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星球博物馆 > 146 经费在燃烧

星球博物馆 146 经费在燃烧

作者:小雨清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3:43 来源:笔趣阁

青蓝咨询,项目代号C,第四次会议。

会议开始的时候,饶鑫看了看左右,和上次来了十几个人不同,这次参加会议的人数很少,他自己,青蓝咨询的沈教授,一位据说是来自美国的工程师,还有一位上次同在一个讨论小组的那位核物理专家,专家姓田,饶鑫只听沈教授叫过他老田——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是认识的。

在这些大佬面前,一段视频正在第三十三次播放。

沈教授和田教授正在小声的彼此谈话,那位美国人瞪着眼睛,一边摇着头,一边低头在纸上算东西。

看得出来,在这之前的三十二遍中,他们已经从中看出了不少的东西,而且还在了解更多。

尤其是那个美国人,最开始播放那几遍的时候,他恨不得一帧一帧的在里面寻找信息,找出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来对沈长文质询。

只有饶鑫自己,从第一遍到现在,他几乎没有感觉看到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也没有因此想到更多的东西,在他看来,这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里的内容,就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全部的信息。

在无重力环境中,一个人使用了激光,在两秒钟的时间内,切断了两百四十把剑,杀死了两百四十一个人。

信息是简单的,不简单的,是对于这些信息的具体阐述。

整个视频虽然短,但是信息量很大,视角旋转,放大,每一个镜头的清晰度都特别高——短短十几秒的画面,转化出来的数据里有足足好几个G,其中每一幅画面都经得起几十倍的放大而保证细节依然清晰——只这一点,便远远超出了一般电影画面的需要,也超出了常规特效制作的概念范围——看起来不是一般的大制作。

视频本身的画面频率,也远远高出一般电影的摄制需要,达到三百多帧每秒,是通常电影的五倍。当然,和画面本身的内容相比较,这一点也算不上什么了。

他们要做的工作跟这些画面如何实现无关,他们是需要分析,假设画面中的内容为真实,那如何评估其中武器的威力,以及可能的对抗手段。

首先,最重要的细节,之前那个美国人已经强调很多次了,就是这道激光的能级评估——这也是他们此次会议主要分析的东西。从画面中的时间来计算,这道激光从出现到结束,一共维持了两点五三四秒的时间,这段时间内,激光始终维持这样一个明显的操作过程:锁定目标,移动追踪,摧毁目标,锁定下一个目标……全部目标的数量为四百八十一个,也就是说,平均锁定和摧毁一个目标的时间,仅仅是5毫秒——这么打个比方吧,蜜蜂挥动翅膀的速度,就是5毫秒一次,也就是说,蜜蜂在挥舞一次翅膀的时间内,这道激光便成功的摧毁了目标。

而这视频的录制频率为三百帧,也就是平均三毫秒一幅画面——在两幅画面的时间里,激光正好完成锁定和摧毁的任务。把视频画面放大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些被摧毁的飞剑和人体,都有明显被高温汽化的物理过程,其他三个人都在纸上简单的算过要达到这种效果的,最起码的能量等级——结论是很明显的,那道激光本身的温度,起码是在几十万度,甚至百万度的级别——这甚至超过了许多恒星内部的温度。

只这一点,说明拥有该武器的文明如果真的存在,那他们在技术上,要远远超出地球……不知道多少个等级。

在地球上,只有在一个地方,人们可以通过设备制造出这种高温环境,那是现在还在试验阶段的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类似国内的神光计划,美国的国家点火装置,这样的激光是通过数百道激光发生装置共同聚焦,最后催动核聚变产生之后,才能短时间维持的,但是在画面中,是完全的室外自然环境,发生装置仅仅是一根棍子,从发生到接触,持续时间很短,就跟开关一次手电筒一样——这足以说明这种装置本身的可靠性非常的强。

“还有控制装置,这比能量级别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你们注意到发生装置自身角度的移动了吗——注意视频中,操控者的手部肌肉……”

“你可以手里握一个东西试一下,当你准备调节手中东西角度的时候,肯定会有轻微的肌肉抽动,但是画面中并没有发生这种运动,但控制装置本身的角度却在发生微弱的变化。”

“也就是说,从锁定到摧毁,整个过程都是全自动的——我也不相信人的反应速度可以达到毫秒级,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的操作——这完全超出了神经的传递速度。”这句话是沈教授在说的,和之前的发言一眼,他先用普通话跟田教授和饶鑫说了一遍,又用英语对那位美国人说了一遍。

