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飞燕伏龙传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临燕京

飞燕伏龙传 第三百一十六章 兵临燕京

作者:步留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11:30:44 来源:笔趣阁

李诗萍、小六子、楚菲菲也向不一道长、米锦、盛庸等人施礼后,一同去后厨准备酒菜去了。

不一道长见大厅里就剩他们这些人了,略一合算,又对米锦、盛庸说道:“这次咱们容不得半点闪失,为了安全起见,明日一早我就去沐王府借兵,帮咱们一同押送战马回京!米大人、盛将军你们就在这里帮忙马少主他们挑选战马!”

米锦、盛庸二人躬身听命。

不一道长吩咐完,盛庸眼睛四下里瞧了瞧,又低声不一道长、米锦等人说道:“楚雄飞为朝廷押送战马,半路被劫,想想事出蹊跷,不知何人走露消息,我怀疑会不会是佟大千他们私自瞒着马不平偷偷给燕王送的消息!”

不一道长听了微微一笑道:“是不是他们通风报信不重要了,这次马少主也会跟着咱们一同押送战马回京城,这次应该安全了许多!”

米锦、盛庸二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纷纷暗道:“不一道长果然安排的周详,他让马不平跟随着押送马匹回京城,纵然是佟大千等人真的会给燕王通风报信,但此番有马不平压阵,也算是有恃无恐了!”

不一道长接着说道:“虽然如此,但咱们也不可太大意,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虽然表面上看五鬼对马不平恭恭敬敬的,但他们到底心里如何想的,咱们谁也不知道,因此这次你们还是要仔细盯住他们几个,绝对不能再出什么差错!他们不通风报信最好,一旦发现他们真的有什么不轨行为,你们也不要声张,一切待我从沐王府回来后再做商议!”说着又叹了一口气,有些惭愧的接着说道:“虽然我们这样做有点儿小人之心,但是事态紧急,咱们也不得以而为之了!”

米锦、盛庸听了连忙躬身低声道:“道长放心!我们记下了!”

次日天一亮,不一道长便独自一人离开月山万马堂,前往沐王府借兵。

沐王府乃是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的府邸。那沐英乃是濠州人,自幼父亲早逝,随母度日,家境贫寒。打小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故此世人又称沐英为朱英。

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岁的沐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沐英平时不苟言笑,但好贤礼士,对兵卒爱惜有加,从不滥杀无辜。

洪武九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封西平侯,赐丹书铁券。洪武十四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南十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世时就常对人说:“有沐英镇守在西南,朕就可高枕无忧了。”可以看出沐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洪武二十五年农历六月,沐英获悉皇太子朱标去世,哭得十分伤心,不久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四十八岁。

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如今沐英已死,长子沐春也已于洪武三十一年病逝,现在的沐王府是由沐英的第二子沐晟当家做主。

沐王府对于建文帝削蕃那是绝对支持的,因为当年沐英和皇太子朱标那可以说的上是异姓兄弟,沐英的死也因为太子朱标的去世而伤心过度,到了朱允炆登基后,沐英的儿子们也是支持建文帝的。

当不一道长进来沐王府后,和沐晟表明来意后,沐晟自然是全力配合,招集调来三百名身强力壮,武功卓越的亲兵护卫一同跟谁不一道长去月山万马堂押送战马回京城,不一道长和沐晟约定三日后让这些亲兵将士到月山脚下等候。

沐晟一口应下,并安排酒宴款待不一道长。二人交谈甚欢,感叹燕王造反之事,沐晟并对不一道长表明如果朝廷需要,沐王府会鼎力相助的。

再说建文帝这日接到李景隆参奏耿炳文妄言惑乱军心的奏折,于宫中大怒,差人前往军中申斥耿炳文,并给李景隆下了一道旨意,赐他便宜行事的权利。

李景隆接旨后自然更加得意,在耿炳文等众将士面前更加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耿炳文气愤交加,可又无可奈何,加之年迈体衰,一时竟于军中病倒。亏的李春成精心医治,方才保住性命,但精神不比以前,一帮老手下将士见了个个伤心难过不已。

李景隆得到建文帝的支持,觉得飘飘然,决定要一举剿灭燕王叛军,立下奇功以报皇上的知遇之恩,于是传下军令去,让兵将人马立刻拔营,从河间府开拔前往燕京讨伐燕王叛军。

大军行至燕京城外八十里处,接到探子回报,说燕王只让他儿子朱高炽留守燕京,而他自己则早已带兵去救援永平府去了。

李景隆闻讯大喜,直道是苍天相助,率朝廷大军极速前进,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李景隆不知这是燕王朱棣的诱兵之计,禁不住欢喜地对手下将士说道:“燕王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

