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星球博物馆 > 258 给出这个表格的文明

星球博物馆 258 给出这个表格的文明

作者:小雨清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3:43 来源:笔趣阁

“说说你的想法吧。”

印象中,这是搜救队第一次让吴小清来说他的想法,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对他说过的话,都是命令,或者是带着建议口气的命令。

这或许是因为以前的吴小清本身是没有想法的,就算是有,也很朴素。

无论如何,真正在一次任务开始之前,让吴小清表达具体的想法,搜救队还是第一次给与这种待遇。

首先,这五列信息四列都是文字信息(数字显然可以被当成某种文字来看待,特别是二进制),最后一个音频,显然是用于解释第四列陌生的图片文字的。

刚才在看前几页的时候,吴小清就注意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第三列和第四列的文字,都是严格一一对应的,就跟第一列的中文,和第二类的英文对应一样。

因为中文和英文所属的文明在地球上已经极大程度上完成了融合,基本上所有的概念都会有对应关系——想象一下,如果回到中国的古代,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之间,肯定就很难做出这样严格对应的翻译表,恐怕就某个词具体的含义,都要仔细了解之后才能下最后的判断。

这种词汇之间精准的对应关系,往往就体现了文明之间的理解交流程度。

而在表的某些选项里,比如地球上常见的动物词汇,牛,猪,羊……就很难在第三列和第四列里找到对应的单词,在表格中,那些要么就是简单的空白,要么就是某种含混描述——一种有着四条腿,头上长角的动物。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目标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间存在着生态上的巨大差异,在地球上猪牛羊,显然不可能在另外的世界,也有同样形态,同样社会效用的动物存在——真要是存在,那才叫见了鬼。

而同样,在接下来,第一列和第二列中,也有间或空白的所在。这都说明对方的世界里,显然也存在着地球不能了解的存在。

本来,不同的文明之间,完全有着不同的词汇,存在大量陌生的概念,才是最正常普遍的形态。

即使是人类,属于同一个物种,在同一颗星球,彼此之间还有同一个祖先,彼此生活的环境也是类似的,但是相隔数千里之外,恐怕彼此之间就很难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交流了。

西方同属字母文化,这种隔阂还好处理一些,如果是东西方碰撞,那往往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交融,彼此才能对对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刚开始见面聊的时候,恐怕只有打手势了。

在现代的全球化经济体系建立之前,全世界各个地方其实都是各过各的,彼此之间的社会文化也是千奇百怪。

中文和英文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不难理解,但是第三列的数字,和第四列的陌生字符之间,同样存在着对应,而且,在地球的语言出现相对他们陌生的词汇时,他们也保持了一致的空白,这就很有意思了。

很大程度上,这几乎就可以说明,这第三和第四种文明,本身就和中文和英文一样,是彼此交融在一起的。

但是直接看到最下面之后,这种判断又出现了异常。

中英文之间的对应关系严格来说也不是完全的,在这张表格进行到三分之二的地方,中英文之间很多科学上的术语,高度稀少的专业词汇之间,已经开始出现了空缺。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中国和整个英语系文明之间即使存在交流,这种交流也是存在延迟和滞后效应的,加上现代科研体系分工都很细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面面俱到。

在某些特定的领域,可能中国人发现了某个全新的概念,而英语系还没有发现,或者没有重视,或者关于这种现象的专业名词还没有被国外学术体系认可和收录,就会在第二列里出现空缺,反之,则会在第一列里出现空缺。

而接着看下去之后,第三列和第四列的信息对比,就开始有意思起来了。

中英文几乎是在五分之一之后的同一片区域,集中陷入空白的,也就是说,在这片区域之后,地球文明被第三列的C文明,以及第四列的D文明,甩开了差距。

对方的认知体系,或者说,概念体系,已经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地球上不存在的东西。但从最底层再往上拉,反过来看的时候,很容易就发现,CD两个文明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整张表格9成的时候,开始消失了——从这个区域开始,D文明陷入了停顿。

如果文明C存在着文明D完全无法用现有词汇进行描述的某种存在,而相反,文明D的所有词汇,都可以在C中找到对应,那在数学中,D就意味着是C的真子集。

这就已经非常能说明问题了。

两者之间存在高度对应关系,首先就可以说明两个文明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而存在真子集,则说明这种彼此的联系存在着高低的差异性——一个认知程度更广泛的,以及一个相对狭窄的。

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了,是什么样的情况,可以让两个文明产生如此小范围,但又真实存在的某种差异。

