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二百四十六章 伊昌(二)

文帝本纪 第二百四十六章 伊昌(二)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李陵在李竹的计划中只是个附属品,所以放在塔里的地盘也不要紧。但是李菁作为有号召力的核心人物,必须时时带在身边。

问李菁的下落,便是问李竹的下落。

右贤王的喉咙无意识动了动,才抖着嘴唇说道:“李充容在小王帐下,一直被奉为上宾,不日便派人送他回京。李令史一直和李竹在一起,离开塔里后,小王也不知她们的去向。”

“右贤王的兵刃武器,都是运往何处去了?”

右贤王的脸色又白了一分:“那些武器兵刃,是李竹借着商队之便,将铁矿石运来小臣这里加工打造的。完成之后,又借着商队运回大周,小臣也不知运往何处。”

元晗冷笑:“如此说来,右贤王一无所知啊。”

一无所知,代表着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交易的必要了。

右贤王知道自己此番重伤,左贤王和羊弘必然会趁虚而入,若是大周的通商没拿到,还失去了伊昌这个贸易隘口,塔里三分的局面怕是要结束了。

“小王知道李竹的铁矿石从何而来。”

这个不消说,元晗自己也有猜测。

大周管制铁器,李竹若是要起兵,一支军队消耗的兵器,不是小数目。若是一般的铁器铺子,接到这样多的兵器打造,必然会惊动官府。要隐匿行迹,铁矿石要走私货,打造的匠人不能在大周境内。

右贤王负责打造兵器,那如此数量的矿石,只有几年前查抄青州矿山时,去向不明的那一批了。

果然,右贤王的话证实了她的猜测。

“小王手下有一能工巧匠,她曾在大周游历多年。李竹拉来的铁矿石,像是青州出产的。”

“这批矿石你那里还有吗?”

右贤王摇头:“演武之前,小王已经将最后一批兵刃交予李竹了。”

元晗似惋惜地叹了口气:“不论是左贤王用来做交易的马场,还是羊大人提供的消息,可都比你这些似是而非的话有价值啊。”

右贤王额头沁出汗珠:“那陛下想要什么?”

趁火打劫的时候到了。

元晗微微一笑:“朕对右贤王旗下的兵刃打造工艺很是感兴趣,能让李竹不辞万里也要运送矿石打造的兵器,想来不是凡品。”

右贤王的脸色更白了。

马匹兵刃以及骁勇的战士,是塔里的根本。否则,以塔里匮乏的物产,不适宜农耕的气候和土地,怎么能在数次劫掠了大周后,还能安然无恙?

现在,元晗掌握了青山马场,再拿到塔里兵器的打造技术,恐怕未来数十年内,塔里都不再能占到便宜。

但是眼下形势所迫,若是不答应,恐怕就看不到未来了。

右贤王咬紧了后槽牙,缓缓道:“小王回去后,便命人将打造工艺和匠人送到京城。”

景成二年十一月一日,元晗回到京城。

十一月三日,设立伊昌都护府,任命卫舒为第一任大都护,总领都护府一切军政事务,官居正三品。

大都护下设两名都护,一文一武,分管政治军事。不仅是都护,还有长史录事这样的文官和参军事都尉这样的武官,全都空缺。

虽然都护府在西域,不似中原风土人情,可伊昌原本是繁盛之地,并不像塔里戍边之处那般艰苦,可以说是一个攒资历搏晋升的好机会。

卫舒亲自点选,裴苑成为了五品都尉。

如果不是武将只看军功不看资历,不仅是裴苑刚刚中举的身份就得了五品官,连卫舒年纪轻轻便官居三品都要为人诟病。

现在,薛氏半退隐,新一批的武将还没有成长起来,有些青黄不接的意思,便也没有人质疑武将们提拔过快的问题。

众人都在看元晗要如何填补伊昌都护府的空缺,她却一道旨意,将还在新玉县当县令的刘霞调任至都护府,成为从四品长史,又将还在翰林院察用的薛绍任命为从五品录事。

不论是刘霞从七品县令升为从四品长史,还是薛绍从七品学士变为从五品录事,都是连升数级。朝臣有心反对,除了资历不足,又找不出更好的理由。

刘霞虽然是文人出身,不论是当年随军押运粮草,还是这几年在新玉县对抗塔里的入侵,都逐渐向武将的方向发展。

薛绍本身出自武将世家,自己又饱读圣贤书。在伊昌都护府这样军政一体的地方,这两人尤其合适,即便升迁速度过快,也无伤大雅。

至于大都护下一文一武两位都护的位置,暂且空了出来。一方面都护府成立之初,军权至上,不能让卫舒有太多掣肘,另一方面,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两个位置是为谁准备的。

伊昌都护府的任命告一段落,左贤王的青山马场到了元晗的手中,右贤王帐下的匠人随着李陵一起,被送到了京城。

马匹武器装备入军队,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伊昌作为贸易枢纽,正式开始发挥作用。中原的商人尚且在观望之时,曲亦瑶的商队率先启程,茶叶粮米瓷器绸缎,换成了宝石矿产马匹皮货,还有西域各种异域风情的货物,流入中原。

曲亦瑶的身份打消了商人们的疑虑,往来生意繁荣起来。

这正是元晗想看见的。

李竹那边的南朝余孽,却迟迟没有动静。

按照羊弘透露的消息,李竹应当在冬天的时候,协助右贤王吞并左贤王的领地,再在开春之后,由右贤王的人协助起义。

可是,这个计划因元晗强势拿下伊昌而破灭。

两国通商,塔里可以用牛羊换取必要的粮米蔬菜等常用品,不需要再南下劫掠。演武也很好地震慑了左贤王,让她安分地过冬。左贤王的部族不南下,也就没有后方空虚的时机。

何况右贤王在贸易中不占有优势地位,自己又受了伤,须得时时刻刻提防左贤王的蚕食,又哪里有心思理会之前和李竹的约定?

没有了这个前提,李竹的起兵时间又难以捉摸起来。

这个毒瘤,越早铲除越好,元晗准备动用事先埋下的后手,逼李竹仓促起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