可他不知道此时镇守燕京城的朱高炽早已在燕京城内严密部署,准备妥当。

李景隆率大军分成九路,攻打燕京城九门。朱高炽依照燕王朱棣的命令,只是凭城坚守,任凭李景隆率军城外叫骂,就是不肯出城与之交战。

燕京城城池坚固高大,而朱高炽又早已做了十足准备,把姚广孝、铁罗刹、李三通、赵百里、高有德、霍未山、柳长眠、柳眉残等众人与众将士分为九路,各守一处城门。

当时曲颠见了以为热闹好玩儿,便也闹着要和铁罗刹一起去守护燕京城,铁罗刹怕他误事,坚决不同意,叫他住在罗刹宫,不许出宫半步,并派手下侍女好好看守。

众人各尽其责,不敢丝毫大意,严守各个城门,舍生忘死的和城外朝廷大军周旋,苦苦守卫燕京城。

一时间李景隆率领的朝廷大军也无可奈何,见强攻不下,又令兵将火焚城门,燕军早有防备,连忙汲水扑救,李景隆见不能攻破,转而又命大军火炮打城,云梯攻城,地穴入城,皆未得逞。攻打的紧了,燕京城里的妇女孩童都奔上城墙,投石扔砖攻击攻打城门的朝廷大军。

李景隆率领朝廷大军在燕京城外面百般攻打,朱高炽则在燕京城里内里拒守不出,等到了夜晚,朝廷大军停止进攻后,朱高炽又如当年诸葛亮命将士击鼓骚扰曹操大军一般派将士缒墙出城,鸣鼓惊搅,使朝廷将士睡卧不安,李景隆十分无奈。

一连攻打了几日也没能攻破一座城门。李景隆又气又急,在大帐内商议,问谁愿领兵再次出战。

众将士见燕京城如此易守难攻,没人敢应声,李景隆气的摔杯咂盘子乱发脾气,众将士吓的不敢吱声。

这时于众将士之中闪出一人来,但见那人四十多岁,身材高大威猛,一脸乌黑虬髯,双眼圆睁,那人对李景隆躬身说道:“大将军不必如此着急!”

李景隆见了一愣,连忙说道:“原来是瞿都督,不知瞿都督有何良策破城?”原来那人是朝廷大军的都督瞿能。此人有勇有谋,建文帝封他为都督。

瞿能说道:“大将军不必烦忧,瞿能愿与瞿郁、瞿陶率令两千骑兵勇士,搭建云梯,攻打张液门!”

李景隆听了,顿时心中高兴,离座走到瞿能身边,拉着瞿能的手,说道:“那好,既然瞿都督愿意领兵出战,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知瞿都督又几成把握打下张掖门?”

瞿能听了一愣,暗自一思量,随即说道:“瞿某誓死也要打下张掖门,到时候大将军再分来几路人马佯装攻打燕京城别的城门,趁燕军不备之际,瞿某带兵拼死攻打张掖门,大将军你随后带兵接济支援瞿某就是了!等到瞿某攻破张掖门后,大将军率大军一拥而上,攻进燕京城,那大事可成矣!”

李景隆听了点点头喜笑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有劳瞿都督了,你放心本帅定会率人马后面支援瞿都督!”说着返回案前,伸手拿了军令,道:“瞿能听令,本帅命你和瞿郁、瞿陶带领精兵两千,攻打燕京城张掖门!不得有误!”

瞿能躬身双手接过令牌说道:“得令!”说完转身出帐去准备兵马。

李景隆又指派几个将领带兵佯装攻打燕京城另几处城门,以配合瞿能攻打张掖门。

当日旁晚时分,瞿能率领瞿郁、瞿陶以及两千多名精兵铁骑攻打张掖门。

当时燕京城张掖门守军不备,瞿能等两千将士虎威神勇,个个奋勇登城。杀声震天,一番恶战,血流成河,燕军眼看就要不敌。

瞿能趁机杀上城墙,在十多个精兵的护卫下,奋不顾身的纵身跃下城楼,大刀猛挥,顿时砍开城门,帅领两千余将士,就要冲进城去,瞿陶连忙阻止瞿能说道:“都督,你瞧这城中又宽又大,空里面会有伏兵,咱们此刻无兵接济,一旦贸然闯进城去,万一中了燕王诡计,将士们中了埋伏,那咱们可就难以脱身了!”

瞿能横刀立于城门之下,命人极速去报李景隆,叫他立即率兵前来接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