美国人陷入了思考,又开始在纸上计算,片刻之后,他停下了动作,对着沈长文点头。

田教授补充了一个观点:“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整个微调的角度差别非常大。我们看第一次摧毁,两百二十把剑几乎是分布在整个视域的全部角度,十分的均匀,平均每平方公里分布一个坐标点,平均每两个坐标点之间的角度约为20度,注意看它的移动轨迹,我用追踪软件自动绘制了轨迹图,你们看一下。”

田教授从电脑上再次打开视频,换到他说的那个片段,然后饶鑫惊讶的看到,其中红色激光扫描过的轨迹路线全都记录了下来——在那些飞剑高速飞行的过程中,红色的激光就如同穿针引线一般,从第一个目标,到第二个,第三个……

整个过程完美遵循了球极投影的扫描方法——激光的运行轨迹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螺旋形曲线,以刚刚出发的地方为极点开始运动,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逐步扩大运行半径,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精巧的控制着这道光在空间中搅拌。这个过程并不是匀速运动的,而是伴随着加速,停止,再加速,再停止的过程——每一个停止的短暂瞬间,都是激光聚焦在目标上,进行能量释放的过程。

饶鑫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当激光离开一个目标的时候,单从画面上来开,根本还没办法区别目标是否已经得到摧毁,那些剑甚至还保持着整体的形状和稳定的飞行状态继续飞行,但激光就自动离开了。

直到整个摧毁过程接近结束时,第一个被摧毁的目标剑身才开始出现了断裂和分离。

“这意味着激光对摧毁这些目标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参数,同时能量也是饱和和过载的——这样才能确保摧毁。如果没有摧毁而离开,从效率上来说是极为浪费的。”

用通俗的话来说,把激光摧毁一把飞剑比作一个人一拳打倒一个人,这听起来不难做到,但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连续打倒两百四十个人,意味着这个拳击手必须对自己的出手力量,以及对手的抗打击能力有着非常精确的预估,才能确保每次打击不浪费过多的力气,又要确保每次出拳都能真正的打倒。

“在武器设计上,我们通常要在杀伤力上,留百分之百,甚至超过百分之两百的余量,在具体的战斗行为中,那更是投射出必要的火力几百倍,几千倍,甚至数万倍也不为过的火力。伊拉克战争中,平均二十五万发子弹才打死一个人……但是这个,这个……这个机器就像魔鬼的手术刀一般精准,”这是美国人的评价,“在它面前,*就跟鞭炮一样,简直像个小孩恶作剧的玩具。”

饶鑫简直不能再赞同美国人的这段评价了。

饶鑫忍不住挠挠头——认真是没错啦,不过……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有必要把细节搞得认真到这个程度吗?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的作者,他自然能够意识到,这种完全超出想象能力的,超杀伤效率,超精准的武器,究竟意味着什么。想象一下如果视频中的这样一个人,带着这样的武器出现在地球,那意味着什么?两秒钟之内,他能清空两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目标——而且是精确杀伤,这种屠杀效率比核弹更让人有恐惧感。在5毫秒确保锁定摧毁的自动观瞄系统前,地球上所有的飞机*,都成了摆设,这简直就是美国TMD(战区*防御计划)的完美形态。连飞剑那种仅有一米多长,十几厘米宽的小目标,都能精确锁定,更别说地球上的这些巨大无比的*了。

这么一分析下来,现场的几个人都面面相觑——在一阵尴尬的沉默之后,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就一个虚幻的话题,他们竟然讨论出某种真实感来,仿佛真的外星人要出现在地球上并进行侵略一般。

“对于这种武器,唯一的可能就是它耗尽能量,暂时休整了,”美国人说,“他发射时的瞬时功率几乎相当于ITER点火功率,也许发射间隙是他的弱点。”

“这个技术前提不存在,假设的技术背景下,这种武器的功能系统是一颗反物质电池,”沈长文说,“它所储存的能量,相当于一个小国家全年的用电量。别说两秒钟,就算是两个小时,也不至于让它的能量耗尽。”

反物质电池?这个项目的预算到底有多高?

经费在燃烧啊!

“对,反物质电池。现在开始讨论我们拥有的武器,这些也不都是来自地球,”沈长文打开另一个视频道,“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块类似盾牌的防具,我先提醒各位,它是一块电磁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