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二百七十三章 讲学

文帝本纪 第二百七十三章 讲学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不出几日,各家都得到了崔致的消息,连尚在建阳的卫家都收到了京城的信。

卫家三年丁忧期满,京中迟迟没有起复的消息。正犹豫不知是是元晗另有安排,安静等着,还是让卫蕴冬在元晗面前提一句时,崔致的书信送到了建阳。

卫家这一辈五个女儿,只有卫执芸和卫执茗考中了进士,卫执萍有功名在身,剩下两个还是白身。

众人传阅了崔致的信,卫执芸看着卫传道:“母亲,我去。”

卫执茗立刻反对:“不行,大姐,你要留在卫家,我去合适。”

卫弗死后,卫家现任的家主是卫传。可她自知没什么能力,卫家的决定多由卫执芸做主,所以才有了卫执茗说的,她要坐镇卫家不能远离。

“崔相信中说了,派遣的使团以杨茵为首。大姐不论出身资历都高过杨茵,反倒不合适。”

卫传也赞同:“茗儿说的有道理。你若是在使团中,杨茵若是顾及你,她不好做事。若是寻常对你,你不好做事,还会惹来猜测。茗儿却是正好。她虽然比杨茵早一科,但也没什么资历。”

卫执芸皱眉:“我是担心陛下对我们另有安排,我们若是贸然参与使团一事,恐怕会打乱陛下的计划。”

“大姐,陛下兴许就是在等我们表态呢。我空有一个进士的功名,还有卫家的家世,其余一无所有。陛下即便有安排,也是对你的。又或许对我的安排,就是跟着使团去高丽呢。”

卫执芸一时无法反驳。

“崔家去的是一位旁支的小姐,也能看出崔家的态度,要以杨茵为首。所以还是我去最合适。”卫执茗最后再加一把火。

卫执芸沉吟:“先去信一封给崔相,言明咱们的思量。陛下让她给士族传信,而不是直接下旨,也是存了灵活调整的意思。若是情况有变,在换人也来得及。”

相比于卫家在祖籍丁忧的消息不畅,赵家定居京城,各种小道消息知晓得更多。

“荣安公主二嫁高丽,基本上是定下来了,只等高丽王进京求娶。听说陛下选了许多匠人、医官陪嫁,还有大量的典籍。现在要派遣讲学的使团,所图非小。”赵风向赵晋说着得到的消息。

赵晋皱眉:“陛下如此重视,论理,应当是让嘉儿去的。可是她和杨茵,这几年虽然不再剑拔弩张,可心里依旧是芥蒂深重。此番以杨茵为首,远在异国,她恐怕要吃亏。”

**嘉这几年性子沉稳了些,但依旧书生气十足。赵晋担心她在外会吃亏,赵风更担心她坏了元晗的计划,连累赵家。

“那让惜文去?”

赵惜文也是赵家的旁支,但是比起崔家那位旁支的小姐,还差的远。

“惜文这次只在二榜挂了个末尾,学问上恐怕有些不够看。”

“学问倒是没有品性重要。”赵风解释,“听崔相的意思,陛下更看中的是人品。惜文虽然学问上弱了些,但难得的是心性坚定,人又比嘉儿灵活懂变通。她若是愿意,再合适不过了。”

一时间,各士族因着派遣讲学人选一事,书信往来频繁了许多。

高丽王的仪仗在沿途各驿馆和杨茵的指引下,见识到了大周的地大物博人文风物。姜和信眼见着高丽王对于大周的向往日渐浓郁,心中的不安也日渐加剧。

老高丽王虽然派遣生员入大周,也只是学习大周的文化,并不如新王这般狂热。因此,姜和信对于总在高丽王耳边述说大周风光的杨茵,愈发排斥。

杨茵对于姜和信的态度一清二楚。高丽王原本就对她心存不满,杨茵每每被姜和信针对,总是示弱,更是激起了高丽王的反感。姜和信越是反对,高丽王就越亲近大周。杨茵甚至想,将来在姜和信落败之时,扶她一把。

一路走走看看,仪仗直到腊月,才进了京城。

景成四年十二月初六日,元晗设宴款待高丽王一行人。席间,高丽王向元晗求娶归朝的荣安公主。元晗欣然许嫁。

高丽以北部玄郡、乐郡为聘礼,建公主府,划入大周版图,以慰公主思乡之苦。皇帝感念高丽王诚意,以金玉饰物数十车、锦缎布匹上百匹、经卷书籍三百卷、匠人医卜御厨等百余人、器具以及作物种子若干作为陪嫁。另有大周青年才俊组成的派遣使团,前往高丽讲学交流。

一场宴毕,双方都十分满意。不过,满意的人中,不包括姜和信。

姜和信回到驿馆,气的又差点掀了桌子。碍于这是在大周,被元晗拿到把柄借机发难,又生生忍了回去。

“王上欲以玄、乐二郡作为聘礼,事先为何不与臣商议?”

高丽王道:“玄、乐二郡没有地势之便,又没有大的产出,以此来换取大周的诗文、史书、医典、历法,何乐而不为?”

姜和信气急:“二郡再如何贫瘠,那也是高丽的领土,随意割让,岂不是给新罗百济她们软弱的印象?!”

高丽王冷笑:“母王将权柄授予三王姐,又发动政变才得以收回,高丽被百济趁乱占去的开郡,那才是丰饶富庶之地。百济背靠扶桑,我高丽若是没有强力的盟友,何时能收回开郡?孤百年之后有和脸面去面对母王?”

“你忌惮百济?大周难道不是更应该防备的?”姜和信罕见的失了风度,“荣安公主在三王女身边做了什么,你自己不清楚?他成了高丽的王后,你们姓金的,迟早要改姓了元。”

“姜和信!”高丽王怒斥,“孤对你宽容,是念在先王的面子上,容不得你如此放肆!事事如了你的意,恐怕高丽要先姓了姜。”

这是在**裸斥责她狼子野心了。新王与辅政大臣之间,第一次明面上的交锋,以姜和信终究地位有别,而败下阵来。

沉默了许久,姜和信似疲惫不堪:“是臣失礼了,请王上恕罪。”

金永英第一次借着大周的力量,在同姜和信的斗争中占了上风,更加坚定了选择大周作为盟友的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