这种差异并不是前面两列,中文和英文之间,在细节上的彼此错漏,甚至,从前面严格对应的关系来看,C文明和D文明之间,在存在对应的范围里,对应的精确性还远远高过中文和英文。

中英文里经常会出现一个词对应多个词,或者多个词对应多个词的现象,这是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决定的,这不奇怪。就比如说形容专心的成语把,从中文里能一连找出几十个长短不一的词语来形容,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但吴小清发现,C文明和D文明之间,似乎就不存在这样的现象。从这一点来看,吴小清还一度怀疑,C也许只是D文明词序的某种排列标记。

但后来C比D长的事实否认了这种怀疑,这就说明,CD之间,要么根本就是所属同一个文明,只是同一个语义范围内的两种语言解读,就像英语语系和德语语系之间一样——其实彼此都是一个更宽泛的,西方文化概念下的产物。要么,就是这两个文明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亲密到,要远远超出地球上现有的文明状态。

文明之间亲密,这不难想象,但是,在亲密之后,其中一个文明,出现了一段坚决存在的多余,这就……

想象一下,如果现在地球上,中文比英文,多出了这十分之一的内容,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存在这样一些信息,西方文化完全无法理解,甚至连用一个词来指代都无法做到。在地球上可能存在这样的现象吗?用翻译学上最简单的方法,音译硬造一个生词都可以解决,但为什么没有?联想丰富一些的话,就很容易得出答案了——如果一个文明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能力呢。

如果把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全部被万能的搜救队破译,他们也被放在这样一张的表格内,那古埃及文明所属的这一栏肯定会是最小的。

在它们的语言体系中,不可能找得到对应计算机,手机,汽车,卫星,火箭,原子弹……这些对他们文明来说,根本不存在的概念的词汇。

但被消灭显然不是答案,因为D文明如果已经被消灭了,那搜救队找他过来,给他看这张单子又是干嘛呢?缅怀一个逝去的文明吗?显然,这个表格本身是跟任务相关的,而他们的任务永远是拯救文明——已经死了的文明,是不适用拯救这个词的。

再细想一个细节,为什么CD之间的差异,只有十分之一这么小?

如果按照现在地球上的主流对科技的思考,未来的信息肯定是爆炸式的出现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端时间里,属于地球的这个表格会开始快速膨胀,可能只需要不过百年的时间,就能膨胀到超过CD。而CD之间存在的,这十分之一的差距,在现在的地球人眼中,恐怕不过就是十几年,一抬脚的事情。

如果是两个快速发展的文明,那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就不应该这么高。对应这么高,而保持了这种微小的差距,而又需要搜救队来介入——吴小清几乎是一瞬间,就想到了一种最容易联想到的可能。

想象一下现在的汉语和英语,把时间提前到50年前,那时候汉语这个词汇表的内容,估计也就是英语的9成,还有一成多的高端内容是我们接触不到的。

如果那个时候,冷战出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呢?也许,这两个文明的词汇对应表,就永远以这样的差距保留了下来。

“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更敏锐,”在听完吴小清的分析后,搜救队称赞道,“这次任务的关键要素,的确就是战争。”

“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吴小清虽然激动,但是看着眼前的这张词汇表,忍不住担心,“地球的词汇……不,地球的科技只有他们的五分之一…你确定我们可以插手吗?”

“不,是三个文明。”

“三个?”

“对,三个,”搜救队道,“你知道这个表格是从哪里来的吗?”

“不是你做的?”

“不是,”搜救队说,“我对第三列和第四列所属的文明,并没有多少了解。你以为,要达到这种百科全书式的精确了解,需要多长的时间。”

吴小清这才注意到这个问题——看到这样的表格,再做出判断,其实并不难。吴小清相信,这样的资料拿到地球上,给钱开咨询会,那些专家给出的意见会比自己更详尽一百倍。但关键是,这表格本身要怎么样才能做出来。

再次随意翻了翻,吴小清就不难发现,里面涉及地球上的词汇,很多都已经是相当专精深奥的东西,比如数学专业方面的,反同态,反同构,上同调群……这些概念吴小清都不知道,看到了也完全不能理解。

要知道,现在的吴小清,已经是去大学,专门去了解过相当多的数学专业知识的人了。

如此全面而精确的了解一个文明……看到A文明的概念词汇量是地球的五倍,这没有让吴小清感觉到害怕,但搜救队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吴小清全身都有了鸡皮疙瘩。

“这次任务涉及三个文明,”搜救队说,“第三列和第四列所属的文明,是两位教授的,而你要面对的,是给出这个表格的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