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十九章 逆转民风

第四卷

西川经略

逆转民风

原来宋朝于神宗年间,在京为官的大儒比如司马光、欧阳修等人,都看不起善于理财之人,认为理财不过就是擅长搜刮。

在他们心里,以为国库的来源,无非便是按田地、丁口‘抽’税,榷茶、榷酒、榷铁等等,国富了民必穷,民穷必反,民反则社稷必‘乱’。

听完徐格的解释后,我不由暗叹了一口气,知道这些都是那些十指不沾泥、完全不知道实际情况的书生、大儒搞出来的理论。

但我却着实没想到张珏也会信,而且我身边似乎还有不少人是赞成这个观点。

看来这时代对读书人的毒害,还不仅仅只是三纲五常而已。

想到这里,我环顾了一下四周说道:“财富不变这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郑言举个例子,假若某地受灾百姓无粮可种。

此时若官府以低利贷粮于民耕种,则想当然便可增加生产质量。

官府再修水利,使原是看天田变成水稻田,则生产必然增加。

而‘抽’税原则不变,因生产增加,我等税收也是水涨船高,这难道不是国富而民不穷之法么?”

“置使大人说得有理。

”王坚出声赞成道:“王坚是个粗人,不懂什么财富不变的大道理,王坚只知道我等若是帮助百姓生产,便是利已利民的好事,如何又会造成社稷之‘乱’?”

“不若这样。

”看了看四周兀自将信将疑的众将一眼,我知道要改变他们根深蒂固地观念绝不是一日两日的事。

于是我苦笑一声道:“我等在西川试行改革一年,各位统领可前后对比百姓生活的好坏,我等用事实说话如何?”

“甚好。

”闻言众将纷纷点头应声。

“只不过……”张珏问道:“不知置使大人将如何改革税制、鼓励生产呢?”

“具体如何改制还待访察民情,了解西川的税制和生产状况后才能制定。

”说到这里,我望向徐格道:“徐先生所知内政当胜过在座的任何一位,治民这难事,还望先生莫要推却了。

“愿为大人分忧。

”徐格欣然应道。

他作了多年的金**师,当然知道安民治民乃治国之本。

我会将此重任‘交’给他,无疑是对他的一种重用和信任,当下也不推辞便对着我拱手拜谢。

“只不过,这却该称作什么官?”我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直到此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对官名知道地还是非常有限。

“回置使大人。

”见此,张珏不由有些好笑地说道:“治民可称作安抚使。

治军或可称为都统,而负责城防建设与兵器制造,则不妨称作监薄。

“哦。

”我笑着点了点头,同时感‘激’地望了张珏一眼,心中暗道这小子倒机灵,免了我再问两次。

“如此,徐先生便为安抚使,都统则非李统领莫属。

而城建和兵器,则要王统领和张统领‘操’心了。

“是……”王坚与张珏会意地齐声回答道,他二人自然知道我让他们负责城建和兵器的原因,那便是他二人都曾和我一起制过火‘药’。

而火‘药’在战场上表现,已足以让二人下定决心能制多少便制多少了。

“置使大人。

”只有李庭芝却是眉头紧皱地说道:“大人将治军大任‘交’与属下,属下不胜惶恐。

只是属下才疏学浅,恐难胜任……”

“哦,差点忘了。

”闻言我笑着对李庭芝说道:“李统领不必过谦,以李统领对军队地熟悉,对于军队的训练和管理,李统领还不是得心应手。

不过我却希望在李统领的管理下,能够出现一支文武同酬,文武同责,且要让百姓以当兵为豪的一支军队。

“文武同酬,文武同责?还要让百姓以当兵为豪?这……”李庭芝为难地望着我。

说道:“这如何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拍了拍李庭芝的肩膀说道:“宋廷宰相月支三百贯。

而大将军月支仅六十贯;文官掌军权,而武官只管打仗;更有甚者百姓个个都以当兵为耻。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宋廷重文轻武所造成的。

“置使大人地意思是……改变重文轻武的民风?”李庭芝难以置信地望着我说道。

“不错。

”我点了点头说道:“重文轻武的结果,文风虽是鼎盛,但我等却不能以诗词去打倒敌人,也不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将敌人劝降。

打仗是血淋淋的事,一刀一枪都是实实在在。

而武力却可以兴国,也可以得主天下,如今我等要面对的是凶残的‘蒙’古,不发扬尚武‘精’神显然是行不通的。

说到这里,我偷看了一眼张珏,却见他果然如我想像的那样,脸上‘露’出了些许不满之‘色’。

见此我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暗道如果作诗作词有用,那么史上地欧亚大陆,也不会在如同野兽般的‘蒙’军的铁蹄下呻呤了。

“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李庭芝皱着眉头说道:“大宋重文轻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要想扭转此风,却是谈何容易?”

“李统领可有听过一句话,叫‘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楣’?”

“置使大人说的可是杨贵妃?”李庭芝不解地回道,他显然想不出这又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不错。

”我笑了笑道:“由于战‘乱’减丁,所以百姓中自古便有重男轻‘女’之风。

郑言不敢断言此风到底已横行多久,不过大慨自有战争时便该有吧。

但这横行数千年的民风,却只是因为唐明皇对杨贵妃地宠爱,便让天下人都渴望生‘女’孩了。

所以郑言才会以为,如今我等要逆转百姓重文轻武的民风,并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多谢大人提醒。

”闻言李庭芝有如醍醐灌顶一般猛然醒悟,面‘露’喜‘色’地对我拱手说道:“属下知道该如何做了,请置使大人放心,属下必不会让大人失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