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星球博物馆 > 220 报废的采访备稿

星球博物馆 220 报废的采访备稿

作者:小雨清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3:43 来源:笔趣阁

作为记者,蔡云对人的认知应该说是高于这个社会整体水平一大截的。

毕竟,和人打交道,是记者最主要,也是最本职的工作。

按理说,她是个见过世面的人。

上到演艺明星,政府官员,企业高管……下到五保户,贫困家庭,残疾人,乞丐,流水线工人,甚至各种监狱犯人。

形形*的人,她都算见识过了。

就看人这一点,这几年的工作经验,说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那是有点吹牛,但最起码,判断出来一个**不离十的功夫,还是有的。

被采访人说话时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说话音量的不自觉变化,对说话内容的迟疑……这些都是她,作为一个采访者必须要辨认清楚,并第一时间做出及时反馈的人。以便在对方的容忍范围内,最大化的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

对记者来说,这些信息就是一切,是出名,是升值,是加薪……

一个好的记者,在跟对方见面之前,就应该了解到对方全部信息的百分之80,在见面说过三句话之后,就应该判断出剩下的百分之15,然后在彼此的交流中,把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百分之五,像钓鱼一样,慢慢的,用一个又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把它们钓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的蔡云,很难够的上一个好字。

首先,对方的身份,以及基础的背景调查。

因为是娱乐新闻,再加上接到采访任务时已经是昨天晚上下班之后,当时她还在外面吃饭,只是随口答应了这事。回到家之后已经很晚了,临时从网上查资料,这个叫吴小清的基本没什么信息,想打电话吧,时间又太晚。

只能根据之前采访陈明导演的时候,他提过几句的信息,最终找到了青蓝咨询,然后又从青蓝咨询,了解了吴小清是这家公司的法人。

然后就没了,就像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一样。

他曾经的经历,上学时的表现,家乡人对他的看法,公司的人对他的看法,和陈导之间的关系,和其他演员之间的关系,那些发布会上被说出来的细节的真实性……蔡云都无从认证。

当然,这也不能说蔡云不够专业,只能说在这之前,吴小清的重要性,在蔡云这里根本就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蔡云来说,这次采访的任务,不过是为了一个娱乐新闻而已,也许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少年,也许不是,只是陈导为了宣传电影,弄出来的一些噱头……不管真假如何,这次采访的总信息量是一定的,顶天了,也就是采访到一个优秀编剧。

当然,在蔡云的计算中,吴小清的实际重要性,要比普通的编剧更强一些。这里的强,跟吴小清写出来的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精彩,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老实说,蔡云压根就没看过这电影,虽然之前陈明也给他们报社发了几张邀请函,请他们去看点映,但社里最终还是没人去——国产科幻片诶,还是原始人,看海报还以为是去看动物园呢……国产电影什么德行还不知道吗?闲的?

吴小清的重要性,更多的是跟这部电影目前还不错的反响,以及他个人的一些特质有关。

这个特质主要有两点,是蔡云在进行这次采访之前,路上构思采访大纲时想的——这也将是她整个采访的核心。

第一是年轻,标新立异的年轻。初中毕业的水平,据说刚刚成年。这是最具备新闻价值的一点。年轻加上成功,在这个普遍佛系的社会中,还是很容易产生话题性的。第二,就是创业。虽然在这之前,蔡云并不清楚青蓝咨询的规模,但他创业这一点是千真万确。

这样,在见到吴小清真人之前,他整个人的形象就在蔡云脑子里基本成型了:一个很年轻的乡下孩子,初中毕业却小有才华。

也许是因为家境贫穷(这几乎是绝大部分原因,如果不是那就更好),没有继续读书,而是自己在家写了一个剧本,这剧本还立刻得到一位知名导演的认可。在得到第一桶金之后,他立刻就拿这些钱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这个故事框架中还没有填充细节,但本身的吸引力已经出来了,在采访过程中,蔡云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每一个细节,找出更多的闪光点。比如为什么没读书,这个原因就是蔡云规划中最重要的一个点。当然,另外还有,比如剧本是怎么想的,和导演初次合作有什么感想,是否适应演艺圈的工作。为什么转行?思路是什么?

