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文帝本纪 > 第一百六十章 殿试(二)

文帝本纪 第一百六十章 殿试(二)

作者:容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5:22 来源:笔趣阁

这个小把戏杨崇也喜欢玩,只是他毕竟是个男孩子,杨素素每每在他要捂上元晗眼睛的时候呵止他。云岫这个无意的举动,让元晗心中一片柔软。

她笑着在云岫手心眨眨眼:“是不是云岫呀?”

云岫“咯咯”笑着松开了手:“陛下真聪明。”

元晗握着他的手,把他拉到身边:“是不是青岚又拉你来当挡箭牌了?”

云岫偷眼瞄了青岚一眼,笑道:“岚总管说陛下不开心,云岫能让陛下开心,是真的吗?”

元晗瞪了青岚一眼,又摸了摸云岫的头:“是真的。”

云岫立即开心地拍手:“那陛下要开心呀。”

元晗铺开一张纸,蘸好墨汁,把笔递给他:“来,看看你最近都学了些什么。”

到了御前之后,青岚指了可灵照顾他。御前的宫侍们都是识文断字的,可灵照顾他的时候,也教他读书习字。

云岫这个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经常用各种理由逃避,元晗便时常要检查他的功课。一个逃学,一个监督,都乐在其中。

云岫垮下脸,功课若是做不好,元晗就断了他的小零嘴,只能硬着头皮,默了一段书。

他虽然笔迹稚嫩,但已经有些骨架了,写的内容少,却没什么错处。云岫写完,忐忑地望着她。

元晗故意板起脸:“就学了这么多?”

“就记得这么多了。”云岫声如蚊讷。

元晗握着他的手,将剩下的半篇写完。一笔一划中,方才被**嘉惹出的火气渐渐平静下来。

纯直的赵家人虽然有些时候不懂察言观色,但是朝廷中不能都是卫弗那样的老狐狸。忠言逆耳,赵家那样的人,才会直言不讳。把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也算是对她这个皇帝的责任。

元晗放下笔,看着懵懂的云岫,毫不掩饰心中的喜爱:“想吃什么就告诉可灵,只一点,不许吃太多。”

云岫知道自己过关了,抱着元晗的手开心道:“陛下最好了。”

“给你吃零嘴就最好了,”元晗刮了一下他的鼻子,“上回还哭着说最讨厌朕了呢。”

云岫“嘻嘻”一笑,风一样跑出去找可灵去了。

殿试的答卷由翰林院批阅,定下名次,然后再交给皇帝御批。阅卷时考生的姓名都是贴上封条的,定完名次后才会取下。

四位大学士取下封条,第一名赫然是**嘉,几人面面相觑。**嘉和刘霞两位正夫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人人都懂。

明知道**嘉惹了皇帝的不快,还点她为状元,这不是上赶着触怒圣颜吗?但若是让她落榜,她的文章学问又的确上乘。万一查起来,几人都得落得个“谄颜媚上”的罪名。文人爱惜风评,这样的名声谁都不愿意落到自己头上。

“崔大人,你看?”

问题丢给了掌院学士崔雅。

崔雅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在她与元晗为数不多的来往中,能感觉到元晗是个能听得进逆耳忠言的人。但**嘉惹的事,让刘霞只能落得个新玉县县令的官职,远赴边关。

那可是在潜邸就追随陛下的人,因为这一出事打乱了陛下原本的盘算,换了谁都得着恼。

崔雅思来想去,只能去寻崔致商议。

崔致听了她的来意,略一沉思:“就按你们定的报上去。”

“那陛下?”

“陛下那里有我,不用担心。**嘉的文章我看了,的确有才学,只是需要些时日打磨。若是让她折在这样的小事上,我也于心不忍。”

有了崔致的话,崔雅一横心,按照原样呈到了御案上。

元晗并不知道这些学士们的心理活动,翻开一榜的答卷,**嘉的名字赫然在第一位。

完整的一篇文章,比元晗在考场看到的更加流畅严谨。在余下的答卷中,的确有脱颖而出的资本。

翰林院评判的名次很合理,元晗并没有更改什么,御笔批了个“准”。

正要命人送去礼部发榜,崔致在御书房外求见。元晗一边命人请崔致进来,一边将答卷原样装好。

“臣崔致参见陛下。”

“崔相快请起。有什么事吗?”

崔致起身:“谢陛下。臣今日斗胆,请一榜名册一阅。”

宣政院怎么连科举放榜都要管了?虽然这也勉强算在她们的职责范围内,但这样的小事根本不必惊动崔致的。

念头一转,元晗便明白过来,崔致惜才,怕她因为一时好恶,浪费了**嘉这样的人才。元晗有些哭笑不得:“崔相也太看低朕了。”

名册递到崔致手上,头名赫然写着“金陵**嘉”。

“是臣小人之心了,望陛下恕罪。”

“崔相是一颗惜才之心,何罪之有?只是夫子教授朕圣贤之道,治国之策,依旧不相信朕能做到,着实令朕不悦。”

先是称呼“崔相”,说的是公事。崔致为**嘉进言,的确无罪,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再称“夫子”,论的是私交。崔致做为老师,对学生的品行表示了不认可,引人不悦也是正常。

“是臣糊涂了,请陛下责罚。”

崔致拜倒。

元晗扶起她,狡黠一笑:“哪有学生责罚夫子的道理。不过夫子确实有错,不如夫子将那本前朝大儒李长淮的《风物志》让给朕,权当赔罪吧。”

崔致一愣,随即失笑:“陛下怕是惦记臣的那些古籍许久了吧。”

送书赔罪,这是文人的行径。崔致的藏书有许多珍品,这本《风物志》便是其中之一。经过了南北朝百年的战争,许多大儒的手稿都已经散落,只有少量保存下来。

《风物志》论珍贵,比不上崔致收藏的一些古籍,但也足够让崔致心疼的了。

元晗这一招,既用文人的法子惩戒了崔致的冒犯,又不伤君臣师生之情,崔致不得不心悦诚服。

“臣回去就命人将书送进宫来,只望陛下好生善待,妥善收藏。”

看她半真半假的肉痛表情,元晗“哈哈”一笑:“夫子放心,这宫中的藏书阁,不比崔府的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