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641章 日常!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641章 日常!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马政什么鬼?怎么就跟自然科学套磁了?儒生对孙某人的话嗤之以鼻!

却不妨碍孙某人侃侃而谈:“华夏民族的物理学,曾经遥遥领先世界,但是太多精英人才沉迷当官,居然没有人精研物理原理。”

胡说八道!华夏什么时候研究过物理?姓孙的开始忽悠,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

孙大人不在乎别人的质疑:“两千年前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

“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孙大将军在身后的黑板上,画上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详细解读简单的小孔成像原理,解读光的直线传播。

铭公子不知道从哪儿,变出一枚凸透镜:“光在大家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大用,现在请看这枚凸透镜,它聚光之后可以引燃一张纸。”

借助玻璃窗外的阳光,真的用凸透镜聚焦,点燃了一张纸!

太厉害了!所有人都啧啧称奇,其实这一幕,应该是初中一年级的水平,现在却在大学课堂上讲解。

孙铭再拿出一个千里眼:“还有这个望远镜,也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打造的,知道原理做什么都不难。”

很多人都怀疑,小孙老师随身携带的那个背囊,里面到底装了多少宝贝?

“很多人知道千里眼的价值,如果知道这些物理原理,生产一批望远镜,卖给官家能赚多少钱?所以说知识是金钱!知识就是生产力!”

看看浏河山基地,就知道科学技术的价值,一个大炼钢铁就让那里赚到盆满钵溢。

而玻璃、水泥和蒸汽机,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在明人眼中神奇至极,否则怎么一本万利?

台下有人不乐意了:“请问先生,学习只是为了赚钱么?我们学习是为了治国安邦!”

呵呵!难怪今儿这么多人,应该是国子监和翰林院的吧,这是要为王铎出头,还是要打压新学?

铭公子微微一笑:“我想请问,你以为官民比多少合适?一亿人口的大明王朝,需要多少读书人当官?除了当官是不是再也没有其他出路?”

一句话问的儒生哑口无言,官帽子对千万读书人来说,真真是僧多粥少啊!

当官那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啊,天下读书人却数不胜数呢,全都当官?

怎么可能?那么问题来了,那么多的儒生,能踏入仕途的终究是幸运儿,剩下的儒生怎么办?

孙铭冷笑道:“很多人一辈子死读书本,一辈子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贡献,沦为一个个废材。”

居然敢骂圣人子弟废柴!儒生一个个都要跳出来,跟姓孙的好好理论一番。

只是想到孙某人的彪悍战斗力,大家全都萎了,就算他们一拥而上,恐怕也只有被虐的份儿!

“其实国家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多方面人才,可以经商可以办企业,也可以当一个人人尊重的匠师!”

哼哼!多方面人才?对此儒生们嗤之以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还有比儒生更高贵的职业么?

“比方我本人!如果不当官不当将军,我经商可以成为大明首富,当老师可以为万世师表。”

还真是大言不惭!儒生们一个个对孙某人侧目而视,只是让他们反驳,还真缺了一点底气!

“搞科研提升火药威力,打造最强火炮和火铳,种地可以极大提升粮食产量,养殖可以极大提升牲畜存活率和出栏率!”

没有人能反驳,事实上孙大将军比他表现的更强,人家的浏河山基地,早已经是大明首富了好吧?

还是在当官当将军之余打造的,至于说研发,新式火铳和新式火炮,都是孙大将军自己弄出来的。

当老师?不要说现在成为燕京学院最强老师,人家在几年前,没有参加科考的时候,已经弄出来《声律启蒙》了呀!

孙铭笑笑:“自我吹嘘有点过分,或者可以这样,马上年底也给沉寂的冬日增加一点色彩。如果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学生足够勇敢,不妨跟燕京学院的学生来一次比试,全方位的比试如何?”

比试?全场一阵骚动,燕京学院的学员居然有点担心,因为他们缺少一点自信,毕竟国子监和翰林院,聚集了大明王朝最优秀的人才。

“双方各出上联让对方匹配下联,各自找出一首诗代表自己学习的知识,然后找自己擅长技艺,跟对方比斗一番,看看谁输谁赢!如此三战两胜可好?”

这简直已经定了输赢啊!对联和诗词,原本就是翰林院和国子监长项,简直是自废武功啊!

“既如此,那就休怪我等不客气,希望燕京学院的学员,不要输了哭着喊爹娘!”

哈哈哈!翰林院和国子监生员狂笑不止,燕京学院的学员一个个面面相觑,孙大将军不会是脑残了吧?

孙大将军哈哈一笑:“既然各位如此自信,那就回去等着吧,本伯祝各位大获全胜!有礼物的呦!”

真的假的?儒生们更加兴奋,不管看不看的上孙铭,这位出手大方却是名声在外。

所有人都在期待,孙大将军大手笔的奖赏,多少银子啊!最少十贯打赏吧?

孙铭笑道:“这件事告一段落吧,我想告诉各位的是,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有化学和物理,包括诗词歌赋中都有。”

简直胡说八道,哪里有什么物理化学?纯粹是危言耸听,孙大将军简直没有底线啊!

先前还说古人不懂自然科学,现在却鼓吹诗词歌赋中又物理化学,还能更离谱一点么?

“让我们重温一首启蒙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哪里有物理化学?不是寻常的泡制平平仄仄仄平平么?跟物理化学有一文钱关系?

燕京学院的学生们,却眼睛亮起来了,小孙老师信手拈来,就让人体味到物理化学的魅力,体味到传统文化美学!

孙大将军笑容可掬解说道:“爆竹不用说那是火药,自然是化学产品无疑,春联褪色各位可知是何原因?也是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红纸和墨汁变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