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687章 首辅?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687章 首辅?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周延儒心下冰冷,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下课,两次入阁两次下课,居然全都因为孙某人!

因为那个毛没长齐的娃娃,这让老周羞惭不已,偏偏他在孙某人面前,丝毫没有一点抵抗力。

或者说在孙铭营造的氛围中,在他跟崇祯皇帝的默契中,老周没有一点抵抗力,苦兀伯太擅长借势了!

每一次都能触及崇祯皇帝的敏感点,每一次都能让朱由检怒火中烧,最终总是他周阁部惹火烧身。

这都是什么事儿!两次栽在一个娃娃身上,周延儒倒退走出大殿,仰天一声长叹。

大殿内,温体仁一阵小激动,首辅周延儒下课了?感觉很不真实啊!

老温等这一天很久了,他隐晦的看向一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龙文光心领神会。

龙文光走出朝班:“启禀圣上!朝廷一日不可无首辅,臣推举温阁部接替周大人为陛下分忧!”

老周大概想象不到,他前脚出门,后面就有人背叛他,居然投靠到温体仁一边。

吏部尚书闵洪学稍一犹豫,还是扬声道:“臣附议!温大人入参机务久矣,经验丰富做事有道,堪当大任!”

“臣附议!温大人为国操劳日久,当为首辅,必能为陛下分忧解难!”

“微臣附议!温阁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乃是我辈楷模,当此时上位首辅,乃是我大明一大幸事!”

温体仁多年布局终于开始收获,老温很是满意,跟周延儒不一样,温大人更喜欢做幕后掌控者。

今日是时候走上前台了,老温踌躇满志,所有人都以为,今日廷推当一举奏效。

只听崇祯皇帝冷哼一声道:“薛国观晋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入文渊阁!礼部尚书贺逢圣入东阁,傅冠入东阁,刘宇亮入阁代首辅!”

所有人都呆住了,贺逢圣与傅冠同日入阁,倒也有迹可循。

但是刘宇亮一步登天,居然第一次入阁就代行首辅之职,简直不可想象!

连贺逢圣、傅冠和刘宇亮三人都惊呆了,终于醒悟过来齐齐跪倒在地:“臣领旨!臣谢主隆恩!”

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否则刘宇亮没有理由上位,问题是谁都不知咋回事。

温体仁被突如其来的一锤子打晕了,刘宇亮从来没有被他当成对手,现在人家强势上位。

甚至踩着周延儒和自己上位,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温阁部仿佛吃了八个苦瓜。

崇祯皇帝很满意群臣反应:“内阁人员齐整,财政宽裕民众安居乐业,朕对尔等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要让我失望!”

又失败了!温体仁知道,自己终于还是失去了首辅的机会:“陛下!太子殿下已经十岁,然则文华殿大学士空缺,微臣愿到东宫辅佐太子,还请圣上恩准!”

啥意思?温阁部想要曲线救国么?无法上位首辅,显然刺激到了温体仁,居然想要转而做太子的老师!

老温所谋深远啊!看上去转任东宫,势必削弱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事实上却把握了未来。

跟周延儒不同,周大人刚刚四十四岁,而温体仁却已经六十四岁,再过几年致仕了呀!

很显然温体仁想要为儿子布局了,不得不说温大人心思缜密,这一手以进为退相当厉害。

只是老温遇上了朱由检,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冷哼一声:“温卿太老了!”

温卿太老了!短短五个字,透露出太多东西,温体仁脸色惨白躬身施礼:“臣惶恐!”

怎么可能不惶恐?没有人比温体仁更了解崇祯皇帝,这位一向喜欢独出心裁,确切的说喜新厌旧。

看他当朝十年来所做的,阁臣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

特别是喜欢独出心裁,总是喜欢标新立异自行其是,自己似乎触了霉头啊!

差哪儿了?温体仁忽然想起一事,有人说孙铭似乎在教太子呢,难不成小孙大人要成为帝师?

怎么可能啊?崇祯皇帝明显不喜欢孙铭,这位太过锋芒毕露,动辄刺激到皇上陛下。

可是想想“太老了”三个字,温体仁终于明白差哪儿了,原来又是姓孙的!

是他搅黄了自己的好事!老温恨得牙根痒痒,姓孙的娃娃,老夫跟你势不两立!

小孙大人不会知道,崇祯皇帝心血来潮,会让他成为背锅侠,这件事真的和孙某人无关。

是不是成为太子殿下的老师,这个不是什么人能决定的,他也不想那么高光。

要知道,孙铭倧明年才二十周岁,如果现在就成为文华殿大学士,那特么是作死啊!

别看大学士只是正五品,但是架不住位子敏感啊,当上大学士等于成为备选阁部。

只要皇上一点头,让你入内院佐理机务,那就是妥妥的阁部大人了呀。

至于说教授朱慈烺学问,那是想要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万一崇祯皇帝没有作死大明朝,未来的皇帝朱慈烺,还是要有点科学常识的。

崇祯皇帝再度看过去,贺逢圣、傅冠和刘宇亮三人,怎么看都不够亮眼。

好在这几位听话,比那头倔驴强多了呀:“三位大人入阁,首先要解决北方矿藏问题,如何做到付出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

哎呦!什么时候皇帝也开始算账了?贺逢圣深深一揖:“臣等必当尽心竭力!”

傅冠扬声道:“微臣蒙受皇恩感激涕零,纵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万一,必当兢兢业业为国为民!”

全都是虚头巴脑的,崇祯帝居然有点厌恶了,甚至怀念被他赶出去的孙铭。

只有那个少年,才不会这么多官话套话车轱辘话,总是能提出不一样的观点。

朱由检看向刘宇亮,后者灵机一动:“解铃还需系铃人!臣以为,苦兀伯开疆拓土,必然对北方有全面的设想,我等将向孙大人诚恳请教。”

终于有一个靠谱的,别看崇祯皇帝把孙铭赶走了,但是说起能干事的,还得说孙某人啊。

看看他横空出世这几年,每一次都能给崇祯皇帝带来巨大的惊喜,曾经糜烂不堪的大明王朝,全赖他一人力挽狂澜!

无论是经济困境,还是军事困境,似乎都已经得到极大改善,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崇祯皇帝终于点点头:“如何做是你等的事情,散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