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鹤梳翎 > 039劝说

鹤梳翎 039劝说

作者:图安静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2:46 来源:笔趣阁

临走时,那萧斌又道:“其实萧某今日来还有一事。”

沈况抬手:“请说。”

“上次带萧某姐弟到云亭寺里去求医的张怀达张公公,您可还记得?”

那是能容易忘记的人吗?沈况心道。

“记得,这是?”

萧斌陪笑道:“达公说沈大夫您真的是医术高明。其实,达公就是看中了您的医术,诚心想邀您跟着他进京去。”

原来是当说客来了,沈况未答。

萧斌又道:“沈大夫,萧某觉得达公是真看中您的本事了,就说萧某大姐的病,本来我们都没抱什么希望,达公也只是想……”他发现自己好像多了嘴,又急忙收住改口:“但是沈大夫,达公可是那宫里出来的。到时候,只要他帮您引荐几个贵人,混个御医都没问题!”

确实是很诱人的前途,但是沈况志不在此。

“萧爷,恐怕沈某要辜负您和张公公的好意了。”

“为什么?”萧斌惊讶道:“沈大夫,这能当御医至少是个有品级的官了,一辈子衣食无忧不说,祖上也光彩不是?我们萧家虽然大富大贵,萧伯在杭州府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到底先祖只是个武夫,如今圣上重文轻武,我们这几代都指望不上子孙有个一官半职。沈家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说不要就不要,那也太浪费了。不若您同沈老爷再商量商量?以后您飞黄腾达了,也能把他们一起接到京里去享福不是?”

沈况知道这个张怀达还没有死心,如果不解释清楚,不知道他背地里又要闹出哪样事情来。遂道:“萧爷请听沈某讲:其一,在下才疏学浅是真的,当不起那差事。其二,家母亡故不久,家中老幼需要照顾。其三,您看沈某这带病之体如何能伺候得了京里的贵人?”说着还拍拍自己的病腿。

“就怕自己连路奔波到了京里,还要找人医治呢。”

萧斌知道沈况的腿疾是个大毛病:“但是当大夫也不需要跑路啊,总有下人会去抬您的。”

可是沈况也不再跟他周旋,拱手推辞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有劳萧爷替在下向张公公请罪。”

“这……”萧斌也是个爽快人,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况且人家确实有不便之处,便又道:“临来之前,达公也估摸着沈大夫可能不会同意。”

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沈况心生疑惑。

“达公的意思,他服了您的润香丸,确实功效很好。想问您这方子能否卖了给他?”

“卖方子?”沈况哭笑不得。“这润香丸药局里都代为售卖,如何要这方子?”

“达公怕是回了京里,取药不便。”

“这润香丸也不是易损药物,放几个月都没问题的。”沈况解释。

“沈大夫您再考虑考虑。达公那里给您的报酬绝对是丰厚的。”萧斌极力劝说。

“若是治那咳喘之症沈某可以替他开了方子去抓药,治愈效果比这润香丸还好些。”沈况不明白那张怀达到底打得什么主意。

“这,这萧某也做不了主,那沈大夫您再考虑考虑,有什么条件也可以商量。”

“沈某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沈况态度依旧。

萧斌似乎也很为难:“这,沈大夫不用今日就把话说死了,萧某今日就当是带个话,多有叨扰,达公的话您再考虑考虑再说吧……”

沈况也不想让他一直难堪下去,勉强点点头。

两厢告别不提。

而后几日萧家又曾上门问过一回,还是被沈况推了,自此便不再追问。

寒冬渐至,日头也越来越短,连绵的细雨一下就是好几天。许氏感染了风寒,还好府里现成的药汤,吃了两副,出了些虚汗,人也精神了一些。

本来说好的下乡游不得一推再推,最后还是沈况挑了一个晴日便去了。

多日未见的阳光肆意洒落,照在乡间小道上,三辆马车悠悠然然依次行走其间。

打头的是沈况与许氏,李珺依然跟沈拂一车,车里点着炭盆,暖和但是不免有些干燥。李珺最不喜欢的就是冬日,做什么事情都嫌冷缩手缩脚的,也做不好。

沈拂静坐了一会儿,睁眼一瞧小妮子趴在窗口半天不说话,还真是不多见,便喊道:“在看什么呢?”

李珺回过神来,笑盈盈地答道:“并没有做什么,发呆而已。”

沈拂动了动,靠得太久了手臂有些麻,李珺也伶俐地帮他拿了垫子靠着。

“发呆可不好,要不要跟外公下盘棋?”

“不用,不用,车上颠簸,外公你就多靠一会儿吧。”李珺知道沈况最近精神不济:“要不,您给我说说您小时候的趣事。”

沈拂一听反倒笑了:“外公都一把年纪了,哪里还记得什么小时候,倒是记得你小时候,刚把你带回来瘦得跟只小猴似的,后来你外婆真是下功夫,一下子把你养得白白胖胖。”

“珺儿哪里胖过!”李珺反驳。

“你不记得外公画的年画娃娃?就是照着你画的呢!”沈拂带着一丝回忆的笑,几分感慨,几分无奈。

“珺儿哪里有那么丑?”李珺驳着,“等珺儿到了庄子里,也给您画个招财老爷的像,贴到庄里去。”

“行啊,李大师的画作应该不错。”沈拂给她肯定的鼓励。

爷孙俩聊着聊着,只听得外面沈管家喊道:“老爷,到了!”

车辆陆续停下,沈管家在外头把帘子撩起来,明晃晃的日光驾着凉意扑面而来。

杳庄到了。

这里距离杭州府还不算太远,下了马车,老远走过来两三个男子,为首的过来就给沈拂磕头见礼。

“倪二,还没过年呢,就想着跟我要红钱了?”沈拂打趣道。

沈况也伸手扶他:“倪二哥,起来吧,你知道我爹不喜欢这些,到屋里去再说吧。”

那叫倪二的男子李珺认识他,是杳庄的倪二伯。

本来也是东乡倪姓村上的富户,后来遇上火灾,不仅家里人遭了难,家里的东西也烧光了,为了填饱肚子,只能出来寻别的出路。

那时杳庄的主家还欠了他们家一些人情和银子,倪二便来讨要,那主家想起这杳庄的荒田坡高又难打理,就交给他伺候,约定了他垦荒两年都不收租子。

谁知第二年的五六月份,主家到杳庄里面一看果蔬成片,顿时就眼红了,改口反悔,倪二不允,主家还着人过来捣毁菜地,恰巧遇上沈拂在附近游玩,见到一家老小趴在田地里哭,问明缘由,便帮他写了一张状纸。

这状纸的作用可不小,不仅帮他讨了一个公道,还用这主家欠的银子和想免于处罚的念头,换回了这个“不怎么样”的杳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