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审案(二)

文帝本纪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审案(二)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元晗原本关注的只是强占永业田,以此敲打士族们,在田土之事上不要越线。殷佩这个案子的主角,都被她忽略过去了。没想到,却挖掘出一个人才来。

“以你的意思,这殷佩倒是可堪大用。”

“殷佩出手伤了人命,是自己向衙门投案的。公堂之上有一说一,不曾抹黑推脱半点。臣走访乡邻,对她的评价都颇高。臣觉得,应当给她一个机会。”

元晗沉吟。

她相信卫执芸的眼光。卫氏未来的家主,自幼培养出来的识人之术,定差不了。如此,这个殷佩倒是值得一见了。

“青岚。”

“奴才在。”

“传旨给刑部,让她们将东宜殷佩案的卷宗、证据,包括涉案的人,都押送到京城来,传崔长发、赵星进京,朕要亲自审问这个案子。”

“是。”

说完正事,元晗叹了口气,对卫执芸道:“冬儿刚刚怀有身孕,太医说这一胎恐怕坐不住,要卧床静养避免劳心劳神才好。朕没敢将此事告诉冬儿,怕他心生忧惧。朕想将宫务交给棠君暂代,又怕冬儿多心。还劳烦大姐劝劝冬儿。”

卫执芸是长姐,卫家的几位小姐,如卫执英卫执荣,除了肯听卫蕴冬的话,也就只服这个长姐了。由她来劝慰卫蕴冬,或许能让卫蕴冬听进去。

听说卫蕴冬有了身孕,还没有来得及惊喜,就知道了可能坐不住胎的噩耗。如元晗所说,卧床静养或许还有希望,继续这样劳心劳力肯定没有好处。

对后宫君侍来说,宫务不仅仅是权力,也是地位的象征。皇帝突然将宫务分出去,是皇后失宠的征兆。所以不能由元晗开口,只能让卫执芸劝卫蕴冬。

“臣这便去探望冬儿,先行告退。”

卫执芸与元晗说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但她出宫后,宫里传出来两件大事。

一是皇后称有身孕之后,于宫务上力不从心,请棠君协理。元晗准了他的请求,晋棠君为棠贵君,协助皇后处理宫务。

二是皇帝突然要亲自过问殷佩的案子,要所有涉案人员都进京,看来是不能低调结案了。

卫执芸面圣后,回到卫府,同卫弗禀报与元晗的谈话。

“陛下让你去澜折县当县令?”

“陛下希望我能查清当年王氏私采的矿石去向,把澜折县的矿脉掌握在朝廷手中。”

“陛下这是在给你攒政绩,也是在催我告老啊。”

有了矿产,当地税收必然会提高,经济富庶,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不用费什么功夫就能得到政绩,这样好的事情,必然是要卫弗舍出地位来换的。

这一步棋,元晗一方面能将青州残余势力逐渐瓦解,矿脉收回手中,另一方面又向卫家表示了诚意,换来右相的位置,一举多得。

“祖母打算什么时候上表致仕?”卫弗原本就打算致仕,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卫弗微笑:“还不到时候,陛下心中右相的继任者,还没走到台前来。”

“陛下中意的是谁?”卫执芸追问。

卫弗笑而不语,岔开话题:“陛下告诉你冬儿这一胎恐怕坐不住?”

“正是。我觉得应该不是虚言。陛下若是为了抬举棠贵君,没必要找这样的借口。”

“那你怎么劝冬儿的?”

“直说。陛下担忧冬儿会因此生出忧惧之心,不敢说实话。可我知道,冬儿不是这样的性子。”

元晗也好奇,卫执芸究竟是怎么劝说卫蕴冬的。又不能直接问,怕说漏了什么。

卫蕴冬倚在榻上,小口小口饮着牛乳,看着她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姐姐实话实说了而已。臣侍没有陛下以为的那般软弱,宫务之权皇后的威仪什么的,和臣侍的孩子比起来,都不值一提。若是最终还是留不住她,只能说臣侍与她的父女缘分太浅罢了。”

元晗听得动容:“你好好养胎就是,桐儿只是暂代,不会有人越过你去的。”

话这么说着,但难保不会有人因此生出别的心思。

张疏桐在宫内步步高升,现在更是越过刚刚生了女儿的梁辰封了贵君,又拿到了协理宫务的大权。

桐山张氏在张家主这一代有了衰落的势头。没有出色的女子,又在夺嫡之争中站错了队伍,除了误打误撞的张疏桐,其余外嫁子都被连累,没有能对本家施以援手的。

靠着张疏桐在宫内得宠,勉强维持住了张氏一流士族的地位。若是他再有一个女儿,更进一步成为皇贵君,将来与太女也有了一争之力。张家能成为皇帝的父族,那才是真正的第一士族。

张家主盘算着。

只是张疏桐与张家感情浅薄,不愿为张家的女子求个好的前程,也不远提携出嫁的兄弟们,只捞了交好的张疏柳一把,对其余人视而不见。

而张疏柳嫁的杨茵,张家主接触不多,可也能看出她对张家的态度,不像是个愿意帮张家的人。

得再送一个听话的儿子进宫去才好,一面帮张疏桐固宠,一面也能帮扶张家。只是走选秀路子的张疏柳没能留在宫里,看来得走走别的路子。

除了张家,更多的人关注的是皇帝要亲自审案的事情。

最担忧的莫过于赵家。

赵昆听说了要进京面圣的事情,大惊失色,对嫡支来的赵晋几乎言听计从,只求不惹怒了皇帝。

难办之处却出在殷家。

殷家虽然殷母已经去世,殷佩和两个妹妹殷如殷齐打理田产供养父亲,家境也算殷实。对于赵家提出的归还永业田给出赔偿的方法不接受,一心只要长女回来,否则便要上京城告到御前去。

赵晋见她们已经开始变卖家产打点行李,真的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打算,头疼不已。

现在圣旨一下,殷家人更加执拗,一心只等着上京伸冤。

被弹劾的当事人之一崔长发,半点不见慌乱。赵星虽然传信与她,希望能严惩殷佩,事后必有重谢。但她是严格根据律令判的案,也没有收赵星的谢礼。

即使这封信被御史拿到,作为弹劾她的证据,她也毫不心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