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疾控地带 > 第15章 三个指标

疾控地带 第15章 三个指标

作者:华胥云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40 来源:笔趣阁

叶蓁蓁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我还是觉得在食物链上面的好,你刚才说的那个例子,只是个例,而且是因为人为的污染。”

南之乔叹道:“是啊,很多事情,都是人类自己的失误造成的。”

“南学长,你说这次南湾镇怪病的事情会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么?”

“在没调查清楚之前,我也不好做出判断,但有两种最可能的情况:环境污染或是食物中毒,不论是哪一种,都要查出原因,否则怪病会一直出现。”

如果是环境污染,那情况可能跟当年日本水俣市的情况一样,如果是食物中毒,也是有先例的。

在1971年,伊拉克进口了一批在美国和墨西哥出产的麦粒,这些麦粒含有甲基汞。

有毒麦粒卖给伊拉克当地居民,居民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有六百多人因此死亡。

进口来的麦粒为什么会含有甲基汞呢?

后来人们查出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这批麦粒不是给人吃的。

有一家生物公司研制了一种含甲基汞的杀真菌剂,那些麦粒是用这种杀菌剂浸泡过的实验品,袋子上也印有“此为实验品,不可食用”的字样,以及一个骷髅头和两个交叉骨头组在一起的毒物标志。

当这批麦粒运到伊拉克境内以后,不知什么原因,分销商不知道这批麦粒是不可食用的,就当做可食用麦粒卖给了当地居民。

当毒麦粒造成大批居民死亡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是麦粒的问题,仍然继续食用。在最后终于被研究者发现中毒来源的时候,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这期间造成六百多人死亡。

想到这些事情,蓁蓁不禁又担心起南湾镇的怪病事件。

——

海鲜晚餐过后,南之乔和蓁蓁没有回酒店,而是在海鲜一条街又买了一些活海鲜,还有打包的南湾镇推浪鱼,去了连海市疾控中心。

晚上八点半,疾控中心实验大楼里还亮着灯。

南之乔给梁磊打了电话,梁磊一早便在实验大楼前等着收样。

三人见面,南之乔把从饭店带回来的推浪鱼递给梁磊,并说了自己的打算。

针对这批带回来的推浪鱼,主要检测鱼体内的汞含量,这可以间接说明南湾镇附近海域是否被金属汞污染。

梁磊也跟南之乔汇报了下午在医院的采样情况,目前从南湾镇前来市区医院就诊的怪病病人有十二个,除去已经死亡的两个小姐妹,医院里还有十人住院治疗,至于南湾镇或是观海县的医院里是否有更多病例,还不知道。

市区医院的十名怪病病人的血液、尿液、头发标本,全部采集送检,明天上午就能出结果。

——

酒店内休息一晚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按照之前的安排,南之乔要参加培训会议,给当地市县区疾控系统的人员做流行病现场调查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早已整理成ppt文件,上午的培训会,南之乔讲了两个多小时,之后,现场培训人员提出很多实际问题,南之乔一一耐心回答。

等培训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

会议一结束,梁磊就急冲冲地拿着检测结果给南之乔看。

怪病病人标本的检测分三个指标:尿汞、发汞和血汞。

第一指标——尿汞,主要反映病人近期汞摄入水平。在我国,正常人体中尿汞含量以50毫克每升为上限,南湾镇这批病人的尿汞含量均在400毫克每升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0毫克每升。

南之乔想到之前日本水俣病的情况,病人发病五个月以内,患者尿中可出现排汞高峰,一日量为40至1200微克,而对照组每日小于16微克,一年以上的病例,尿汞变少,每日排汞量降至30微克以下,初期尿汞具有诊断意义。

结合以前的资料经验,南之乔判断,南湾镇病人处在汞中毒初期阶段,中毒时间在一年以内。

第二指标——发汞,发汞主要反映人体过去摄入汞的水平,可以追溯人体受汞污染的历史。正常人体中发汞含量以10微克每克为上限,对成年人能导致神经障碍的最低发汞值为50至125微克每克,而南湾镇病人的发汞值在500微克每克左右,已严重超标,已接近致死水平。

第三指标——血汞,全血汞含量在20微克每百毫升时,不会有中毒症状,20至50微克每百毫升时,开始出现症状,超过100微克每百毫升时,会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南湾镇病人的血汞含量在110微克每百毫升左右,也是接近致死水平的含量。

南之乔眉头微皱,没想到病人的情况比想象的严重。

南湾镇出现的怪病可以确诊为汞中毒。

可是,中毒来源又是什么呢?

梁磊又把昨日南之乔送检的活海鲜报告拿了出来。

出人意料,从南湾镇运来的推浪鱼汞含量在正常范围内。

难道南湾镇的情况跟当年日本水俣市的情况不一样,不是因为环境污染导致甲基汞在鱼类体内累积造成当地居民发病?

在疾控中心主楼顶层的会议中心,参加培训的人已经散去,只剩南之乔、梁磊和叶蓁蓁。

站在南之乔身旁,蓁蓁接过南之乔手中的检测报告,看过之后,说:“可以确定是汞中毒。”

“南老师,现在怎么办?”梁磊看向南之乔,接着问:“把结果反馈给医院后,我们疾控要做的就是现场的调查吧?”

“不错,检验结果通知医院,他们会按照方案进行驱汞治疗,我们疾控要做的就是查明这次甲基汞中毒事件的波及范围和严重程度,还有中毒的源头。”

梁磊想了想,犹豫地说:“这次甲基汞中毒事件的患者,都是南湾镇的居民,要查事件的波及范围,整个南湾镇都要查吗?那里有两万多常驻居民啊。”

两万多人,挨个查的话,的确是个大工程。

南之乔给出建议:“先从已发病病例开始查,患者入院之前的生活环境、接触人群,都要调查清楚,里面会有中毒源头的线索。跟患者有共同生活环境的人群是调查重点,先给这部分人群采样,查尿汞、发汞和血汞。”

调查范围被南之乔缩小,工作起来便有了重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