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二百六十章 南巡(二)

文帝本纪 第二百六十章 南巡(二)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元晗点头:“你看,这几条是历朝开凿的运河,这几条是春江和玉河的分支,在这里补凿一段,这一片水域就连起来了。再从玉河和支流引水源过去,南北就有了水路上的连接。这样一来,南北漕运就大为便利,赈灾平乱也好,货运通商也罢,夫子想想。”

崔致被她说的激动起来。

这样一条运河,对于经济政治的作用,的确是难以估量的。崔致甚至能想象出,将来运河之上舳舻蔽水,客货云集的盛况。

但这激动也只是一时的,开凿运河所需要的钱粮人力,都是巨额数字。

这个问题元晗也考虑过,自从有了开凿运河的念头,元晗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些。国库的收入该如何支撑?河工劳役该如何调配?工部有没有人精通水文可以统筹调度?

“五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二十年,朕有生之年看不到,泽被后人也是好的。”

这样一条运河若是开通,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花二十年时间做这样的事情,值得。

“臣传信工部户部,还有右相,让她们先商议出个章程来。”

“先让她们心中有个数,暂时不要传扬开去,待南巡结束再议。”

楼船在春江上行了几日,进了品州境内,开始下暴雨。江面上风浪大,元晗一行人上岸,在品州府衙落脚。

品州被春江和支流分割成了三块,如同一个“品”字,因此得名。这样的地理环境给品州带来了富庶和繁荣,也带来了水患的风险。暴雨一落,府衙县衙各处便严阵以待,组织劳工加固堤坝。

元晗领着元琮在河堤上看了一天,回去的时候,二人已经湿了大半。

张疏桐一边让人替元琮更衣,一边亲自动手拧了热的帕子递给元晗,埋怨道:“外面这么大的雨,陛下带上太女做什么。小孩子身子弱,冻病了可怎么好?”

元晗擦脸的手一顿,很快又继续擦脸,声音从帕子底下传来,有些闷闷的:“这些事情,太傅说上一百遍,都不如自己看上一遍。”

张疏桐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元璃病逝才一个多月,元晗虽然忙于政务看不出悲伤来,可终究是心痛的。前些日子,京中传来消息,元璃已经下葬了,但梁辰一病不起。这时候提“孩子身子弱”,无疑是在元晗的伤口上撒盐。

正想着找补两句,元晗擦完脸把帕子递还给他,神色如常,除了眼中多了几条血丝。

“陛下去累了一天,喝杯热茶去歇一歇吧。太女也去睡一会儿。”

元晗端起茶杯,将冒着热气的茶水一饮而尽:“朕去歇着,琮儿若是累了便也去睡会儿。”

元晗走后,元清察觉出气氛不对,却又不解:“父君,母皇怎么了?”

元琮小口小口抿着茶水,答道:“母皇想起二妹了。”

元清对这个常年养病的妹妹没什么印象,只能瞪着眼想了会儿,沉默不语。

论起存在感,元璃比不上身为太女的元琮,也比不上成日里爬高上低到处低捣蛋的元清。但想到她最后实在睁不开眼,细声细气叫“母皇”和“父君”的样子,让元晗鼻梁发酸。

自己尚且这样,在元璃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梁辰,不知道有多难过。

送进宫的家信中,元晗嘱咐,给梁辰父亲入宫的牌子,让他多进宫陪陪梁辰,希望他能好过一些。

元晗在品州住了几日,虽然连日暴雨,但因为品州应对及时,并没有多大损失,反倒是邻近的苏州遭了水患。

“启程,去苏州。”

话一出口,立即被品州刺史彭安民劝阻:“水患过后必有流民,陛下千金之躯不可涉险。”

元晗简直要被气笑了:“流民?官府若是好生安置,哪里来的流民?杨才无能至此了?”

彭安民讷讷,一时嘴快说了不该说的话。

苏州刺史杨才,出身苏州杨氏,是杨氏家主杨业的庶妹。杨业现任吏部尚书,杨氏一族正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苏州和品州距离这么近,杨氏要为难她,并不是什么难事。

看她这个表情,元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来,给朕说说,杨才都干了什么事?”

彭安民心中权衡。苏州府的情况,元晗去了一看便知,要怪也怪不到自己头上来。

“杨大人早些年也是进士出身,着实有些政绩的。这几年迷恋方术,府中养了不少方士,遇事不决便询问这些人。这些人中的确有些真才实学的,还有一些就不好说了,所以……”

元晗懂了,有江湖骗子也有真有本事的,所以杨才即便荒唐,也没闹出乱子。

“朕更得去苏州看看了,青岚,吩咐下去,明日启程。仪仗断后,咱们先行一步。”

遭了水灾的是苏州丰江县,距苏州城还有一段距离,元晗并没有遇到流民。想着看看杨才能作出什么妖来,元晗直奔刺史府。不料却被告知刺史大人带着人去丰江县亲自赈灾去了。

一州刺史在遇到水灾后亲自去到县里赈灾,也算是用心了。元晗又带人赶去丰江县。

丰江县城地势较高,没受到什么影响,周边的村子可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浑浊的江水漫过大片的庄稼,时不时飘来残破的衣料木盆等物什。房舍被没过一半,屋顶上间或能看见几个人,表情麻木又绝望地看着远方。往县城去的路上,失去家园的百姓同样麻木地往前走着。

一路上没见到赈灾放粮,也没见到官府的人,杨才亲自来赈灾,到底在做什么。元晗赶到县衙,居然又被告知刺史大人不在,去了江边。

元晗再次追着杨才到了江边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加固堤坝或是赈灾放粮的场面。

江边搭了一座高台,有个身着紫色官袍的人,正在手舞足蹈说着什么,她身边还站着个道士模样的人。因着暴雨,二人都十分狼狈,杨才的官袍湿了大半,沉甸甸地挂在身上,道士的雪白的道袍也沾了不少泥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