是太女之位的热门人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