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一章 南北

文帝本纪 第一章 南北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泰初二十年。冬。

江南的冬天雨雪绵绵,处处都是冰冷潮湿的触感。

元晗站在书院廊下,抖了抖油纸伞上的雪花。零星的几点,飞溅到她的手上,很快融化成小小的水珠。

伞上的雪花尽数抖落在门外,元晗收起伞,靠在门边,这才推门进去。

屋子里点着好几个炭盆,暖气熏蒸,很快就在她的脸颊上,染上一抹嫣红。

这是一间课室,正前方的书桌空着,授课的夫子还没到。堂下整整齐齐摆着几排书案,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原本安安静静的课堂,今日却格外不平静。

相熟的人在低声交谈,听不清说什么,隐约漏出“皇上”“归朝”“统一”之类的字眼。元晗在自己的书案前坐好,一边研磨,一边听着他们的小声交谈。

其实,不用听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几天来,最热门的话题无异于皇帝御驾亲征,覆灭了偏安一隅的南朝统治,实现了南北统一。

南北朝这段长达百年的分裂历史,要从前朝说起。

前朝末代皇帝平庸,外戚专政,朝野混乱,地方士族门阀、平民百姓都揭竿而起,四处皆是起义军的身影。

其中佼佼者当属两家,北方的元氏和南方的李氏。

北方元氏有草原民族血统,后南下定居元京,也就是现在的京城。元氏一族骁勇善战,在时任元氏家主元清雅的带领下,很快占据北方的重要城池,整合各路起义军,建立大周王朝,与南方李氏建立的陈王朝划江而治。

李氏是江南大族,在前朝官场举足轻重,家族成员大多担任要职,百姓称之为“李半朝”。李氏虽然不擅于沙场征战,但百年家族的积累,在治理朝政上手段非凡。祖上出过数位帝师,深得天下士子们的敬仰。

一时间,南北二朝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能暂时偃旗息鼓,形成了长达百年的分裂。

自此,大周的每一任皇帝,都以统一南北为终生目标,直到泰初皇帝登基。

泰初皇帝是周宣帝的第九女,父族乃是北朝大名鼎鼎的薛氏。

薛氏自太祖皇帝元清雅起兵之际,就一路追随,是开国功臣之一。周朝建立后,薛氏被封为定国公,屹立百年,荣耀已极。

泰初皇帝登基后,立了表弟薛氏为皇后,三位表姐表妹,均在军中领兵。薛家一门三将,哪怕薛氏膝下无女,也一样稳坐皇后之位。

泰初皇帝甫一登基,就表现出与母亲宣帝不一样的政治手段。大力整治贬黜了一批温和派,提拔了以薛氏为首的军中将领,开始了对南朝的征战。

反观南朝,近几十年来,掌权的都是守成之主,在泰初皇帝麾下强大的铁骑之下,城池连连失守,甚至数次迁都,难以抵挡北朝的蚕食。

泰初十九年,皇帝倾一国之力,对摇摇欲坠的南朝发动最后一次攻势。泰初皇帝御驾亲征,这场持续了近两年的战争,终于在现在结束了。

南朝最后一任皇帝在皇宫自尽,其君侍子女以及皇亲国戚尽数被俘,陈王朝彻底覆灭。

周朝历任皇帝的理想,在泰初皇帝手中完成了。朝野上下无不欢欣鼓舞,开疆拓土的功勋,在士子中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连元晗所在的这所小小的学堂,也不例外。

学生们尚无功名在身,但是少年人的热切总是挡不住,甚至有人想弃文从武,去参军,被身边人引经据典地拦了下来。

元晗研好墨,静坐了片刻,提笔开始写文章。泰初皇帝统一南北的不世功勋,先生必然是要留作业的,干脆先写一篇练练手。

等皇帝回朝的消息传出来,怕是就要离开这间书院了。哪怕再不受宠,她也是个皇女,清净的日子要到头了。

“咳咳。”

课室门口传来夫子的声音,屋子里迅速安静下来。

江南多书香世家,这间不起眼的小书院,内里卧虎藏龙。书院的院长名声不显,出自金陵赵氏的旁支,但书院里的夫子却不简单。

一位是北朝的帝师之后。帝师崔雪,是泰初帝的老师,一门清贵。几年前,北朝收复江南时,崔帝师告老,带着族人到了江南清净地养老。

谁也想不到,崔帝师的嫡长女崔致,居然在这样一间小书院里教书。如果不是崔帝师告老时,元晗在人群里见过崔致,根本认不出这是崔氏未来的家主。

另一位就更是名声在外。南方李氏,是前朝第一大世家,后来李氏称帝,族人更是遍布南方。有的族人从政,有的则专心做学问,不闻窗外事。李秋爽就是这一支的后人。

北朝收复江南后,不少李氏族人不愿意离开家乡,便隐姓埋名,留在江南继续生活。对于这些李氏后人,北朝并没有什么迫害,任由她们继续开学堂授课,但限制和管控是少不了的。李秋爽是这一支的顶尖人物,也只能在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学堂里当夫子。

崔致门庭显赫,虽然崔帝师已经告老,但朝中的影响力还在。她和李秋爽的身份差别,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李秋爽温和,对做的不好的学生也少有批评,以指正为主。崔致严格,元晗这样认真读书的学生,都有被骂的无地自容的时候。

“元”是皇族姓氏,就算不是正经皇族,也是沾亲带故的,因此元晗在外化名韩悦。

她在京城时并不受宠,和崔致并没有交集。崔帝师告老时她只有几岁,现在六七年过去了,元晗再也不是那个沉默的小姑娘了,崔致认不出来也是正常。

“昨天留下的文章都做完了吗?在你们没考取功名之前,天大的事情你们也只能私下议论,没有任何作用。不如把时间拿来,多读几篇圣贤文章来的要紧。”

崔致慢慢走到正前方的书案前,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最后点到元晗的名字。

“既然你们想议论,那就说个够。韩悦,你来说说,接下来待如何处理南朝皇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