最后,当然也是最关键的,是什么给了他这样的自信,自己走出这样一条路,他的个人行为对其他的同龄人有什么启示……

如果吴小清这个人物真的如陈导说的,是靠他自己的才华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他必然有许多与众不同的话能够对她说。

在现代社会,什么人说的话最具有新闻效应?

明星吗?当然不是,明星们天天说话,说各种各样的话,但绝大多数都在套路范围内。他们可以制造热点,制造新闻,但离开了流量,这些话本身却不具备新闻效应。

官员和学者?他们肚子里也许有成为新闻的东西,但永远也不可能指望在正常状态下,让他们主动说出来。

平民,或者边缘人,他们说的话足够激烈,有时候也能火上一把,但他们的地位堪忧——不管说的话多有道理,没有自身的能量,这些话也不可能让人信服。

但,如果把这三类人的身份突然中和呢,或者说,某个人正在快速从一个阶层跃向另一个阶层……平民一夜蹿红,成为明星;官员突然火了,成为媒体的焦点;曾经是明星,如今失落的人;曾经是官员,如今的普通人……就蔡云的经验来看,这些人说话往往是最具备爆点的。

而吴小清,显然就是最标准的这一类,存在极大爆点可能性的人。

“蔡小姐,”颜雁的话,打断了蔡云的思绪,“9点15了,吴总现在可以接受您的采访了。”

“哦,”蔡云点点头,“谢谢。”

她却没有起身,而是低下头,看着自己眼前空白的稿纸发呆。这稿纸是她以前在采访对象的时候,给自己准备的提词板,在每次采访之前,她都会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正式采访之前,根据临时见面的印象,在上面写上一些临时性的问题。

她本以为今天过来,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少年,这么富有话题性的任务,自己会写出很多问题的,但,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她什么也没写下来。

蔡云都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败,还是这位吴小清的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眼前的这个吴小清,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作为一个才子,他举止粗鲁,没有教养,而且文化水平极低——吧台上还能看到颜雁没改完的高一物理课本,这个细节如果披露出来,才子这个名头基本就打了水漂。

要是吴小清现在很有名也就算了,起码这也算是个黑料,或者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点——如果吴小清非常有名,还能算做可爱之处。

但对于现在的吴小清来说,披露他理科成绩极差对新闻效应的提升毫无帮助,反而还把她之前精心策划的,关于吴小清创业的这个点完全打散了——她本来还想问吴小清关于创业需要的素质呢,甚至还把他设想成品学兼优,因为经济条件辍学的少年。

结果呢?吴小清本人就全无素质可言,这样的学习水平,上不了高中完全不能怪任何人,没有一个高中学校会收一个连初中数学都考不及格的人。

作为一个公司创业者,他完全看不出创业成功的必要素质。创业需要艰苦奋斗,需要创业者以身作则,忙的焦头烂额……蔡云在来之前,最期望的,是看到吴小清熬了一个通宵,顶着熊猫眼,却仍然耐着性子接受采访的模样。最不济,也是整个公司一派忙碌,或者办公室里空空如也,公司里杂乱一片的形象——创业公司蔡云见的多了,他知道许多新公司看起来都不怎么样。这种邋遢本身也是新闻中最好的一个点——能突出创业阶段的艰辛,也能让读者感觉到创业者的活力。

但是,从蔡云进公司到现在,都看到了什么?

她看到的巨大的咖啡吧,无所事事的公司员工,他们身上的高档定制西装,以及他们在工作时间,聚在一起聊闲篇。总经理对此不闻不问,吴小清这个老板让属下给他当家教,为他批改作业。

这让她整个采访还怎么做?

蔡云现在已经基本断定,整个《拯救先祖》剧组,对吴小清的宣传,只是因为电影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噱头。什么乡下孩子,初中毕业,什么天才少年……说不定又是哪个老板的儿子,花钱买了个剧本,又开了公司,这在闹着玩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