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星球博物馆 > 197 人生另一次机会

星球博物馆 197 人生另一次机会

作者:小雨清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3:43 来源:笔趣阁

叶夫根尼只是从搜救队这里,大概了解过这种疗法的原理。

首先,这种治疗办法不属于地球——在地球上,达夫之前呆的那座戒毒研究所,就已经是全球最前沿的戒毒研究机构了。

但即使是全球最前沿的疗法,在成功率上依然不能保证长期有效。

医院的宣传资料上,一直只强调两年内的戒断率——这个数字的确还算好看。

那么接下来可想而知的是,超过两年之后,就很难说了。

在这方面,叶夫根尼曾经咨询过这方面的专家,他知道,以地球目前的技术水平,解决的毒瘾的问题,特别是硬性毒品,要做到完全戒断,几乎还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戒毒结构所追求的,不过也就是能做到短期内的生理成瘾戒断。像达夫之前呆过的戒毒研究所,在这方面尝试的更深入一些,所追求的也不过是两年,或者三年时间的不复吸。

但就这一点来说,毒瘾的治愈率,比不少恶性癌症还要更低一些。

几乎可以定义为绝症。

在美国,叶夫根尼看到过无数毒瘾患者家庭最后无可奈何的走向悲剧。这跟癌症不同,癌症患者就算是再绝望,在整个社会层面上,他们是能够得到支持,最不济,也是能得到理解和安慰的,但毒瘾不同,不管是什么国家,对于毒瘾患者的印象,从来就只有一个态度——厌恶。

发自心底的厌恶。

这种厌恶当然有着充分的依据。

一般来说,毒瘾的最大成因是患者自身,不计后果追逐快感的结果,是自己对自己身体的不尊重导致的。

事实上,除了毒瘾意外,对于其他性质的成瘾病症,人们也从来没有过好脸色——用搜救队的话来说,是全地球范围内的文化,都不会崇尚无法完成自我控制的人格和文化。

地球人总是认为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综合完善的产物,但事实和这种认为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诧异。

对于这种自我完善最终失败的个例,大部分时间里,地区的文化都是倾向于矮化甚至无视他们的存在。

事实上,早在毒瘾之前,让人类社会就对各种各样奇异的东西和行为上过瘾——杀人,女人,饮食,饮酒,迷信活动……对搜救队来说,这些行为其实和毒瘾之间,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界限。

在地球人看来,因为毒瘾而无法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搜救队严重,这跟因为饥饿被逼着吃人甚至吃土,在行为意义上是类似的。

但对地球人就远远不是这么简单了。

达夫是在大学毕业后第三年染上的毒瘾,在这之前,达夫还有这相对正常的人生。

——达夫继承了叶夫根尼在工程上的天赋,大学毕业后,在机械公司干着一份设计师的工作,谈了一个女朋友与甚至准备买房生孩子。但在一次参加同事的生日派对后,他平静的人生被打破了。

这中间的故事和其他所有的毒瘾家庭一样。

毒瘾发作,工作丢掉,失去收入来源,需要更多的毒品来面对生活的空虚。找不到工作,女朋友离开,存款逐渐耗尽——开始不受控制地走向犯罪边缘。

达夫唯一比其他人更幸运的一点是,他有叶夫根尼这样的一个父亲。

起其他的家长不同,叶夫根尼从一开始,就非常精准的知道毒瘾的可怕。

这倒不是他曾经经历过什么现实的例子,而是从他咨询的一个医生那里,听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中,深切体会到的。

那个医生在听说叶夫根尼自己有过酗酒的历史后,对他说:“毒品比起酒精,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快乐100倍甚至更多,却还不会醉。”

叶夫根尼自己,就是一个深度的酒精成瘾者。按照医生的说法,他这种例子,已经可以算作酒精终身成瘾者了。

成瘾,简简单单的一个词,在许多局外人的眼中,酒饮,烟瘾——似乎都不是什么严重的东西,只是生活的某种调剂。在需要的时候,不妨稍微摄入一些,然后只要情况不允许——或者威胁到了健康,或者威胁到了经济……总之,每一个未成瘾的人在成瘾之前,总是相信这些东西是受到自己控制的,他们可以选择摄入,也随时可以选择停止。

但叶夫根尼却知道,这种对待成瘾的观点,从一开始就错了。

在漫长而空虚的生活里,人,从来不是一个稳定的个体,既然生物的特性决定人要追逐快感,而这种追逐又没有任何的规则限制——这就好像数学中的无理数,那最后走向混乱,几乎是唯一的结局。在实数中有理数相比起无理数永远是少数,同样,在人类范畴里,能够在各种境遇下,依然对自身控制程度很高的人,也永远是小部分。

