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飞燕伏龙传 > 第四百章 仙人箴语

飞燕伏龙传 第四百章 仙人箴语

作者:步留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0:44 来源:笔趣阁

空空真人见了道:“住手!”说话间,拂尘一抖,一股劲风袭向曲颠,啪的一声,打了曲颠一个栽歪,不等曲颠反应过来,早已挥动衣袖,一根细绳索嗖的穿出,直奔曲颠,宛如一条游动的长蛇一般转眼就把曲颠给捆了一个结结实实,绳子的另一头紧紧的攥在空空真人的手里。

曲颠被绳索捆的结结实实,连连大喊道:“老家伙你放开老子我,你放开老子我,老子我不想再回去了!”

这时空空真人也不再搭理曲颠,手一抖绳索,嗖的一声便把曲颠给拉到大鹤背上,自己也飘然跃上大鹤后背,对许天残道:“许天残你尘缘未了,不必再回空空谷了,你把柳眉残等人尸体运回华山埋葬,然后你就留在华山好好治理,希望华山派日后能在你的手中重新振兴!不要辜负了你华山派几百年来各位先师的心血!”

许天残听了连忙跪倒在地道:“弟子愚昧,怎堪当如此重任,还望真人三思,弟子只愿跟随真人修行!”

空空真人道:“不,许天残你不可推辞,虽然你以前脾气暴躁,跟随柳眉残做下不少恶事,但你能迷途知返,证明你良知未泯,如今华山派元气大伤,你是最佳人选!幻嵇真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推算出来,我只不过是依照他的意思安排而已!”

许天残听了心中感慨万千,道:“既然如此,弟子只好谨遵真人之命,绝不敢把华山几百年基业荒废!”

空空真人又对古色残说道:“古色残你可暂缓回空空谷,先帮着你四师兄把柳眉残等人运回华山,等完事后你可到华山之巅等候,到时我会派大鹤前往接你回空空谷!”

古色残听了躬身道:“是,弟子领命!”

空空真人又对佟大千等人道:“你们五个合该尘缘难了,就留在尘世间帮着燕王成就大业吧!”说完一甩拂尘,那仙鹤很有灵性,明白空空真人的意思,连忙抖了抖双翅,仰头对天发出一声清脆的鹤鸣,就欲展翅高飞。

这时燕王已经赶到,此时天色见亮,朱棣等人见到面前的大鹤,登时吓了一跳,哪里见过这么大的仙鹤,心中惊奇之际,再瞧鹤背上坐着的空空真人道风仙骨,又见大鹤正要展翅飞走,惊的赶紧跪倒在地,大声喊道:“仙人留步,仙人留步!朱棣参拜仙人,还望仙人垂怜,稍停片刻指教朱棣一番!”

空空真人稳稳的坐在大鹤后背上,一手紧紧的拉着捆绑着曲颠的绳索,一手轻轻一挥拂尘朗声道:“燕王,我没有什么要指教你的,不过我希望你以后能够慈悲为怀,少开杀戒,爱惜天下苍生,善待黎民百姓!”说话间那大鹤早已展开双翅,长鸣一声,腾空而起。

燕王见了连忙再三跪拜,心中暗自念叨着空空真人的话,眼睛瞧着那大鹤带着空空真人与曲颠渐飞渐远,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东方远处天空。

朱棣喃喃自语,细细品味着空空真人的话,忽的开悟,不禁暗自欢喜。

许天残和古色残二人上前见过燕王,他们本来也曾与柳眉残一起在燕王帐下效力,自然彼此并不陌生。

燕王道:“二位道长多日不见,今日相逢可谓别来无恙啊!”

许天残稽首道:“王爷丰采依旧!”说完叹口气,瞧瞧躺在地上的柳眉残等华山同门的尸体,接着对燕王道:“王爷,逝者已矣,不管多大的过错,都应该云消雾散了!”

朱棣听了点点头道:“道长此言,也正是本王之意!”

许天残道:“故此,贫道要带他们回华山,还望王爷不要阻拦!”

燕王叹口气道:“那是自然,虽然柳眉残等人这才罪不可赦,但以前也的确为本王立下不少功劳,如今他们都死了,本王心中也是不好受,哎!不说了,既然如此,道长请便就是!”

许天残和古色残听了一起再次稽首道:“贫道代华山派同门多谢王爷!”

燕王道:“二位道长不必客气!”说着吩咐下去,让兵卒们准备好车马,帮着许古二道把柳眉残等人抬上马车,许古二道谢过燕王后,就要即刻启程回华山去,燕王诚心挽留,但二人决意回华山,燕王没办法,只好应允放行。

马不平上前再次和古色残道谢,古色残微微一笑道:“马少主不必客气,此乃贫道应该做的!马少主对对保重,贫道去了!”说完与许天残一起催动马车,朝华山方向赶去。

燕王望着远去的许古二人,不由得暗自感叹道:“世间果然有如此奇人奇事,若非我亲眼所见,哪里会信?哎!我若能够得到那位仙人相助,那我何愁大业早成?哎!只可惜人家是世外的仙人,又怎么肯帮我呢?”想到这不由得满心的遗憾。

马不平见燕王发愣,猜出他的心意,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只好上前说道:“王爷,天亮了你还是早点儿回去歇息歇息吧!”

