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561章 借刀杀人!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561章 借刀杀人!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最恶心的是,这几位全都是孙某人的死对头!钱士升直接让孙某人为了所谓的礼仪,到金国去送死!孙铭很想一脚踹死老钱,只是他还不想跟崇祯皇帝彻底决裂,总不能反出大明吧?

难道真的去金国当驸马?四百年后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现在却是血海深仇!孙铭灭杀的金人精锐,已经超过大明军队曾经灭杀的全部,双方早已经是不共戴天之仇!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温体仁幽幽道:“跟金人结亲,本就是一次讲和的尝试,只是某些人自作主张,导致和谈沦为泡影。这一次金人的邀约,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他们也想要讲和,这是一个一劳永逸解决东北问题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呵呵!就知道温体仁会跳出来,这几个家伙都是被孙某人搞下去的,如果还能平常心对待孙铭,那才是见鬼了。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宋权也扬声道:“臣附议!金人已成气候,想要打压他们已经不可能,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和平局面不可失。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这也是苦兀伯倡导的,现在是时候践行理念的时候了。”

御史房可壮扬声道:“臣以为,身为金国驸马的确应当出使金国,此乃公私兼顾,更是为我大明王朝解决东北问题的最好时机。”

朝堂之上其他人鸦雀无声,居然没有人替自己说话,孙铭心中冰冷。这就是他为之奋斗的朝廷,这就是大明王朝的朝臣,为了一己之私不惜陷害忠良!

正在此时御史贾继春说道:“苦兀伯跟金人仇深似海,让他出使等于是送羊入虎口,如此让曾经鏖战沙场的将士作何想?”

终于有人替自己说话,孙铭有点小感动,崇祯皇帝却似乎不耐烦:“此时交由内阁商议,结果交给尚书房,孙卿下朝后替朕探望徐阁老、吴阁老和林阁老,散了吧!”

借刀杀人么?孙大将军想到了最坏的结果,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朱由检把自己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必要除之而后快!

现在是1635年年底,距离大明王朝灭亡还有不到十年,看来崇祯帝自挂东南枝是历史必然。命运不是造物主掌控的,而是个人性格造成的,确切的说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以朱家王朝教育子女的方式,很难想像会教育出什么样的传承人。而崇祯帝的表现,不过是大明皇帝的缩影,孙铭真的很累了!

三位阁老都没在朝堂之上,孙铭隐约猜到了结果,毕竟有几位在历史上,已经去世了。现在因为自己这只蝴蝶,尽管改变了历史进程,却无法改变生老病死!

看到三位老人风烛残年的样子,孙铭居然很心痛,在他心目中这几位老人,应该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希望,现在都要走了么!

徐光启看到孙铭,居然神采奕奕想要坐起来:“铭倧!咳咳咳!铭倧来了!看茶!”

“老大人您躺好!”看着这位,为大明王朝熬尽心血的老人,孙铭心痛的难以自已,“老大人怎么病成这个样子?晚辈是风皇命探望您,还望徐大人早日恢复健康,大明王朝缺不了您!”

呵呵呵!徐光启摇摇头:“我老了!大明王朝的未来要看你,看你的浏河山基地,看你的神仙鬼卫、皇家近卫军和延绥铁军。朝堂之上的事情,老夫都听说了,因为我们三个都病倒了,才让他们几个回来的,这个是圣上的意思。”

就知道是朱由检搞事情,孙铭点点头笑笑道:“我知道,有些人不想让我在朝堂之上坐大,却又没有办法遏制我的成长,还不想承担打压忠臣良将的恶名。”

呼!徐光启长吁一口气苦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很多时候我们这帮老头子都在想,你怎么会如此的精明?比老狐狸更精明,比职业军人更勇猛,比老夫子更擅长教书育人。只是过刚易折啊,在朝堂之上,或者在外面,都要学会圆润,切不可棱角分明,伤人伤己啊!”

老先生居然如此关心自己,远比朝堂之上的朱由检强多了,孙铭抓住老先生的手:“阁老对铭倧的好,我会终生铭记,别忘了我叫孙铭孙铭倧,不会忘记别人的好,也不会忘掉别人的坏。”

啥意思?徐光启油尽灯枯不假,但是智商还在,自然听得出其中潜台词:“铭倧不可心怀怨念,心怀怨念只能让你陷入更深的泥沼,要学会宽恕和容忍。”

如果不是想得开,小孙大人早就跳槽,远离朱由检这个混账了:“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我相信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否则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徐大人一呆,随即脸色大变:“孙大人你要记得,你的祖宗是汉人,千万不要……”

想啥嘞?孙铭笑了:“老大人害怕我会投奔金人么?你想多了!如果我想要投奔金国,早在征服土谢图汗部的时候,只要把土谢图汗部交给皇太极的金国,估计立马可以被他封为藩王!”

额!还真没有夸张啊!要知道土谢图汗部的地盘,几乎相当于大半个辽东,最主要土谢图汗部的战略地位重要。那是在大明王朝软肋插了一刀的节奏,拥有了土谢图汗部,金人随时可以从那边南下扣边!

很显然小孙大人不屑为之,这句话让老徐安心不少,徐光启连连点头:“如此我就放心了!”

孙某人叹口气:“请老大人宽心,本人不屑某人玩儿弄权术,妄想在朝堂之上搞什么平衡术。如果真的找一帮精英之士,不需要他搞什么平衡术,每一个人各司其职就够了。”

朝堂政治平衡术,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想要玩儿这一手的都是自作聪明之辈。真正的帝王之术,在于高屋建瓴,在于识人用人,在于亲贤臣远小人,而不是搞什么平衡术!

偏偏大明王朝的帝王,就喜欢搞什么朝堂平衡术,居然把如此小道当成帝王之术。先是用文武之间搞平衡,后来用宦官跟文臣搞平衡,再后来的平衡术,彻底把自己玩儿死了!

徐光启何尝不知道这一点:“苦兀伯的要求太高,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你这般逆天才华,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如你一般看人识人。老朽命不久矣,只有一句忠告,借刀杀人怕是最好的结局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