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077章 给世界打个样!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077章 给世界打个样!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轨道车?那是什么?朱之瑜有股子刨根问底儿的劲头:“轨道车如何行走?”

总不能跟你说那是铁路时代的创意吧?孙铭想了想认真道:“此乃仿制始皇帝秦直道的方法,不过秦直道用木轨,我们的用钢轨。届时用马拖拽轨道车,可以极大减少摩擦阻力,可以更高效更快速运输。轨道车不只是快,运量也超乎想象,马车千斤已然行走艰难,轨道车七八千斤也寻常!”

七八千斤也寻常?大家都被孙铭的话惊到了,要知道在木轮的时代,一千多斤真的很多了。再多不是拉车的马受不了,而是这个时代的路受不了,一不留神就深陷进去了。

现在铭公子说,轨道车可以运输七八千斤,简直是梦幻一般的画面啊。刘文秀攥紧拳头:“如若军队后方有轨道车辅助运输,等于拥有了最强的后勤补给,这样的军队一定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其他人连连点头,因为大家知道后勤补给的困难,但是在铭公子心目中那却未必:“轨道车成本高昂,修路的时候不止需要平整路面,还需要运输碎石铺设路基。估计几年内,我们只能在浏河山基地和和州府之间,修一条自用的轨道,为基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原来是这样,朱之瑜轻叹一声:“曾经信奉君子不言利,跟铭倧在一起时间久了,才知道无银钱枉谈救国救民。基地供养一千多名无立足之地的工人,若无每月饷银发放,这一千多不饿死也要走上邪路,铭倧功德无量啊!”

过奖过奖!铭公子只想着在乱世生存,还真的没想过当圣人,孙铭微微一笑:“民以食为天!经济基础才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没有足够的银钱,生老病死如何解决?衣食住行如何解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然不适应这个时代,我们的工业基地要给世界打个样!全新的产业模式,全新的生态圈,全新的社会阶层,将会在浏河山基地萌芽壮大!”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铭公子的野望,在他们的心目中,孙铭是要逆天的节奏啊!换言之有造反的企图,全新的生态圈不懂,全新的社会阶层,不就是要推翻现有的,然后打造全新的领导阶级么?

小孙同学不知道自己被误会了,其实他说的是,全新的工人阶级也就是无产者:“对了,一会儿我们去林慕宗那边看看,拍卖会筹备差不多了,拍品还没有影呢!”

哈哈哈!所有人大笑起来,不得不说李过的亲兵营是个宝藏啊,这里最年长的不到三十岁,最小的只有十六岁。正是战斗力最强,吸收新生事物最快,对家传技艺传承最好的年纪。

孟金喜家里就是打铁的,林慕宗是德化白瓷工艺世家林家的后人,这个林家史上有名,曾经出过数个德化白瓷工艺大师,其中林希宗、林孝宗尤为著名,而林慕宗却是林家庶子。

还不如孙铭呢,孙公子母亲汤名秀毕竟是大家闺秀,即便没有妻妾的名分,也不至于让孙铭太过寒酸。林慕宗却不一样,这位是通房丫头生的,在林家地位甚至不如家奴,所以才离家出走跟李过造反的。

钢水出炉了!橘红色的钢水倒入砂模,一个个钢锭迅速成型,随即被送入锻打车间。到现在为止,孙铭的炼钢厂缺少丰富的添加剂,除了在钢水中加碳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这批钢锭是要抽拉成丝生产螺纹钢,这个是混凝土建筑中必需品,铭公子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堡垒不堪一击。相比较而言,钢轨的打造要更简单一些,孙铭早就把图纸交给了孟金喜。

很多时候孙铭慨叹命苦,一己之力构建一套工业体系何其难啊:“轨道车配备钢轮、框架,务必精益求精,特别是刹车系统。炼钢公司人少啊,要大胆招收人手,也要甄别选拔。一旦选好人才,就要大胆使用,争取打造一个千人的炼钢团队,钱不用担心!”

千人团队还不担心钱?这几天文瑛和文浛都麻木了,之前以为孙公子只是八股文做得好,后来这位展示出逆天的琴艺技巧,再之后武功一流。到了现在才发现,孙公子所有的一切技能,跟他败家相比都是不堪入目。

从刘宗敏黑吃黑拿到的十几万两银子,出售拍卖行股份换来的六十万两,流水一般花出去。别忘了足足三船铁锭是黑吃黑拿回来的,如果这三船铁锭要钱的话,铭公子早就破产了。

即便牛如魏国公府,也不敢这么花钱,几十天功夫数十万两纹银都没了。半个时辰后大家来到瓷窑,得到消息林慕宗气喘吁吁赶过来,浏河山基地铺的摊子有点大,每一位匠师都获得重用。

见到孙铭,林慕宗像是鲨鱼见到血一样,那双眼睛冒贼光:“主公!欧宁县的陶土简直太棒了,小人已经按照您传授的办法,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全部完成,再过一刻钟就要出炉,能不能发生曜变,小人不敢保证,您看……”

“这么快?”

孙铭一呆,林慕宗一呲牙笑道:“大批的在后面,我让人快马加鞭送回来一千斤,就是费用有点大。”

这家伙还真是个疯子,孙铭笑骂道:“得着便宜卖着乖!眼下建窑停产,陶土几乎是免费挖掘的,只有一点运费还不满足?走吧!去你那边看看,能不能赚大钱,全看你的了!”

其他人都一脸迷糊,按理说之前大明王朝第一炼钢炉才是最赚钱的,但是孙铭却说什么烧瓷器赚钱。和州府距离瓷都不远,想要烧出孙铭好瓷器,恐怕也卖不上高价,何况林慕宗不过是林家弃子。

大家好奇跟在后面,很快来到山沟里的新窑址,这里瓷窑完全按照孙铭给的设计图建造。今儿孙铭就是要烧制建盏,建窑建盏始烧于唐末五代,盛烧于两宋,元代渐衰亡于明。

在它最辉煌的两宋时代,宋徽宗用“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为它作注,几乎所有大文豪也都不吝情辞吟咏其大雅之质。毫不客气地说,建盏在中国瓷器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