燕王听了道:“那好吧!你们也早点儿回去歇一歇!”说着转身会营帐去了,回到营帐,见姚广孝正在帐内等候,燕王向姚广孝提及空空真人之事。

姚广孝听了很是惊讶,奇怪的道:“难道世间的传闻是真的?”

燕王道:“军师也知道这位仙人?你以前也见过吗?”

姚广孝摇了摇头道:“哎!属下哪里有这般缘分!”遂对燕王简要讲诉一边空空真人的传闻,令燕王听了心中更加惊奇赞叹不已。姚广孝岔开话题,说起燕军南攻之事,燕王听了心神方才从空空真人身上转移过来。

建文二年冬,燕王帅兵东昌之战,朱棣多次濒临险境。但是由于朱允炆有“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旨意,南军将士惧怕战后反攻倒算,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放任自由;朱棣也恃此特权,单骑殿后,南军无可奈何。但是东昌之战毕竟是靖难以来南军的第一场大捷。朱允炆十分高兴,以东昌大捷告太庙。朝廷军势大振。燕军经此败,以后再南下,皆由徐沛,不再走山东。

东昌之败之后,燕王朱棣以此为耻,与姚广孝商议对策。姚广孝强烈支持朱棣再次出兵。燕王

于是于建文三年二月初九日,朱棣祭阵亡将士,并脱下袍子烧掉,激励军士。二月十六日,朱棣再次出师。经历夹河、藳城之战再次使南军损失惨重,正面战场战事稍缓和。

朝廷改为通过谈判、反间、袭击后方等方式间接作战。击败平安后,燕军南下,先后经过顺德、广平、大名,并驻扎于大名。诸郡县望风而降。

建文帝无奈只好表面上罢免齐泰黄子澄来安抚燕王,暗地里却依然任用二人为智囊。

朱棣听说齐泰和黄子澄被贬,上书和谈,并表示“奸臣窜逐而其计实行,不敢撤兵”。

朱允炆得知,与方孝孺讨论,方孝孺表示可以借此机会遣使回报假装要取消齐黄建议,拖延时间,并懈怠燕王军心,又令大理寺少卿薛嵓去见朱棣,传诏并秘密在军中散布相关消息。

薛嵓见到燕王朱棣后说道:“皇上说王爷殿下一旦释甲罢兵,朝廷就会立马班师回朝。”

朱棣听了冷笑道:“这话连三岁小儿也骗不过。焉来骗我?”

薛嵓听了又惊又慌,却无言以对。

建文帝听了薛品的回报后,大怒,遂命令盛庸、铁铉、不一道长、冲虚等人分兵骚扰燕军饷道。

燕王朱棣遣使者进京表示盛庸等不肯罢兵,必有主使。建文帝听从方孝孺的意见,将使者诛杀,两方和谈破裂。

朱棣见和谈破裂,决定袭击朝廷大军饷道,以使驻扎德州的朝廷大军陷入困境,又令都指挥李远率兵六千,换穿朝廷大军甲胄,从济宁南下,燕军瞒过朝廷大军到达沛县,成功焚烧大量朝廷大军粮船,河中鱼鳖尽死。朝廷大军损失粮食数百万石,京师大震,德州陷入窘境。

燕军进攻彰德,林县投降。朝廷派平安自真定趁虚攻打燕京,扰乱其耕牧,朱高炽固守朱棣分兵回援。平安与战不利,退回真定。

由于河北战事不利,方孝孺想出了反间计,利用燕王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的矛盾,先写一封信给镇守燕京的朱高炽,令其归顺朝廷,许以燕王之位,然后派人告诉朱棣和朱高煦说世子朱高炽密通朝廷,以使燕军北还。

但朱高炽得到信后,根本没有拆开,将朝廷使者连人带信一起送往朱棣处,反间计失败。

盛庸令大同守将房昭入紫荆关威胁保定,占据易州西水寨以窥燕京。

燕王见状,只得回兵救援。朱棣分兵守保定,并包围房昭的山寨。十月初,燕军与真定援兵和房昭军决战,朱棣令勇士悄悄登山,在敌后大张旗帜。

朝廷大军见状大乱,与真定援兵一齐崩溃。房昭退回大同。十月二十四日,燕军回到燕京。之后又击败了袭永平的辽东军。

至此,燕军靖难已有两年多。虽然屡战屡胜,但因兵力不足,无法巩固并扩张胜利,往往放弃新取之地;仅能据有燕京、保定、永平三个郡。

建文三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建文帝见燕军再次出动,令驸马都尉梅殷任总兵官,镇守淮安。建文四年正月初一,建文帝命魏国公徐辉祖率兵援山东。

建文四年二月初一,南军将领何福、平安、陈晖进兵济宁,盛庸进兵淮上。朱棣派兵袭击南军饷道后,二月二十一日,燕军击败徐州的出战军队,徐州自此闭城死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