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459章 是不是苛政猛于虎?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459章 是不是苛政猛于虎?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他到底想干嘛?刑部尚书胡应台,和刑部左侍郎惠世扬交换一下眼神,难道孙大将军要捞过界么?这位先是插手户部,然后插手吏部再之后是兵部,现在还想要插手刑部么?

小孙大人不知道自己引发别人忌惮:“据我所知,军中、锦衣卫、东厂,包括地方官吏中,都有各大门派弟子混迹其中。换一种角度而言,这些武林门派也是我朝人才输送基地,不过必须要遵守大明律!任何敢凌驾于大明律之上的行为和言辞,必须承受最严酷的打击,若是武林门派胆敢违反国法,灭门又如何!”

够狠!连崇祯皇帝都有点欣赏孙铭的手段了:“准奏!”

都察院左都御史张登站出来:“陛下!臣以为不可!察吏安民乃是朝廷职责所系,若是侦缉四出对各大门派下手,必将导致当年锦衣卫大行其道之事重演!朝廷不当过多干涉民间私斗,此乃祖宗之法,大明律已经足够详尽,再弄出一个武林铁律殊为不妥,须知苛政猛于虎也!”

啥意思么?这位居然站出来跟自己别着干,整治武林门派跟你都察院有一毛钱关系?小孙大人有点搞不懂,对都察院这帮大佬,孙某人还是有点敬佩的,人家敢于直言进谏,敢说话无疑是政治清明的根本所在。

所以孙铭没有生气,而是诚恳的说:“武林铁律不过是大明律的补充,跟苛政猛于虎没有关系,相反是对绝大多数人的保护。市井之中惯见那些仗势欺人之辈,很多不是因为家族势力或者后台强大,而是个人武力值爆表。对这种人如果任由其恣意妄为,势必导致百姓被欺凌,如此怎么可能叫做查吏安民?”

好戏上演了!那些曾经被小孙大人怼过的官员,乐得看到孙某人跟都察院大佬杠上,要知道都察院不是一个人的都察院啊!这一帮文人,一向报团取暖,一个人被攻讧,势必跳出来一帮人。

很多人都想要看笑话,果然左副都御史王志道出班说道:“遣用锦衣卫原非得已,今扩张厂卫权柄,势必导致人人自危之状况延伸到民间,此例不可开!某人皇皇为纪纲法度之忧,臣为法度惜,非为诸臣悯也!当年汉高祖约法三章才是王道,今苛捐杂税众多法制繁琐,让民众如何从之?”

这老头!不是去年弹劾太监王坤,被崇祯皇帝打发回家了么?怎么还在朝堂之上跟自己对飚呢?其实孙铭还是很尊重王志道老先生的,这位堪称是刚正不阿,只是有时候却不够聪明。

小孙大人摇摇头:“此言差矣!《墨子·法仪》有云: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现如今大明律涵盖甚广,唯江湖中人游离于法治之外,而尚武者恰恰是违法犯禁的重灾区。遍地烽烟于此不无关系,故而针对武者专门制定武林铁律,势在必行!”

小孙大人不想跟都察院大佬对飚,这帮人是专业的,不管是在法律方面还是在吹毛求疵上。小孙大人都远远不如,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爱好挑战人家的职业!

这句话孙某人牢记在心,但是为了武林铁律,孙某人只有硬着头皮硬钢。现在唯一的优势他吃饱了!而对面几位都察院的大佬,眼看着前腔贴后腔了,还有多大力气在这儿跟自己矫情?

小孙大人低估了都察院老干部的战斗力:“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老先生居然跟自己掉书包?小孙大人不在乎:“《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所以秦王朝灭亡并非因为苛政,而是生产力低下,无法支撑突然膨胀的行政机构和军队,是经济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他在说啥呢?满朝文武对孙某人的话难以理解,这家伙的说法简直是奇葩,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王朝一个最强大的王朝,居然是被经济拖累亡了的,怎么可能?

御史房可壮跳出来:“简直是一派胡言!太史公言: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後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

背书啊!不得不说当朝大臣记忆力都不错,几乎每一个都能吊书包,有些人可以背诵整部史记的。人家可没有金手指啊,全凭数十年苦读诗书,全凭下大力气死记硬背的,吊书包的本事孙铭就算有金手指,也要甘拜下风。

最狠的是这帮人断章取义的本事超一流,自古以来很多文字狱,全都是断章取义造成的。还好大明王朝不流行文字狱,远不像后来的满人,因为自卑缺少文化底蕴,喜欢对文人墨客的作品吹毛求疵,一次次大搞文字狱。

这位就在断章取义:“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於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你还是说苛政猛于虎呗!有没有新鲜一点的说法?孙铭微微一哂:“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於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两个人都借用司马迁的话,前者说秦亡于苛政,却故意忽略了前言。这句话前面“二世不行此术”中的主语“二世”才是关键,这位御史大人断章取义,直接否定了始皇帝,否定了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之大功绩。

而之后孙铭借用的话,却明明白白说清楚,秦亡于二世而非亡于苛政。就是说秦执行的政策本来是好的,但是执行者出了问题后,才导致大秦王朝的覆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用他的论据说自己的事,小孙大人的辩论本事见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