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星球博物馆 > 139 恒星处理技术

星球博物馆 139 恒星处理技术

作者:小雨清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3:43 来源:笔趣阁

在言修教会了他的师傅,青云道长破阵的方法之后,吴小清就暂时得到了一些自由。他被允许由言修跟着,在九天岛的周围活动。

九天岛是整个星球最外层的岛屿之一,在这周围的门派其实已经很稀少了。因为电磁波传输的主要地带是星球的核心内部,所以这里的“灵气”对修仙者而言,是想当的稀薄。这种稀薄一方面大大降低了修仙者们的能源利用速度,另一方面也算是天然的防御——修仙者们没事很少会到这种地方来逛。

这就让吴小清的安全有了一点保障。

吴小清现在在这颗星球的地壳上,这里的地壳,不是地球上地壳的概念,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壳,鸡蛋壳的壳。

整个这颗,体积比地球还要大上数倍的星球,它的壳层只有薄薄的十几米厚,对于一颗星球来说,这个厚度连“壳”这个概念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层膜。

事实上,整个壳体的确是膜状的。

这些膜的物质成分和之前,他们在三维投影仪中的边界物质中,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并不完全相同。

吴小清现在就站在这层膜的边上。

虽然只是十几米厚,但这些膜的中间也分了许多的层次。其中有些是发光的,他们供应了这颗星球日常所需的光源。从星球内部往外看,白天是蓝的,晚上有星星——但根据吴小清一整天的观察来看,整个白天看到的全是人造光源,只有晚上才是真实的——这层膜在晚上会变的完全透明。

他可以伸出手去穿过膜本身,膜对他不会造成任何的伤害。他甚至可以尝试着在其中游泳——如果他愿意,甚至还可以穿过这层膜,到达膜的另一边。

但吴小清肯定不敢这么做。

那些飞人们也不敢这么做。

事实上,当言修看到吴小清把手伸进膜的时候,都会下意识为他担心,觉得害怕——在言修眼中,这层膜是升天境和化虚境的交界处,在修为没有达到的前提下,贸然出去,只会落的爆体而亡。

虽然这些飞人们大多数的传说都是胡说八道,但这句话却是对的。

膜的外面就是太空,是彻底的真空,人不穿宇航服走出去,自然会因为内外压力差,死的特别难看。

这次过来,搜救队是为了观察这颗星球周围的状态,这有可能能搜集到一些,对任务有正面意义的信息。

的确已经搜集到了不少。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这颗行星的周围,搜救队没有看到恒星,甚至也没有看到其他行星。但却存在着非常规则的陨石带。

吴小清现在的头顶上,就是这些陨石带发出的光芒。他们在夜空中整整齐齐的排列着,闪着非常暗弱的光芒。如果没有专业的观测设备,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但是当吴小清通过透视镜来专门观察这些星星的时候,他几乎惊讶的有点不可思议。

这些陨石存在着高度的规律性。

就像建筑表面装饰的图案,表现出完全的规则图形。每两颗陨石之间的间距都是精确的相等,他们的轨道处在同一距离。彼此之间的相对速度几乎都是0,只是围绕着他们这颗行星,做着很慢的运动。

没有恒星,很可能意味着这个文明原有的主人已经完全超越了恒星级文明,整个恒星都被拆掉了。

是的,拆掉了。

按照搜救队的说法,在宇宙中,恒星就如同森林里闪电打出来的森林大火。原始人可以靠着森林大火,偶尔吃到一两顿烧烤过的美食,但只有真正进化到一定程度的族群,才懂得如何保存火种,甚至在生存区域周围出现其他火种的时候,主动去熄灭掉。

恒星先是存在,然后被熄灭,它的质量被拆分,然后分散储存。

这就好像最早的人类学会砍伐木材,把燃料存放起来,在需要时再点燃一般。

这种处理恒星的办法是高级文明的一种标志,正如使用火,是从蛮荒到文明的一种标志一般。原理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意味着能量使用的高度控制性。

