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当秀男 > 第三百八十二章 他的运气怎么这么好?

听到大家纷纷杂杂的议论,武则天很是不耐烦,抬起袖子一甩。

刷地一下,所有大臣都收了口,大殿里恢复了寂静,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落针可闻。

武则天用清冷的目光俯视殿内的群臣,声音严肃地问:

“狄仁杰在塘报中请朕发援兵,诸位爱卿,谁可领兵前往援助幽州?”

大部分朝臣都垂下眼睑,一声不吭。

张柬之向武则天躬身一礼,声音铿锵道:“皇上,现在整个神都的兵马都在与李败德的叛军对峙,神都真的没有多少兵马可以派往幽州了。依臣愚见,不妨命能征惯战之将,提调河北道之兵马,以纾解幽州之围。”

“张爱卿所奏甚合朕意!”武则天点头赞许,然后游目在武将的班列之中巡视了一番,道:“武懿宗~”

“臣在!”武懿宗高声答应,跨步出班,在大殿正中向武则天深施一礼。

武懿宗年龄三十出头,身材矮小,尖嘴猴腮,鼠目猫鼻,在朝臣之中算比较丑陋之人。他也是王爷,不过他在朝廷中的职位并不是很重要,目前任监门卫的中郎将,在武家属于次要人物。

“朕命你前往河北道提调两万兵马,火速驰援幽州,不得有误!”武则天声音响亮,有一种无形的威严。

无论是长相还是能力,还是与武则天的亲近关系,武懿宗都只能算次要人物,但他毕竟是武家子弟,是在此危局之下,武则天能想到的可用之人。

武家子弟有不少,武则天最为倚重的是武承嗣,目前被她勒令在府中闭门思过。另一倚重之人则是武三思,经办着武则天所交办的朝务,分不开身。其它较为能干的武家子弟,都经办着大小不同的朝廷事务,因此,这次驰援幽州的重任,便光荣地落在没有什么重任在身的武懿宗的肩头。

“臣遵旨,定然尽快调兵驰援幽州,将突厥驱除出境,不负皇上所望!”武懿宗心中大喜,朗声答应,他的声音不怎么好听,好像破锣一样的响声,说得难听一点,就如同豺狼的鸣叫。

要去外道调兵,需要虎符,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一名宦官持虎符陪同将军前往调兵的,验好虎符,将军领兵出战,而宦官则持虎符回京,向皇上交还虎符。虽然武懿宗是武家子弟,武则天也不放心将虎符直接交到他手上。

武则天的炯炯有神的目光,在大殿上几名宦官之中来回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到最前面一级御阶上的新任殿上太监高力士身上,她抬手一指后者,颜悦色开口:

“力士,朕命你持虎符陪同河东郡王一同赴河北道调兵。”

“奴婢遵旨!”高力士喜出望外,急忙走下御阶,在丹陛上向武则天叩头谢恩。

其余的殿上太监无不用极其羡慕的眼光看向高力士。有些人在御阶上站了好几年,却从来没有得到放出去任事的机会。而高力士才当了一个时辰的殿上太监,就荣膺持虎符出外调兵的重任。一旦调好兵回来,将虎符安全归还给皇上,那么他升为掌案太监指日可待。

“报,殷将军急报!”

这时一名斥候从殿外远处飞奔而来,他的声音很尖锐,带着一丝恐慌,在很远就传进了大殿之中。

殷将军自然是指右豹韬卫大将军殷周,他正率领十万大军,在秋意原与李败德的叛军对峙。神都之所以没有遭到叛军的攻击,之所以还呈现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那都是殷周及其手下十万大军的功劳。

现在,殷周送来急报,肯定有大事。

所要大臣都扭头延颈看向殿外,目视着那么斥候以匆忙的步子跨进大殿,跌倒在殿中间之红色地毯上,大口地喘息着,手里举起一卷文案,语气急促地说:“皇上,这是殷将军告急塘报!”

张柬之迫不及待地走到斥候的面前,伸手接过告急塘报,然后小步跑着来到御阶之下,将告急塘报交给恰到好处地从御阶之上走下来的秋霜手中。

秋霜第一天值殿,就同时遇到这么多大事,她心里很不平静。不过,她自然不能表现自己的情绪,双手接过告急塘报,而后,迈走走上御阶,恭敬地呈到武则天的手中。

看完殷将军的告急塘报,武则天眼中的愤怒无法形容,简直要喷出火来!她抬手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拍的手掌通红,怒声大骂:“这些逆贼,怎么都没有死!”

在这个时候,素来遇事沉静的武则天,此刻的表现与骂街的泼妇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敏锐地感到城外大军出了大状况,张柬之还是照例小心翼翼地询问:“皇上,又发生了什么事?”

武则天照例将告急塘报扔到了御阶之下的地上。

俯身拾起告急塘报,张柬之快速一览,并且念诵出声:

“陛下,我军驻守在秋意原上,与李败德的叛军互相对峙,中间交战数次,互有输赢。但,今日有一支江南道的兵马,人数约三万,在逆贼郭湘成的率领之下,加入了李败德的叛军阵营,给我军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恳请皇上速发援兵!”

听了告急塘报内容,殿内的朝臣听了无不惊讶得倒吸冷气。

郭湘成潜逃已经多年了,怎么会突然出现,而且还领着江南道的三万大军,这太不可思议了!

“郭湘成这个逆贼!要是被朕抓住,定然将他斫尸万段!”武则天咬牙切齿骂道。

“皇上息怒。眼下最重要的是向殷周的营中增兵派将。”张柬之恭声劝慰。

听了张柬之的劝慰,武则天微微点头,而后,抬手点着太阳穴,闭目思考了一番,以平息心中的盛怒。

她心里很清楚,叫骂也好,喊杀也好,都是没有用的,因为,她要骂要杀的对方在城外,在叛军那儿,只有将叛军平定了,骂和杀才是有用的。

在武则天闭目思考的时候,殿中的大臣互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低声交换各自对当前形势的看法。

“突厥三个虎师兵临敦煌,幽州又被鹰师围困,李败德在神都城外举谋,又加上了逆贼郭湘成的助力。这些日子对于大周来说,可谓风雨飘摇,多事之秋啊!唉。。。”

“之前向幽州筹划援兵时,皇上和张阁老都认为神都无兵可派,只能去外道调兵,现在殷周将军告急求援,这兵到哪儿去调呢?我真是很担心啊。”

思考半晌之后,武则天蓦然睁开眼睛,犀利的目光再次在武将班列之中扫视一番,而后抬手一指,沉声道:

“左威卫大将军樊仁听旨!”

“臣在!”樊仁出班,恭声应道,他年龄约四十岁,脸型瘦削,皮肤黝黑,刚刚当左威卫大将军之职位。原左威卫大将军本来是亲李败德的,武则天按照张麟的建议,把他平调地官尚侍郎,大将军职位空出来,给了亲武派樊仁。

“朕命你带两万兵马,出城驰援,在殷将军帐下听用!”武则天郑重地说道。

“臣遵旨!”樊仁领旨。

之前向幽州筹划援兵时,武则天和张柬之都觉得神都无兵可派,非要到外道去调兵,那时的确无兵可派。因为左威卫的职责就是保卫神都,要是将左威卫调往幽州,那么神都就空虚了!而将左威卫调到城外,其目的还是保卫神都。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殷周告急,再到外道去调兵,就来不及了!

幽州可以失去,神都可万万不能失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