人生太短,而生命的可能性又太多——必然有一部分的人的命运会被抛到谷底。

叶夫根尼曾经以为自己在酗酒状态时,就已经是人生失败的典型了,但是没想到,比起自己的儿子,自己竟然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达夫染上毒瘾之后,叶夫根尼几乎是花光了全部的积蓄来为他尝试各种治疗方案——如果不是因为缺钱,他也根本不可能万里迢迢,从美国来到中国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根本也没有这个胆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势力,开始投入到核弹引爆*的重新设计工作上来。

从这一点上来说,叶夫根尼和达夫又都是幸运的,命运给了他们人生另一次机会——绝大部分地球人遇不到的机会。

具体的技术细节,叶夫根尼是不清楚的——这涉及到大脑科学——还是外星人的大脑科学。就搜救队的保密原则来说,这些信息都是严格禁止像他们传播的。但其中基本的原理,叶夫根尼大概了解过。

已经有相当充足的证据可以证明,对于空间站里,管理者所属的文明来说,对他们这种碳基生物的大脑结构进行数据层面的操作,是完全可行的。

这种操作就像人操作电脑一样,加入信息,修改信息,甚至删除信息。在加入信息这一条里,就像叶夫根尼和达夫现在感受到的场景一般——可以给他们建立单独的意识世界。

因为达夫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搜救队的成员,所以对于他的进入,搜救队采取了最严格的保密操作。从进入空间站,进行相关的手术刀离开,全过程当中达夫都属于“准催眠”状态。

这里的催眠不是指地球传统意义上的催眠,而是特指他的大脑信息失去自主权这种特殊情况——对于地球人来说,这种情况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可以类比成做梦——但梦的内容和长度,都不受自身的控制。

治疗的关键过程,其实跟言修他们这些曾经生活在空间站里的飞人,遇到过的情况是很类似的。既然言修他们可以用这种技术完全删除大脑里,关于空间站和科技的所有信息,那同样,这项技术也可以用在达夫身上,用于删除他大脑里,所有关于毒品的信息。这种信息并不单纯指和毒品相关的经验,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快感体验以及心理状态。在这个基础上,甚至还可以在他大脑中植入完全相反的虚假体验——把吸毒本身和恶心、厌恶、不适这样的感受联系在一起,让原本在快感层面,正反馈的行为,变为负反馈。

接受手术的不仅有达夫一个人,按照搜救队的计划,其实整个手术的参与者一共有四个。

第一个是达夫,治疗他的毒瘾。

第二个是叶夫根尼,治疗他的酒瘾。

第三个是王有全,虽然情况不严重,但王有全在听说了这种技术之后,主动要求自己来接受赌瘾的治疗。

最后一个自然是许言,其实在搜救队看来,许言才是四个人当中,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只是许言的病,在其他人眼中并不能称之为病,是主流价值观隐隐默认的一种状态——他对钱,对成功上瘾。

治疗过程消耗的时间并不长,从客观上来说,只有短短的20分钟。

但在主观上,叶夫根尼觉得自己仿佛在那个陌生的意识世界中,过了整整一个月。

醒来的时候,达夫已经被送回地球了。吴小清刚刚送他上了回美国的飞机。

叶夫根尼本来想跟达夫说几句话,确认一下这次手术的治疗效果。但很快又想起搜救队曾经提醒他的——只有置身于毒品环境里,才能看出治疗效果。

很快,叶夫根尼便又想到了自己,随即便想到了伏特加。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搜救队用他的机器身体,直接就在边上拿起了一个塑料袋,放在了叶夫根尼的面前。

那正是叶夫根尼装酒的袋子,手术前最后一次喝的,只喝下去三分之一。

叶夫根尼几乎是习惯性地拿起了这个袋子,然后凭着记忆中的习惯动作,把这酒在空中挤出一个完美的液体球状。他伸出脖子去,轻轻把这团球状吸入嘴里,一股熟悉的味道瞬间通过舌头传达到了全身。

下一刻,叶夫根尼的脸上,却没有出现已经重复过千百次的愉悦。

他几乎是立刻皱起了眉头——叶夫根尼敏锐的感觉到,似乎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

不是酒的问题,酒味道一点没变,这一点他非常的清楚,他的记忆还清楚的记得关于酒味的每一个细节,他甚至能品出这是哪一年生产的批次。问题出在他的身体——他放慢了动作,细细的品了第二次。

这一次这种感觉出现更清晰了,叶夫根尼几乎有些不敢相信,在有生之年,他的身体竟然会产生这种荒谬的错觉——这正宗的伏特加流过喉咙之后,竟然让叶夫根尼恶心得想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