之前从言修的记忆世界中,他们看到过飞行器的模样。以搜救队的猜测,这些飞行器应该就是从太空中自动飞回来的,他带回来的燃料,很有可能就是那些存储的恒星质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颗星球应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因为缺乏能源而停摆。

言修却是从来没有注意过天上还存在着暗淡的、规则的“暗星”,平时晚上他们只注意过那些闪光的,不规则自然星星。

只有戴上吴小清交给他的眼镜,他才认识到,就在自己自以为熟悉的世界周围,竟然还有这么多从未发现过的事实。

传言都是假的,化虚境内一无所有。

没有所谓更高修为的上仙,别说是上仙,整个化虚境中,连一块可以歇脚的小岛都不存在。没有人,没有剑,除了黑暗和虚空,那里什么都没有。

“你们门中,那个破阵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返回九天门的时候,吴小清跟言修说起了事情。

“大半都已经练成了,师傅说我们随时可以出发,但我还想再等几天,”言修犹豫道,“师傅只让我们带走两块灵石,如果只是自保,这两块灵石与我而言,已是绰绰有余。但要保护先生,怕还是力有未逮。”

“从九天门出发,到你说的验灵大会,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

“如一路顺畅,仅需三天时日。但这一路……”言修一边说着,一边从兜里拿出几个小豆子一样的东西,在空气中摆了一张静止的三维地形图,然后又担心道,“九天门是边陲小派,恐怕无人听说,途经别派领地,总会有一番麻烦。”

搜救队又问:“之前你说,你师傅只让你带出两块灵石。此前我在九天门中查看过,大小灵石不下数百快之多,这些留着都有何用?不如回去之后,我再跟你师傅商谈。”

“先生误会了,”言修解释道,“我所说两块灵石,不过是只能带两块充满灵气的。九天门内储灵柜有限,灵石再多,无法补充,不过与废物无异。门中弟子数量不少,一个普通弟子要想得到一块充满的灵石来用,得等数月时间才能分到。两块灵石与其他人而言,已是小半年的修行,这的确不少了。”

搜救队说:“既然空电池可以带,那你就多带点空电池走,记得,多多益善。”

言修对此却是好奇:“不知先生要这许多的空灵石有何用处?”

吴小清笑道:“你不记得你们门派中的储灵柜了么?既然你们仙人到处都能充电,为什么这灵石就不能如此做?”

言修毕竟这个世界中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下意识中还是以本土的思维模式为主。在他看来,灵气既然是“灵”气,自然是需要有灵魂的东西才能捕捉得来,灵石虽然也沾一个灵字,不过本质究竟只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能够存储灵气,已经可以说是不凡,如何能自己“修炼”灵气呢。

但是灵气若真的如吴小清所说,乃是处处都有的电场,那吴小清的说法就自然说的通了。无论是人和石,都是用电补充而已,本不该有什么区隔的。

那为什么灵石不能自己补充灵气呢,还需要专门放入储灵柜——为何储灵柜中就能够补充了呢?

在科学研究上,有这么一句话,当一个问题被发现的时候,他距离被解决也就不远了。

言修只是从搜救队这里知道了大概的原理,就已经能够让他下意识的开始思考,他原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了。要是在给他一百年的时间,说不定这个世界中第一个科学家就要出现了。反正他们的寿命很长——对于搞科研来说,这可是绝对的优势。很多原本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东西,其实只要换一个角度,或者细细的一思考,就能很轻松的变成现实。

比如灵石自动充电。

沈长文那边已经通过实验,确定了这个世界中,电磁场的频率。这花费了他这位博士导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解决了这个世界中,已经存在了至少1500年,甚至可能更久的问题。

无线充电的原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

在地球上,其实已经有类似的产品。但只是因为这种电能供应模式本身不够经济,或者说,不适合地球上的生活状态,才没有成为现实主流电力使用方案。

限制无线供电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地球上的能源太贵了——用动植物尸体燃烧发电来生产能源,的确没办法不昂贵。但这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中并不存在,因为在这里,能源几乎是免费的。

一座聚变反应炉,已经运转了数千年,其中的能源几乎都是免费的。

如果排除能源利用效率这个因素之外,无线供电要在地球上公开使用,面临的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收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