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生存危机 > 第305章 伶牙俐齿!

明末之生存危机 第305章 伶牙俐齿!

作者:流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4:27 来源:笔趣阁

孙铭直视刘宗周的眼睛:“既然先生是大儒,当知道儒家入世之初即倡导经世致用,在孔孟时代倡导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而您却拒绝一切进步!若您只是乡间私塾教师也就罢了,偏偏您被人推崇为大儒,却如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势必导致未来几百年来华夏科学知识落伍,中华文化必将呈现生存危机!”

到底谁是大儒?刘宗周刘大师不是一向辩才无碍的么?却被一个少年,怼的哑口无言,一边倾听的王承恩和曹化淳都惊呆了。此前只知道这位小孙大人口舌便给,却没想到在一代大儒面前,居然还能侃侃而谈。

王承恩也好曹化淳也罢,都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实际上宦官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但凡进入宫中的宦官,都要接受文化教育,这二位确实是宦官中的佼佼者,自然听得出铭公子的话有理有据有节。

跟着刘宗周闯进来的陈确、黄宗羲和张履祥也呆住了,不过却不是惊诧小孙大人那张嘴,而是惊艳于孙某人的论调。原本三人对刘宗周推崇备至,几年后更是拜入刘宗周门下,成为蕺山学派的中流砥柱。

但是铭公子一番话,颠覆了三人的认知,这三位毕竟不是凡夫俗子啊。三人都是曾经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对社会现状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小孙大人的话仿佛给他们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对当今社会产生全新的观感。

黄宗羲上前一步:“孙先生请了!在下黄宗羲,这二位是我朋友陈确、张履祥,我等很想跟您探讨,当今世道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遍地乱民?仅仅是道德沦丧么?若刘先生的慎独之学可以发扬光大,是否可以避免乱世?最少可以杜绝更乱吧?”

蕺山学派的几位大佬全来了?孙铭忽然想起,现在似乎蕺山学派雏形还没有呢,充其量只是刘宗周的思想体系逐渐成型,尽管也在办学授徒,却远远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历史上刘宗周早在天启年间就辑过《皇明道统录》一书,共七卷体裁仿朱熹《名臣言行录》,首记平生行履次抄语录末附断语,褒贬俱出独见。该书对当世推为大儒的陈献章、罗钦顺、王畿等人都有贬词,而对曹端、胡居仁、陈选、蔡清、王守仁诸人无间言。

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刘宗周才完成《阳明先生传信录》的删定,他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纠正王学末流之弊,故选录他认为功夫最切近、最合于王阳明早年笃实精神的部分,并加了按语反复辨析澄清混乱。

至此刘宗周学术大成,之后黄宗羲等人正式拜入门下,蕺山学派成型了。小孙大人差点给自己一嘴巴,他不是第一次犯这种低级错误,居然会出现时间错乱,人脑到底比不了电脑啊!

铭公子腹诽一句继续道:“个人修德省身,充其量不过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若你我都是升斗小民自然是最好的。正如刘先生渴盼的那样,一旦人人都能慎独,这将会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家园。事实上从刘先生到各位,再到本公子,每一个人都能影响到很多人。”

他还真不客气呀!居然把自己跟当世大儒相提并论,阮大铖等人对此嗤之以鼻,在这几位心目中,小孙大人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居然敢自视甚高,凭他也配?

孙公子根本不在意钱谦益等人怎么看,跟陈确、黄宗羲和张履祥相识,即是缘分更是机会。这三位跟刘宗周一样,都是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物,他们在相当范围内有影响力。

这三位尽管师承刘宗周大师,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小孙大人庆幸能跟他们交流切磋:“若是我等每人都在闭门自修,每个人都没有社会责任心和紧迫感,明日金人和乱贼就要打入燕京城,谁来守卫黎民百姓?谁来守卫我们的大明王朝?谁来守卫你我和我们的家人?简直是可笑至极!”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一张嘴!阮大铖差点被铭公子说服了,黄宗羲三人却陷入了深思,最少到目前为止,孙某人的话没毛病,人家认可慎独修身有术,但是却不符合时代需求啊。

现如今三分之一国土被刀兵荼毒,境外还有虎视眈眈的金国大军,北方有蒙元余孽西南有土司作乱。若是人人都只想着自我修身,却不管老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么你修身的意义何在?

自己推崇备至的慎独,居然被一个毛都没张全的少年肆意贬低践踏,刘宗周脸色铁青:“慎独非人人之慎独!有天德者然后可以语王道,其要在于惧独!故圣人之道,非事事而求之也!唯愿皇上视朝之暇,时近儒臣听政之余益被经史,日讲求二帝三王之学,求其独体而慎之,则中和位育,庶几不远于此而得之。”

孙铭笑了,也就是说你的慎独,不是为普罗大众开创的学说,而是为统治阶层创造的修身之法呗?确切的说是为崇祯皇帝创造的修身之法,只可惜这些不合时宜啊,假如你跟嘉靖皇帝、万历皇帝这么说还差不多。

至于说崇祯皇帝自诩甚高,把自己当成秦皇汉武呢,怎么可能欣赏你的慎独?很显然老刘骨子里是要攀权附贵的,不过刘大师更狠,他只想攀附大明王朝最强的那一个,居然想要做帝师,还真是贪婪啊!

铭公子对大师的敬意少了一半:“固守心性之说本无挂碍!刘先生说的不错,人心涣散、没有信仰人心不古,乃是社会沦丧的根本原因,然则当此危如累卵的局势下,高谈人心道德,排斥救急的新技术,就像一个将死之人,不用强力药石诊治,而空谈人性并不明智。若盛世年华人人都修身养性,固然可让人心向善一片祥和,刘先生生错了时代啊!”

高尔俨、陈名夏、方大猷和傅景星,国子监四大才子也不算盗得虚名,还是有一点本事的。起初对孙某人的话嗤之以鼻,渐渐地居然发现,刘宗周的慎独的确不是很实用啊!最起码对他们几个人来说,单纯的修身养性,绝非向上攀爬必备的东东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